乾隆是否篡位分析

乾隆帝弘歷并沒有篡位的必要,因為父親雍正有感于九子奪嫡的殘酷,不只是建立秘密立儲制,還多次很明顯的表達出要立乾隆為繼承人的政治意圖。
其次弘歷繼位并沒有壓力,并不像他父親雍正時期那樣九子奪嫡拼個你死我活的,他成年活下來的兄弟只有三哥與五弟,而三哥弘時有競爭皇位的意圖,被雍正先是命為政敵老八允禩之子,后削其宗籍,使弘時郁郁寡歡而死。
雍正繼位后有感于九子奪嫡的殘酷,建立秘密立儲制,親自書寫立儲密旨,立弘歷為繼承人,藏于鐍匣放于“正大光明”匾后。
同時由于雍正陷入篡位說,所以為了辟謠,不只是寫出了“大義覺迷錄”,還多次宣傳弘歷在康熙末年得到了祖父康熙帝的寵愛,隱晦的提出,康熙帝傳位雍正還有著立隔代繼承人弘歷的原因,為自己的正統(tǒng)性加分。
雍正帝的政治意圖也足夠明顯,使用雷霆手段使皇三子弘時徹底退出政治舞臺。皇五子年幼并沒有對其委以重任。倒是弘歷不只是被委以重任,還經(jīng)常奉命祭陵、享太廟、祭地、祭大社大稷等,這其中很多都是皇帝才可以做的事情,卻由弘歷來代辦,有著很明顯的政治意圖。
弘歷在雍正年間被委以重任,雍正帝要立其為繼承人的政治意圖多次明顯表達出,就差立為太子了,而且競爭者弘時直接出局,他又為什么篡位,沒有動機也不必鋌而走險。
弘歷篡位唯一的動機就是等不及了,但雍正帝死時弘歷才25歲,他還年輕并非九子奪嫡時期的廢太子胤礽那樣身居儲位等不及了。而且雍正帝雖然對弘歷委以重任,但也并沒有令其負(fù)責(zé)京師守衛(wèi)和皇帝的護衛(wèi)工作,弘歷就是想陰謀篡位都沒有這個實力。
要說雍正篡位還值得討論,畢竟康熙駕崩三天后遺詔才正式寫出,并非康熙親筆所書,并且康熙在晚年并沒有很明顯的政治傾向,對皇十四子委以重任也是讓其遠(yuǎn)在西北之地,讓人摸不著頭腦。而雍正當(dāng)時沒有擁有的條件弘歷都擁有,并沒有篡位的必要和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