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游岳陽樓
獨自來長沙后發(fā)生許多事情,綜合考慮,決定今日游岳陽樓。此時正在岳陽東,預(yù)備去往橘子洲看望偉人。
今日八點多出門,進地鐵時是九點十一分,但在路上定了九點四十五的票,只是因為對我們的基建的信心,果然,在三十一分到達南站,于是一路狂奔,在停止檢票前三分鐘坐好。后乘坐公交車到達岳陽樓,出示我的電子校園卡,得半價優(yōu)惠,極速逛完岳陽樓,繞洞庭湖走了半圈,乘車回東站,在路上隨意找了一個餐館吃了午飯。
在路上我思索了很久,為何我不喜歡拍有我的照片?我覺得是因為拍照所看到的是我的軀殼,我的靈魂居住在這個軀殼內(nèi),這個軀殼不是我,靈魂才是我。我嫌棄軀殼,拍照的時候所拍的,都是我的靈魂與歷史的合影。
果然,古代建筑到了如今都是相同之待遇。三國之昭化古城如此,岳陽樓也大差不差。我直觀之感受便如去年游昭化一個,刷著做舊的油漆,內(nèi)里卻是現(xiàn)代的建筑,古人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jīng)所剩無幾。
可岳陽樓與昭化不同,岳陽樓是歷史的符號縮影。那么多仰望之神明都曾站在我正站立的位置,觀同一片湖,吹同一陣風。李白的真跡就在這,水天一色,風月無邊。我腦海里最先蹦出來的是杜甫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游岳陽樓,其實是將前半生所學(xué)習(xí)所融入內(nèi)心的文化終于找到現(xiàn)實的歸宿,我曾無數(shù)次在屏幕上看到大海,卻從未親自吹過海風,我曾在極小時候就聽聞“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終于今日沿著洞庭湖用雙腳親自丈量。細雨絲絲,消去快步行走的熱意,可惜,總聽說日落的洞庭湖之美,不巧今日確是陰天。
當我在出發(fā)之時,想要的是一個人的自由,可當我看到這挨著湖的一磚一瓦,有閑者坐在湖邊愜意飲茶,柳樹垂下萬條碧絲絳,那湖的浪潮一下一下沖擊著湖畔,沿途有釣者自在釣魚,有蜻蜓低飛,燕子展翅,湖面重輪緩緩而過,快艇呲呲呼嘯。多年過去,湖還是那個湖,曾經(jīng)李白杜甫曾看到湖就是我現(xiàn)在看到的湖,相同的湖畔,和同一片散布各色石頭的沙灘。白發(fā)漁樵江渚上,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偶然長嘯歌曰“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此時我多想身旁有一人可傾聽和接住我此刻的滿腔感情,但凡我獨自旅行所見到美景,我便會想“若將來,定要帶上愛人一同前來?!笨上?,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寫到此時,已踏入305km/h的高鐵。滄海桑田,斗轉(zhuǎn)星移,今日游岳陽樓者,更應(yīng)有新的情懷抒發(fā),在同一樓跨越古今,文化符號融入血脈,實乃我華夏千年文化之功,大呼一聲: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