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K 線都看些什么東東?

K線的基本構成要素: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上影線、下影線、K線實體。
分析K線的目的:洞悉多空博弈,透過K線尋找后市價格運動的線索。那么分析K線,究竟都看些什么?
第一,看K線的漲跌
收盤價決定多空博弈的結果,即是漲是跌,也就是:
當收盤價高于開盤價,是上漲K線,表明多頭獲勝;
當收盤價低于開盤價,是下跌K線,表明空頭獲勝;
當收盤價等于開盤價,是十字星K線,表明多空平手。
從K線的收盤價,讓我們知道多空博弈,誰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二,看K線的實體長短
實體的長短是動能大小的體現(xiàn),也就是實體越長,動能越強。
大陽線是多頭動能最強,其次是中陽線、小陽線。
大陰線是空頭動能最強,其次是中陰線、小陰線。
從實體長短,我們能看出多空誰強誰弱,而且誰比誰強多少。
第三,看K線的振幅大小
所謂K線振幅,就是K線的最高價到最低價的距離。
振幅越大說明多空投入的“兵力”越多,博弈就越激烈。
反之,振幅小說明多空投入“兵力”小,處在相對多空緩和的狀態(tài)。
個人經(jīng)驗而言,振幅的意義:
1、振幅大,多空博弈劇烈,收益和風險同比增大。
2、振幅大與振幅小的K線信號對比,振幅大的可靠度高。
例如:同是一個看漲吞沒線信號,振幅大的吞沒線可靠度一般比振幅小的可靠度高。
第四,看K線的影線
影線是多空博弈之后留下的痕跡,能側(cè)面洞悉多空的博弈情況。
1、上影線表明該區(qū)域多頭受空頭的拋壓壓制,下影線表明該區(qū)域空頭受多頭的抵制下探。
2、影線越長,表明一方被另一方壓制越強烈,其被反轉(zhuǎn)的可能性越大。
可以說,影線向我們提供很多重要的價格運動線索,是我們不可忽視的K線分析要素之一。
以上就是分析K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分析要素,分別是:K線漲跌、實體長短、振幅大小、上下影線。
這些分析要素,不僅僅只應用于單K分析,還包括多K、多K組合,甚至形態(tài)波段趨勢行情都可以的,因為所有的行情都可以濃縮成一根K線。
免責聲明: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兔子哥有財】,文中的分析與觀點均不構成任何投資買賣建議,僅作為作者本人的分享、交流、探討、記錄、留存。讀者若因為閱讀本文后的投資決策,皆是個人的獨立思考行為,與作者無關。交易不應是你投資的全部,也不應是你生活的全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