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的回憶錄,其中一次被治療的竟是自己
你有想過,去讀一位心理治療師的回憶錄嗎?
你能讀到的并不是一次心理治療,漫天的專業(yè)術語和虛無縹緲的心理質詢說教,而是關于心理治療的故事,從故事中找到書籍自始至終在提出的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改變,而答案正如本書的名字,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和別人的相處之中)。
原來我們如此渴望幸福降臨,又是如此害怕?lián)鷳n,所以才努力偽裝和保護自己

我們會看到四個來訪者的故事,還有治療師自己為自己找治療師的故事,
1.一個四十多歲、事業(yè)成功、自以為是,認為身邊所有人都是蠢貨的好萊塢制片人;
2.一個三十多歲、剛剛新婚就被診斷出患有絕癥,時日不多的大學女教師;
3.一個六十九歲、離過三次婚,感覺孤獨絕望,聲稱生活再不好轉就要在七十歲生日當天自殺的老太太;
4.一個二十多歲、有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和酗酒問題,在愛情中頻頻受挫的姑娘。
5.同時,書中還有第五個尋求幫助的人,那就是治療師自己。
她是一個單身的職場媽媽,四十多歲時遭遇失戀,幾乎崩潰。有朋友對她說“或許你該找個人聊聊”,于是她也給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療師。
當她切換到來訪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療師的沙發(fā)上訴說自己內心的脆弱與悲傷,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療為何具有治愈和改變的力量。
也正是因為身為治療師的自己,再以平常自己對立面角色的治愈后,這位心理治療師最終還是靠同行給予了治愈
沒有什么比從痛苦中解脫更令人向往了,也沒有什么比丟開依賴更讓人害怕了。 ——詹姆斯·鮑德溫
寫在最后
對自我治愈感興趣的你,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籍,它用了另外一種不同于說教的形式,讓你體驗到這次奇妙的旅程。個人十分推薦
閑置二手書籍交換買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