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想不到,新華社只是轉載了英國慈善機構調查報告,竟遭到圍攻
這幾天,網(wǎng)上很熱的一個話題,就是新華社遭到圍攻。這是怎么回事呢?
英國慈善機構特拉塞爾基金會發(fā)布了一份關于英國人生活狀況調查的報告。報告顯示,去年約七分之一的英國人因缺錢面臨饑餓困擾。
于是,新華社轉載了這個報告,并綜合了英國媒體路透社的相關報道,進行了詳盡一些的報道。
令新華社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樣一條轉載為主的報道,竟然在中國遭到了大量的自媒體賬號和網(wǎng)民的圍攻、調侃與嘲諷。

我也蒙圈了,這不過是轉載整理了英國慈善機構的報告和英國媒體的報道而已,新華社怎么就會惹怒了那么多的自媒體和網(wǎng)民?
看完那些自媒體和網(wǎng)民的言論,我更加不解了。他們仿佛是被新華社轉載的報道侵犯了自己的榮譽和尊嚴一樣,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質疑,進行無盡的嘲諷和調侃。他們就像是在“澄清事實”,用英國的種種社會福利制度來反擊新華社的報道不屬實,說新華社是在造謠。
很奇怪的是,他們就像是在維護自己的尊嚴一樣。同時反唇相譏,說中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比英國的多多了,英國人的生活比中國人好多了。
但如果我們稍微仔細一點閱讀或者觀看,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圍攻新華社的自媒體文章、節(jié)目和網(wǎng)民留言,大多都在故意忽視這樣一個事實:新華社是轉發(fā)英國慈善機構特拉塞爾基金會的調查報告,而不是新華社發(fā)布自己的調查報道。

而這些自媒體發(fā)布的文章和視頻,從標題到內容,都故意說是“新華社報道的”,配合這些自媒體的網(wǎng)民也是如此留言。
這顯然就是居心不良了。他們?yōu)槭裁床蝗ス粲壬茩C構特拉塞爾基金會,而反過來攻擊新華社呢?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那個曾經(jīng)中國最火、妻女長期在美國,卻被他的團隊包裝成為“中華民族脊梁”,后來涉嫌犯罪被全面封殺,銷聲匿跡好幾年的“過氣大V”,居然又站出來了。他先是用在家里“擺攤賣字畫”試探了一下對他的監(jiān)管,發(fā)現(xiàn)好像沒有問題之后,試圖“東山再起”了。自然還是用過去那種爆粗口辱罵方式攻擊國家有關部門和他人的老一套做法,攻擊新華社。很顯然他還是想用這種方式重新收攏他的粉絲。不僅如此,他還攻擊為了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增加耕地的“水稻上山”梯田建設,認為中國人吃不了那么多,糧食足夠。他難道不知道,中國需要每年進口上億噸農(nóng)作物嗎?

要知道,新華社是最權威的黨媒。轉載了英國慈善機構和英國媒體關于七分之一英國人“因缺錢面臨饑餓困擾”的報告和報道,怎么就會惹怒那么多的中國人呢?這不奇怪嗎?
而這些人竟然如此膽大妄為地公開攻擊最權威的黨媒,可見他們已經(jīng)猖狂到了何種程度?
這一切并不奇怪,這是因為隨著俄烏戰(zhàn)爭的開始,美西方加強了對中國的輿論戰(zhàn),加大了收買策反力度,“西方系水軍”異軍突起的原因。
而那個“過氣大v”這幾天突然頻頻通過他人微信視頻以轉發(fā)方式發(fā)聲,顯然也是美國已經(jīng)開始“拯救”他或者是他想“自救”的行動。但我相信,過不了幾天,那些人也會重蹈之前一些人的覆轍,再也發(fā)不出聲來了,否則就是有人故意“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