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坑-KR】約阿希姆·德·麥哲倫·巴拉塔

約阿希姆·德·麥哲倫·卡多索·巴拉塔(Joaquim de Magalh?es Cardoso Barata)
生卒年:1888.6.2~1959.5.29
派系:帕拉中央黨(Partido Centralista,PC)
軍事冒險
Joaquim de Magalh?es Cardoso Barata于1888年6月2日出生于貝倫(PA)的Valde-C?o區(qū),是Marcelino Cardoso Barata少校和Gabrina de Magalh?es Barata的兒子。
他的童年時光是在帕拉的蒙特阿雷格里市度過的,1904年在里約熱內(nèi)盧的Realengo軍事學校就讀,并于1911年畢業(yè)為準尉。
他在貝倫的第47獵兵營中排名第一,于1915年晉升為少尉。在那個職位上,他指揮了奧亞波克(AP)在巴西-圭亞那邊境的駐軍。1920年,他被提升為中尉,并被轉(zhuǎn)移到里約熱內(nèi)盧。
在1922年革命運動之后,他加入了“游蕩分子”,并于1923年12月24日受命去巴拉那州。到了28日,他要逮捕國防部長費爾南多·塞特姆布利諾·德·卡瓦略。這一行為將是引發(fā)駐扎在巴拉那州和里約熱內(nèi)盧的所有部隊同時起義的信號。但是,該計劃遭到了譴責,麥哲倫·巴拉塔于25日在圣保羅被捕,被直接送往位于馬瑙斯的第27獵兵營。
1924年,他與Alfredo Augusto Ribeiro Júnior和Sebasti?o Mendes de Holanda等尉官一起,在7月23日發(fā)動了他們所服役部隊的起義。革命者襲擊了警察營房和政府,廢除了亞馬遜國家行政機構(gòu)。然后組建了一個理事會,由里貝羅·朱尼爾領導,他控制了該地區(qū)一個月。
影響到帕拉的革命軍占領了亞馬遜河兩岸的奧比多斯要塞,并試圖控制這條河。但是,8月,聯(lián)邦政府派遣了由若昂·德烏斯·梅納·巴雷托將軍指揮的遠征軍,他在8月20日繞過麥哲倫·巴拉塔的防線,以一個中隊迂回奧比多斯堡壘,然后前往瑪瑙斯(Manaus),叛軍放棄抵抗。
麥哲倫·巴拉塔與他的一些同伴一起被捕并被帶到貝倫,但后來,他設法逃離監(jiān)獄,在烏拉圭避難,在內(nèi)戰(zhàn)前幾個月,他經(jīng)由南里奧格蘭德州從烏拉圭返回。

分崩離析
1930年8月,他以虛假身份秘密返回貝倫,致力于拯救國家的革命運動。盡管喬裝變相,但他甚至在沖突爆發(fā)前就被捕,他當時躲在帕拉革命的主要民政領袖之一雷安德羅·皮涅羅神父的家,后來被送往里約熱內(nèi)盧。
隨著州權(quán)的勝利,他離開監(jiān)獄,去了貝倫,在那里他于1930年11月12日在帕拉擔任聯(lián)邦干預者。他在華雷斯·塔沃拉(Juarez Távora)和何塞·阿梅里科·德·阿爾梅達(José Américo de Almeida)的陪同下,獲得了民眾的支持。
在就職后三天就被提升為上尉,他于1931年8月晉升為少校。他在奧博布洛俱樂部成立后就加入了該俱樂部,并且是創(chuàng)建于1924年的奧博布洛俱樂部Polenetice Beneficente 24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帕拉(Pará)在1931年11月舉行的該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選舉中,他當選俱樂部的榮譽主席,該俱樂部聚集了該州的其他革命領導人。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他促進了帕拉自由黨的成立,像當時由國家干預主義者創(chuàng)建的其他政黨一樣,帕拉自由黨顯然支持熱圖利奧·瓦加斯有關聯(lián)邦集權(quán)的思想,并隸屬于全國公民聯(lián)盟,聚集了推動該黨自由化的力量。
1932年9月,7月在圣保羅爆發(fā)的立憲運動在貝倫產(chǎn)生了余波,暴動分子占領了民警大樓并襲擊了消防隊總部,陸軍總部和圣何塞監(jiān)獄。干預者麥哲倫·巴拉塔鎮(zhèn)壓了該運動,并使用了陸軍,海軍,警察和消防隊的力量將其徹底擊潰。
由于他習慣于有條不紊地在國家內(nèi)部進行巡回,因此干預主義者鞏固了該黨的選舉能力,獲得了內(nèi)部的大量支持,這在將來將彌補他在首都的小威望。因此,在1933年,自由黨贏得了國民議會所有議員席位。
1934年,盡管反對干預者的勢力團結(jié)形成了帕拉統(tǒng)一陣線(FUP),但自由黨保持了自己的權(quán)力。在十月份的選舉中,他從帕拉(Pará)議席選舉了州制憲議會30名議員中的21名,在9名聯(lián)邦議員中選了7名。
帕拉制憲議會的成立日期定為1935年4月4日,除了起草州憲法外,其任務還包括選舉州長和兩名參議員。原則上,巴拉塔(Barata)相信絕大多數(shù)支持他自己對政府的競選。然而,來自自由黨的七名代表拒絕支持他,然后再加上前統(tǒng)一黨的九名代表,從而構(gòu)成了有利于馬里奧·切爾蒙特(Mário Chermont)競選政府的反對派多數(shù)。
面對造成的極端緊張局勢,這些代表在4月4日被警察部隊阻止進入議會,在第8軍區(qū)總部避難。同時,他們要求區(qū)選舉法院發(fā)布人身保護令確保他們在州長和參議員的選舉中行使自由投票的權(quán)利。
同時,大會主席,自由黨成員阿皮奧·梅德拉多(Apio Medrado)舉行了全體會議,召集候補人員代替反對派。投票后,麥哲倫·巴拉塔少校當選。但是,反對派成功地發(fā)出了上訴,對這一結(jié)果的合法性提出了質(zhì)疑,并在第二天召集了一次新的大會。
4月5日,反對派在軍事護送下前往大會,并在丹塔斯·卡瓦爾坎蒂法官的陪同下爆發(fā)了騷亂。在沖突中,兩名警察被打死,警察介入,進行了槍戰(zhàn),一些代表受傷。在海灣,反對派分子在第8軍區(qū)的庇護所中躲藏,而Barata宣誓就職并向聯(lián)邦當局傳達了他的勝利,與此同時,他讓第8軍區(qū)的司令對貝倫的暴力局勢負責。
聯(lián)邦政府接到敗訴方的上訴,并注意到兩個派別交換的指控后,由于恐懼州權(quán)進一步膨脹而決定干預該州。4月6日,聯(lián)邦政府告知巴拉塔少校,選舉司法高級法院已決定對帕拉進行干預,4月12日就職的羅伯托·卡內(nèi)羅·德·門多薩少校被任命為干預者。
在該州安定下來之后的同月29日,帕拉制憲議會重新開放,選舉何塞·卡內(nèi)羅·達·伽馬·馬爾切爾為州長,參議員是亞伯·切爾蒙特和亞伯拉多·孔杜魯,這是該州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妥協(xié)方案。
據(jù)埃利奧·席爾瓦(Hélio Silva)稱,對帕拉州的事件感到厭惡的麥哲倫·巴拉塔暗中支持民族解放聯(lián)盟(ANL),但仍與該實體脫離聯(lián)系,以保持更大的行動自由。
還是在1935年,前干預主義者重新組織了自由黨。

IF路線:彷徨
1936年1月,他回到伊帕梅里(GO)的第六獵兵營服役,返回現(xiàn)役。同年5月,他晉升為中校,到1937年9月一直擔任該部隊指揮官。1938年2月至1939年11月,他在若昂·佩索阿(PB)指揮了第22獵兵營,1939年9月晉升上校。然后,他于1939年12月至1940年8月在庫里提巴(PR)指揮了第15營。在1940年9月,他在累西腓擔任第21軍區(qū)的指揮官,直到1943年2月。
1943年2月8日,他再次被任命為帕拉的干預者,十天后上任。自1945年初以來,他在全國范圍內(nèi)參與了社會民主黨(PSD)成立的管理工作。1945年5月19日,他在帕拉成立了PSD,吸引了他的支持者,并擔任該黨的州主席,還參加了該黨的國家領導工作。同年他晉升陸軍少將(考慮到巴西是三級將官一級元帥,根據(jù)日語軍事研究方面翻譯西方軍銜的原則,按照習慣應當將將官翻譯成少將&中將&上將)。
他與也加入PSD的Gama Malcher一起,支持Eurico Gaspar Dutra將軍擔任共和國總統(tǒng)的候選人。預期到12月2日舉行州選舉,再加上聯(lián)邦選舉,他試圖脫離軍人身份,以競選州政府,并于10月27日辭職。但是,隨著瓦加斯政府的崩潰,各州政府的選舉被暫停。
但是,共和國總統(tǒng)的選舉仍然保留,因此決定舉行全國制憲議會選舉。巴拉塔將軍競選PSD參議員,成功當選。在參議院,他是國家安全委員會,憲法委員會和武裝部隊委員會的成員。
州政府的選舉于1947年1月19日舉行。參議員麥哲倫·巴拉塔支持贏得選舉的Moura Carvalho少校,擊敗了第八軍區(qū)的前任指揮官Alexandre Zacarias de Assun??o將軍。
在1950年10月3日的選舉中,州政府的PSD候選人巴拉塔參議員以555票的票數(shù)被帕拉民主聯(lián)盟候選人(由UDN,PSP,PST和PL組成)的將軍Zacarias de Assun??o擊敗。。
他于1954年再次當選參議員,1955年參加州政府選舉,在尤塞利諾·庫比契克(Juscelino Kubitschek)的支持下當選,成為州長。
麥哲倫·巴拉塔于1959年5月29日去世,是舊共和國在帕拉的象征。他被認為是共和主義者歷史上最偉大的領導人之一,他將國家的政治見解分為兩種潮流:野蠻主義和反野蠻主義。作為共和主義的支持者,他堅決反對整合運動并捍衛(wèi)共和體制,帕拉在他死后成為了反抗帝國暴政最激烈的地區(qū)。
他和喬治娜·德·奧利維拉·巴拉塔(Georgina de Oliveira Barata)結(jié)婚,并留下了兩個女兒。
他曾是帕拉歷史地理研究所的名譽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