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滬杭蘇寧京 游記
????在我寫這篇感想的時候,我已經(jīng)離開了上海,北上祖國大地了。這幾天總會回想起去上海BW和BML的那一天。我第一次想要去參加BW和BML的想法,也許是我16年觀看BML的時候,那時我連BW和BML都分不清楚哪個是哪個,但看著電腦的屏幕,就感覺到觀眾的氛圍,那時來到B站也不算太久。雖然提起上海時跟父母說去上海的目的不一定是觀看BW和BML,上海也能去外灘或是中華藝術(shù)宮看看。但真正開始計劃去上海的時候,我還是把時間定到了21號和22號。

????這一次不是我第一次參加BW了,第一次是20年廣州的BW,那次門票還能再堅持個30分鐘。當(dāng)時現(xiàn)場還跟泠鳶yousa現(xiàn)場互動了。不過,在上海BW,我看到了魔都對二次元的包容度,也看到了很多vup的攤位。

????今年這次BW和BML也是疫情之后的第一次B站活動,或許是“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吧,自己差一點沒有搶到BW和BML的門票,雖然搶到的都是普通票,但自己認(rèn)為已經(jīng)比別人要幸運上許多了。這一次的BW和BML給我的體驗是僅次于第一次參加BW和BML,就像是一個饑腸轆轆一個星期的人吃到了一個饅頭,或許下一次我已經(jīng)不會有這一屆的感覺了,因此買了很多當(dāng)做紀(jì)念的比較有實用性的東西。

????當(dāng)然,我不太期待自己能夠成為BW攤位中的一員,我自己也明白目前的人氣還在積攢,仍然缺乏別人的支持,不過這也僅僅是目前的情況而已。未來我會參加BW或是BML嗎?但那時也許不會有今年這一屆的感覺了,或許那只是眾多屆BW和BML的其中之一罷了。

????那么,今年BML的現(xiàn)場是怎樣的?其實跟直播時候的差不多,甚至直播的人物畫面會更加清晰,但在現(xiàn)場里面,起碼是2023年的BML現(xiàn)場里面,我看到熱烈的打call,即便是一個不知道如何打call的人,只要看著前面的人群,只要身處在那樣的氛圍,就會立刻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我也看到附近的近乎厄介的朋友喊啞了喉嚨,這種體驗我無法用鏡頭和語言表達出來。


????說起上海,我有時會有一種恍惚感,我已經(jīng)近乎5年沒有出過省了,疫情期間甚至連市也沒有出過。今天突然就站在上海外灘步行街的一塊地磚上了,即便四周似乎跟廣州的北京路步行街差不多,但意識告訴我這是在幾千公里之外的上海。這里的人不會說粵語,不懂得倒茶叫做“斟茶”,不明白飯前要洗杯子,但吃的東西其實也相差不大(除了這里的雞鴨是涼菜,這里的米飯不叫“人頭飯”),這是一個廣東人來到外地的感覺吧。


? ??
????起碼在我寫這篇感想的時候,體感上的話,上海的交通規(guī)則其實挺嚴(yán)厲的,上海相比北京能夠到處都能見到二次元,吃飯也很少用辣;

杭州的西湖很多人去,但離開了西湖就沒多少人了,一些細枝末節(jié)會讓你感覺有一點“麻煩”,不過有一說一無障礙設(shè)施確實很齊全,這一點在杭州東站專門為老幼弱病殘專門開辟一條通道可以體現(xiàn)出來;

????蘇州相比杭州就熱情了很多,而且市中心到處都是人文氣息,蘇州站里面就是一個現(xiàn)代版的“蘇州園林”;


????南京的菜系有點咸了(我母親在南京吃了咸豆腐腦之后,就堅定成為了甜豆腐腦派);


????去到北京搭滴滴不如坐地鐵快,而且給廣東人的建議雨季的北京不建議穿短褲出去,紫光園的奶皮子酸奶和烤鴨帶給我們一行人深刻的印象。


????或許這一次北上,來到BW和BML的目標(biāo)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但過程總是要比結(jié)果更重要,自己即便在不舍,也需要處理學(xué)習(xí)工作上的事情,但這次見識到了不一樣的人文風(fēng)情,見識到不一樣的風(fēng)景。至于下一個目標(biāo),或許是我希望能夠在廣州,或者自己的所在地,也能看一次BML,參加一次BW吧。
?



P.S. 關(guān)于這次旅行的計劃安排,之后我可能也不一定要用得上了,所以有打算把他分享出來給大家作為參考,總體上能去的一些知名景點應(yīng)該都能逛一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