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分大陸征服-復盤
這局最后打到爛尾,顯然是個失誤合集,但真正決定性的問題都在第一期。當時剛打完神圖西班牙,晚上隨手就開了,完全沒有理清分大陸前期的思路,拜占庭也只有之前在海圖輕松征服的經(jīng)驗,前期實際上是按海圖三城開沖羅盤的節(jié)奏在打,忽略了分大陸糟糕的笑臉和經(jīng)濟情況,手滑選錯政策更是雪上加霜。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鋪城。首先是一分落在過于保守的位置(其實只是為了清個寨子),后續(xù)又沒能及時補救,直接放棄神諭玩三城國立,導致天文前一直沒能壓住法國或荷蘭之一,更不用說直接掃平大陸。三分補城實在太晚,這圖實際上可補城的點還有好些,但資源已經(jīng)完全跟不上,只能四城打到現(xiàn)代,國力始終不如幾大AI。
可以看一下可行的一分選擇,首先分析一下最激進的、壓兩家的位點。


一環(huán)最優(yōu)的肯定是羊馬麥之間靠山沿河的丘陵,但考慮擴地和距離則應該選擇圖一鼠標位(三畜牧之間的丘陵),在意天文臺也可以坐沿河羊,要圈毛皮則可以坐絲綢,不過越退后越起不到壓制法國的作用。這樣玩顯然應該放棄商路直接三移民,按實戰(zhàn)情況來得及在后方補城,二分可以選下面提到的折中位置的一分點,但如果放棄荷蘭外交又不速推荷蘭,則可以選擇赤銅附近。更遠的位置雖然也很肥沃,但距離上已經(jīng)不再成立。

如果求穩(wěn)一些,只壓一家,則地形上法國適合防守壓制,進攻則海陸都不太容易,荷蘭則更適合互打攻勢割取一分乃至直接擊破。鑒于分大陸在天文前并無多取一城的笑臉供給,法國發(fā)育起來又比荷蘭更有軍事威脅,壓法國自鋪四城應該是較好的選擇。此時里昂就是較好的點位,只要穩(wěn)住北面霍爾木茲,地形在海陸上都可以壓制法國;糧食前期比較缺,文官之后還可以;產(chǎn)能不高,尤其是鋪城時還沒有青銅,靠野牛輸出確實有點尷尬。放棄沿海,兼顧絲綢和分享大媽湖的話,野牛與沿河象牙之間同樣是較好選擇,一環(huán)內(nèi)多一丘陵一非沿河森林,文官田更多且更早擴到;防守上略難一些,不過也不會受城邦的威脅??上耶敃r思路有問題,一直想著放棄絲綢去自圈赤銅,完全不符合聯(lián)荷抗法的外交需求(那時候外交是荷蘭降級,法國平級,但兩者性格決定了荷蘭仍然是更好的盟友,所謂拉法國扛槍在這圖并不成立),且赤銅和大媽湖距離太遠,如果兼顧大媽湖,三環(huán)赤銅就大概率被荷蘭先圈走,不兼顧則前期糧食奇缺,無法接受。

最后,這局是能搶前線城點但主動放棄,而如果是開局沒搶到前方城點,或者前面失誤后希望及時補救,手上的地盤實際上除了笑臉都可以勉強供應四城。首都與一分之間的沿海象牙可以與兩城分享魚、麥,產(chǎn)能靠兩個伐木場也勉強足夠;一分可以考慮坐河對岸,資源讓給后方城市的同時可以更快擴西側(cè)的地。但這樣坐城在笑臉上沒有任何增量,即使天文后補城也比較困難(天文前一分就能擴到四環(huán)象牙,修完馬戲團再補城或許能多賺2臉?)。
說到補城,拜占庭這種到天文要自錘或買出輕帆的情況對第二波擴張的節(jié)奏有一定影響,但如果搶到了里昂的點位,海外的城完全可以光學后就直接游過去補,路途沒有實戰(zhàn)中那么遙遠復雜,軍事上也不必過多擔心法國的威脅(反正壓制住了)。
鋪城這種基礎(chǔ)問題全面崩盤,后續(xù)的情況基本都脫離了正常游戲節(jié)奏,各種失誤也就沒必要再分析了,雖然確實很多。。
順便總結(jié)一下拜占庭在分大陸的特點。
UA發(fā)揮完全看臉,概率大概略低于盤古,因為靠宗教城邦、遺跡撿漏神系的機會變少了,可能圈到的宗教山多了個最弱的富士山這種事實在算不上優(yōu)勢,不過在分大陸沿海關(guān)聯(lián)不算吃虧,整體顯然還是零分。本局無宗教資源也就直接放棄發(fā)教,實在不是努力就能成功。
UU1號甲胄騎兵零分無誤。本局0出場,一方面是沒有馬,一方面是本局科技線直接被UU2號噴火船帶到羅盤線,只能補叉子小弓,后續(xù)很快有長槍復合,騎兵沒有用武之地——即使有,也是繞后斷鐵,而甲胄三跑反而吃虧。
UU2號噴火船這局的影響實際上不應該這么大,前期海岸作戰(zhàn)雖有優(yōu)勢,但前線陸軍并沒有站滿,同樣乃至更少的產(chǎn)能投入小弓叉子也夠用了;中期槳帆也沒多大作用,倒是強行走羅盤小虧了糧食和科研;當然,如果鋪城處理正確,用槳帆或風帆推法國乃至遠征的可行性還是不錯的,但噴火升槳帆和提前練級這兩點的優(yōu)勢放到分大陸圖不算很大,畢竟地圖適合槳帆-風帆一波的概率不會很高。
噴火船其實還有一些狐神沒有展開講的特點。
一是提供了遠古無需資源、高移動力的遠程單位,同時損失了遠古唯一近戰(zhàn)海軍,遠古遠程對群島圖處理蠻族、正面作戰(zhàn)乃至搶城邦工人都有至關(guān)重要的支持,作用堪比小弓與馬車之和。當然,噴火船到了分大陸就不會明顯優(yōu)于小弓和馬車,防守上可以利用沿海城和近海的輸出點,但進攻上由于出門更晚(分大陸不可能和群島那樣早早爆船)和地形限制很難充分發(fā)揮,倒是損失了海上拉仇恨(噴火近戰(zhàn)力只有8,面對城市和陸軍比小舢板更脆)、光學前破城的能力,只能說賺得少虧得更少。
二是探索成本,船只在海圖還兼顧了猴子的職責,這方面噴火的產(chǎn)能需求略高11錘,出門更晚;在持續(xù)探索能力上,噴火雖然海戰(zhàn)極強,但近戰(zhàn)力降低,被蠻族小弓偷襲時損失更大,不過可以找其他蠻族練級補血,虧點探索進度總好過完全探不了。分大陸對海洋探索的需求小很多,但總歸比盤古大,畢竟近海相連的島嶼并不少,噴火這方面的小虧仍然得吃。
三是輕帆船無法直接升級獲得。輕帆的直接購買價高達600金(這也導致拿烏配總動員加商業(yè)打折套裝還需要240金),生錘則是120錘,遠洋探索成本明顯高于一般文明的45錘(可提前準備)+95金,經(jīng)濟不夠時速度也吃虧(為了幾t花600金也不賺)。一般群島圖中不會太吃虧,畢竟即使被堵路也可以等文官開邊;但分大陸圖就有些不利,在孤島生存(包括部分被深海與浮冰隔離的海圖孤島)的極端惡劣情況下會明顯吃虧,在本大陸較大、笑臉供給足、天文前甚至能支撐擴張的情況就不會太虧。
提到拿烏,有趣的東西還是挺多的??倓訂T加商業(yè)套裝可以白賺錢,狐神斥為無用,畢竟飛船不開獨裁,正常海圖征服用不上意識形態(tài),分大陸跑船困難且用不上那么多輕帆;但這種經(jīng)濟-軍事優(yōu)勢對文化勝利還是有用的,合適的地圖中葡萄牙應該有能力靠總動員+未來主義追求速勝。當然,秩序摩天和自由民主兵工廠才適合拿烏更穩(wěn)定地輸出。
總體來說,拜占庭的3U在分大陸圖的價值都很低,甚至雙UU都是功過相抵的水平,三個全部斜杠應該是合理的評價。我這次在不熟悉的分大陸圖拿到一個純白板,水平就明顯不足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