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文字讀本-15-殷墟甲骨刻辭

氐有送到的含義,這個含義根據(jù)的是《說文》。郝懿行《爾雅義疏》引“致,送詣也”“詣,

至也。”為證。
爾雅的原文為:
畛、厎,致也。
這個義項郭璞注為:皆見《詩傳》。然而尷尬的事又出現(xiàn)了,今本毛傳也沒有看到這個解釋。郝懿行認為:今毛傳無,或在齊、韓、魯詩矣。
盡管如此,氐的送到的含義還是能找到不少經(jīng)籍證據(jù)的。首先是司馬遷的證據(jù),凡是《尚書·禹貢》的厎,司馬遷《夏本紀(jì)》都譯作致。一個被孔穎達引用的鄭玄注也說“厎,致也。”。這些證據(jù)說明了卜辭的氐有致的含義。
《說文解字》解釋芻字為:刈艸也。段注:謂可飤(飼)牛馬者。象包束艸之形。叉愚切。古音在四部。
根據(jù)段注可以看出,砍刈草的目的是給牛馬草料,因此芻又有喂牲口的意思。
《周禮》也有芻字: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系于牢,芻之三月。
鄭玄注:養(yǎng)牛羊曰芻。
關(guān)于這一點,孫怡讓疏曰:以芻養(yǎng)牲,因謂之芻,正字當(dāng)作犓?!墩f文·牛部》云“犓,以芻莝養(yǎng)牛也”《墨子·天志上》云“犓牛羊,豢犬彘?!?/p>
這是諸子學(xué)方法的早期應(yīng)用了。然而甲骨文的芻也不是以上兩個意思,而是獨特的畜牧奴隸的意思。
爾雅:酬、酢、侑,報也。
郝懿行《義疏》:侑者,《說文》作姷,或作侑,通作祐。這里舉的例子不太好懂,就不列舉了。
《說文段注》:

?在說文解釋為“寐而覺者也”段玉裁也提到“寐而覺與酲字下‘醉而覺’同意,今字叚夢為之,夢行而?廢矣?!睆腻矎摹俱菀弧浚瑝袈?。段注:宀者,覆也。【爿一】者倚著也。夢者,不明也。夢亦聲
《周禮》以日月星辰占六?之吉兇(鄭注詳矣),一曰正?(鄭云:無所感動,平安自夢也),二曰??。(?者、譁訟也。借爲(wèi)驚遻之遻。周禮作噩夢。杜子春云。當(dāng)爲(wèi)驚愕之愕。謂驚愕爲(wèi)夢也。)三曰思?。(鄭云。覺時所思念之而夢也。思小徐作觭。誤。)四曰寤?。(鄭云。覺時所道之而夢也。寤大徐作悟。)五曰喜?。(鄭云。喜悅而夢也。)六曰懼?。(鄭云??謶侄?也。巳上周禮占夢文。)凡?之屬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