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鶴胃腸醫(yī)院怎么樣,齊齊哈爾胃腸病??漆t(yī)院
胃食管反流病,如何進行日常管理?
胃食管反流病在世界范圍內的患病率約為13.3%,其中歐美國家略偏高,能達到20%左右。包括我國在內的東亞國家患病率略低,大約在10%左右,但卻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
盡管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或抗反流手術能夠治愈,但大約一半以上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為慢性病程,需要按慢性疾病管理。
既然是按慢病管理,那我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就是飲食管理。
如果說胃食管反流病是吃出來的,也不為過。暴飲暴食、肥甘厚味、酸辣甜膩,這些食物或飲食方式能夠誘發(fā)或加重胃食管反流。
因此,飲食應以清炒、燉、煮、蒸等烹飪方式為主,少油炸、燒烤,少用胡椒粉、咖喱、薄荷等味道濃郁的調味料。食材以新鮮、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為主(但避免韭菜、茴香等有刺激性氣味的蔬菜,避免食用柑橘、柚子、檸檬、西紅柿等口感酸性的果蔬),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如瘦肉、魚蝦、蛋清、脫脂牛奶等)。少吃甜食、黏食(粽子、年糕、元宵等),戒酒,忌食碳酸飲料、咖啡、濃茶、巧克力。
規(guī)律飲食,不要進食過快過飽,以七八分飽為宜。雖說“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吃完誰先走”是謠言,但“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有科學根據(jù)的!
其次就是行為管理。
飯后避免平躺、趴著,若休息宜選用坐位或半臥位姿勢。飯后可以做家務勞動,但避免彎腰、拖地、下蹲或搬運重物等動作。建議飯后30或60分鐘后運動,且以散步、瑜伽等平緩運動為主。睡前2小時內避免進食。若有夜間反流癥狀,可以將床頭抬高15~30度。
戒煙。若體重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建議減輕體重。減重不僅是預防和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措施,還能給心臟、血壓、血糖帶來獲益。
我們與慢性病的抗衡,不能只是我們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在治療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獲取醫(yī)生的幫助,聽取醫(yī)生的診療意見,而不是盲目決定、隨便吃藥。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愈標準是“癥狀消失、黏膜愈合”,癥狀消失往往要早于黏膜愈合,所以我們不能憑感覺治病,要定期復查胃鏡,若損傷的黏膜仍未愈合則需繼續(xù)服藥。作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種類型、屬于食管腺癌癌前病變的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BE),則更需要定期復查胃鏡。什么?做胃鏡不舒服?多做幾次,做習慣就好了!
最后就是知識管理。
有句話講“恐懼源于未知”,還有句話叫“無知無畏”,對一件事情不了解,要么會讓我們恐懼要么會讓我們掉以輕心。對胃食管反流病也一樣,要對它有正確的認知,知道其可防可治可控,該吃藥時吃藥,該手術時手術。既要從醫(yī)生那里了解專業(yè)的學問,又要從書籍、媒體中獲取靠譜的知識。你對胃食管反流病“知彼”,才能對它“百戰(zhàn)不殆”。
胃食管反流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jié)往往也是決定我們治療成敗的關鍵。學會日常管理,我們就能很好地控制病情,讓我們像健康人那樣愉快地生活(甚至比健康人活得還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