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支持放棄新冠疫苗專利,疫苗短缺有救了?

美國總統(tǒng)拜登當地時間5日表示,支持放棄對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保護,以擴大全球范圍內的疫苗接種。此消息一出,全球疫苗公司股價應聲下跌,5月6日上午,康希諾生物、沃森生物、智飛生物等跌幅均超過10%。
美國一旦放棄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專利,意味著已獲得專利授權的輝瑞、Moderna等的疫苗技術,將可以臨時被全球其他國家使用、自行制造疫苗。有分析稱,這是美國參與國際疫苗合作的一個重要舉措;但也有人表示,疫苗專利只是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短缺問題的部分原因,更大的問題在于制造環(huán)節(jié);還有人表示,此舉會損害藥企的創(chuàng)新動力。


事實上,有報道指出,從去年10月開始,南非、印度等58個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應豁免新冠疫苗相關專利,這一提案受到100個國家的支持,當時遭到以美國為首的發(fā)達國家的強烈反對。
現在美國終于妥協了,但白宮尚未給出更多細節(jié),究竟這一白宮“支持放棄疫苗專利”的決定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目前無法確定。有網友稱:以前也有國家提出豁免艾滋病治療藥物的專利,但并不成功,阻力很大。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wèi)生安全專家阿梅什·阿達賈(Amesh Adalja)博士表示,美國政府的行為是讓疫苗藥企承擔“經濟損失”,這種專利豁免“相當于征用藥企的財產,而正是這些藥企的創(chuàng)新和金融投資讓新冠疫苗的開發(fā)成為可能?!?/p>
對于疫苗專利權持有人來說,疫苗的研發(f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成功率極低、過程十分漫長。專利能夠有效保護研發(fā)者的利益,讓其在20年保護期內充分享受專利專屬權帶來的收益,彌補前期研發(fā)造成的損耗,也能夠激發(fā)研發(fā)人員的積極性。在保護期內,除非專利擁有者自愿授權,否則隨意仿制或使用該藥品專利均涉嫌專利侵權。所以,即使美國政府公開表態(tài),也并不意味著其他國家能夠馬上使用疫苗專利技術,這中間還要經歷多方博弈。目前,美國藥物研究和制造商協會對拜登當局放棄知識產權保護的支持表示了強烈反對。

對于專利權人來說,放棄專利權一般有哪些原因?可能有人會困惑,花費功夫好不容易申請到手的專利,為什么要放棄?我們來分析一下:
1.出于人道主義
就拿上文提到的疫情來說,現在全球抗疫仍然在進行,形勢很嚴峻,相對于專利權來說,生命權肯定更為重要,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如果疫苗專利權持有人選擇放棄專利權,肯定會對全球抗疫有正面作用。
2.造福人類文明
當發(fā)明創(chuàng)造進入公共領域,成為公有技術,能夠造福人類。在歷史上,提煉出第一克鐳的居里夫婦、發(fā)明交流電的特斯拉都放棄了專利,提升了全人類的科技水平,也推動了文明的進程。
3.專利快到期,價值不大
按照中國《專利法》的規(guī)定,發(fā)明專利的保護期限是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是10年,這個期限都是從申請之日計算。對于很多專利權人來說,名下專利會越積累越多,每一項專利在保護期內每年都需要繳納年費,快到期的專利涉及到的技術、產品等已經落后,喪失保護價值,就可以選擇放棄。
4.專利申請盲目,未產生實際效用
對于制造企業(yè)來講,為了避免新產品上市之后被抄襲,很多企業(yè)會在產品剛剛設計出來就申請多項專利,但產品推廣市場后銷路不好,停產或者又進行了較大的改進,之前申請的一些外觀和實用專利可能就起不到保護作用了。
5.專利質量低,保護范圍小
專利撰寫質量的高低往往決定了是否能獲得較好的保護范圍,一些專利從專利文書撰寫階段就比較粗糙,是出于迎合上級考核、湊專利數量以便申報榮譽和項目等等,這部分專利即便申請成功了,對企業(yè)也是沒有大用途的。
企業(yè)主們需要注意,只有高價值專利,才能對企業(yè)形成更長遠的保護、避免知識產權風險;企業(yè)一定要提前做好知識產權布局,對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做全方位的保護,形成嚴密的專利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