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現(xiàn)在中國的歪果野鳥(第一彈)
2022年11月份,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10.0版在各大平臺新鮮出爐。伴隨著3個鳥種的新分布記錄、2個鳥種的成功轉正,以及5個鳥亞種的種的提升、和2個鳥種的刪去,中國的鳥類種數成功突破1500大關,達到了驚人的1507種。當然,伴隨著國內源源不斷的新鳥種的發(fā)現(xiàn),這個數字還會持續(xù)增加。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要想擁有大量的鳥種,光憑幾個自家獨有的雀鳥可是遠遠不夠的,就中國而言,目前已確認的鳥類特有種為72種(一說106種),這意味著什么?剩余的1435種鳥類在除中國以外的特定國家均有一定數量的分布。可見,中國能有如此龐大的鳥類種數,一成靠自家,九成靠外鄰。而在這1435種野鳥中,又有一群特殊的成員,它們的家鄉(xiāng)本不在中國,之所以來到這個地方,原因多樣—“氣候因素”、“地域鄰近”、“逃逸歸化”…總之,一切純屬偶然。這個文集,就是對這群生活在中國的“歪果鳥”的描述、探討?!八鼈兊墓枢l(xiāng)在哪兒?”“它們因何來到中國?”“它們是否適應中國的環(huán)境?又能否在中國居留繁衍?”所有的問題,都將在這里一一呈現(xiàn)出它們的答案。
(—)雁形目—遷徙的好手
作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鳥類之一,雁形目的成員們憑借著長而尖的翅膀,擁有著較強的長途跋涉能力,尤其是體型相對龐大的雁亞科成員,更是遷徙季的重量級選手。過著群居生活的它們,能有效利用空中的氣流和團隊合作的優(yōu)勢,成功在特定的時間內抵達目的地,從而更好的越冬或繁殖。
遷徙中的豆雁 相較于其它鳥類,雁形目在我國誕生的迷鳥種類是最多的,一共18種。氣象的突變、領域的開拓以及身體的不適都有可能成為它們偏離航向,流落至中國的原因。 來自北美的暴脾氣小伙—加拿大雁
兩只翹首的加拿大雁 從名字上就不難可以看出,這種以極強的領地意識和強悍的攻擊能力而聞名于世的雁形目鳥類主要產于北美洲,尤其是美國、加拿大、巴哈馬等國,引種個體至歐洲大陸,由此衍生出來的迷鳥逐漸向著東北亞地區(qū)進軍,諸如日本、韓國、朝鮮等。在中國,這個物種的首次登場是在1999年的江西鄱陽湖,這次現(xiàn)身也讓它成功以0076的編號被收錄在千禧年發(fā)布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
截止到2022年,加拿大雁已在我國的北京、浙江、遼寧、天津、江西等地被發(fā)現(xiàn),但都是僅觀測到1只的記錄,故可推測該鳥多以迷鳥的形式罕見于我國東部和北部地區(qū)。 (注:〈中國鳥類觀察手冊〉對該鳥的分布地點僅提及了遼寧和天津兩地,其忽略江西、浙江、北京等有確切記錄的地區(qū)的原因尚不明確。另外,有報道聲稱,加拿大雁在中國的觀測記錄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地點位于長江中下游流域,發(fā)現(xiàn)的是南遷的迷鳥個體。如果該說法屬實,那么,最有可能的記錄者應是1854年擔任中國領事館外交官的羅伯特·斯溫侯Robert·Swinhoe,但筆者目前尚未找到與之有關的文獻記載。)
一只出現(xiàn)在遼寧大連的加拿大雁 出生不久后就要面臨跳崖的倒霉孩子?—白頰黑雁
兩只蹲伏在草地上的白頰黑雁 你也許不太熟悉這位雁鴨目成員,但你一定知道這世界上有一種出生不久后就要跳崖的“勇士鳥”,它的真實身份便是白頰黑雁。生活在苔原和凍原地區(qū)的它們,是北歐大地上最富盛名的野鳥。在2008年之前,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它們中的一員,將形單影只地出現(xiàn)在河南,也沒有人會想到,這筆記錄將會是這種鳥在中國的首次記錄,更沒有人會想到,在9年后,它會與小美洲黑雁、鉗嘴鸛、白臉鷺等一眾“歪果鳥”一同出現(xiàn)在“中國鳥類名錄v5.0”的名冊中。
2022年11月30日,一只白頰黑雁出現(xiàn)在了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該鳥上一次出現(xiàn)在該地區(qū)以是3年前。 目前能夠查詢到的這種鳥于我國的首次記錄,是在2008年的河南孟津,之后,在我國的江西鄱陽湖、湖北武漢、吉林向海、湖南東洞庭湖等地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白頰黑雁的單一個體,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2021年1月,有鳥友在河南鄭州發(fā)現(xiàn)了攜帶環(huán)志(環(huán)志地位于荷蘭)的幼年白頰黑雁,推測可能是開拓新越冬地的個體。但由于該鳥在國內并非每年出現(xiàn),且每次記錄均僅有一只個體,故仍將其定為迷鳥。
有趣的是,在傳統(tǒng)的越冬范圍內,白頰黑雁一般不與其它雁鴨混群,而在中國,常有人觀測到其與短嘴豆雁、白額雁等鳥類混群活動,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這會不會是身在異鄉(xiāng)的白頰黑雁,利用與同族成員混群的方式來慰藉自己孤寂的心靈呢?
雁鴨族的極北大花臉—紅胸黑雁
紅胸黑雁與赤麻鴨在一起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敝袊幕┐缶?,戲劇臉譜的色彩也有著豐厚的意蘊。紅臉是英勇忠義的象征,黑臉是剛正不阿的表現(xiàn),白臉是老奸巨猾的流露…那么,綜上所述,紅胸黑雁豈不就是個集英勇、正直、狡詐于一體的形象了?
呃…言歸正傳,和它的同族白頰黑雁一樣,紅胸黑雁也是一種典型的凍原鳥類,它們原產于歐洲北部和北極凍原地帶。在本文介紹的四種外國雁鴨中,它是較早出現(xiàn)于我國的品種。在1960年,我國著名的鳥類學家鄭作新教授便以“紅胸黑雁在中國的發(fā)現(xiàn)”為題在《動物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正式描述了其在中國大陸的首次登場。
雖然標本的獲得時間是在1960年的1月15日—正值紅胸黑雁的越冬季,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內,紅胸黑雁一直被認為是中國的罕見迷鳥。在洞庭湖的這筆記錄過去之后,紅胸黑雁又相繼出現(xiàn)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如湖北武漢、新疆塔城、四川廣漢、江西鄱陽湖、河北衡水湖等,均以獨鳥的形式出現(xiàn)。近年來,鑒于每年都有紅胸黑雁的個體出現(xiàn)在中國境內,有學者因此提出質疑,認為其在我國的居留狀況應更改為罕見冬候鳥,但該建議尚未被國內鳥類學家廣泛接受。
湖北武漢,一只紅胸黑雁和一只赤麻鴨同框 與林黛玉頗有緣分的白羽仙—雪雁
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以繁多的人物、復雜的關系和黑暗的封建背景而為世人所知,據《紅樓夢人物譜》所述,全書上下共有角色983名,其中有丫鬟共計73名,在這73名丫鬟中,有兩位的名字十分特別,她們分別是—林黛玉的丫鬟雪雁,和賈母的丫鬟鴛鴦。
雪雁
我們是誰?
鴛鴦
我們又是誰? 好吧,或許曹雪芹沒有親眼見過雪雁,但至少鴛鴦他可能是見過的,所以這名字的版權費…沒有雪雁的份也應該有鴛鴦的份啊…
回到正題,跟前面的加拿大雁一樣,雪雁的主要分布地在北美洲一帶,不同的是,比起后者,雪雁更喜歡將苔原凍土帶作為它理想的繁殖場所,而越冬地點則會選用沙洲、沼澤地、沿海的農作地、稻茬地和濕草甸,在亞洲,它們僅繁殖于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朗格爾島,亦有少量個體在遷徙時偶見于日本、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
在我國,雪雁的目擊報告不是很多,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最早在我國被記錄到的雁形目迷鳥之一,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人在河北、天津和長江口*發(fā)現(xiàn)了雪雁的存在(La Touche 1931-1934)我國的鳥類學泰斗壽振黃先生也提及過此鳥在河北省曾多次出現(xiàn)和被目擊(壽振黃1936)但自那之后中國大陸便再無相關記錄,直到1997年11月17日,才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qū)被重新發(fā)現(xiàn)兩只個體。
對于雪雁在中國的居留情況,有兩種說法—“罕見冬候鳥”和“迷鳥”,其中,趙正階先生在《中國鳥類手冊》中,描述雪雁的越冬地位于北美、西伯利亞東部沿海、日本和中國,而朱書玉、呂卷章等人在《雪雁在中國的重新發(fā)現(xiàn)》論文中則持保留意見,認為雪雁在中國應暫定為罕見冬候鳥,到了千禧年出版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馬敬能先生則認為其于中國應為罕見迷鳥,而在之后出版的《中國鳥類觀察手冊》中,則采用了更為準確的說法。
“曾被認為是罕見迷鳥,但琿春、渤海灣地區(qū)、黃海南部沿岸濕地、鄱陽湖、洞庭湖幾乎每年都有數只記錄,可能為罕見冬候鳥。”
——《中國鳥類觀察手冊》
就目前而言,我國發(fā)現(xiàn)了雪雁的地區(qū)包括遼寧營口、吉林向海、吉林琿春、山東東營、河北保定、天津(城區(qū)未知)、江西鄱陽湖、湖南東洞庭湖等地,出現(xiàn)的個體數量波動較大,但多為單只個體,偶有兩只個體出現(xiàn)的情況,分布于我國的雪雁,從地域上來看屬于繁殖于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指名亞種(也叫小雪雁)。
吉林琿春,一只振翅長鳴的雪雁 (注:雪雁在長江口的報道目前處于存疑狀態(tài),鄭作新在《中國鳥類區(qū)系綱要》中對雪雁在中國的分布地僅提及了河北,故此鳥在長江口是否有分布目前尚不確定。)
(未完待續(xù))
參考文獻
雪雁在中國的重新發(fā)現(xiàn)—朱書玉、呂卷章、王玉東(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東營 257091)
紅胸黑雁?Branta?ruficollis(Pallas)在中國的發(fā)現(xiàn)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鄭作新
巧遇白頰黑雁?河南省焦作市觀鳥聯(lián)盟 ??∮?原耀英
遼寧發(fā)現(xiàn)赤嘴潛鴨和加拿大雁Red-crested Pochard Netta rufina and Canada Goose Branta Canadensis Found in?Liaoning, China 丹東市林業(yè)和草原局 白清泉
浙江省鳥類新記錄——加拿大雁 吳丞昊,趙鍔,金偉,劉寶權
關于中國鳥類特有種名錄的核定?雷富民,屈延華,盧建利,尹祚華,盧汰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 )
那些出現(xiàn)在中國的歪果野鳥(第一彈)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