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血暴》里的炮八娘與小藍牛 琥珀色瀑布和中國造大船
離開麥基諾城前造訪麥基諾水道邊的麥基諾角燈塔。這個名字這兩天出現(xiàn)得也太過頻繁,好在是最后一站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拜導航、雷達和通訊等現(xiàn)代科技所賜,燈塔早已完成了歷史使命。前段時間讀完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意識流小說《到燈塔去》,對燈塔這種外形獨特、寓意豐滿的存在憑添幾分好感。
解說員演示霧天鳴汽笛,女兒當志愿者給Lighthouse Keeper當助理。汽笛聲音分貝高且悠長,極為擾民。歷史上,這塊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聯(lián)邦政府和市政府曾發(fā)生過爭奪。聯(lián)邦想的是行船安全,本地居民堅持認為,保留它作為營地,供人們周末娛樂更重要。打了30多年官司,聯(lián)邦贏了,付給市府400美金強買。


沿I-75向北駕駛,繳費4美金穿過全長5英里的麥基諾大橋,從密歇根下半島轉(zhuǎn)場到上半島Upper Penisula,簡稱UP。橋北第一鎮(zhèn)St Ignace,圣伊格納斯,取名自1671年法國傳道士在此建立的修道院。天主教堂白天永遠敞開,任意參觀,驚異于這么一個人口2000人左右的小鎮(zhèn),居然有很多人為彩色玻璃慷慨捐錢。此鎮(zhèn)還有一個爛俗名稱的景觀Castle Rock,堡巖。要爬的話,每人一塊錢。和太太閑聊起美國的大俗套地名,比如Springfield春田、Silver Creek銀溪,Woodside、Riverside、Lakeside等各種地貌邊邊。其實不管什么人種什么文化,給地方取名其實大體一樣。

堡巖稀松平常,主要是地主要靠禮品店賺錢。店旁邊擺著在湖區(qū)起源的淳樸神話Paul Bunyan和小藍??ㄍǖ裣瘛1r上面四顧,不是一望無際的碧水藍天,就是一望無際的綠樹田野。腳下無人能及的懸空平臺上,扔著一堆為了得到幸運印證的硬幣。令人爆笑的是,一副假牙突兀地混在其中。想來是某位老人登高至此,向下觀看,剛想開口稱贊這jaw-dropping的風景,便掉了吃飯的工具。因為這個梗,我們和另一對游客一番大笑。




繼續(xù)向北開,大雨大晴,暉陰無定,到了美國和加拿大邊境之城Sault Ste. Marie,蘇圣瑪麗。此地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船閘,控制著蘇必利爾湖和休倫湖之間的水道,現(xiàn)由美國陸軍工兵部隊管理,每年有7000艘次的貨船出入。目睹中國江陰澄西船廠制造的、加拿大延齡草級蒸汽貨輪Thunder Bay駛來??粗l內(nèi)水位降下,船閘緩緩打開,大船龜速通過。所有觀光客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沿M-28向西,接M-123向北,進入Hiawatha國家森林。高速行駛中,三次遭遇特大暴雨,每次不超過3分鐘,即脫離雨云魔爪。天氣變臉之快,和我女兒有一拼。繞行此路線,是為一窺Tahquamenon Falls塔夸梅隆瀑布群。到達景區(qū)時已下午6點,但因其采用東海岸時間,加上夏季高緯度緣故,天格外長,公園晚10點才關門。
我們從容地在下游和上游兩處瀑布旁邊行走。這里最大特點是水流因含有某些礦物質(zhì)而顯琥珀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永能和神性明明可知,憑借所造之物便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問孩子看美景有何想法。兒子說,就是你又要給我們照相唄。女兒說,我不知道別問我I don’t know。
一個比一個真相。然而,我們就是要和他們鐘愛的手機對抗。能撐一天算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