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圖緣:原著炫完了,王鶴棣就是小說里走出來的肖鐸!看完原著就覺得戲里的結(jié)局沒毛病

看完原著忍不住驚嘆,王鶴棣活脫脫就是從小說里面走出來的肖鐸本鐸,與書里面描寫的肖鐸象形分毫不差。
劇里面展現(xiàn)的肖鐸毫不夸張,原著的肖鐸確實就是一號靠姿色震天下的人物,說艷與天齊絕不為過。戲里面的肖鐸,包括身材、膚色、神態(tài)也是與原著里的一模一樣。
我隨便摘錄幾段原著里關(guān)于肖鐸容貌身姿的描述:
遲重的金色映著他的臉,白璧無瑕。他有極漂亮的五官,很多時候嘴角抿出涼薄的弧度,微微上挑的眼梢卻有他獨特的況味,當(dāng)他專注望著你時,便衍生出一種奇異的悲天憫人的錯覺來。(這是書里肖鐸第一次出場時對他的描寫)
陰影里走出個人,素衣素服款款而來。在離門三尺遠的地方站定了,挺拔的身條被素面曳撒一襯,下半身顯得尤其修長(還在穿喪服)
他那一笑光風(fēng)霽月,尤其是那雙眼,沒有波瀾的時候深邃寧靜,笑起來卻不同,長而媚,簡直攝人魂魄。音樓心頭雷聲大作,以前不知道漂亮這個詞能用在男人身上,現(xiàn)在才算開了眼。真奇怪為什么他只有惡名在外,照理說艷名更應(yīng)該遠播才對。
音樓在一旁瞇眼看著,他脖子的線條真好看,有些男人脖子很粗,看上去難免呆蠢。他的不是,適中、光潔,有種不可言說的美態(tài)。
他正立在梳妝臺前查看胭脂,也沒瞧她,托著一方白玉盒子,打開了蓋兒低頭嗅了嗅,那樣慵懶從容的舉止,襯著窗外的風(fēng)光,既像個俗世翩翩佳公子,也有傲殺人間萬戶侯的氣魄。
再看看這肖鐸,簡直絕了!














PS.有點懶,圖我周圍搜得,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刪除。
劇里的肖鐸與書里的肖鐸最大的區(qū)別是,前者在劇里一開始就表現(xiàn)出對權(quán)勢的厭惡,這種厭惡源自于他的人間清醒,最大的希望是早日了結(jié)一切離開吃人的皇城。在他糾結(jié)要不要克制對步音樓的愛時,權(quán)勢財富從來不是左右他的點,劇里肖鐸對步音樓的愛由始至終都很純粹;后者卻是一直無法割舍好不容易打下的江上,一直對舍棄權(quán)勢和榮華富貴猶豫不決,小說里的肖鐸會權(quán)衡自己如果為步音樓放棄所有的話是否值得和甘心,直到步音樓被封后為自救而裝瘋才讓肖鐸大徹大悟決心放棄大鄴的一切。
還有一點,原著里對肖鐸的不擇手段和心狠手辣刻畫得比較具體,看著很容易讓人明白為什么他被稱閻羅王,為什么大家都對他聞風(fēng)喪膽。我猜這是礙于劇情的篇幅和不想在劇里過分渲染肖鐸冷酷無情那一面吧,劇里更多是表現(xiàn)肖鐸冷酷下的良善溫情那面,但真要展開來看的話,一個能從低位攀上權(quán)力中心的上位者他的手段和狠勁一定非同一般,只是劇里規(guī)避了展現(xiàn)肖鐸不擇手段那部分而已,所以對比小說里描寫的肖鐸的殘忍殘酷我并覺得與劇里的肖鐸對不上號。
分別配合戲里和書里的前后情,兩個肖鐸我都覺得合情合理,人物的內(nèi)核是能夠自洽的,一樣有血有肉。
反而是小說里的步音樓沒有戲里面的令我喜愛,在戲里我很能理解像肖鐸這樣的一號人物,他桀驁不馴、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生人勿近、機關(guān)算盡、機智果敢、深不可測、心狠手辣,為什么會愛上步音樓。
戲里面的步音樓有主見、機敏通透、藏鋒于鈍、善解人意、樂觀不屈、不戀浮華、堅韌強大、簡單直接、不甘臣服于父權(quán)皇權(quán)社會、能躺平能發(fā)狠,與戲里的肖鐸互補又互懂,你沒有的我有,你要的我能給,不拖后腿還能助攻,從沒有真正懷疑過肖鐸對她的愛,甚至有點有持無恐那味,中途還擔(dān)心因為肖鐸太執(zhí)著愛她而害了他,戲里的步音樓根本就沒有懷疑過自己與生存、權(quán)勢、利益擺在天平上肖鐸會向后者傾斜。我完全能讀懂為什么肖鐸會為愛瘋狂對步音樓非她不可。
書里的步音樓………………最明顯的特質(zhì)就一傻大姐,戀愛腦、老是哭,又有點橫沖直撞,連彤云智商都能碾壓她(原著粉不喜莫噴,個人感受而已)。軟糯,父親兩次安排她替嫁她都逆來順受。對肖鐸的愛有點患得患失甚至有點自貶,不止一次自降身段小心翼翼地保全肖鐸的愛,這就顯得兩人心意不相通了,總之就是缺乏閃光點,平平無奇那掛。到后半段的失約護鐸、裝瘋自救兩段才稍稍顯得智商在線。
老實說,如果不是先看了劇被劇里的步音樓吸引,只是看小說的話我可能會因為小說里步音樓這樣的人設(shè)而棄書,不是寫得不好,只是容易妄自菲薄、患得患失、屈服于父權(quán)社會的女主真不是我杯茶。當(dāng)然,小說里的步音樓也是有她別具一格的地方的,例如她有乖張的一面,頭腦一發(fā)熱就會主動去撩撥肖鐸甚至是吃人家豆腐,就沒有個女人的樣子,在男女問題上腦回路也有別于一般的古代女子,蠻生猛可愛的。
原著里很多關(guān)鍵情節(jié)都在劇里有呈現(xiàn),例如上吊殉葬、暫住肖府、梨花樹、替嫁、游夜市、下西蜀(原著是下江南)、按鳩尾穴、做鞋、中毒、浴桶、驗身、被迫回宮、步音樓假裝拋棄肖鐸、封后、裝瘋,很多原著的臺詞劇里也復(fù)制了,滿足了原著黨對小說的愛。
總體來說我覺得電視劇版改編得很不錯吖,以原著為脈絡(luò)書寫,把肖步活的感情走向呈現(xiàn)的很細,兩人感情由負(fù)分為起點,慢慢不著痕跡地滋生出愛的種子,一點一滴有理有據(jù)地發(fā)展,人物的感情走向很細膩豐富。經(jīng)歷了兩看相厭、彼此猜忌、互相試探、動心起念、小心翼翼、曖昧不宣、情不自禁、克制隱忍、情感迸發(fā)、互認(rèn)終身、艱難守護、同生共死的過程。劇里肖步活的感情線個人覺得比小說里更豐滿完整更能說服人(也可能是因為劇里相比小說更有畫面感所以我會這樣覺得),在書寫主線CP過程中很絲滑地插入副線CP幫助推進劇情,如果不是刪減了很多,應(yīng)該故事能更完滿。
不過也許是因為我是先看劇再看小說的原因吧,說不定是我先入為主了所以覺得電視劇的改寫不俗,不是說就很完美,但絕對是瑕不掩瑜。
原著與劇里最大的相同點是對結(jié)局完結(jié)的處理風(fēng)格一樣,乍看是戛然而止,其實是奠定了He結(jié)局后的留有余韻。
很多劇粉都遺憾最后沒能看到肖步活獲得自由后的幸福生活,我本來也有一丟丟這樣的遺憾,覺得結(jié)局了糖沒有撒夠,但看完小說的番外篇后又覺得留有余韻的結(jié)局更妙。
小說番外編里洗手作湯羹的肖鐸洗盡鉛華(略感有點失去光彩),與步音樓在異邦過著恩愛的簡單生活,但畢竟這種尋常的平凡生活就是你我他的日常,與此相比我更加回味叱咤風(fēng)云、運籌帷幄、無所不能的肖掌印,回歸尋常人家的肖鐸留給步音樓一個人就足矣沒有拍出來其實也挺好的。
家長里短的婚后生活就留給肖步活兩人吧,只要我們知道肖步活最終確實掙脫了枷鎖奔向自由就夠了。
三餐四季春花秋月,一生一世一雙人,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結(ji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