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
明 洪應(yīng)明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立業(yè)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 身不宜忙,而忙于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攝之后,亦可鼓暢天機(jī)。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yǎng)而受羈糜??梢娒麨檎械溨?,欲乃散志之媒。學(xué)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網(wǎng)天羅。
一點不忍的念頭,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氣節(jié),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fēng)來。
學(xué)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鍛煉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須是操存涵養(yǎng),定云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fēng)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fēng)光,才見處一化齊之妙。
心是一顆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猶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滌猶易;以情識襯貼之,猶明珠而飾以銀黃,其洗滌最難。故學(xué)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居;性命的我要認(rèn)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欲不入。
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shù)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