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啟示錄)我就是理想家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很多人從這幾行詩里看到了驕傲,看到了對中國封建社會的“自豪”,看到了那種把自己帶入統(tǒng)治階級的淺淺自信。
當然,從歷史中尋找驕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時間的長河滾滾而去,洗掉那些令人惡心的、反胃的東西。史書上的幾行字,冷酷,還不足以寫就一個時代的吶喊……而那只是一聲嘆息。
呵,秦磚也好,漢瓦也罷,在那歷史風雨留下的斑斑痕跡里,能看到奴隸們被火焰和毒烈的太陽灼燒的骨瘦如柴的身軀,看到汗水干涸的艱難滴下。在這古老而遼闊的大地上勞作的人,能住在這兒華貴的秦磚,漢瓦壘砌的宮殿里嗎?
原來無論是奴隸還是那些在史書上不能留下多少痕跡的勞動者們,只不過是王公貴族的工具罷了。
被吃的人無處吶喊,吃人的人卻在呼號,呼號著無數(shù)悲歡離合在歷史中的涌流。那是什么悲歡?原來是王公貴族、才子佳人傷春悲秋;那是什么呼號?原來是奴隸們舉起了棘矝槍劍,刺向了王宮貴族的胸部——那是王子皇孫們悲切的哭號!向世人訴說的苦難、循環(huán)。這是賤民的打不逆。
魯迅先生曾經(jīng)寫到,中國的歷史直接了當?shù)恼f法是——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坐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我想,這里應該再加上一條。
三,奴隸們短暫時要造反的時代。
循環(huán)往復,新事物誕生了,衰老了,最后去死了,改變了什么?新事物再一次誕生了。
奴隸們死凈了!無處訴說自己的悲與歡。
像是復古家之類的,神往千百年前的所謂“太平盛世”;像理想家們那樣,神往未來的光景。歷史不會重演,未來充滿了迷霧。我們自然不會滿足于現(xiàn)代,無須反顧,前面依舊存在道路,縱使有些迷惘。
我就是理想家啊!
?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