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語# 佛跳墻,一道超級好吃但對手殘星人并不友好的菜式
本次,是和異瞳貴公子有關(guān)的科普~
據(jù)傳,光緒年間某位福州官員宴請布政使周蓮。其內(nèi)眷取海味,匯山珍,統(tǒng)統(tǒng)煨在一只小小的紹興酒壇中,為討“吉祥如意、福壽雙全”的彩頭,故名曰“福壽全。
而后,衙廚鄭春發(fā)改良此菜,菜成時湯色金黃,奇香盈室,直引得慕名前來的文人騷客大發(fā)詩興,吟出“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的詩句,“福壽全”即更名為“佛跳墻”。

食物語手游中佛跳墻的背景,便是取了這一種說法為依據(jù)。
但其實,“佛跳墻”這一名字的由來,在福州民間還有另外的傳說。其中一種和福建的風(fēng)俗有關(guān)。
在福建,有“試廚”的規(guī)矩。新媳婦出嫁后的第三天,須到夫家在大庭廣眾面前試廚,這是對新媳婦治家本領(lǐng)的測試。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yǎng),不習(xí)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親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壇子里,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第二天濃香飄出,賓客連贊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墻”的來頭了。

不過這也只是傳說中的初始做法。要想做成一壇色香滿溢的佛跳墻,可沒有直接一鍋燉那么簡單,每一樣食材都需經(jīng)過精心處理。比如干牛蹄筋,就需要先放冷鍋冷油里小火泡著,牛蹄筋變形后轉(zhuǎn)大火炸成金黃色,然后撈出來用清水小火煮15分鐘,在關(guān)火燜發(fā)5小時,然后換水后再重復(fù)上一步驟一次,讓牛蹄筋變得白胖白胖的。

嗯,看來我等手殘星人只適合去福建吃一頓現(xiàn)成的,以及在食物語手游里調(diào)戲我們的異瞳貴公子了!/手動狗頭

(完)

前往《食物語》吃貨聚集地,獲取最新資訊和官方福利哦
【官方網(wǎng)站】http://swy.172tt.com/
【玩家交流群】130212905
【官方微博】@食物語手游
【微博鏈接】https://weibo.com/u/6364348124
【官方QQ】2178954910
【食物語官方墻】https://user.qzone.qq.com/2178954910/main
【官方貼吧】https://tieba.baidu.com/f?kw=食物語&ie=utf-8
【官方興趣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9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