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偉大的童話作家,今天是他的誕辰


“安徒生存活在他的故事之中,無論故事的媒介如何變換,他都跟隨著他寫下的故事,從波羅的海一直走到遙遠的東方,甚至走得更遠?!?/p>
文/小于
“童話將使您不朽。”
1835年,在安徒生的第一部童話故事集在出版的時候,著名的丹麥物理學(xué)家、化學(xué)家奧斯特就對安徒生說了這句話。如今,安徒生的童話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為世界上不同語言和民族的人們所知曉,并突破了文字符號的限制,化成了色彩絢麗的圖像以及動人心弦的音樂,在2014年唱著“Let It Go”紅遍全球的冰雪女王艾莎便是最好的例子。
但無論是冰雪女王還是丑小鴨,抑或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后人飽含敬意講述的這些人物本質(zhì)上其實都是在重塑安徒生當(dāng)下的形象。
4月2日正值安徒生的誕辰,不妨來看看動畫創(chuàng)作者們講述過的安徒生童話。
為安徒生造像
相信不少人有在央視看過《安徒生講故事》的系列動畫。
動畫片《安徒生講故事》是由丹麥EGMONT公司從安徒生的160多篇童話中精選30篇原創(chuàng)制作,于于4月12日至6月2日在央視三個頻道播出。

而讓人印象更深的應(yīng)該要說1989年迪士尼制作的《小美人魚》了。

動畫創(chuàng)作者們對安徒生的偏愛可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在眾多的改編作品之中不得不提到的是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老大哥的一些動畫作品。
二戰(zhàn)后的蘇聯(lián)運用特有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民間傳說、童話神話相結(jié)合進行動畫創(chuàng)作,這其中備受眷顧的便有安徒生的故事。在此期間,蘇聯(lián)相繼制作了《丑小鴨》(1956)、《冰雪女王》(1957)、《拇指姑娘》(1964)、《堅定的錫兵》(1976)等作品。

這其中,阿達曼諾夫的《冰雪女王》1957年獲第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一等獎。同年,《冰雪女王》 在倫敦被評為十部年度最佳大型藝術(shù)片之一。
但可能因為這一版本的女王是比較高冷,所以在豆瓣上的評分人數(shù)也不是很多。但女王也不是完全的反派,在她抱著加伊的時候,難得地露出了溫柔的神情。

最后當(dāng)格達爾去到女王的宮殿的時候,加伊在一旁砌著冰塊。

原文說,這是中國游戲(七巧板)。
然而跟原著不同的是,想要檸檬和葡萄有好收成的女王本應(yīng)該在遠方,但她卻出現(xiàn)在兩個孩子的面前了。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出言相阻,就只是默默地看著這兩個孩子。

而后,她便消失了。
阿達曼諾夫經(jīng)由對女王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了他心中的安徒生的形象。

若《丑小鴨》是安徒生前半生的寫照,那么《雪女王》應(yīng)該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安徒生的童話中給予兩個孩子的這段歷練,正是所有孩子所必須的。正如他在故事的最后所寫的那樣:“他們兩人坐在那兒,已經(jīng)是成人了,但同時也是孩子——在心里還是孩子。這時正是夏天,暖和的、愉快的夏天?!?/p>
安徒生或許沒有考慮過女王自身攜帶的故事,但這一點倒成了讀者為他注釋的地方。
很多版的改編都把刺入加伊心中的碎片當(dāng)成是女王的陰謀,但在安徒生所講的故事中,碎片是來自惡魔們的鏡子。那么女王的出現(xiàn)以及動機就有些撲朔迷離了,也許單純的試驗并不能滿足讀者們的想象,因而這使得這個故事有了讀者介入的余地。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雪女王》這個故事深得各國的喜愛,英國、日本等也有動畫改編的作品,不知為何都不約而同地做成了分集動畫。而且在豆瓣上的評分也不算低,還是可以去看看的。


但對這個故事做出最大程度的發(fā)散想象的,應(yīng)當(dāng)是2013年的《冰雪奇緣》。
雖然已經(jīng)完全不是原本的故事了,但也不能說這個故事跟安徒生的故事毫無聯(lián)系。而在這個動畫中,重構(gòu)了雪女王的設(shè)定,并啟用雪女王作為故事的講述者。
由此,觀眾們得以第一次看到強大而有點怯懦的冰雪女王艾莎。

在《冰雪奇緣》之前,對這個故事情有獨鐘的俄羅斯也重制過一個版本。

雖然似乎并沒能讓觀眾滿意,但他們之后毫不氣餒地制作出了續(xù)集,但似乎也沒能贏得大部分觀眾的心。

俄羅斯人對于安徒生的“熱愛”似乎還在繼續(xù)...

那么,還有續(xù)篇么?
別說,還真有!

4月,這個故事的第四個版本也要在影院跟中國的觀眾見面了。
那么到底這一次會是怎樣的故事呢?這就得看各位有沒有興趣去了解一下了。
只是《冰雪女王》這么一個故事就被反復(fù)重述了多遍,其他同樣耳熟能詳?shù)墓适戮透挥谜f了。
每一次的重述不一定會讓人樂于接受,但即便如此,人們樂于去重復(fù)講述來自安徒生的故事。而在每一次的重述中,安徒生的身影都會重新浮現(xiàn)在觀眾的腦海中。正如在安徒生的葬禮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趕來給他最后的敬意所表明的:“你沒有死,盡管你的眼睛閉上了——在孩子們的心中你永遠活著?!?/strong>
交友狂魔安徒生
對于動畫業(yè)者如此富有吸引力的童話是如何從安徒生筆下誕生的呢?這里筆者想聊聊一個一直被許多人忽略的原因:
童話之外的安徒生是個交友小能手。

安徒生熱愛旅行。從他十四歲(1819)離開歐登塞到哥本哈根的時候開始,這個愛好便伴隨了他的大半生。在成為演員的夢想破滅之后,安徒生開始把自己視為一個戲劇和詩歌作家,而他同時也熱衷于寫游記。在出國游歷之前,他寫了以《漫步》為標(biāo)題的散文。這是他為自己在幻想世界漫游而寫的游記。
安徒生的第一次出國游歷是在1831年,這一次的游歷讓他寫成了《一八三一年夏哈茨山、薩克森山瑞士等地旅游剪影》。此后,他便一發(fā)不可收拾,開始了歐洲地區(qū)的漫游。
而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是飽含熱情地去結(jié)識當(dāng)?shù)氐拿?。他和大仲馬手挽著手去看戲,在狄更斯家蹭住了五個星期,描寫了巴爾扎克的一雙“柔軟和纖細的手”……

當(dāng)然這之中他也遇到挫折,比如他在柏林的時候想去拜訪同是寫作童話的格林兄弟,結(jié)果格林哥哥不認識他。受挫的安徒生為此郁悶了很久,格林弟弟之后去哄也沒能讓他從這個郁悶中解脫出來。

格林弟弟:唉,哄不回來了……
這么一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安徒生以一人之力串聯(lián)了十九世紀(jì)的歐洲文壇。不僅如此,他還認識了一幫音樂界和物理學(xué)界的大佬們。李斯特跟他交情不淺,而他的老師漢斯·克里斯汀·奧斯特是他一生的知己。
“在他寫作生涯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奧斯特對安徒生的持久的興趣和無比的信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彪m然安徒生依靠自身的才華聞名于世,但在聞名之前,他也只能輾轉(zhuǎn)于不同的資助者之間。即便他獲得了科林家的許多幫助,但科林家始終秉持著理性,與他的巨大熱情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科林的幫助在整個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安徒生在1846年8月寫作完成后,還專門寫了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此時,他正在世襲大公卡爾·亞歷山大那里休息?!x謝!謝謝!——我將永遠不會忘記你的這份兄弟情誼;這是我對你的擁抱,就是對你的親吻,對你的敬酒——我肯定你知道我的意思。謝謝!’
與往常一樣,科林不喜歡安徒生的擁抱和親吻。相反,他以簡明而保留的方式回答說,他做這些不是為了得到安徒生的感情,而只是因為他的編輯習(xí)慣讓他不能容忍一份文稿漏洞百出?!?/p>
——詹斯·安徒生《安徒生傳》P286
這使他感到無形的隔閡。
來自貧苦家庭的他,在與上層貴族交往的過程中一直感受到這種隔閡。因而在很長的一段日子里,他覺得自己像是“沼澤地里的一株植物”,艱難生長卻又似乎快被淹沒。
而奧斯特這樣毫無保留的鼓勵對安徒生而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安徒生才會說——“奧斯特毫無疑問是我最愛的人?!?/strong>

他坦誠地對待他在這個世界上遇見的所有人,而他的坦誠與天真也使他得到朋友們的喜愛。同時,他也是在他的交游之中開始了他的創(chuàng)作。人們喜愛的童話故事正是在他的游歷中誕生出來的。
但安徒生的創(chuàng)作不僅僅在于寫作,他還會創(chuàng)作繪畫和剪紙作品。若是當(dāng)時他有心要走繪畫之路的話,相信同樣也會因繪畫而名揚四海。


數(shù)百年后可以看到,選擇了寫作的安徒生的確應(yīng)驗了奧斯特所說的話,“長篇小說《即興詩人》使您出名,而那些童話則將使您不朽”。
他存活在他的故事之中,無論故事的媒介如何變換,他都跟隨著他寫下的故事,從波羅的海一直走到遙遠的東方,甚至走得更遠。
本文來自「動畫學(xué)術(shù)趴」,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我們需要?全職編輯、全職運營,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