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與明清史 刻意的“誤讀”詮釋。
這是一篇轉(zhuǎn)載的文章,本篇論文原作者為余境熹先生(《刻意》藝文志總編輯),該文曾獲2021 ACG文化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備選)。原文為繁體中文,此處轉(zhuǎn)載為簡體中文。
知乎同樣轉(zhuǎn)載?新海誠與明清史 刻意的“誤讀”詮釋。 - 知乎 (zhihu.com)

一、引言
此篇涉及大量歷史材料, 卻非考據(jù)式的研究 。 誠然,?新海誠(SHINKAI Makoto, 1973- )的動畫電影不時會提起其他文本,像是《言葉之庭》( The Garden of Words ) 引 用 《萬葉集》 (Man'yōshū ) , 《天氣之子》(Weathering with You)主角隨身攜帶《麥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等;若對這種「文本間性」的聯(lián)系細(xì)加研析,除了能發(fā)掘新海誠寄寓的意思之外,亦有助拓寬電影主題的演繹空間。
但本文的分析策略為刻意的「誤讀」,銳意把和作者意圖離水萬丈的材料讀入電影之中,從而建構(gòu)新的比照體系,突破慣性思維。后現(xiàn)代名家中,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1]、雅克.德里達(dá)(Jacques Derrida, 1930-2004)[2]、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 )[3]等人的論說皆為「誤讀」提供支撐。借用克莉斯蒂娃接受訪談時的響應(yīng),這種跳脫的發(fā)揮可望「領(lǐng)文本跨越自身的藩籬,為詮釋敞開更寬廣的背景」[4]。

首先經(jīng)由「誤讀」,《天氣之子》實可演繹成對明清鼎革的藝術(shù)重編。這從動畫電影的男女主角命名、晴雨象征系統(tǒng)、次要人物安排,乃至標(biāo)題的設(shè)計等等,均可窺見蛛絲馬跡。
(一)主角姓名的轉(zhuǎn)碼
男主角森島帆高(MORISHIMA Hodaka),以漢字論,「森」字即「三木」。森島帆高又與懷念亡妻的須賀圭介(SUGA Keisuke)形象重迭[5],而后者被須賀夏美(SUGA Natsumi)喚作小「圭」?!腹纭古c「三木」合并,即為「三桂」。就字面看,森島帆高與吳三桂(1608-1678)能建立初步的聯(lián)系[6]。與之對應(yīng),女主角天野陽菜(AMANO Hina)則為一代紅顏陳圓圓(1624-1681?)之化身。陳圓圓字畹芬,「畹」字與「野」字、「芬」字與「菜」字的起首部件是完全一致的[7]。據(jù)此聯(lián)想,天野陽菜曾打算到風(fēng)俗店工作,而陳圓圓適正為著名的秦淮藝妓,兩者似可相通。
陳圓圓本居南方,只因田弘遇(?-1643)選美上獻(xiàn)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1627-1644 在位)而進(jìn)入北京。但明思宗憂愁國事,無心享樂,陳圓圓遂仍歸田弘遇,其后于田府初見吳三桂,并由后者納為妾侍。森島帆高欲向天野陽菜表白,以及二人三年后重逢之地,乃是山手線的田端站。「田端」一名中,「端」有開端之意,而吳三桂和陳圓圓姻緣的開「端」,即在「田」弘遇府。
這時再看森島帆高把天野陽菜帶回地面時喊出的對白:「就算再也不會放晴也沒有關(guān)系!……對我來說,陽菜比晴空更重要!……天氣——……讓它繼續(xù)瘋狂也沒關(guān)系!」[8]實在即等同吳三桂不管天翻地覆,定要奪還陳圓圓,「沖冠一怒為紅顏」[9],放清兵進(jìn)入山海關(guān)。
(二)政權(quán)更迭的象征
吳三桂為救陳圓圓,致使清帝入主中原,全面取代明朝;森島帆高救回天野陽菜,代價是晴天不再,大雨連下三年。由此逆推,「晴天」乃是代表「大明」,「雨水」綿綿則指向「滿清」[10]?;厮菀幌拢瓖u帆高在《天氣之子》的前半段屢屢使天氣復(fù)晴,這是由于吳三桂原為明室的東北干城,抵擋清人,令強(qiáng)鄰入侵的勢頭稍息。
事實上,「明」和「清」的象征在《天氣之子》中可謂俯拾皆是。小說版《天氣之子》的序章寫道,天野陽菜在大樓屋頂看到「朱色的鳥居在陽光的聚光燈下,和雨滴一起閃閃發(fā)光。在雨水弄得混濁的世界中,只有那里是鮮明的」[11]。在這兒,「朱色」加上「陽光」可以衍義為「朱明」,對應(yīng)明朝國號及其君主之姓;「雨水」讓世界混濁,是指清軍發(fā)動的戰(zhàn)爭使得生靈涂炭,但「雨滴」已隱隱然有其「發(fā)光」的潛能,明與清正處于互相軒邈的爭持局面。
這之后,天野陽菜穿過鳥居,來到高空,并看見有如「森林」、「草原」的大「積雨云」[12]?!阜e雨云」隱喻滿族世居之地,而「森林」和「草原」正是滿洲的地理特征[13]。天野陽菜發(fā)現(xiàn)有數(shù)不盡的小魚兒游在云朵上方的平原,牠們顏色繽紛,能呼應(yīng)紅、藍(lán)、黃、白的滿洲八旗。
相應(yīng)地,天空中巨大的魚便是滿清的掌權(quán)者。須賀圭介和須賀夏美曾采訪一間祭祀氣象的神社,與常見的云龍圖不同,神社的天頂畫描繪了巨大鯨魚自云層探出頭來、與飛龍分庭抗禮的畫面[14]——這既可解作清室與正統(tǒng)的明朝互搏[15],也可解作滿清君主將一躍而成為真龍?zhí)熳覽16]。晴雨既分別喻指明清,那么,說兩者不能共戴之「天」是象征中原帝統(tǒng),應(yīng)無疑義。按傳統(tǒng)中國史籍所載,帝統(tǒng)顛危之際,天象例必反常,如在李自成(1606-1645?)包圍北京的陰歷三月十八日,晨間即是「忽而凄風(fēng)苦雨,良久,冰雹雷電交至」[17]。無獨有偶,天野陽菜因逃避警察而離開家宅后,盛夏的東京不僅有「凄風(fēng)苦雨」,還竟然下起了暴雪[18]。此外,陪伴天野陽菜的森島帆高當(dāng)時為掩飾身份,戴起了須賀圭介送的紅色獵人帽,帽上飾有代表「皇權(quán)」的龍的圖案,似亦暗示他們身系朝代的命脈[19]。特別的是,后來森島帆高也穿過鳥居,去找消失的天野陽菜。結(jié)果,他先遇上了巨大的天空之魚,還被牠吞進(jìn)腹中,這便百分百符合吳三桂為奪回陳圓圓,于是聯(lián)絡(luò)清廷,提出借兵,終究變成被對方并兼的經(jīng)歷。應(yīng)該強(qiáng)調(diào)的是,在雨水再度暴至之前,動畫電影安排了閃電劈向鳥居的鏡頭,令原先的朱色盡被黑影掩蓋[20],象征朱明王朝的淪毀。
(三)須賀圭介的選擇
在眾多次要角色中,須賀圭介最為出彩。如前所述,他和森島帆高有著可相迭合的形象,其所代表的,乃是吳三桂感性的內(nèi)在聲音。須賀圭介雖在表面上十分理智,會勸森島帆高放棄天野陽菜,直接回鄉(xiāng)[21];但在得悉森島帆高逃離警局,要去救天野陽菜時,須賀圭介本想假裝抽離,卻沒察覺到自己已忍不住一直掉淚,深深認(rèn)同著森島帆高「為紅顏」的舉動。
起初,須賀圭介仍答應(yīng)和刑警安井(YASUI)、高井(TAKAI)合作,趕到代代木勸止森島帆高。然而,在森島帆高已被逮住并扣上手銬之時,須賀圭介卻突然奮力一撞,箝制高井,叫男主角繼續(xù)奔向屋頂。這一幕所寓意的,乃是吳三桂的感性壓過了自身的理性。
另外兩幕也值得留意,其一是天野陽菜剛消失時,晴日再臨,須賀圭介卻無端拉開窗戶,讓積水灌進(jìn)工作室里,這已預(yù)示和他相似的森島帆高將選擇任大雨傾瀉、浸淹,也對照著吳三桂打開山海關(guān),容納清兵。其二,是在東京雨水不止三年之后,須賀圭介對久別重逢的森島帆高說:「青年,你也別那么沮喪……反正這世界原本就是瘋狂的?!筟22]這似乎是吳三桂徹底服從感性,并且安慰自己:不必為明廷覆亡愧責(zé),畢竟李自成早就逼得明思宗自縊煤山了[23]。
(四)次要人物的對位
須賀圭介之外,其他角色俱能與明清鼎革的歷史,與吳三桂、陳圓圓的事跡互聯(lián)。天野凪(AMANO Nagi)是天野陽菜之弟,他曾跟姐姐和森島帆高一起出勤,為委托人召喚晴朗的天氣;到森島帆高往鳥居直奔時,天野凪挺身撲倒舉槍阻攔的刑警安井,以致暴雨傾盆的局面不可抑止??梢哉f,天野凪前期是「明」的守護(hù)者,后段則為「清」提供援助,其對應(yīng)的歷史人物為洪承疇(1593-1665)[24]。洪承疇是吳三桂在明廷的上級,又比吳三桂早為清室效命,《天氣之子》安排森島帆高喊天野凪「前輩」,據(jù)此亦可得解[25]。
須賀夏美是須賀圭介的侄女,和森島帆高互動亦多,跟兩位「吳三桂」可說都有密切關(guān)系。值得注意,須賀夏美并不與單個的歷史角色契合,而是徑行對位吳三桂麾下的「關(guān)寧鐵騎」?!短鞖庵印方o予的線索有二:第一,須賀夏美駕駛「摩托車」,這直接令人聯(lián)想到「鐵騎」;第二,精銳的關(guān)寧鐵騎是吳三桂與清廷合作的軍事資本,而森島帆高逃出警局之后,正是靠賴須賀夏美之助,乘上摩托車,才能實現(xiàn)其救回天野陽菜(陳圓圓)的計劃,并讓雨水戰(zhàn)勝了晴天——清朝取代了明朝。
教人驚喜的是,刑警安井、高井的姓氏似乎亦有深意。原來陳圓圓本姓邢[26],「邢」字古通「井」字[27]。安井和高井的角色不僅僅是要以理性之「井」困住森島帆高,防止后者「沖冠一怒」;「井」字本身,更暗示著要遮蔽「陳圓圓」名字的
(五)動畫標(biāo)題的重組
森島帆高和天野陽菜的故事以《天氣之子》為標(biāo)題,這劇名若作重排,即為「天子之氣」,寓意其內(nèi)容與朝代更替有關(guān)?!柑熳又畾狻乖从谕品┣氐奈鳚h開國君主劉邦(漢高祖,前 256-前 195,前 202-前 195 在位),而首位入關(guān)的清帝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1638-1661,1643-1661 在位),據(jù)載亦有「紅光燭宮中,香氣經(jīng)日不散」的誕生神話[28]。
《天氣之子》動畫標(biāo)題的英文譯名為 Weathering with You,weathering 有著「風(fēng)化」的意思,除了可指明朝遭滿清雨水侵蝕消亡外,也令人想到長城防線的瓦解——正是吳三桂打開山海關(guān)的南水門、北水門和關(guān)中門,令明代長城儼如「風(fēng)化」,頃刻間失去抵御清兵的堅實作用[29]。
(六)小結(jié)
以上通過「誤讀」之眼,將《天氣之子》和本應(yīng)離水萬丈的明清史跡加以對照,在「解構(gòu)」動畫電影原先的意旨之后,又「建構(gòu)」出新的闡釋體系,讓觀眾能開辟另類視野,反芻《天氣之子》的種種細(xì)節(jié)。即使是已重看《天氣之子》多遍的支持者,相信亦能從中獲得新鮮感。
在達(dá)致類近二十世紀(jì)初俄國形式主義者所強(qiáng)調(diào)的「奇異化」效果之余[30],上述「誤讀」未嘗不欲帶出更多思考。例如,吳三桂降清,豈獨是單單為了愛妾陳圓圓?其中復(fù)雜的政治糾葛,「決非『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兒女情長可以涵蓋」。但若以「文人墨客的渲染與夸張」[31]為本,藉由與森島帆高、天野陽菜的故事比對,吳三桂誓救愛人的表現(xiàn)難道不是有種能感動人的浪漫本質(zhì)嗎?筆者無意冒天下之大不韙,為「漢奸」唱贊歌。但荒嬉誤國的唐玄宗(李隆基,685-762,712-756 在位)、楊貴妃(楊太真,719-756)尚能獲得創(chuàng)作者垂青,譜出〈長恨歌〉和《長生殿》等愛情傳奇,吳三桂截至開關(guān)那一刻,他對陳圓圓的憐惜是否也能在某個時空,像森島帆高和天野陽菜一樣,獲得讀史者的體諒?
新海誠在小說《天氣之子》的「后記」寫道:雖然沒有從這樣的經(jīng)驗得到明確答案,不過我自己內(nèi)心做出了決定,那就是「電影不是學(xué)校的教科書」。我到這時才重新體認(rèn)到,電影(或者更廣義的娛樂)不需要是正確的、模范的,反而應(yīng)該談?wù)n本沒有談的東西,譬如讓人知道了會皺眉的秘密愿望。我要使用和教科書不同的語言、和政治家不同的語言、和評論家不同的語言來談,要以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標(biāo)準(zhǔn)來寫故事。這才是我的工作。[32]將《天氣之子》和吳三桂系在一起,或許會讓部分未適應(yīng)「誤讀」的朋友「皺眉」。然而,這種「和教科書不同的語言」正正是「誤讀」所銳意創(chuàng)造、藉以突破既有框架的。同時,用「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標(biāo)準(zhǔn)」來看,吳三桂(或森島帆高)并不那么「正確」、「模范」的經(jīng)歷,實際皆有「重新體認(rèn)」的空間。雖云是「誤讀」,但在精神方面,它和新海誠的觀念竟又是靈犀互通的。

三、南明與清初
固然,在新海誠的蕓蕓作品之中,若僅有《天氣之子》能夠連系吳三桂、陳圓圓等人,縱使比照的過程如魚得水,史料與電影細(xì)節(jié)歙漆阿膠,但由于能對觀的事件和角色尚嫌太少,要想建筑起「新海誠與明清史」的聯(lián)結(jié)體系,素材未免不足。以下將擴(kuò)展探討范圍,細(xì)察新海誠的其余創(chuàng)作,理出其與明清歷史的更多瓜葛牽連。
(一)新海誠動畫電影與南明政權(quán)
相比起吳三桂放清兵入關(guān),南明政權(quán)的順序較不為人熟知,需要科普一下:
明思宗殉國之后,身居南方的數(shù)名皇族相繼稱帝,抵抗?jié)M清,先是有弘光帝朱由崧(1607-1646,1644-1645 在位),接續(xù)有隆武帝朱聿鍵(1602-1646,1645-1646 在位)、紹武帝朱聿??(1605-1647,1646-1647 在位)兄弟,以及一度與紹武帝爭奪正統(tǒng)的永歷帝朱由榔(1623-1662,1646-1662 在位)。新海誠作品之中,《追逐繁星的孩子》(Children Who Chase Lost Voices)與隆武帝、紹武帝相關(guān),《星之聲》(Voices of a Distant Star)則暗藏永歷帝的事跡。
1. 《追逐繁星的孩子》與隆武帝、紹武帝
若照「正讀」的方式看,《追逐繁星的孩子》那一對兄弟:瞬(Shun Canaan Praeses)和心(Shin Canaan Praeses),他們名字的中譯其實更容易讓人想到「諸行無常」、「境由心造」等佛學(xué)概念,值得另文研析。而從「誤讀」的觀點看,該動畫電影的不同族群、角色皆能與明清之際的各種陣營、思維對位,令人憶及清兵南下的緊張歷史。
首先,「克查爾特」是曾經(jīng)在精神和文化方面引導(dǎo)過人類的神明,但祂們因長期停留地上,以致受到污染,失去了心,變得兇暴。祂們隱喻的,乃是中國的儒家思想。歷經(jīng)宋明理學(xué)的改造后,儒家已由「仁者,人也」[33]的初衷轉(zhuǎn)向為片面主張「存天理、滅人欲」[34],再變成僵化地套用外在形式,肆行道德綁架。戴震(1724-1777)曾痛斥「后儒以理殺人」[35],魯迅(周樟壽,1881-1936)亦大力攻訐過「禮教吃人」[36]。恰好,克查爾特在《追逐繁星的孩子》首次露面時,正正是滿面流涎,擺出了一副要殺害、吃掉女主角渡瀨明日菜(WATASE Asuna)的樣子。
動畫電影里,「地上人」存心攫奪雅戈泰人的財寶。「地上人」所喻指的,便是興兵入關(guān)、一路南侵的滿清。某隊「地上人」一度由森崎龍司(MORISAKI Ryūji)帶領(lǐng),「森」可對應(yīng)名字中有三「木」的李成棟(?-1649)??贾T史實,李成棟向清兵投降之后,旋即率軍掃蕩南方,并且發(fā)動「嘉定三屠」,殘殺堅拒「薙發(fā)令」的漢人[37],這與森崎龍司帶「地上人」闖進(jìn)地底,殺死作守衛(wèi)的克查爾特和應(yīng)——在該幕,被殺的克查爾特代表著「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38]的儒家觀點,最終不免在「留發(fā)不留頭」的政令跟前傾覆[39]。當(dāng)然,森崎龍司不久又出賣、撇下其「地上人」伙伴,這是因為李成棟反復(fù)無常,到 1648 年又背叛清廷。1649 年,李成棟在兵敗逃跑時墜水溺死;《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森崎龍司進(jìn)入地底世界和生死門前,皆曾通過沒有浮力的威達(dá)之水,與李成棟的經(jīng)歷相應(yīng),乃預(yù)示其旅程沒有好結(jié)果,無法令妻子復(fù)活[40]?!傅厣先恕辜扔鳚M清,不難推論,「地上」乃指北方,「地下」則為南方。
瞬、心均來自地下,這是因為他們對位的朱聿鍵和朱聿??原皆為江左藩王。瞬曾無可奈何地?fù)魵⒁活^克查爾特,象征朱聿鍵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違逆過儒學(xué)規(guī)定的倫理?;厮葜撩魉甲谏腥辉谖坏?1636 年,因滿清鐵騎進(jìn)逼京師,朱聿鍵救亡心切,竟不顧皇帝召令,離開封地,以藩王身份領(lǐng)兵北上護(hù)駕。此一逾矩表現(xiàn),令朱聿鍵受到追究,嘗被廢為庶人,幽禁鳳陽[41]。讀者如熟悉《追逐繁星的孩子》,從前述提到的北上勤王一事中,或許更會聯(lián)想到瞬打破雅戈泰人的規(guī)矩,私自帶鑰匙歌薇絲前往「地上」(北方)。這是合情合理的看法,惟在我而言,歌薇絲和雅戈泰人皆應(yīng)另有寄托。動畫中,雅戈泰人選擇蟄居地底,放棄星空,而「星」一般寓意「希望」[42]。雅戈泰人已全無重返地上(收復(fù)北疆)的渴想,他們認(rèn)為過去的繁榮不可復(fù)追,只期待能安然度過余生,平靜地步進(jìn)死亡;其所代表的,實是眾多不愿提三尺劍、浴血疆場、挺身護(hù)明的南方宗室[43]。瞬取得本來不屬于他的歌薇絲,乃象征他以旁支身份接續(xù)帝統(tǒng),不愿坐待命運擺布,而要嘗試與滿清抗?fàn)帯?/p>
《追逐繁星的孩子》有群可怕的「夷族」,它們并非人類,而是雅戈泰人消極念頭的沉淀物。出乎意料的是,從「誤讀」的脈絡(luò)看,它們并非指向在明朝被稱為「蠻夷」的滿洲人。那么,「夷族」代表著誰?答案是眼見敵兵來勢洶洶,對南明失去信心、變節(jié)降清的鄭芝龍(1604-1661)——他與洪承疇暗通款曲,盡撤關(guān)隘水陸防兵,致使清軍長驅(qū)直入,令隆武政權(quán)直接暴露在死亡的威脅之中[44]。然則,夷族為何既怕光,又怕水呢?此因「光」衍義「明」,「水」搭配「清」。鄭芝龍投敵后,自然與明廷(光)分道揚(yáng)鑣,沒料到清室(水)亦竟背棄承諾,未有錫封鄭芝龍三省王爵,反而把他押往北京軟禁,更在 1661 年將其斬首。
說回動畫的主角:瞬、心和渡瀨明日菜。隆武帝朱聿鍵小字「長壽」,《追逐繁星的孩子》卻以反義的「瞬」來和他照應(yīng),此因朱聿鍵在位恰滿一年,其政權(quán)便已覆滅。朱聿鍵嘗想御駕親征,領(lǐng)軍北伐,但剛開始計劃,清兵即以破竹之勢殺至,朱聿鍵亦被俘身死?;匾晞赢嬰娪?,瞬來到地上不久就已殞命,與想向北方進(jìn)發(fā)而中道崩殂的朱聿鍵吻合。瞬在山石墜落后,尸體于河灘被人發(fā)現(xiàn),這與朱聿鍵皇后曾氏(?-1646)被擄,行至九龍?zhí)短赂八?,可謂全然一致。此外,渡瀨明日菜不知瞬已離世,曾低聲抱怨瞬下雨就不現(xiàn)身。實際上,和《天氣之子》一樣,「雨」是象征滿清,對位朱聿鍵的瞬在大「雨」掩至?xí)r自然無法踐約[45]。紹武帝朱聿??,「??」只用于名字,別無他義,而據(jù)《追逐繁星的孩子》設(shè)定,瞬、心二人相似,因此就從對應(yīng)瞬的朱聿「鍵」分拆出心的名字:關(guān)「鍵」時刻多是發(fā)生在一「瞬」,而人身之「鍵」即為「心」臟?!附B」字的意思是繼承,「紹武」有接踵「隆武」的含義,而心也被渡瀨明日菜視為瞬的替身。另外,朱聿??與朱由榔主持的永歷朝廷內(nèi)斗,旬月之間,先敗于朱由榔派遣的林佳鼎(?-1648)、夏四敷(?-1648)、李明忠(?-1652)等人,后又把林佳鼎等打得全軍覆沒,這與心在動畫電影中與三名「地下人」交鋒頗為類似。歷史上,朱聿??是被李成棟所俘,而對位李成棟的森崎龍司確也有三次殺掉心的機(jī)會,頭兩次是用槍指著他,最后是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46]。 女主角渡瀨明日菜的設(shè)計最堪玩味,她代表的,是由明朝過渡到清朝的普通百姓。隆武帝是罕有的賢君,受人景仰,對應(yīng)渡瀨明日菜傾心于瞬。瞬吻過她的額頭之后,她便面頰發(fā)紅,即使跑回家全身浸在水(滿清)中,紅暈迄未消退,寓指她活在異族統(tǒng)治之下,依然是心向明廷。但她和瞬說再見后,《追逐繁星的孩子》依序給她配搭三種昆蟲的鏡頭,包括山路上安棲的蛾、教室外倒掛的蟬和在水面上交配的蜻蜓——飛蛾沒有舍身撲火(大明),蟬則象征蛻變,而蜻蜓更準(zhǔn)備繁衍后代。組合起來,便是說歷經(jīng)戰(zhàn)爭而活下來的漢人,他們逐漸轉(zhuǎn)化為新帝國的子民,且將世代延續(xù)。動畫電影后段,渡瀨明日菜終得接受瞬已死去,并在結(jié)尾「畢業(yè)」,巧合地,朱聿??提及的「水」與本文以「水」象征滿清能夠相連;一句原應(yīng)十分普通的「見先人地下」,竟又因「地下」而呼應(yīng)了《追逐繁星的孩子》「地下人」的設(shè)定。姑妄言之,且姑妄聽之。
這些都暗示老百姓徹底接受清帝御宇。如是者,「渡瀨明日菜」這一名字[47],以及瞬臨別時說只要她能活著就好等,確實都大有深意。
2. 《星之聲》與永歷帝
1646 年,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改年號永歷,不久即因逃避清兵,轉(zhuǎn)入廣西,輾轉(zhuǎn)流徙于梧州、桂林、全州、靖州、柳州和象州等地[48]?!缎侵暋放c廣西相應(yīng)的,乃是「火星」。長峰美加子(NAGAMINE Mikako)離開地球后,即前往火星參加聯(lián)合國宇宙軍的實戰(zhàn)演習(xí),特別提到自己已看過奧林帕斯山、子午線高原、多魯米斯遺跡等,把火星都游歷了一遍,正好跟朱由榔浪跡于廣西各地相類。
1651 年,朱由榔因受孫可望(?-1660)脅逼,移駕至貴州安龍府。孫可望跋扈難制,野心勃勃,但大抵上,朱由榔在安龍府的處境還算是較為安穩(wěn)[49]。朱由榔的這段貴州歲月,有驚無險,和應(yīng)的是《星之聲》的「木星」階段——面對著太陽系內(nèi)最大的雷電,即木衛(wèi)一與木星間的電漿環(huán),長峰美加子猶能抱著觀賞的心情去看。
1655 年,李定國(1621-1662)將朱由榔送至云南昆明。云南再往西移,便要跨出中國國境,這是對應(yīng)《星之聲》中太陽系最末端的「冥王星」[50]。其后,清兵大舉進(jìn)攻云南,朱由榔不得不撤往永昌、騰越,終矣由騰越遁入鄰邦緬甸[51]。在《星之聲》里,長峰美加子在冥王星遭遇大批敵軍,展開死斗,過后便隨聯(lián)合國宇宙軍的艦隊一同曲速脫離,再于太陽風(fēng)層經(jīng)傳輸點抵達(dá)對位緬甸的「天狼星 α·β 星系」。長峰美加子在太空發(fā)訊息給仍在地球的暗戀對象寺尾升(TERAO Noboru),動畫電影共提到三種需時:一是從太陽系內(nèi)發(fā)訊,最多也只用半年,男方便能接獲;二是在太陽風(fēng)層,傳訊須花上一年;三是到了天狼星星系,要足足八年才能把心聲寄達(dá)。這三種時間皆能與朱由榔的經(jīng)歷對應(yīng):首先,駐于肇慶的朱由榔在 1646 年十月稱監(jiān)國,十一月稱帝,但「半年」不到,肇慶即被清軍李成棟攻破,朱由榔也一早就逃到廣西。接著,李成棟在 1648 年宣布反清,永歷政權(quán)聲勢大振,朱由榔得以還都肇慶,但僅「一年」時間,形勢便再度逆轉(zhuǎn),朱由榔又倉皇出奔廣西。
至于《星之聲》渲染最力的「八年」,在朱由榔身上則更顯意義。朱由榔自1651 年離開廣西、進(jìn)入貴州,到 1659 年撤出云南、托庇緬甸,在中國兩廣以外漂泊的時間,前后恰是八載。又或者,孫可望與朱由榔在 1654年翻臉[52],后者乃啟程轉(zhuǎn)往云南,到緬甸于 1662 年把朱由榔獻(xiàn)給清軍,吳三桂將其勒死,中間的時長亦為八個春秋。「八年」標(biāo)示了朱由榔在中國境內(nèi)的最后歲月(1651-1659),亦標(biāo)示了其生命的最后階段(1654-1662)?;匾暋缎侵暋?,長峰美加子寄出要八年才送抵地球的訊息后,即遭到強(qiáng)大的敵人攻擊,兇多吉少,這竟是與朱由榔兩番「八年」、陷于死地的經(jīng)歷如出一轍!
奇特的是,《星之聲》的故事始于 2046 年,朱由榔建立永歷政權(quán)則發(fā)生在1646 年。「46」的相合,何嘗不惹人聯(lián)想?倒是那在地球掛心長峰加美子、日后亦加入聯(lián)合國宇宙軍的寺尾升同學(xué),他是對位孤懸海外的鄭成功(鄭森,1624-1662),抑或是其他矢志反清的明室忠臣呢?這一部分,猶抱琵琶,足供觀者繼續(xù)推敲。
四、《言葉之庭》與順治帝、董小宛及董鄂氏
清世祖福臨是首位入主中原的滿人皇者,世稱順治帝,但他因稚齡登基,國柄長期掌于親貴之手,政治表現(xiàn)略不顯眼。福臨最為今人所津津樂道的,竟是其與貞妃董鄂氏(?-1661)的婚戀關(guān)系。而特別的是,野史資料常常把董鄂氏與秦淮名妓、「金陵八艷」之一的董小宛(1623-1651)混為一談[53]。爰及現(xiàn)代,高陽(許晏駢,1922-1992)《清朝的皇帝》,1964 年的電影《清宮怨》,或電視劇如 1976 年的《董小宛》、1987 年的《滿清十三皇朝》、2015 年的《多情江山》等,仍喜歡將董鄂氏和董小宛視作一人。新海誠的《言葉之庭》以秋月孝雄(AKIZUKI Takao)、雪野百里香(YUKINO Yukari)為男女主角,秋月孝雄可與福臨對應(yīng),而雪野百里香則兼有董小宛和董鄂氏的影子。
1. 董小宛
以年齡說,董小宛和福臨分別在 1623 年和 1638 年出生,相差逾十載,而《言葉之庭》的雪野百里香 27 歲,秋月孝雄 15 歲,二人亦有十來歲的差距。按推測,雪野百里香生于昭和末,秋月孝雄則生于千禧年的門坎,這與董小宛生于明末、福臨生于滿清新時代前夕亦能合榫。在《言葉之庭》,雪野百里香引用了柿本人麻呂(KAKINOMOTO no Hitomaro, 約 655-約 710)的和歌。柿本人麻呂有「白的詩人」的稱號,復(fù)有「歌圣」之譽(yù),常會與中國的「詩仙」李白(701-762)相提并論[54]。適好,董小宛原名「董白」,且因仰慕李白而自號「青蓮女史」,這和雪野百里香喜歡柿本人麻呂若合符契。
董小宛原為冒襄(1611-1693)之妾,而起先和雪野百里香交往的,乃是伊藤宗一郎(ITO Sōichirō)。據(jù)小說版《言葉之庭》,伊藤宗一郎景羨雪野百里香能夠與學(xué)生融洽相處,一如冒襄聽聞董小宛「才色為一時之冠」[55]而心生仰慕。只是,到后來雪野百里香陷入困境,作為男友的伊藤宗一郎卻未予援手。翻看《影梅庵憶語》,冒襄也試過在董小宛付不起脫離樂籍的錢和償還債務(wù)時,因自料「非一手足力所能了」,竟「遂冷面鐵心」[56],撇下董小宛,一走了之,跟伊藤宗一郎未始不似。
2. 董鄂氏
據(jù)魏特(Altons S. J. V?th, 1874-1937)《湯若望傳》(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S. J.)記載及陳垣(1880-1971)考證,皇帝福臨曾為董鄂氏出頭,掌摑了襄親王博穆博果爾(1642-1656)[57];《言葉之庭》中,秋月孝雄亦因著為雪野百里香抱不平,而摑了女學(xué)生相澤祥子(AIZAWA Shōko)一耳光。
承前所述,相澤祥子的原型是博穆博果爾,后者據(jù)傳是董鄂氏原來的丈夫。
參考小說版的《言葉之庭》,相澤祥子是女生,但她對老師雪野百里香有著近乎戀愛的感情。相澤祥子一度費盡心思接近雪野百里香,為對方做便當(dāng),又會偷偷調(diào)查老師常去的車站,然后故意在假日一大早等她出現(xiàn);每次跟雪野百里香聊天,相澤祥子都會感到無比幸福[58]??墒?,相澤祥子和雪野百里香的關(guān)系其后急轉(zhuǎn)直下,猶如博穆博果爾忽然失去所愛的董鄂氏一般——相澤祥子跟博穆博果爾完全對應(yīng),這也為雪野百里香復(fù)寫了董鄂氏的經(jīng)歷提供左證。
3. 福臨
雪野百里香既與董小宛、董鄂氏緊密相聯(lián),秋月孝雄的福臨身份可謂已呼之欲出。不憚其煩,可以再觀照《言葉之庭》的一些細(xì)節(jié),查找出更多秋月孝雄與福臨互系的證據(jù)。
秋月孝雄的母親是秋月憐美(AKIZUKI Reimi),結(jié)束第一段婚姻后,她又開始約會別的男生,這自然令人聯(lián)想到福臨生母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1616-1688)改嫁多爾袞(1612-1650)的稗史[59]。秋月孝雄的哥哥在小說版名為秋月翔太(AKIZUKI Shōta),時年 26 歲,比弟弟大十一年,收入穩(wěn)定,卻欠缺夢想,暗中羨慕認(rèn)真做起鞋子的弟弟、積極尋愛的母親和想當(dāng)舞臺劇演員的女友寺本梨花(TERAMOTO Rika)。福臨最有名的兄長為豪格(1609-1648),其人戰(zhàn)功卓著,有力問鼎帝座,與平實無光的秋月翔太略不相侔。事實上,秋月翔太應(yīng)是對位亦比福臨大十一歲的葉布舒(1627-1690),后者有三等鎮(zhèn)國將軍的封爵,在清朝建立過程中卻無事可紀(jì),恰若「努力當(dāng)個業(yè)務(wù)員」、「并不認(rèn)為自己過去的人生有分階段」[60]的秋月翔太。起初,秋月孝雄和雪野百里香在雨天才碰面,晴日則不相見。如前論《天氣之子》所述,「晴」代表大明,「雨」象征滿清,《言葉之庭》的安排呼應(yīng)了董小宛在明亡前跟隨冒襄,入清則歸于福臨的野史。
雪野百里香失去味覺,在吃秋月孝雄準(zhǔn)備的便當(dāng)之前,她只能嘗到啤酒和巧克力的味道。動畫電影中,啤酒的牌子是「金麥」,福臨姓中的「愛新」便是「金」之意[61];巧克力的牌子是「明治」,除了和「順治」一字相同外,明治天皇(Emperor Meiji, 1852-1912)首啟維新,福臨則為首名入關(guān)的清帝,二者宜可比觀。
五、結(jié)語
為與本文開首呼應(yīng),不妨再次強(qiáng)調(diào):此篇論稿雖然勾出許多史跡,且與《天氣之子》、《追逐繁星的孩子》、《星之聲》及《言葉之庭》等配對,但絕非試作考證,更無意帶出新海誠曾受中國史籍影響的觀點。于《天氣之子》的部分,通過「誤讀」,筆者嘗試并置森島帆高/吳三桂和天野陽菜/陳圓圓的經(jīng)歷,以新的視角重看動畫電影,連接新海誠「不同于道德或教育的標(biāo)準(zhǔn)」62的謀篇精神,亦反思「漢奸」的愛情是否竟蘊(yùn)含足以感人的元素。
在《追逐繁星的孩子》、《星之聲》和《言葉之庭》的部分,筆者羅列了動畫電影中可見的南明政權(quán)往事、清世祖和董小宛/董鄂氏身影,用意是揭示:明清交替期歷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實都能從新海誠作品中覓著對位。
透過刻意的「誤讀」,新海誠動畫電影與明清歷史果真構(gòu)筑起比照體系,藩籬被打破,嶄新的詮釋得以源源不絕地注入其中。部分動漫迷和中國歷史愛好者或許本來南轅北轍,但借著這番疏浚交匯,動畫觀眾可查找書史,書史讀者可細(xì)賞動畫,亦屬美事。
是次研論自有其限制,如南明弘光政權(quán)比隆武帝、紹武帝事跡流傳更廣,本文卻未遑串連;又如《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The Place Promised in Our Early Days)、《秒速 5 公分》(5 Centimeters per Second)、《你的名字》(Your Name)等新海誠杰作,聲譽(yù)卓著,可惜囿于時間和篇幅,此番亦不曾觸及、引申。
后續(xù)是該建構(gòu)更全面的「新海誠與明清史」對讀系統(tǒng),抑或是該改弦更張,另辟蹊徑,發(fā)掘《你的名字》等各部動畫電影的其他訊息,此刻或言之尚早;但隱隱然,我們能感受到文本自有其生命力,且召喚著具創(chuàng)造力的讀者、觀眾,介入其間,以煥發(fā)跨次元的無限可能。
文獻(xiàn)索引:
1 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mage, Music, Text, ed. and trans. Stephen Heath (London: Fotana, 1977), 142-148.
2 Jacques Derrida, “Signature Event Context,” Glyph 1 (1977): 172-197.
3 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ed. Léon S. Roudiez,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éon S. Roudiez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0), 64-91.
4 譯文參考了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思考之危境:克莉斯蒂娃訪談錄》(Au risque de la pensée),納瓦蘿(Marie-Christine Navarro)訪談,吳錫德譯(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頁 143。
5 例如須賀夏美說過二人很相似,而森島帆高預(yù)備送戒指給天野陽菜時,在工作室的須賀圭介正好又在注意自己的戒指。
6 吳三桂祖籍為千「帆」競逐的南直隸「高」郵,而駐守于今屬葫蘆「島」市的寧遠(yuǎn)。這些細(xì)節(jié),或可作森島帆高與吳三桂相聯(lián)的補(bǔ)充。
7 至于「天野陽菜」中的「天」和「陽」,則是與劇情配合,含藏女主角的「晴女」身份。
8 對白中譯,取自《天氣之子》的小說譯本,見新海誠(SHINKAI Makoto),《天氣之子》(Weathering with You),黃涓芳譯(臺北:臺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2019 年),頁 252。
9 吳偉業(yè),〈圓圓曲〉,《吳梅村全集》,李學(xué)穎集評標(biāo)校,上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頁 78。
10 有一說法,「清」朝的國號正是欲以大水淹滅「明」朝之火。參考徐俊,《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quán)名號探源》(武昌: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0 年),頁 308-313。
11 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11。
12 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12。
13 閻崇年,《森林帝國》(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8 年),頁 17、29、32-37。
14 據(jù)神社的神主所言,那幅畫已經(jīng)有八百年歷史。由明亡清興的 1644年上溯,八百年前的滿洲之地為渤海國,且正處于大彝震(?-857)的統(tǒng)治之下,勢力達(dá)于頂峰,享有「遼東盛國」之譽(yù)。與更早的肅慎、挹婁、勿吉時期相比,渤海國堪稱是滿清鴻業(yè)的「先聲」。見閻崇年,《森林帝國》,頁 87、94;并參考朱國忱、魏國忠,《渤海史稿》(哈爾濱:黑龍江文物出版編輯室,1984 年),頁 73-74。
15 小說特別提及那幅天頂畫的「主題看起來不是龍」,而是「洶涌的云朵及魚群,看起來好像共同描繪出一個世界觀」。以此切入,魚是要取龍而代之。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131。
16 傳說鯉魚躍過龍門,即可化身成龍。作為參考,《海賊王》「四皇」之一的海道(Kaido)擁有變作青龍的能力,而其果實名稱則為「魚魚果實」。在《天氣之子》小說里,雨水確也呈現(xiàn)過龍的姿態(tài),例如森島帆高出場不久,即被「螺旋狀,簡直就像一條龍」的大雨擊倒。見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19。放任「誤讀」,那危險的一幕或是影射吳三桂初期與清兵鏖戰(zhàn)的情境。
17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第 12 冊(臺北:鼎文書局,1975 年),頁 38;并參考丁燕石,《這一年中國有三個皇帝》(臺北:遠(yuǎn)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頁 98。
18 一向溫和的天野陽菜為了讓森島帆高擺脫警察,在逃走時召來「雷電」,擊中一輛貨車,并使之爆炸,成功制造混亂。
19 這頂獵人帽與《麥田里的守望者》存著連結(jié),是「正讀」《天氣之子》的重要道具,但龍的圖案顯然為新海誠所另加。龍與皇權(quán)的關(guān)系,可參考楊雅云,〈中國文化詞匯在跨文化交際的不等值性——以「中國龍」的形象為例〉,《教育研究》第 3 卷第 6 期(2020 年):頁 151。
20 接續(xù)注 10,按五德終始說,黑色屬水,朱色屬火。
21 近似于唐通(?-1664)勸吳三桂放棄抵抗,應(yīng)盡快回北京朝見李自成。
22 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272。
23 確實,滿清方面亦是以討伐李自成為言,打著替明室「報仇」、「滅賊」的旗號進(jìn)兵。參考樊樹志,《晚明史(1573-1644 年)》,下卷(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3 年),頁 1147。
24 洪承疇原為明朝的薊遼總督,曾與清兵周旋數(shù)年,力保邊疆,但終因城破受擒,投降后則一意仕清,大力協(xié)助滿族入主中原。
25 稍作補(bǔ)充,野史記載洪承疇被清兵俘獲,終因「美人計」而投降;在《天氣之子》里,天野凪則是請前度女友幫忙,借「美人」為「計」,騙過看守的警員,得以離開兒童福利院,趕去幫助森島帆高,讓姐姐和雨天再臨。
26 顧公燮,《丹午筆記》,《丹午筆記.吳城日記.五石脂》,蘇州博物館等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年),頁 56。
27 全廣鎮(zhèn),《兩周金文通假字研究》(臺北:臺灣學(xué)生書局,1989 年),頁 203-208。傳奇性,要將一代紅顏鎖禁,恢復(fù)其為普普通通的「邢」氏之女,以終其一生,消滅其牽動歷史的力量。
28 孫廣德,〈我國正史中的政治神話〉,《政治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 年),頁 221-222、228-229。
29 楊國楨、陳支平,《明史新編》(臺北:云龍出版社,1995 年),頁 556。
30 Viktor Shklovsky, “Art as Device,” Theory of Prose, trans. Benjamin Sher (Elmwood Park, Illinois: Dalkey Archive Press, 1990), 6.
31 樊樹志,《國史概要》,增訂本(香港:三聯(lián)書店有限公司,2000 年),頁 428。
32 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279。
33 宋天正注譯,《中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7 年),頁 35。
34 陶有浩,〈「存天理,滅人欲」探源〉,《唐都學(xué)刊》第 32 卷第 5 期(2016 年):頁 38-43。
3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 2 卷(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1 年),頁 416-419。
36 陳國恩,〈「魯迅是誰?」——當(dāng)前魯迅研究的幾點思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觀念與方法》(臺北: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頁 85-86。
37 郭成康、王天有、成崇德主編,《中國歷史.元明清卷》(北京:高等教市出版社,2001 年),頁 242。
38 黃得時注譯,《孝經(jīng)今注今譯》,修訂版(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 年),頁1。
39 鄭天挺,《清史探微》(臺北:云龍出版社,2002 年),頁 59。
40 應(yīng)予留意的是,森崎龍司最后沒有回到地上,呼應(yīng)李成棟未有再度降清,而是為南明效力至死。41 鄭天挺,《清史》(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 年),頁 203。
42 以文學(xué)作品為例,可參考奚密,〈星月爭輝——現(xiàn)代漢詩「詩原質(zhì)」舉例〉,《現(xiàn)當(dāng)代詩文錄》(臺北:聯(lián)合文學(xué)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年),頁 77;〈流放與超越:作為悲劇英雄的詩人〉,《現(xiàn)代漢詩——1917 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s since 1917),奚密、宋炳輝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 年),頁 54。
43 典范的對應(yīng)人物,或可推潞王朱常淓(1608-1646)。弘光帝朱由崧被俘之后,朱常淓因鄒太后(1584-1646 后)之命而于杭州監(jiān)國。到清兵逼近,朱常淓竟派人迎敵軍入城。宗室朱華堞(1571-1649)苦勸:「宋人半壁,亦嘗有年。況閩、粵、滇、蜀,延袤萬里,猶吾故物。失今不為,時事一去,萬世不復(fù)?!怪斐E卻以「不擾民」、「營兵恐不任用,錢谷必不給」等推搪,表示投降清人「不失為知幾」,拒絕作任何抵抗。詳見錢海岳,《南明史》,第 5 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 1505;并參考顧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年),頁 203-204。
44 陳捷先,《不剃頭與兩國論》(臺北:遠(yuǎn)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頁 22;李光濤,〈洪承疇背明始末〉,《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公司,1986 年),頁 660。
45 渡瀨明日菜為瞬預(yù)備了便當(dāng),瞬卻來不及吃?!赌厦魇贰吩谟涊d朱聿鍵之死時,其中一種說法即:「上腹饑,內(nèi)官市湯圓二進(jìn),未舉筋而清兵箭發(fā)上后,中矢崩」,當(dāng)中「筋」應(yīng)為「筯」,即筷子。參考錢海岳,《南明史》,第 2 冊,頁 114。
46 據(jù)記載,朱聿??被俘后拒不接受李成棟的食物,聲言:「我若飲汝一勺水,何以見先人地下!」詳參錢海岳,《南明史》,第 5 冊,頁 1478。
47 「明日菜」的「明」指明朝,「渡瀨」則標(biāo)記她涉足流水,向「清」靠近。
48 孟森,《明史講義》,商傳導(dǎo)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頁 357。
49 唐博(1981- )模擬朱由榔的口吻,如此寫道:「孫可望體恤部下,團(tuán)結(jié)義弟,群策群力,一致對外,而且軍紀(jì)嚴(yán)明,秋毫無犯。他曾有『自今非接斗,不得殺人』的命令,一改張獻(xiàn)忠殺人盈野的傳統(tǒng)。凡攻占州縣,他都貼出告示,『招撫外逃百姓回家復(fù)業(yè),不足者供給牛種』。貴州『士民多望風(fēng)送款』。此外,還有一點令我欽佩,那就是對大小貪官一律斬殺,毫不手軟。在他的治理下,貴州出現(xiàn)了戰(zhàn)亂年間少有的安定局面。」見唐博,《明朝皇帝回憶錄》(臺北:遠(yuǎn)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頁 425。
50 在《星之聲》推出的 2002 年,冥王星尚屬「九大行星」之一。
51 張文良、李治亭、邱蓮梅,《明清戰(zhàn)爭史略》(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年),頁 555-556;謝國楨,《南明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頁 188。
52 朱由榔在貴州時,主要是受制于孫可望。為擺脫樊籠,朱由榔與吳貞毓(1618-1654)等朝臣密商對策,欲借助李定國之力,翦滅孫氏。無奈其計劃泄露,孫可望得以在 1654 年先發(fā)制人,將吳貞毓等人逼死,史稱「十八人之獄」,同時標(biāo)志出朱由榔和孫可望不可彌縫的決裂。鐘國昌,《天崩地裂時代下的皇族:明末清初朱明宗室的出處選擇》(香港:商務(wù)印書館有限公司,2019 年),頁 180-182。
53 學(xué)者討論,如可參考嚴(yán)正雄,〈《病榻消寒雜詠四十六首》其三十七箋釋〉,《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頁 368-369;鄧小軍,《董小宛入清宮與順治出家考》(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8 年)。
54 柿本人麻呂和山上憶良(YAMANOUE no Okura, 約 660-約 733)并稱「山柿」,對應(yīng)唐詩中的
「李杜」——李白和杜甫(712-770)。「山柿」以「山」為前、「柿」為后,是出于讓發(fā)音較自
然。見小野寬(ONO Hiroshi),〈「山柿論」をめぐって〉,《國語國文論集》第 7 號(1978年):頁 30-31。
55 MAO Xiang, The Romance of a Literatus and His Concubin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annotated trans. Jung Fang and Lifang He (Hong Kong: Proverse, 2019), 92。
56 MAO Xiang, The Romance of a Literatus and His Concubin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95.
57 《湯若望傳》(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S. J.)載:「順治皇帝對于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dāng)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于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于是乃因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实鬯旒磳⑦@位軍人底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挂娢禾兀ˋltons S. J. V?th),《湯若望傳》,楊丙辰譯,臺一版,第 2 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60 年),頁 323。并參考陳垣〈湯若望與木陳忞〉:「然所謂滿籍軍人者,究為何人,其夫人能接近皇帝,則非疏逖之臣可知,故有人疑此為順治之弟,名博穆博果爾,順治十二年十二月封襄親王者……博穆博果爾順治十三年七月初三日卒,年十六,二十七日服滿,即為八月,故董妃以八月冊賢妃,其時日適符也?!挂妳菨芍骶帲蛾愒穼W(xué)論著選》,陳樂素、陳智超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頁 439-440。
58 新海誠,《言葉之庭》(The Garden of Words),黃薇嬪、莊雅琇譯(臺北:悅知文化,2015年),頁 251-252。
59 孟森,《清朝大歷史》,第2版(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9年),頁25-26;周佳榮,《明清疑案新探——史學(xué)家的證言》(香港:商務(wù)印書館有限公司,2017 年),頁 9-14。
60 新海誠,《言葉之庭》,頁 102。
61 羅威廉(William T. Rowe),《中國最后的帝國:大清王朝》(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李仁淵、張遠(yuǎn)譯(臺北:臺灣大學(xué)出版中心,2016 年)頁 16。
62 新海誠,《天氣之子》,頁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