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冷門小眾的三字詞語?3.0
?
青管夢、凌霜侯、澗底松、頃刻酒、爾汝交...... | 有哪些冷門小眾的三字詞語?第四彈!
馭風(fēng)襟、木野狐、釣鰲客、囊底智、鹿鳴宴...... | 有哪些冷門小眾的三字詞語?第五彈!
1、「青管夢」
《南史·文學(xué)傳·紀(jì)少瑜》:“少瑜嘗夢陸倕以一束青鏤管筆授之……其文因此遒進(jìn)?!焙笠蛞浴扒喙軌簟弊u(yù)非凡的文才。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一:“蔡君謨?nèi)⒂嘧婀们逶淳?,而赴漳南幕。余曾祖通議嘗贈(zèng)之詩曰:‘藻思舊傳青管夢,哲科新試碧鷄才?!?/p>
?
2、「貫金石」
謂金石雖堅(jiān),亦可穿透。形容精誠之力偉大無窮。
典出漢·劉向《新序·雜事四》:“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關(guān)弓射之,滅矢飲羽,下視知石也。卻復(fù)射之,矢摧無跡,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
3、「西山爽」
性格疏傲,不善奉迎。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钢^王曰:‘卿在府久,比當(dāng)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焙笠蛞浴拔魃剿毖匀诵愿袷璋粒簧品钣?。亦省作“西爽”。
?
4、「青禁客」
指朝廷貴官。
明·王世貞《太保劉文安公挽詩》之十:“即看青禁客,來傍素王宮?!?/p>
?
5、「辛夷車」
謂以辛夷木制成的車子。極言其華貴雅潔。
《楚辭·九歌·山鬼》:“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焙榕d祖補(bǔ)注:“以辛夷香木為車,結(jié)桂枝以為旌旗也?!?/p>
?
6、「兩岐歌」
贊美吏治清明、歲和年豐的歌。
唐·包何《和孟虔州閑齋即事》:“麥秋今欲至,君聽兩岐歌。”
?
7、「三繞鵲」
繞樹三匝之鵲。喻無所依靠者。
語出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之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
8、「鄭氏蟲」
指文辭訓(xùn)詁之學(xué)。因東漢鄭玄廣注典籍、質(zhì)于辭訓(xùn),故稱。蟲,表示小技,含有輕視之意。
明·徐渭《奉答青州贈(zèng)鼉磯研》:“醉來好醮張顛髮,老去羞箋鄭氏蟲?!?/p>
?
9、「凌霜侯」
謂柿樹。明太祖所封。
明·趙善政《賓退錄》卷一:“太祖微時(shí),至一村,人煙寥落,而行糧已絶。正徘徊間,見缺垣有柿樹,紅熟異常,因取食之。后拔采石,取太平,道經(jīng)此村,而柿樹猶在,隨下馬,解赤袍以被之,曰:‘封爾為凌霜侯?!?/p>
?
10、「六月債」
舊時(shí)民間有“六月債,趁熱還”的諺語,意謂農(nóng)民六月借債,須承諾秋收后償還。后常借以比喻報(bào)應(yīng)迅速。
元·施惠《幽閨記·圖形追捕》:“六月債,還得快。稟老爺,打多少?”
?
11、「照夜璣」
夜明珠。
唐·李朝威《柳毅》:“洞庭君因出碧玉箱,貯以開水犀;錢塘君復(fù)出紅珀盤,貯以照夜璣?!?/p>
?
12、「劫鼠倉」
挖掘鼠倉取糧。謂災(zāi)荒嚴(yán)重時(shí)饑民四出百計(jì)求食的行動(dòng)。亦作“刼鼠倉”。
宋·魯應(yīng)龍《閑窗括異志》:“天復(fù)中,隴右大饑。其年秋稼甚豐,將刈之間,大半無穗,有就田畔斸鼠穴求之,所獲甚多。於是家家窮穴,有獲五七斛者,相傳謂之‘刼鼠倉’。饑民皆出求食,濟(jì)活甚眾?!?/p>
?
13、「寶相枝」
一種毛筆的名稱。
宋·陶谷《清異錄·寶相枝》:“開平二年,賜宰相張文蔚、楊涉、薛貽(矩)寶相枝各二十,龍鱗月硯各一。寶相枝,斑竹筆管也,花點(diǎn)勻密,紋如兔毫。”
?
14、「澗底松」
澗谷底部的松樹。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晉·左思《詠史》之二:“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p>
?
15、「山谷臣」
隱士的自稱。
《南齊書·高逸傳·顧歡》:“太祖輔政,悅歡風(fēng)教,徵為揚(yáng)州主簿,遣中使迎歡。及踐阼,乃至。歡稱山谷臣顧歡上表曰:‘……言既盡矣,請從此退?!?/p>
?
16、「頃刻酒」
(1)神仙傳說中稱倏忽釀成的酒。
唐·蔣防《幻戲志·殷七七》:“殷七七,名天祥,又名道筌。嘗自稱七七,俗多呼之,不知何許人,亦不測其年壽,面光白若四十許人……每日醉歌曰:‘琴彈碧玉調(diào),藥鍊白朱砂。解醖頃刻酒,能開非時(shí)花?!瘜殻ㄖ軐殻┰囍?,悉有驗(yàn)?!笔乱嘁姟对企牌呋`》卷一一三引南唐沉汾《續(xù)仙傳》、《太平廣記》卷五二引南唐沉汾《續(xù)仙傳·殷天祥》。
(2)一種用樹葉裹糯米經(jīng)細(xì)嚼而釀成的酒。飲之頃刻大醉,故名。
清·鈕琇《觚賸·頃刻酒》:“臺灣所屬之澎湖,其對岸皆猺獞部落也。中國有賈於其地者,必設(shè)席於家,延之環(huán)坐,置盆水席中,主人之婦,出採樹葉,裹糯米少許,納口細(xì)嚼,吐於盆。主人與客共酌,初飲淡泊無味,頃之面頰發(fā)頳,皆酩酊而散,謂之頃刻酒。”
?
17、「木齒丹」
養(yǎng)生家稱木梳。
宋·陶谷《清異錄·器具》:“修養(yǎng)家謂梳為木齒丹?!?/p>
?
18、「每事問」
遇到每件事情都要請教。《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后用以指遇事多做調(diào)查研究。
陶行知《每事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p>
?
19、「泣向隅」
向:對著;隅:角落;泣:小聲地哭。一個(gè)人面對墻腳哭泣。比喻非常孤立,孤獨(dú),得不到機(jī)會(huì)或者懷才不遇而失望地哭泣。
漢·劉向《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飯酒者,有一人獨(dú)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p>
?
20、「爾汝交」
指不拘形跡的親密友誼。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鮑溶》:“與李端公益少同袍,為爾汝交。”
?
21、「卿士月」
即卿月。(卿月:月亮的美稱。亦借指百官。)
宋·范仲淹《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名品久參卿士月,部封全屬斗牛星。”
?
22、「一犂雨」
春雨。雨量足夠開犁耕種,故名。
宋·蘇舜欽《田家詞》:“山邊夜半一犂雨,田父高歌待收獲?!?/p>
?
23、「千金字」
千金一字,形容文字價(jià)值極高。用以比喻文章佳作之精妙。
呂不韋使門人作《呂氏春秋》,然后在咸陽城各城門口貼出布告,懸千金于其上,延請諸侯、游士、賓客等,凡有能增一字或減一字者,獎(jiǎng)賞千金。這便是“千金字”的來歷,用以比喻文章佳作之精妙,后人多有沿用。
?
24、「楊朱路」
泛指歧路、分別的路。
謂在十字路口錯(cuò)走半步,到覺悟后就已經(jīng)差之千里了,楊朱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亦作“楊朱陌”。
?
25、「古月軒」
清代琺瑯彩器的通稱。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銅胎、金胎之別,以瓷胎最為名貴。始于康熙時(shí)仿西方琺瑯器,故名琺瑯彩。
?
26、「三寸氣」
猶言一口氣。借指生命。
唐·呂巖《七言》:“解接往年三寸氣,還將運(yùn)動(dòng)一周天?!?/p>
?
27、「牛渚詠」
譽(yù)稱他人的詩作。
典出《晉書·文苑傳·袁宏》:袁宏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以寄其情懷。
《晉書·袁宏傳》:“(袁宏)少孤貧,以運(yùn)租自業(yè)。謝尚時(shí)鎮(zhèn)牛諸,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huì)宏在舫中諷詠,聲既清會(huì),辭又藻拔,遂駐聽久之,遣問焉。答云:‘是袁臨汝郎誦詩。'即其詠史之作也。尚傾率有勝致,即迎升舟,與之譚論,申旦不寐,自此名譽(yù)日茂?!狈Q詠人有才。
?
28、「馭風(fēng)襟」
指代仙人。
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十四:“韓退之文二首,不見于集……秦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還隨躡鳧騎,來訪馭風(fēng)襟?!?/p>
?
29、「木野狐」
對棋盤的戲稱。
宋·朱彧《萍州可談》卷二:“奕者多廢事,不論貴賤嗜之,率皆失業(yè)。故人目棋枰為木野狐,言其媚惑人如狐也?!?/p>
?
30、「倚天劍」
形容極長的劍。語本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p>
唐·李白《大獵賦》:“于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p>
?
31、「第三聲」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絶,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币蛞浴暗谌暋敝噶钊似嗲械脑厨Q聲。
?
32、「千日釀」
指美酒。
明·高啟《吳中親友遠(yuǎn)寄新酒》詩之一:“上國豈無千日釀,獨(dú)憐此是故鄉(xiāng)春?!?/p>
?
33、「不二門」
同“不二法門”,佛教用語,“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指修行入道的門徑。意思是說,觀察事物的道理,要離開相對的兩個(gè)極端而用“處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實(shí)在。后來用作比喻獨(dú)一無二的門徑、方法。
唐·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
34、「釣鰲客」
釣:釣鉤;鰲:傳說海中的大龜。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遠(yuǎn)大的抱負(fù)。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六:“李白聞元中,謁宰相,封一板,上題曰:‘海上釣鰲客李白?!鄦栐唬骸壬R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絲?’白曰:‘……以虹霓為絲,明月為鉤?!衷唬骸挝餅轲D?’曰:‘以天下無義氣丈夫?yàn)轲D?!瘯r(shí)相悚然?!?/p>
?
35、「瓜蔓水」
指農(nóng)歷五月黃河水汛。泛指農(nóng)歷五月的一般水汛。
《宋史·河渠志一》:“五月瓜實(shí)延蔓,謂之瓜蔓水?!?/p>
宋·梅堯臣《送李載之殿丞赴海州榷務(wù)》:“瓜蔓水生風(fēng)雨多,吳船發(fā)棹唱吳歌?!?/p>
?
36、「海底眼」
比喻事情的底細(xì)、內(nèi)幕或隱秘。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四回:“小妖見說著海底眼,更不疑惑,把行者認(rèn)作一家人?!?/p>
?
37、「三不惑」
謂不為酒、色、財(cái)三者所迷。
《后漢書·楊秉傳》:“秉性不飲酒,又早喪夫人,遂不復(fù)娶,所在以淳白稱。嘗從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財(cái)也。’”
?
38、「囊底智」
謂老年之馀智。古謂多謀為智囊,故稱。
《晉書·慕容垂載記》:“于是議征長子。諸將咸諫……及聞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計(jì)決矣。吾且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不復(fù)留逆賊以累子孫也?!?/p>
?
39、「寧馨兒」
原意是“這樣的孩子”,后來用來贊美孩子或子弟。
《晉書·王衍傳》:“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風(fēng)姿詳雅??偨菄L造山濤,濤嗟嘆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媼,生寧馨兒!’”
?
40、「牛眠地」
指卜葬的吉地。
《晉書·周訪傳》:“初,陶侃微時(shí),丁艱,將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謂曰:‘前崗見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極人臣矣?!种敢簧皆疲骸艘嗥浯?,當(dāng)世出二千石?!杂櫜灰?。”
?
41、「啞羊僧」
佛教語。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大智度論》卷三:“云何名啞羊僧?雖不破戒,鈍根無慧,不別好丑,不知輕重,不知有罪無罪,若有僧事,二人共諍,不能斷決,默然無言,譬如白羊,乃至人殺,不能作聲,是名啞羊僧?!?/p>
?
42、「揚(yáng)州鶴」
形容如意之事。
《淵鑒類函·鳥·鶴三》引南朝梁·殷蕓《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揚(yáng)州刺史,或愿多貲財(cái),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yáng)州,欲兼三者?!?/p>
?
43、「澤畔吟」
謫官失意時(shí)所寫的作品。
《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p>
?
44、「馬蹄金」
鑄成馬蹄形的黃金。荔枝的一個(gè)品種。
《漢書·武帝紀(jì)》:“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蹏以協(xié)瑞焉。”唐·顏師古注:“武帝欲表祥瑞,故普改鑄為麟足馬蹏之形以易舊法耳。今人往往于地中得馬蹏金,金甚精好,而制巧妙?!?/p>
清·陳鼎《荔枝譜·四川》:“馬蹄金產(chǎn)敘州府山中,上大下小,如馬足,皮如金色,味甚佳,核小肉厚,為敘郡冠?!?/p>
?
45、「青牛師」
指老子。指東漢方士封君達(dá)。
明·高啟《題大黃癡<天池石壁圖>》:“我聞此中可度難,玉枕秘記傳自青牛師?!?/p>
《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封君達(dá)》:“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dá)三人者,皆方士也……君達(dá)號‘青牛師’?!?/p>
?
46、「鹿鳴宴」
舊時(shí)科舉考試后,由州縣長官宴請主考官、學(xué)政及中式考生的宴會(huì)。因在宴會(huì)上歌詩經(jīng)小雅鹿鳴篇,故稱為“鹿鳴宴”。亦作“鹿鳴筵”。
據(jù)《新唐書·選舉志上》載:“每歲仲冬……試已,長吏以鄉(xiāng)飲酒禮,會(huì)屬僚,設(shè)賓主,陳俎豆,備管絃,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因與耆艾敘長少焉?!?/p>
?
47、「東坡紙」
宋神宗熙寧四年正月,宮中要買“浙燈”四千余盞,并令減價(jià)強(qiáng)行收購。時(shí)任開封府推官的蘇軾上《諫買浙燈狀》,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奪其口體必用之資。賣燈之民,例非豪民,舉債出息,畜之彌年,衣食之計(jì),望此旬日。陛下為民父母,唯可添價(jià)貴買,豈可減價(jià)賤酬!”狀上,買燈之事竟罷。后因稱諫書為“東坡紙”。
宋·楊萬里《和陳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十里沙河人最鬧,三千世界月方中。買燈莫費(fèi)東坡紙;今歲鼇山不入宮?!?/p>
?
48、「寰瀛圖」
全國地圖。
《太平廣記》卷七四引《慕異記·陳季卿》:“(陳季卿)訪僧于青龍寺,遇僧他適,因息于暖閣中……東壁有寰瀛圖,季卿乃尋江南路,因長嘆曰:‘得自渭泛于河,游于洛,泳于淮,濟(jì)于江,達(dá)于家,亦不悔無成而歸?!?/p>
?
49、「楚巫娥」
指巫山神女。
元·喬吉《水仙子·嘲楚儀》:“望朝云,行暮雨,楚巫娥挪取些工夫?!?/p>
?
50、「中林士」
在野隱居的人。
《晉書·愍帝紀(jì)贊》:“是以漢濱之女,守潔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純一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