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荚囘m應性模擬演練(新高考卷)語文試題
202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荚囘m應性模擬演練(新高考卷)語文試題?
(適用地區(qū):湖南、湖北、河北、廣東、福建、山東、江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作答選考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涂選做題的題號對應的信息點,再作答。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忌仨毐3执痤}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夢境定理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經(jīng)常在夢中經(jīng)歷危機,包括戰(zhàn)斗、被追殺、赤身裸體、跳下懸崖、溺水等等,其實這是一種模擬行為,芬蘭的認知心理學家安蒂認為,在人類的REM睡眠階段出現(xiàn)類似模擬逃跑的過程其實是一種行為遺留。進化心理學觀點是,在夢中模擬逃跑是一種人類從未消失的生存本能,做夢的時候好比在夜間,而在夜間逃跑毫無疑問是最安全的逃跑時間,可以認為夢是一種適應進化威脅的過程,在夢境中模擬逃跑有助于我們在現(xiàn)實中脫離危機。
美國加州理工記憶研究所曾進行一項實驗,在白天將一只小白鼠放入人造迷宮中,讓它在迷宮中呆一整天,記錄下小白鼠在不同位置的神經(jīng)沖動狀態(tài),到了晚上小白鼠睡眠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小白鼠的神經(jīng)沖動模式與白天接近,其實這是小白鼠在夢中回憶迷宮細節(jié)的過程,于是心理學家們得出結論,動物包括人類在夢境中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我們在夢境中處理有效信息的能力遠超出白天。人類的記憶能力理論上沒有限制,但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大腦會對信息進行篩選,是如何篩選的呢?在白天,你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包括新的人物形象、生活細節(jié),顯然我們無法完整的記憶,夢境則是一個回憶整理的過程。
上個世紀90年代,心理學家米奇森提出了一個在當時極具爭議的理論,人類做夢的本質是為了快速遺忘。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很快忘記夢境內(nèi)容,因為大腦會幫助你遺忘。他認為大腦可以看做一臺電腦,在白天,我們的大腦接受各種各樣的數(shù)據(jù),但是它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方式是固定的,到了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開始接受隨機數(shù)據(jù),而白天的處理方式不再適用,而只有通過夢境建立隨機的處理方式,所以夢境具有隨機信息處理功能,是大腦的關鍵程序,遺忘則是正確的執(zhí)行過程。
研究夢境的心理學家哈德曼在討論情緒學習過程中,提出了一個猜想,他認為,做夢的過程可以理解為人類大腦對一些復雜情緒進行處理的過程,而夢境確實是一個比現(xiàn)實更加安全的地方,在現(xiàn)實不敢建立的連接都可以在夢境中實現(xiàn),在我們看來夢境內(nèi)容是妄想,其實是大腦具有防御性的決定,那么是否可以借助夢境這個特性來進行絕對安全的情緒治療,夢境是一個缺乏壓抑感,心理防御不足的場所,心理治療也是最有效的。
材料二
夢境實踐-四大夢的故事
莊生曉夢
莊子有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境逼真到讓莊子忘記了本我,認為自己就是蝴蝶,在夢中他極力尋找自己這個蝴蝶到底在哪。結果夢醒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莊子,導致一時分不清到底自己是莊周夢見了蝴蝶,還是自己是蝴蝶夢見了莊周。
人世間真真假假,是非難辨,眼見也不一定為實。遇事沉著冷靜,不盲信他人,不輕易下結論,不評判他人的好壞。堅定自己的內(nèi)心,做最真實的自己。無愧于心,方能樂得逍遙。
黃粱一夢
唐朝道士呂翁碰見一個叫盧生的人。盧生抱怨自己壯志未酬,家境慘淡。呂翁拿來自己的枕頭給他,說:“你枕著我的枕頭,就能實現(xiàn)你的志向。”夢中盧生回家,娶妻中舉,當上宰相,經(jīng)歷人生大起大落、生離死別。
醒來后發(fā)現(xiàn)是夢,十分急切。呂翁說:“人生所經(jīng)歷的輝煌,不過如此啊?!北R生郁悶許久恍然大悟:“這是先生你遏止我的欲念啊,我哪能不接受教誨?。 笨念^謝恩后離去。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輝煌也是一生,簡單也是一輩子。身外之物終是浮云,與其追求外在,不如修煉自己的內(nèi)里。少做那些虛幻不實際的夢,認清自己和現(xiàn)實,才能讓自己活得輕松,活的自在。
江淹夢筆
江淹年輕有為,是一個有名的文學家??墒悄昙o大了之后,文章變得平淡無奇,甚至連連退步。有一次,江淹在亭中午睡,一個自稱郭璞的人,向他索筆,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jīng)很久了,現(xiàn)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順手從懷里取出一只五色筆給他。據(jù)說自此之后,江淹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了。
有時候,夢是假的,事實卻是真的。不論是才華也好,人情也罷,都有用完的那一天。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為感情注入新的基石,才能長久維護好家庭、親戚和朋友,才能在社會中怡然自得。
南柯一夢
唐代有個叫淳于棼的人,生日那天喝得大醉,睡著了夢見兩個紫衣使者請他上車,馬車朝大槐樹下一個樹洞馳去。 洞中是“槐安國”,他娶了公主,出任太守,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后來敵國入侵,家破人亡。淳于棼驚醒,原來是大夢一場。
人生有很多經(jīng)歷就像這南柯一夢一樣,或空歡喜一場,或有驚無險。鮮花不會因為凋零就放棄綻放,我們也不能害怕沒有結果就不去付出。你只管努力,驚喜一定就在來的路上。
材料三

夢境賞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夢》- 畢加索
畫作簡介:
創(chuàng)作《夢》之前,47歲的畢加索與一位長著一頭金發(fā)、體態(tài)豐滿、容貌美麗的17 歲少女初次相遇,從此,這位妙齡少女便成了畢加索的熱戀情人和專職繪畫、雕塑模特兒。在這一幅具有立體主義風格的作品中,畫家既表現(xiàn)了少女肉體之美,也表現(xiàn)了他自己對精神和肉體完美結合的追求。
畢加索64歲時給她的生日賀信中說:“在這個世界上,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這幅畫作可以說是畢加索對靈與肉的最完美的體現(xiàn)。畫面用線條勾勒女人體輪廓,并置于紅色背景之前,肢體沒有做分解,只是稍稍夸張的劃分。色彩也極其單純?!秹簟放c《鏡前的女人》屬于畢加索立體派和新古典主義相結合的產(chǎn)物。是形象極端自由性——線條和色彩自由組合的杰作。
用榮格的一句話來說:“無意識的集合體?!?/p>
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夢境中的模擬逃跑過程是行為遺留,有助于我們在現(xiàn)實中脫離現(xiàn)實。
B.人在做夢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回憶學習能力,讓我們的信息篩選強度更高。
C.夢境是一個主動遺忘的過程米奇森提出的理論,指出夢境的本質是快速遺忘。
D.情緒治療屬于一種夢境幻想與現(xiàn)實交替的過程,此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2.根據(jù)材料二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莊生曉夢中莊子通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后蝴蝶的事件的描述與探討,點明了人不可確切的區(qū)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
B.黃粱一夢的故事告訴我們榮華富貴并不是長久的,美好的事物總是轉眼成空,常比喻夢寐以求之欲望落空。
C.江淹夢筆常用于比喻才思減退,如“宋玉悲秋愁悶,江淹夢筆寂寞”,相近的詞語有“江淹才盡”“夢筆生花”“江郎才盡”。
D.南柯一夢比喻世事無常,所有的榮華富貴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不需要執(zhí)著于此,生活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nèi)フ湎?,一切榮譽可能瞬間即逝。
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從詩的部分內(nèi)容中體現(xiàn)全詩不能反映“夢情”的一項是(3分)
A.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K軾
B.心知不可見,念念猶咨嗟?!钋逭?/p>
C.錦瑟無端五十弦,一柱一弦思華年?!钌屉[
D.故國夢重歸,覺來雙垂淚?!铎?/p>
4.從語文角度出發(fā)并根據(jù)材料三畫作的解釋,簡要分析畫作的含義。(4分)
5.古代人常云“夢境乃吉兇之兆”請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分析這句話。(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文本一:
利劍 (陳振林)
秋夜,七十五歲的老將軍揮起了手中的利劍。
利劍閃過一道寒光,劍刃像掀起一陣狂風,就要隨著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馳騁。
三十八年前,也是這樣的一個秋夜,也是沒有月亮的晚上,也是揮著這把利劍,將軍一個人,沖出了重重包圍。那晚,將軍正和兄長等著入宮參拜君王的父親回家。夜已經(jīng)深了,父親還沒有回來,卻差人送回一封信。父親在信中說:“王急召,兄弟二人速至。”信上插了一根雞毛,兄弟二人知道這是特別緊急的意思。兄長建議即刻入宮,臨出發(fā)時,一向聽從兄長言語的將軍卻停下了腳步,輕聲對兄長說:“莫不是出事了?父親似有暗示……”
兄長不聽。兄弟二人分道揚鑣。
正值盛年的將軍沖出重圍,倉皇逃離,跌跌撞撞,夜行在崎嶇小道上。黎明時,他聽到消息:父兄二人在王宮內(nèi)被殺。他隱隱感覺,有追兵一路尾隨,隨時可能追上來。
他沒有忘記帶上那把利劍,那是他八歲時父親放在他手上的。那真是一把寶劍,劍鞘全身呈古銅色,上邊雕著一條龍。龍的爪子張開著,是在天飛舞的樣子??伤麤]有工夫看這飛舞著的龍了,只能拼命逃離。雖然被通緝,但逃離的路還算順暢。要過江了,正愁沒有船只時,即刻就從蘆葦蕩里鉆出來一個漁夫。肚子正餓的時候,一名少女送來了飯食。最難的是通過那道關口,那里駐守著重兵。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間白了頭。模樣變了,關口也就過了。
一路奔走,手中的利劍一直在告訴他,一定要為父兄報仇。進入這個陌生的國,他不遺余力地幫助陌生之國的王,讓這個陌生的國變得強大。第十六個年頭,將軍帶著陌生之國的兵士,握著那把飛舞著龍的利劍,踏上了父兄被殺的土地。他,終于報仇了。他成為父子兄弟情深的楷模,成為這塊土地上的英雄。
他的利劍,幫助著陌生之國的王,伸向一個又一個國的國土??伤麤]有想到,他的
利劍,終有一天會伸向自己的脖頸。那一天,陌生之國的王更陌生了,他給七十五歲的將軍送來了一把劍。老將軍知道,這是要將自己賜死的王令。可是,明明自己手中有一把利劍啊。
老將軍連夜將兒子送到鄰國的友人身邊,只匆匆叮囑幾句,就返回家中。老將軍叫來親信,吩咐道:“我死之后,請將我的頭顱掛在城門上,我要親眼看到敵國被攻破城門的場面……”
秋夜,七十五歲的老將軍舉起手中的利劍。利劍,終究揮向了自己。
幾年后,有人看到一名威猛的年輕將軍在戰(zhàn)場上自由馳騁,模樣像極了多年前自殺的老將軍。他的手中,緊握著一把雕刻著飛龍的利劍。人們知道,年輕將軍復仇的時刻到來了,他一定能夠為自己的父親報仇。
幾年過去了,年輕的將軍一心苦練自己的騎射本領。
又是幾年過去了,年輕將軍一心訓練著軍隊里的兵士。
有一天,一位長者走近年輕的將軍,問:“你是……他的兒子嗎?”
“我是?!蹦贻p的將軍回答。
“你知道你父親是怎樣死去的嗎?”長者問。
“知道?!蹦贻p人答。
“他的利劍還在你手上呢。”長者捋了下長須說道。
“在我手上?!蹦贻p的將軍握了握手中的劍說,“當年,父親還給了我另一把利劍?!?/p>
“哦?什么利劍?”長者來了興趣。
年輕的將軍湊近長者,輕輕地說了四個字——“不要報仇”。
文本二:
醉與癡 (黎武靜)
——(文章利劍卷首語)
這世上多的是醉與癡的人。劉伶醉于酒,黛玉癡于花;徐霞客醉于山水,顧愷之癡于丹青……
專注地沉浸在對某樣事物的愛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醉和癡暗示著專注與持久,以及單純而明凈的心靈背景。這會讓人將人生變成一串串接連不斷的賞心樂事,讓快樂加倍。
前人曾有高論,“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一個人人都有小癖好的世界,是多么值得一往情深。
有人愛記賬,有人愛整理;有人喜歡飯后散步,有人喜歡晚來鉤花;有人熱愛用毛筆抄寫古文,有人熱愛踏著單車繞城一周。大家都以熱愛的姿態(tài)善待生活,在醉與癡中尋找自我。
有人愛上網(wǎng),有人愛上山;有人喜歡周末游湖玩耍,有人喜歡假日閉門在家;有人執(zhí)著于購物而戀戀不舍,有人對著偶像劇淚眼婆娑難以自拔。蕓蕓眾生,各有千秋,大千世界里有各種各樣的小美好,在等待我們發(fā)掘和熱愛。有緣的人與物,總能在生命的某個轉彎處相遇。
那些小小的癖好,就是我們熱愛生活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太過理智的取舍像沒有懸念的劇集,只有這些小小的難舍情懷,透露著一個人內(nèi)心的柔軟。
醉與癡,都是有情。保持平淡生活里一份小小的癡迷與留戀,就像保有一個讓人快樂的秘密。
紅塵多情,如醉如癡。
(兩篇文本摘自《讀者》)
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利劍閃過一道寒光,劍刃像掀起一陣狂風,就要隨著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馳騁”寫出了主人公心請的復雜性,奠定了本文悲涼的情感基調。
B.本文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間白了頭。模樣變了,關口也就過了。側面突出了他的傷心與急切,也表現(xiàn)出關口審核嚴謹。
C.一把利劍承載著三代人使命,一把利劍串聯(lián)起三代人的情感,突出了文章中心與利劍的重要意義。
D.本文利劍刺向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百征沙場,勢力強大,皇帝為保全自己,決心殺死他。
7.下列對文本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以“利劍”為線索,串聯(lián)起全文,使文章結構嚴謹,情節(jié)起伏,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B.本文“秋夜,七十五歲的老將軍揮起了手中的利劍”與“秋夜,七十五歲的老將軍舉起 手中的利
劍。利劍,終究揮向了自己”前后呼應,起突出與強調作用,使文章感情更悲涼。
C.本文運用插敘的手法,交代了三十八年前發(fā)生的事情與他揮舞利劍的原因,又寫了兒子后事。使文章主題更加豐富多元化。
D.本文語言描寫不多,可語言描寫處處精準到位,一步步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展示文章中心,又使讀者讀來聲臨其境。
8.文本二卷首語為什么能被稱為文本一的卷首語,請簡要分析。(4分)
9.文本一中為什么他讓兒子不要復仇,而“利劍”在文中有什么含義,請結合簡要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臣聞人君有必勝之道,故能并兼廣大,以一其制度,則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連刑,謂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謂禁止行道,以網(wǎng)外奸也;三曰全軍,謂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結其聯(lián)也;四曰開塞,謂分地以限,各死其職而堅守也;五曰分限,謂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車為固,以逆以止也;六曰號別,謂前列務進,以別其后者,不得爭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謂彰明行列,始卒不亂也;八曰全曲,謂曲折相從,皆有分部也;九曰金鼓,謂興有功,致有德也;十曰陳車,謂接連前矛,馬冒其目也;十一曰死士,謂眾軍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戰(zhàn)車,前后縱橫,出奇制敵也;十二曰力卒,謂經(jīng)旗全曲,不麾不動也。此十二者教成,犯令不舍。兵弱能強之,主卑能尊之,令弊能起之,民流能親之,人眾能治之,地大能守之。國車不出于閫,組甲不出于橐,而威服天下矣。
兵有五致:為將忘家,逾垠忘親,指敵忘身,必死則生,急勝為下。百人被刃,陷行亂陳;千人被刃,擒敵殺將;萬人被刃,橫行天下。
武王問太公望曰:“吾欲少間而極用人之要?!蓖麑υ唬骸百p如山罰如溪太上無過其次補過使人無得私語諸罰而請不罰者死諸賞而請不賞者死?!?/p>
伐國必因其變。示之財以觀其窮,示之弊以觀其病,上乖者下離,若此之類,是伐之因也。
凡興師,必審內(nèi)外之權,以計其去。兵有備闕,糧食有余不足,校所出入之路,然后興師伐亂,必能入之。
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地廣而人寡者,則絕其阨;地狹而人眾者,則筑大堙以臨之。無喪其利,無奪其時,寬其政,夷其業(yè),救其弊,則足施天下。
今戰(zhàn)國相攻,大伐有德。自伍而兩,自兩而師,不一其令。率俾民心不定,徒尚驕侈,謀患辨訟,吏究其事,累且敗也。日暮路遠,還有挫氣;師老將貪,爭掠易敗。
凡將輕、壘卑、眾動,可攻也。將重、壘高、眾懼,可圍也。凡圍,必開其小利,使?jié)u夷弱,則節(jié)吝有不食者矣。眾夜擊者,驚也;眾避事者,離也;待人之救,期戰(zhàn)而蹙,皆心失而傷氣也。傷氣敗軍,曲謀敗國。
(選文摘自《兵教下》)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賞如山/罰如溪/太上無/過其次/補過/使人無得私語/諸罰而請不罰者死/諸賞而請不賞者死。
B.賞如山/罰如溪/太上無過/其次補過/使人無得私語/諸罰而請不罰者死/諸賞而請不賞者死。
C.賞如山/罰如溪/太上無過/其次補過/使人無得私語/諸罰而請/不罰者死/諸賞而請/不賞死。
D.賞如山/罰如溪/太上無過/其次補過/使人無得/私語諸罰/而請不罰者死/諸賞而請/不賞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逾垠,逾垠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越境,亦作“踰垠”,猶越境。
B.備闕,指足備于缺少,又指備其所缺以補之也。
C.大堙,指土地,古代攻城時,積土為山,然后登堙以觀敵情。
D.夷弱,意思是削弱,本詞中夷是創(chuàng)傷的意思,弱是弱小的意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中人君有十二種方法,掌握這些方法即可有此效果:人口眾多而龐雜的也可以治理好,土地廣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B.本文中對軍隊有五條要求:受命為將要忘掉家庭,出國作戰(zhàn)要忘掉父母,臨陣殺敵要忘掉自己,只有抱必死的決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勝,是不好的。
C.本文中凡是敵人將帥輕浮、營壘低矮、軍心動搖的,就可以進攻它。將帥穩(wěn)重、營壘高大、軍心恐懼的,可以圍困它。
D.本文中興兵作戰(zhàn),不一定研究敵我形勢的變化,只要計劃軍隊行動。敵我戰(zhàn)備程度,糧食多少,比較雙方進出道路遠近險易,然后出兵進攻,很大程度上可以順利攻入敵境。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臣聞人君有必勝之道,故能并兼廣大,以一其制度,則威加天下。
(2)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
14.結合選文,請你簡要談一談本文中治國作戰(zhàn)的啟示。(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0~14小題。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納蘭性德?(清)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愿。
1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生若只如初見”指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抱著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
B.“何事秋風悲畫扇”扇子是夏天用來驅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xiàn)實當中
C.“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二句: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
D.這首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凄婉,屈曲纏綿。充滿深深的憤怒和不滿之情。
17.請你簡要分析“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這一句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閱讀下面的題目,完成17小題。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賦》中“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的手法,傳達出對人生之短暫與個體之渺小的感傷。
(2)《次北固山下》,表現(xiàn)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guī)律兩句詩“_____,_____”。
(3)《蜀道難》中,借助神話和對迂回曲折河流來突出蜀道高險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題。
技能提升行動,重點是持續(xù)實施職業(yè)技能提升行動,大力發(fā)展技工教育,____國家鄉(xiāng)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qū)職業(yè)技能提升工程,支持技能人才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技能強企行動,重點是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lián)合培養(yǎng)’為主要內(nèi)容的中國特色企業(yè)新型學徒制,健全產(chǎn)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大規(guī)模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活動,支持企業(yè)自主開展技能等級認定;技能激勵行動,重點是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力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健全技能人才職業(yè)發(fā)展通道,大力_____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技能合作行動,重點是做好世界技能大賽等國際賽事的參賽和辦賽工作,加強技能領域國際交流合作,促進職業(yè)資格證書國際互認?!痹撠撠熑私榻B道。
為_____技能中國行動落實,《方案》明確要求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_____組織領導和實施力度。同時,明確了2021—2022年推進技能中國行動的10項重點工作任務。《方案》還提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根據(jù)各地實際,通過與省級人民政府簽署部?。▍^(qū)、市)共建協(xié)議等方式,推動各地打造技能省市。據(jù)了解,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吉林、安徽、河南、湖北、云南、西藏、新疆等9個省區(qū)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簽署了技能領域的部省共建協(xié)議,共同推進技能社會、技能強省、技工大省等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通過實施技能中國行動,這為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技能保障。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實施 弘揚 推進 加強 B.實施 發(fā)揚 推動 加強
C.開展 弘揚 推動 增強 D.開展 發(fā)揚 推進 增強
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通過實施技能中國行動,為全面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技能保障。
B.通過實施技能中國行動,這為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人才技能支持。
C.通過實施技能中國行動,這為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D.通過實施技能中國行動,為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小題。
為加強中醫(yī)藥人才隊伍建設,執(zhí)法檢查報告建議,提高中醫(yī)藥教育整體水平,發(fā)揮中醫(yī)藥院校培養(yǎng)人才主陣地作用,提高中醫(yī)類專業(yè)經(jīng)典課程比重。要特別注重臨床實踐,突出中醫(yī)臨床能力培養(yǎng),加強“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基礎診療能力訓練,早臨床、早跟師,不斷提升診療水平。發(fā)展中醫(yī)藥師承教育,完善師帶徒制度,規(guī)范師承教育的資質、形式、考核等要件,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
( )。 ,各地方要全面落實中醫(yī)藥法關于建立健全中醫(yī)藥管理體系的規(guī)定,明確省、市、縣各級政府承擔中醫(yī)藥管理職能的機構。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落實對公立中醫(yī)醫(y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的投入責任。 ,健全符合中醫(yī)治療特點的醫(yī)保管理和支付方式,進一步完善鼓勵中醫(yī)藥服務提供和使用的醫(yī)保政策。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執(zhí)法檢查報告還建議完善中醫(yī)藥管理體制機制,加大中醫(yī)藥發(fā)展保障力度
B.執(zhí)法檢查報告還建議提高中醫(yī)藥管理水平,擴大對中醫(yī)藥的影響
C.執(zhí)法檢查報告還建議提高中醫(yī)藥管理水平,加大中醫(yī)藥發(fā)展保障力度
D.執(zhí)法檢查報告還建議完善中醫(yī)藥管理體制機制,擴大對中醫(yī)藥的影響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6分)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列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材料
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1949年7月,人民日報在頭版發(fā)布了向全國征集國旗、國徽、國歌詞曲的啟事,并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響應。有一位青年,用莊嚴大氣的中國紅作為底色,設計出簡潔的五星構圖。他就是國旗設計者曾聯(lián)松。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他設計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從此,不論走到哪里,只要看到五星紅旗,每個國人心中就會燃起無言的感動。
2021年10月1日,中國成立72周年,追夢青春,強國有我,這盛世如我們所愿。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1.D
2.C
3.B
4.材料三的畫作是作者畢加索為紀念自己與戀人女子的初次相遇所作。
通過此畫作側面突出了畫家對戀人女子的深愛。
畫作既表現(xiàn)了少女肉體之美,也表現(xiàn)畫家自己對精神和肉體完美結合的追求。
同時此畫以夢境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夢的紀念與鑒賞性,展現(xiàn)整體材料對夢的意義揭示,具有獨特意味。
5.“夢境乃吉兇之兆”是指夢境既有危險性,但又有美好性。(1分)
危險性是指夢境中的危險性行為對現(xiàn)實的影響與對個人健康的危害,也指虛想而危害個人的前途。(2分)
美好性是指夢境中對模擬逃跑、回憶學習、快速遺忘與情緒治療這些對人具有良好影響的作用。(2分)
此句是對全材料高度概括,深刻揭示夢境意義。(1分)
6.C?
7.D
8.文本一講述的是三代人之間從死亡到復仇再到廓然開朗的事件,主人公“我”一生都在復仇,在最后終于明白了所謂癡迷“復仇”也逃不過死亡之命。
而文本二講述的醉與癡則是因為迷戀癡戀所以去做,紅塵多情,如醉如癡。正如文本一主人公寫照,一生癡迷復仇倒不明白真正的內(nèi)涵,但他最后在死亡前明白真諦。因此文本二卷首語為什么能被稱為文本一的卷首語。
9.因為:他明白即使兒子變得強大為他復仇,在最后也會因此而喪命。
他也不想要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一生癡迷復仇,而從改變下一代人命運。含義:利劍是三代人的傳承,承載著報國與家族的使命,但也因此強大而被賜劍而亡象征著無奈與統(tǒng)治者昏庸。
利劍也是復仇的象征,一把利劍一生復仇一代再亡,但也從中警示著我們不要被復仇而沖昏頭腦,不要復仇也許明天會更好,命運從此改變。
10.B
11.C
12.D
13.(1)我聽說人君掌握了必勝的方法,就能兼并廣大的土地,實行統(tǒng)一的制度,從而威震天下
(2)土地廣闊而人口少的,就要控制它的樞紐要害,城市狹小而人口稠密的,就構筑土山攻城。
14.實行統(tǒng)一的制度,對軍隊要求提高,善用人;必須詳細研究敵我形勢的變化,以計劃軍隊的行動;有明智的攻擊選擇,如選擇將軍輕浮、軍心動搖、國家不穩(wěn)的。
15.C
16.這里化用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的句意。(1分)女子將二人比作明皇與貴妃,可是你又怎么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huán)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3分)整首詩到這里就結束了,但女子的哀怨之情卻持久的纏綿在讀者心中,久久不曾消退,令人回味無窮。(2分)
17.(1)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18.A
19.D
20.構成:四句構成排比,以技能為主題,揭示技能的作用與意義;(2分)
表達效果:深刻地揭示了技能地重要意義與建設技能中國的重要性、必要性;(2分)增強文章氣勢與表達效果,朗讀更有節(jié)奏感。(1分)
21.A
22.完善管理體系;加強統(tǒng)籌規(guī)劃;完善醫(yī)保政策機制
23.略
【參考譯文】
我聽說人君掌握了必勝的方法,就能兼并廣大的土地,實行統(tǒng)一的制度,從而威震天下。其方法有十二條:一是“連刑”,即一個犯罪,全伍連坐;二是“地禁”,即是管制交通,以防止奸細;三是“全車”,就是說戰(zhàn)車上的甲士和隨車步卒都要在車長統(tǒng)一指揮下,協(xié)調一致地行動;四是“開塞”,即劃分防區(qū),各自盡忠職責以行堅守;五是“分限”,即營陣左右相互警衛(wèi),前后相互照顧,環(huán)列戰(zhàn)車,形成堅固營壘,用以抗拒敵人和保障宿營安全;六是“號別”,即前列部隊進戰(zhàn)時,與后列界限分明,后列不得搶先突進,以免次序紊亂;七是“五章”,即用五種顏色的標記以區(qū)別行列;保持部隊始終不亂;八是“全曲”,即各部隊在行動中互相連系,保持自己在戰(zhàn)斗隊形中的關系位置;九是“金鼓”,即激勵將士殺敵主功,為國犧牲;十是“陣車”,即駐止時用戰(zhàn)車前后連結成陣,遮蔽馬的雙目以免驚馳;寸一是“死士”,即從各軍中選拔有才而能勇敢的人,乘著戰(zhàn)車,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出奇制勝;十二是“力卒”,即選用才力超群的人掌管軍旗,指揮部隊,沒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動。按照以上十二條進行教育后,有效逼犯教令的決不寬容。這樣,軍隊戰(zhàn)斗力弱的可以增強,君主威望不高的可以提高,法令廢弛的可以整頓,人民流散的可以歸附,人口眾多而龐雜的也可以治理好,土地廣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對軍隊有五條要求:受命為將要忘掉家庭,出國作戰(zhàn)要忘掉父母,臨陣殺敵要忘掉自己,只有抱必死的決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勝,是不好的。百人死戰(zhàn),就可以摧破敵陣。千人死戰(zhàn),就可以擒敵殺將。萬人死戰(zhàn),猶可以橫行天下。
周武王問太公望說:“我想用點時間來研究一下用人的要領?!?/p>
太公望說:“獎勵好人好事,要象高山那樣的堅定不穢,懲罰壞人壞事,要象溪水那樣的通行無阻。執(zhí)行賞罰最重要的是不發(fā)生差錯,其次是有了差錯及時糾正,這就不合使人背后議論了。凡是有罪當罰而請求不罰的處死,有功當貧而請求木常的處死。討伐別的國家,必須利用它國內(nèi)的變亂。觀察它的財政情況,看它是否窮困,觀察它國內(nèi)的弊端,看它有何危機,看它上層是否專橫暴戾,下層是否離心離德,有了這些情況就是有了可以討我伐的因素?!?/p>
興兵作戰(zhàn),必須詳細研究敵我形勢的變化,以計劃軍隊的行動。敵我戰(zhàn)備的程度,糧食的多少,比較雙方進出道路的遠近險易,然后出兵進攻,必能順利攻入敵境。敵人地大而城小,必先占領廣闊的'土地。城大而地窄,必先攻占它的城市。
土地廣闊而人口少的,就要控制它的樞紐要害,城市狹小而人口稠密的,就構筑土山攻城。對敵國不要損害其民眾的利益,不要耽誤民眾的耕種,廢除苛刻的法令,安定人民的生活,拯救民眾的疾苦,這就是施恩于天下了。
現(xiàn)今各國互相攻伐,往往仗恃強大,攻擊施行德政的國家。軍隊從“伍”到“兩”,從“兩”到“師”,命令不統(tǒng)一,軍心不安定。崇尚驕奢,惹事生非,官吏忙于處理這些事情,徒勞精力,招致戰(zhàn)敗。成功無望,還師罷軍,挫傷士氣,久戰(zhàn)疲憊,將帥貪功,士卒劫掠,這就很容易被戰(zhàn)敗了。
凡是敵人將帥輕浮、營壘低矮、軍心動搖的,就可以進攻它。將帥穩(wěn)重、營壘高大、軍心恐懼的,可以圍困它。圍困敵人,必須給它展示一線希望,使它斗志逐漸削弱,時間一久,即使敵人節(jié)約糧食,也會陷于饑餓了。敵方士兵夜間自相攻擊,是軍隊驚恐不安的表現(xiàn)。士兵不聽指揮,是上下離心離德的表現(xiàn)。等待別國救援,會戰(zhàn)前局促不安的,是信心喪失,士氣沮喪的表現(xiàn)。士氣沮喪,軍隊就會失??;謀略錯誤,國家就會敗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