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寧簫語·第50期·是什么阻礙了我們把握演奏的本質(zhì)·20200714
根寧簫語是我的日常隨筆,當然,內(nèi)容主要是關于樂器和音樂的。

《根寧簫語·第45期·再談學簫誤區(qū)·20200627》談到一個常見的學習誤區(qū),“忽視本質(zhì)偏愛噱頭”——偏愛噱頭固然是常見的弊病,不過,就算不偏愛噱頭,具體該怎么做,才能把握演奏技術的本質(zhì)?樂器演奏的學習有著顯而易見的難度,是什么阻礙著我們把握演奏的本質(zhì)?這些問題以前雖多有觸及,但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描述。試總結(jié)如下。
把握演奏技術本質(zhì)的一般過程:
1.?????? 學習與思考。對演奏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做全面、細致、深入的學習,并進行透徹的思考。具體來說,盡可能全面地收集相關的技術材料,如教程,文章,教學音視頻,相關音樂作品等,并對這些材料的質(zhì)量進行鑒別——摒棄粗制濫造或二手、三手的劣質(zhì)材料,留下有真知灼見的第一手材料,對初學者來說,可以請老師或有經(jīng)驗的朋友幫忙推薦和鑒別。對鑒別后的材料進行認真的閱讀和思考(參見《根寧說簫“往期重要內(nèi)容”指南20200622》);
2.?????? 實驗與驗證。在學習、思考的基礎上,反復進行各種徒手與簫上實驗——用實驗來驗證、修正和深化學習思考的成果。這里所說的,是專門設計用以輔助理解演奏技術本質(zhì)的實驗,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演奏訓練,做這些實驗,能有效揭示演奏技術的動覺特征,尤其是那些看不見的、體內(nèi)器官的動覺特征,往往能對演奏者把握技術本質(zhì)起到撥云見日的關鍵作用(參見《簡單而實用的學簫實驗·合集(共17個)》);
3.?????? 針對性訓練。結(jié)合自身情況,最終落實為強度與頻度足夠的針對性訓練上去——惟其如此,對演奏技術本質(zhì)的把握,才會成為一件遲早發(fā)生的大概率事件。在初步領會某種演奏技術的動覺特征后,只有通過強度和頻度都足夠的針對性訓練,才可能讓相關肌肉運動方式逐漸內(nèi)化,最終為演奏者的習慣甚至本能——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練簫”。不過,如果缺了前兩個步驟的工作,演奏者的練習很有可能是盲目甚至錯誤的——需要提醒的是,演奏者應把前兩個步驟的內(nèi)容,即對技術的學習和思考,以及利用實驗揭示動覺特征等,看作是貫徹于樂器學習過程始終的一項工作——當學習出現(xiàn)困難,或技術水平出現(xiàn)反復時,這項工作正是我們用來突破障礙的基礎和工具。
下面考察,是哪些錯誤的方法或習慣,在阻礙著我們把握演奏技術的本質(zhì)。
1.?????? 徹底排斥理性學習。有種說法——因為樂器演奏是實操技藝, “理論太多反而不好”。其實不少教材也透露出這樣一種傾向性——以粗略模糊的簡短語言對演奏技術進行描述之后,馬上接著的,就是一篇篇的練習曲了——這種教學結(jié)構,對配備專業(yè)教師的學生來說,也許是可行的,因為在專業(yè)課上,學生會得到老師充分的言傳身教;對不世出的天才來說,也許是可行的,因為天才很少犯錯,且具備與生俱來的強大糾錯能力——而對于普通學習者,尤其是自學者來說,則是災難性的。理論(很多時候是‘方法’,而不是理論?。┲挥姓_、全面與否的區(qū)別;只有指導意義大小、可操作性強弱的區(qū)別,哪有什么理論是“過多”的?缺乏理性學習與思考的基礎,訓練的正確性和效果將無法保證,是希望渺茫的。順便說一句,之前提到 “錯把方法當做理論”的誤區(qū)(參見《根寧簫語·第45期·再談學簫誤區(qū)·20200627》),多多少少,也是拒絕理性學習的一種表現(xiàn)。
2.?????? 過度依賴視覺學習。例如,學習口法時,有的學習者把模仿他人演奏的外部形態(tài),如口型,作為主要、甚至唯一的學習手段。這樣的學習方式,缺乏對口法本質(zhì)的理性了解,過度依賴于視覺學習,而忽視了理性學習(材料閱讀和理解)和觸覺學習(實驗)等其他重要的學習方式——對掌握口法技術的本質(zhì),無疑帶來了障礙。過度依賴視覺學習的不良習慣,普遍存在于氣法、指法、姿勢、技巧等其他方面,值得警惕。
3.?????? 訓練強度頻度不夠。演奏技術的本質(zhì)必須通過肌肉運動的內(nèi)化來體現(xiàn),缺乏足夠強度和頻度的針對性訓練,這種內(nèi)化機制是無法實現(xiàn)的。訓練的強度,指每次訓練的質(zhì)量與持續(xù)時間;而訓練的頻度,則是指訓練的頻次和周期性。在樂器學習者當中,所謂“任何問題的答案都是‘練就一個字!’”——這類說法,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不過,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防止把訓練孤立化,上面提到過,訓練一定要結(jié)合學習和實驗,否則難免產(chǎn)生盲目性,而盲目性是練習的大敵;一是要兼顧強度和頻度,一曝十寒式的訓練在頻度方面當然是失敗的,而不少學習者的訓練內(nèi)容中,更普遍存在著計劃性不夠,強度不夠的問題。具體來說,想到哪練到哪,容易的,喜歡的,就多練會兒;困難的、不喜歡的,就少練會兒……這樣的練法,在強度上當然是不合格的。

學簫請看 →?根寧說簫視頻教程1-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