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啊,南宋太廟柱墩已經(jīng)面目全非!

去年,我有一個朋友講了一個心酸的笑話:他碰到錢文忠,錢教授見面第一句感慨便是「我家祖墳被人挖了」。
?
錢教授說的是吳越王錢镠墓被盜一案。該案被披露之后,人民網(wǎng)的感慨是「位居鬧市卻遭劫」,新華社的批評是「盜墓賊可恨,『守陵人』也難辭其咎」。
?
不幸中的萬幸是:被盜的 175 件文物已全部追回,盜墓賊已被判無期徒刑。
?
這一頁算是翻過去了。
?
真的翻過去了嗎?同樣「位居鬧市卻遭劫」的,恐怕還有南宋太廟。前幾天去杭州鬧市區(qū)的太廟廣場(南宋太廟遺址公園)閑逛,看到南宋太廟柱墩原物(雕龍柱礎(chǔ))有些不對勁,于是翻出十年前我們拍的照片對比了一下,竟然已經(jīng)面目全非。
?
這是十年前我們拍的照片——


這是前幾天我們拍的照片——

兩相對比,更感面目全非。細看對比,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面目全非,顯然不是由于露天放置而被風(fēng)化的結(jié)果,而是遭到了人為破壞。
?
杭州作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地表遺存極少,南宋太廟柱墩原物是極為珍貴的遺存。浙江省委書記在力推「宋韻文化」,令人鼓舞。南宋太廟柱墩原物顯然不該遭此面目全非。
?
怎么說才好呢。
?
是否珍視城市記憶,未必是去新建什么,更是用心保存什么。城市記憶跟 GDP 一樣重要,甚至比 GDP 更重要。
?
又想起奧爾罕·帕慕克的那句話:城市的命運就是我們的命運。
?
怎么說才好呢?或許只能再用奧爾罕·帕慕克的另一句話來彼此安慰:美景之美,在其憂傷。
?
歲在壬寅,時值清明。
文|劉德科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