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玻璃心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只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他見這羅剎國里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三更的草雞打鳴當(dāng)司晨……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刀郎新歌《羅剎海市》的這些話怎么就讓娛樂圈的某些人不淡定了,有被人死拉硬扯變得不淡定的,有愿者上鉤變得不淡定的,有囫圇吞棗變得不淡定的,還有不往自己身上扯一點感覺不像娛樂圈的人一樣變得不淡定的,反正是,刀郎你千不該,萬不該,用這樣一首歌來讓人不淡定、不舒坦,而且,歌詞又是借鑒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文言短篇小說《羅剎海市》。
蒲松齡是什么人,《聊齋志異》是什么書,看似寫的都是鬼啊怪的,喻的都是神和仙,自然也離不開人。既然你刀郎敢用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內(nèi)容,豈不就是想借古諷今,說今天娛樂圈中的人,實際都是鬼和怪,沒有幾個人可信嘛?;蛘哒f,沒有幾個人能放在你刀郎的眼里嗎?
于是,那些曾經(jīng)批評過刀郎的人跳出來了,那些覺得刀郎的歌沒有品位的人跳出來了,那些不喜歡的人也跳出來了,解釋的解釋,說明的說明,憤怒的憤怒,痛恨的痛恨,反正是,刀郎的《羅剎海市》,不是一首好歌,是在攪局娛樂圈的歌,是否定娛樂圈的歌,是讓娛樂圈不安定的歌。

可能是這首歌太火的緣故,有些人不敢去頂著這樣火爆的歌說“不”,擔(dān)心說了之后會讓自己灰頭土臉。不然,一定會有人跳出來,抵制這首歌,抵制刀郎,甚至要求有關(guān)方面封殺刀郎以及《羅剎海市》。因為,這首歌的鋒芒太露了,讓沉寂的娛樂圈一下子跳動得太熱烈、太激動人心了。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從《大漠情歌》進入娛樂圈,然后用缺乏音樂高度和難度,但朗朗爽口的音樂讓自己揚名娛樂圈,到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再到現(xiàn)在突然又紅遍大江南北,刀郎憑什么再度紅火?這才是娛樂圈不淡定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刀郎真的“得罪”了誰。
也許,這就是娛樂圈的玻璃心,那可憐到極限的自尊和嫉妒,且不含任何羨慕之心,甚至連恨的內(nèi)涵都沒有。有了玻璃心,也就容易陷入自我痛苦和悲傷之中了。

想想也是,你刀郎有多少能耐,敢與娛樂圈的大腕們叫板,敢拿《羅剎海市》喻古諷今。就算《羅剎海市》再火爆,能與大腕們的地位相比嗎?就算可以拿出好歌,也要先拜碼頭,而不是自己火爆。實際上,娛樂圈的那些事,還需要刀郎用《羅剎海市》來諷刺嗎?哪個關(guān)注娛樂圈,不,斜瞟娛樂圈的人,不能說出娛樂圈的一些糗事來。《羅剎海市》只是顯得更文字一點、更隱喻一點,或者更形象一些而已。
既然鉆進了娛樂圈,就不要怕別人說。就算刀郎有所指,也大可大度一些。因為,只要說別人,就必須被人說,這是相互的,誰也改變不了的,就看心理有多強大了。真正心理強大者,才不怕別人說呢,倒是怕沒人說,那就說明自己不值得別人說、別人關(guān)注了。更何況,刀郎既不是判官,更不是閻王,他的《羅剎海市》,決定不了別人的命運,何必那么頂真、那么玻璃心呢?

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由于編排了一些尺度相對較大,但藝術(shù)性很強的舞蹈,陷入了輿論的風(fēng)口浪尖。但是,楊麗萍老師沒有因此而沉默,就放棄自己具有創(chuàng)新意味的舞蹈,而是迎著批評聲,又創(chuàng)作編排了新的舞蹈,仍然尺度比較大,甚至有人指責(zé)舞蹈涉性,要求查處。面對指責(zé)、批評,楊麗萍老師沒有退縮,也沒有辯白,而是讓公眾自己爭論和判斷。為什么她沒有玻璃心,因為她是藝術(shù)家,藝術(shù)家是不怕批評的,也是不怕質(zhì)疑的。娛樂圈那些個人,如此容易被刀郎的《羅剎海市》所“擊”中,原因就在于,他們不是藝術(shù)家,他們是娛樂玩家,參加一些綜藝節(jié)目,演一點流量電視劇,做幾個搞笑動作,然后,就啥也沒有了。而從他們的身上,除了一時之笑之外,啥藝術(shù)享受也沒有。自然,也就玻璃心極強,經(jīng)不住任何風(fēng)浪了。刀郎用如此尖銳的文字,在他們的眼里,自然是大逆不道了。即便看不懂個中的意思,也在人云亦云中,變得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