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盤擴容三種方式
Linux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數(shù)據(jù)量不斷增大,導(dǎo)致磁盤空間不足,需要增加磁盤空間,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直接給 / 分區(qū)(或者某一分區(qū))擴容,直接在原有磁盤上增大空間
2、給虛擬機新增一塊磁盤,為這塊磁盤新建一個分區(qū)
3、給虛擬機新增一塊磁盤,并把磁盤空間擴容到原有分區(qū)
1、給 / 分區(qū)擴容
查看磁盤空間大小,目前 / 分區(qū)大小為50G,并且只有一塊磁盤

給/dev/vda 增加50G的空間,并把這50G擴容到 / 分區(qū)

/dev/vda 目前為100G,接下來對磁盤進行分區(qū),創(chuàng)建物理卷,把新增的物理卷加到卷組里

對磁盤分區(qū),使用fdisk /dev/vda ,輸入n 新建分區(qū),然后一直回車,最后輸入 w 保存配置;創(chuàng)建完成之后,可輸入 p 查看;/dev/vda3 即為新建的分區(qū)


輸入partprobe 讓系統(tǒng)識別新增的分區(qū),然后創(chuàng)建物理卷,使用pvcreate /dev/vda3

擴展卷組,使用vgextend centos /dev/vda3命令,卷組信息可通過 vgdisplay 查看

擴展 / 的大小,增加50G,使用lvresize -L +30G /dev/mapper/centos-root命令,其中

重新識別 / 分區(qū)的大小,而ext4格式磁盤使用resize2fs /dev/mapper/centos-root

2、新增一塊磁盤并劃分獨立分區(qū),新增一塊100G的磁盤,劃分為/data

對磁盤 /dev/vdb 進行分區(qū),格式化,掛載
磁盤分區(qū)

格式化

創(chuàng)建掛載點 /data,掛載分區(qū)

實現(xiàn)開機自動掛載(編輯 /etc/fstab 文件),保存退出后,執(zhí)行 mount -a 無報錯則配置成功

3、新增一塊磁盤,并擴容到原有分區(qū)

新增一塊磁盤 /dev/vdc 大小為50G,并把空間擴容至 / 分區(qū)
對 /dev/vdc 進行分區(qū),并設(shè)置分區(qū)屬性
t: 修改分區(qū)文件系統(tǒng)id,選擇8e,LVM(與原有分區(qū)一致)
L:列出所有Hex代碼

輸入partprobe 讓系統(tǒng)識別新增的分區(qū),然后創(chuàng)建物理卷,使用pvcreate /dev/vdc1;pvdisplay查看

擴展卷組,擴展分區(qū)

查看磁盤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