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評話出版文本——兩漢篇
01西漢
西漢一直是大書中的重頭戲,遺憾的是出版文本數(shù)量無法與其地位相稱,評書門的道活更是只有半截。
評書西漢以丁家最為著名,丁正洪從小泡在史書中長大,擅長插花的書外書(這在文本中也得到很好體現(xiàn)),講一部西漢要插半部列國。在傳世西漢文本中,丁正洪與子丁建中、傳人李存源記述的就占了大部分。
《張良扶漢》,丁正洪傳本,丁建中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年10月,印量178,000,字數(shù)270,000(自博浪沙至劉邦入川,為丁西漢第一部)

《韓信掛帥》,丁正洪傳本,丁建中整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9月,印量21,500,字數(shù)228,000(自火燒棧道至金臺拜帥,為丁西漢第二部,可惜第三部《劉邦滅楚》未能出版)

期間選段:
“鴻門宴”,收于《中國評書精華講史卷》,1991年12月,春風文藝(以《張良扶漢》相關(guān)回目節(jié)縮而成)
“焚阿房分封諸侯”,收于《中國近代文學大系俗文學集1》,1992年12月,上海書店(節(jié)選《張良扶漢》半回)
“張良薦韓信”,收于《古今評書選》,1982年9月,春風文藝出版社(與《韓信掛帥》相關(guān)回目整理不同)
《博浪沙》,李存源口述,黃存洲記錄,北京出版社,1957年12月,印量21,500,字數(shù)43,000,列入“北京評書選”(自博浪沙至圯橋納履)

《西漢故事選》,李存源口述,王決、袁楓、陳連升整理,中國曲藝出版社,1987年12月,印量7,000,字數(shù)83,000(收14個選段,分別為“鐵錐刺秦”、“圯上納履”、“芒碭起義”、“樊噲下書”、“計取沛縣”、“項羽舉鼎”、“迎請范增”、“喜收酈生”、“智借張良”、“巧奪武關(guān)”、“游說退陣”、“鴻門赴宴”、“張良賣劍”、“問路殺樵”。據(jù)記載李存源共留下15段西漢錄音,不知落下了哪一段……)

其他選段:
“張良納履”,李存源口述,王決整理,收于《碧霞祠奇遇》,1986年2月,新華出版社(與《西漢故事選》中“圯上納履”整理不同)
“喜收酈生”,李存源口述,王決整理,收于《碧霞祠奇遇》,1986年2月,新華出版社(與《西漢故事選》中“喜收酈生”整理不同)
“劉邦借‘糧’”,李存源口述,陳連升整理,收于《碧霞祠奇遇》,1986年2月,新華出版社(與《西漢故事選》中“智借張良”整理不同)
“項莊舞劍”,李存源口述,王決整理,收于《碧霞祠奇遇》,1986年2月,新華出版社(與《西漢故事選》中“鴻門赴宴”整理不同)
其他評書評話文本
《楚霸王》,篤生(汪篤生)、鳳彩(單鳳彩),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印量61,890,字數(shù)130,000(自禹廟舉鼎至自刎烏江)

《西楚霸王》,袁闊成、袁田,北方文藝出版社,2011年4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320,000,列入“袁闊成評書代表作叢書”(自始皇東巡開書,可惜的是到鴻門宴后即剪書)

再版:《西楚霸王》,北方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列入“袁闊成評書典藏本”
《西漢——揚州評話藝人的腳本》,任永章撰,易德波、葛良彥主編,王亞龍助編,NIAS Press,2017年,印量不詳,字數(shù)不詳(揚州評話西漢之腳本資料,撰于約清末民初,包括全部手稿本之照片、中文釋文以及英文翻譯。關(guān)于腳本的作者,存在不同說法:一說為任永章,一說為許鴻章,現(xiàn)從戴步章之口頭記述)

《楚漢相爭》,張善安口述、許筱云、吳漢興整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3月,印量2,900,字數(shù)514,000(揚州評話,自七雄聚會至自刎烏江)

期間選段:“韓信執(zhí)法斬殷蓋”,收于《曲藝》雜志1984年9月刊(與《楚漢相爭》相關(guān)回目不同)
“芒碭山斬白蟒”,李偉清述錄,收于《杭州評話研究》,2009年6月,浙江攝影出版社(杭州評話)
《韓信傳奇》,李偉清口述、徐永華整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印量1,200,字數(shù)330,000(杭州評話,自韓信出世至未央宮,列入“文化杭州叢書”)

期間選段:
“韓信奔項”,收于《浙江曲藝叢刊》4,曲協(xié)浙江分會(與《韓信傳奇》相關(guān)回目不同)
“張良賣劍”,收于《浙江曲藝叢刊》2,曲協(xié)浙江分會(與《韓信傳奇》相關(guān)回目不同)
“韓信升堂”,收于《浙江曲藝叢刊》3,曲協(xié)浙江分會(與《韓信傳奇》相關(guān)回目不同)
“圯橋進履”,戴步章述、一葦(韋人)整理,收于《揚州評話選》2,1982年7月,上海文藝出版社(揚州評話)
另:“圯橋進履”,戴步章述、一葦(韋人)整理,收于《中國近代文學大系俗文學卷》2,1993年12月,上海書店(揚州評話,內(nèi)容同上)
“兩相合一道陳平”,洛地、周天祥,收于《浙江曲藝叢刊》4,曲協(xié)浙江分會(杭州評話)
02東漢
東漢書道不僅評書與評話大有不同,評書門與西河門區(qū)別也很大。傳統(tǒng)評書一般第一段自王莽篡位講到昆陽大戰(zhàn)、誅王莽;第二段自潼關(guān)散將講到二次光復、劉秀登基,前兩段合稱前部;另有登基后之續(xù)書,以云臺小將為主,可稱后部或少東漢。
出版文本中最具代表性也最為完整的是連家一派
《東漢演義》,上下二冊,連闊如口述,連麗如、賈建國整理,中華書局,2005年4月,印量5,000,字數(shù)770,000(傳統(tǒng)評書道子,根據(jù)民國《立言報》、《立言畫刊》連載整理,重編回目,相當于前部的約四分之三,講到更始喪命、太后封官)

修訂版:《東漢演義(典藏本)》,上下二冊,連闊如口述,賈建國、連麗如整理,中華書局,2013年7月,印量3,000,字數(shù)780,000(精裝,回目與開場白恢復舊刊)

期間選段:
“頭請姚期”,連闊如,收于《評書傳統(tǒng)作品選》,1958年1月,作家出版社(與《東漢演義》相關(guān)回目不同)
“頭請姚期”,連闊如,收于《中國評書精華講史卷》,1991年12月,春風文藝出版社(內(nèi)容同上)
“頭請姚期”,連闊如,收于《中國近代文學大系俗文學集1》,1992年12月,上海書店(內(nèi)容同上)
“三請姚期(上)”,連闊如口述,連麗如、連振翔整理,收于《北京說唱》1980年第2期(與《東漢演義》相關(guān)回目整理不同)
“三請姚期(下)”,連闊如口述,連麗如、連振翔整理,收于《北京說唱》1980年第3期(與《東漢演義》相關(guān)回目整理不同)
《東漢演義(續(xù)集)》,連闊如口述,賈建國、連麗如、于鵬整理,中華書局,2020年6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200,000(傳統(tǒng)評書道子,根據(jù)民國《戲劇報》連載整理,自云臺將封侯至打金磚,是傳世唯一完整的后部書道)

期間選段:“惡虎莊”,連闊如口述,賈建國、連麗如整理,收于《精忠說岳》,2017年4月,中華書局(這是原民國報紙《新北平報》刊載的一部中篇,為少東漢一段,與上述單行本不同)
再版:《東漢演義(全本)》,上下二冊,中華書局,2020年8月(合《東漢演義(典藏本)》、《東漢演義(續(xù)集)》二書為一)
《斬莽劍》,上下二冊,連麗如、賈建國,中國曲藝出版社,1990年1月,印量3,500,字數(shù)507,000(評書道子,主要是第一段情節(jié))

期間選段:“昆陽大戰(zhàn)(一)”,連麗如,收于《北方曲藝》1983年第4期(與《斬莽劍》相關(guān)回目不同)
“昆陽大戰(zhàn)(二)”,連麗如,收于《北方曲藝》1983年第5期(與《斬莽劍》相關(guān)回目不同)
“昆陽大戰(zhàn)(三)”,連麗如,收于《北方曲藝》1983年第6期(與《斬莽劍》相關(guān)回目不同)
《逍遙王》,上下二冊,連麗如、賈建國,工人出版社,1989年3月,印量12,000,字數(shù)371,000(評書道子,主要是第二段情節(jié))

修訂版:“逍遙王”,賈建國、連麗如,收于《精忠說岳》,2017年4月,中華書局(為與中華書局版連闊如《東漢演義》接續(xù),刪去《逍遙王》前24回半書情重復的部分,修訂整理,重編回目為28回)
其它評書評話文本
“馬武大鬧武考場”,高豫祝,收于《曲藝》雜志1957年第5期(傳統(tǒng)評書道子,高豫祝民國時曾連載前、后部東漢,是現(xiàn)存書情最長的版本之一?!肚囍尽匪浿豢安恳皇拢瑢嵳`)
《劉秀傳》,上下二冊,田連元,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9月,印量100,000,字數(shù)558,000(田氏家傳西河道子,自王莽篡位至誅王莽劉秀登基,根據(jù)西河太子走國書路,劉秀是平帝遺腹子,有玉虎墜馬武認女等情節(jié))


再版:《劉秀傳》,合兩冊為一冊,春風文藝出版社,1996年9月,列入“中國十大傳統(tǒng)評書經(jīng)典”
期間選段:
“劉秀演義(一)”,田連元,收于《傳奇故事》1984年第1期(第一到四回,與《劉秀傳》相關(guān)回目不同)
“劉秀演義(二)”,田連元,收于《傳奇故事》1985年第1期(第五到十回,與《劉秀傳》相關(guān)回目不同)
“劉秀演義(三)”,田連元,收于《傳奇故事》1985年第2期(第十一到十六回,與《劉秀傳》相關(guān)回目不同)
《四雄一杰》,郝艷霞、王潤生,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89年5月,印量50,000,字數(shù)177,000(西河道子,只講中間一段請馮衍,書中劉秀雖不是平帝遺腹子,但有玉虎墜馬武認女)

再版:《四杰一雄》,湖南出版社,1995年12月
《郝艷霞書曲文集 第八卷》,天津文聯(lián),2013年2月
《劉秀走國》,張慶生、郗秀云、張建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印量不詳,字數(shù)400,000(書道可能混合評書與西河,自王莽篡位至昆陽大戰(zhàn),書中劉秀是平帝遺腹子,也有玉虎墜馬武認女等情節(jié))

“賈復盤腸計”,楊震新、楊玉麟演出本,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四集(上)》,2000年8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蘇州評話)
“斬經(jīng)堂”,楊震新演出本、楊玉麟記錄整理,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二集(上)》,1998年12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蘇州評話)
“潼臺赴宴”,楊震新演出本、楊玉麟整理,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四集(上)》,2000年8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蘇州評話)
“姚琪拜師”,楊震新演出本、聞炎據(jù)記錄本整理,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二集(下)》,1998年12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蘇州評話)
“戰(zhàn)刀王”,楊震新演出本、楊玉麟整理,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二集(上)》,1998年12月,江蘇文藝出版社(蘇州評話)
“姚期卸甲封王”,楊震新演出本、思緘整理,收于《蘇州評彈書目選第五集(上)》,2004年12月,遠方出版社(蘇州評話)
“趙箕智敗王郎”,李自新整理,收于《杭州評話研究》,2009年6月,浙江攝影出版社(杭州評話)
評書評話出版文本——兩漢篇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