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那個時代的眼淚


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fā),二十多歲的劉備同志在平定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戰(zhàn)功彪炳,被朝廷封為了安喜縣縣尉。
安喜縣,今天的河北定州東,縣尉,輔佐縣令的官員,相當(dāng)于今天的公安局局長。
官兒是給了,但是朝廷的命令又下來了,說現(xiàn)在天下戰(zhàn)亂,為了封賞有軍功的人,封官的時候難免倉促,有些人能不配位,有些人德不配位,有些人都不配,所以朝廷得派人下到各地方去考察一下,看一看這些人能不能把工作干好,能干好的讓他接著干,不能干好的,就直接把他擼了,給他辭退。
這個負責(zé)審查各地官員的官職,叫做督郵書掾,簡稱督郵。
由于這個督郵權(quán)力很大,有直接解雇劉備的資格,所以督郵到了安喜縣之后也沒去找劉備,而是找了個酒店一住,開始擺起了譜。
劉備一看,這督郵遠來是客,人家不來找自己,那自己得去拜見人家啊,所以提著大包小包一堆禮品就到酒店去拜見督郵,結(jié)果這個督郵啊,還真就沒把這個面子賣給劉備,劉備都到門口了,督郵愣是閉門不出,別說見面了,連話也不肯說一句。
朋友們,劉備這個人,他可不是什么軟柿子,也不是什么從小就攻讀圣賢書的大儒,他不喜歡讀書,也不怎么守規(guī)矩,反而是喜歡牽狗騎馬,喜歡把自己打扮的帥氣逼人,平時生活做事也比較瀟灑,所以面對這樣傲慢的督郵,劉備那肯定是不能忍的。
所以,劉備干脆暴力破門,把督郵拽了出來,綁到樹上狠狠的抽了兩百鞭子,然后帶著自己的二弟關(guān)羽,三弟張飛棄官逃走了。

年輕的劉備在當(dāng)時來說,他一定是深感于官場的黑暗和東漢王朝之崩壞的,也正是因為他年輕,所以他覺得一個小小縣尉沒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完全可以帶著自己這倆好兄弟奔向更大的世界,自己一定會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建立更大的功業(yè)。
彼時的劉備不知道,世界雖然很大,但是想要真正的走出去,那是很難的。
后來,劉備投奔了公孫瓚,在公孫瓚的帳下做了別部司馬。
這個別部司馬,你聽起來十分高端大氣,但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低級軍職,而且還是沒有編制的那種。
很多電視劇演到這里的時候,說正巧這個時候諸侯討董,劉備也參加了討伐董卓的行動,其實不然,根據(jù)后來的歷史研究和發(fā)現(xiàn),很多觀點表明,當(dāng)年那場人頭攢動,風(fēng)起云涌的集會,劉備并不在此列,而只不過是在外圍和公孫瓚相互策應(yīng)過。
他不是時代的主角,而只不過一塊小小的背景板。
劉備鞭打督郵后的十年,曹操盯上了徐州,打算派兵攻打。
十年前劉備充滿了無窮的斗志和對未來的向往,而十年后他終于結(jié)結(jié)實實的上完了這一場社會實踐課。
他明白,想要成功,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那是真不容易。
想要怎么怎樣是一回事兒,能不能干成,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徐州牧陶謙雖然老了,但是他并不服曹操,所以盡管他明知道打不過曹操,他也不愿意投降,還是和曹操開戰(zhàn)了。
曹操人狠話多,攻打徐州的時候放出話來,讓別人少管閑事兒,很多人被曹操亂世奸雄的名頭所震懾,還真就少有來幫助陶謙的。

別人不來,他劉備得來。
因為,劉備雖然痛恨朝廷的黑暗,但他從來也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國家。
本質(zhì)上,他還是愛著東漢的。
劉備一來,陶謙很感動,他知道自己老病將死,也知道劉備是個值得托付的人,所以臨死之前直接就把徐州給劉備了。
劉備當(dāng)然當(dāng)然不會覺得自己這是好人有好報,他得到徐州之后十分頭痛,因為整個徐州都屬于是平原地貌,平原的面積能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么一馬平川的地方,屬實是不太好防守。
后來果不其然,曹操還是把徐州給打下來了。
曹操最懂得辨別人才,但是這么幾年和劉備接觸下來,他對劉備也犯迷糊。
說他不是個人物吧,他走到哪里都受歡迎,自己打不下來的徐州,陶謙愿意拱手讓給他,他身邊還有關(guān)羽張飛這種過命的兄弟,但你說他是個人物吧,從劉備起兵以來,他是毫無建樹,屢戰(zhàn)屢敗,走到哪里就倒霉到哪里。
面對劉備,曹操很猶豫,但他還是把劉備帶回了自己的許都。
曹操喜歡把自己注意到的人帶在身邊觀察觀察,他一生并不算漫長的時間一共只把心思花在了兩個人的身上,一個是劉備,一個是司馬懿。

只可惜,無論是劉備還是司馬懿,曹操都沒研究明白,這倆人一個成為了他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另外一個更狠,在后院放火,把他的家給偷了。
青梅煮酒論英雄當(dāng)然只是典故,但劉備在曹操身邊裝瘋賣傻那是肯定的。
其實,劉備實在是有點多此一舉了,他不用裝,在當(dāng)時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失敗者劉備膽大包天,拿了愛哭包漢獻帝劉協(xié)的衣帶詔,逃出許都,一舉偷襲徐州得手,開始正式和曹操對著干。
劉備很同情漢獻帝,李榷郭汜控制過他,董卓控制過他,現(xiàn)在曹操又開始控制他,這位大漢天子的一生,似乎就是任人擺布的一生。
在漢獻帝的身上,劉備也看到了自己,雖然自己不會被人控制,但問題是,自己是一生漂泊,一直在東奔西跑,這樣的日子實在是不太好過啊。
徐州得到的容易,丟的更快,曹操攻破徐州,劉備又得收拾行李逃跑。
他在袁紹身邊待了一陣子,發(fā)現(xiàn)袁紹也不是個明白人。
今天說田豐辱我,明天說郭圖誤我,后天又說許攸害我,袁紹天天抱怨別人,他覺這個世界存心和自己作對,覺得身邊的人都有問題,覺得天意助曹不助袁,但他卻從來沒有在自己的身上找找問題。

劉備走了,這一次,他投奔了荊州的劉表。
荊州有很多人對劉備意見都很大,他們認為劉備是個禍水,到哪里去哪里遭殃,但劉表這個人畢竟不壞,又和劉備沾親帶故的,所以還是接納了劉備。
能在荊州歇歇腳不是他最大的收獲,他最大的收獲,是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一名叫做諸葛亮的謀士。
三顧茅廬的那一段歲月,雪很大,茅屋很矮,回憶很漫長。
其實諸葛亮已經(jīng)不想出山了,雖然他對劉備這個人很有好感,但他自己也知道,跟了劉備,以后那日子是很苦的。
曹操已經(jīng)統(tǒng)一北方,而孫吳在南方更是家大業(yè)大,他劉備有什么,連一塊像樣的地盤都沒有,想要幫助劉備成就帝王之業(yè),那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諸葛亮有一百種理由拒絕劉備,但他只需要一個理由說服自己,就可以給劉備打工。
那就是,諸葛亮遇到了自己想要的人。
諸葛亮跟著劉備回了荊州,之后荊州也變天了,劉表病死,曹操的大軍南下,又盯上了荊州。

諸葛亮說,備啊,咱們直接把荊州給拿下來,取而代之多好啊。
劉備搖搖頭,亮啊,那荊州現(xiàn)在的主人是劉表的兒子,還是我的晚輩,都是老劉家的人,我干不出那樣的事兒。
不能占據(jù)荊州,那就只能一路逃亡。
但是您還別說,劉備這么多年,別的沒混出來,名頭算是混出來了。
人們都知道他是大漢皇叔,有仁德之心,所以他逃亡的時候,荊州的很多士兵和百姓都要跟著劉備一起走,粗略估計,得有十萬多號人。
朋友們,這是逃命,不是旅游。
這十萬多人要么是老弱殘兵一碰就碎,要么就是布衣百姓毫無戰(zhàn)斗力,別說幫劉備的忙,劉備平時沒事還得反過來接濟他們,那情況就別說多難整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曹操這一回是鐵了心的要除掉劉備,派出了他手底下最為精銳的部隊虎豹騎追擊劉備,這支部隊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行軍速度極快,戰(zhàn)斗力又高,劉備要是被追上了,那就算是徹底玩完了。
這個時候,又有人建議劉備了,說備啊,你帶著這么多百姓逃亡,這不是個事兒啊,他們吃你的喝你的不說,他們還嚴重的拖慢了你的行軍速度,這樣的話咱們很快就會被曹操給追上啊,所以現(xiàn)在必須拋下他們,咱們才能全速前進,才有生路。

這個建議,是很正確的。
這十萬人素質(zhì)堪憂,不是劉備能吃得上的人口紅利,說白了帶著他們也是白帶,沒好處,所以舍棄他們是最好的選擇。
仁不行商,慈不打仗,你劉備既然選擇吃這口飯,你就應(yīng)該狠一點。
劉備還是搖頭,只是輕輕說: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想要成就大事兒,就要以天下人心為基本,現(xiàn)在這些人主動依附,一路相隨,我又怎么忍心拋棄他們呢?
大家都不說話了,劉備也不說話了,只是把目光看向遠方。
大風(fēng)吹起他并不算威武的帥旗,吹起厚厚的塵土,夕陽西下,旗幟如練,殘陽如血,也許在這一瞬間,劉備看著這些可憐的,失去親人,家庭,無家可歸,無處可去的百姓,會想起當(dāng)年那個在亂世中,艱難求生的自己。
這就是劉備,我筆下的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