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故宮100》043:皇帝學堂

中國歷史上,10歲以下當皇帝的孩子,一共有44位。紫禁城里,當然也少不了這樣的故事。1572年的某天,一個小男孩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賀,開始接管祖宗的江山,他就是萬歷皇帝,這一年他才九歲。
一個只會玩耍的孩子,怎么管理天下呢?中國兩千多年的帝王史,當然不缺乏這樣的經(jīng)驗。萬歷小皇帝的老師,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為皇帝定下了日常生活的規(guī)則:小皇帝每月只用九天上朝聽政,其余時間,則去文華殿上課學習。
文華殿,成了小皇帝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它位于紫禁城外朝東側(cè),與西側(cè)的武英殿左右對應。這里最早是為太子設計的,太子成了小皇帝,規(guī)格大大提高,原來屋脊上的綠瓦也改成了黃瓦。
皇帝必須要好學,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傳統(tǒng)。自漢朝以來,皇帝就開始定期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經(jīng)筵、日講這些概念,專門是皇帝聽課用的。輔佐萬歷皇帝的張居正,成立了一個皇家教材編寫小組,把皇帝治理天下的故事挑選出來,配上圖畫和淺顯的解釋,作為小皇帝的專用課本,這本書就叫做《帝鑒圖說》。
《任賢圖治》,講述上古帝王堯,求賢若渴,任用有才能的人治理國家?!队[圖禁杖》,則是講唐太宗看到一本醫(yī)術中講“人的五臟都附于背部”,便規(guī)定:日后用刑,不得鞭打囚犯的背部。《斂財侈費》,則是講唐玄宗晚年注重享樂,整個統(tǒng)治階層生活奢華,造成老百姓生活艱難,國家也陷入困境。
這本書,像是今天的連環(huán)畫冊,在圖文并茂中,講述如何成為好的皇帝,吸引小皇帝的興趣。小皇帝,享受到天下最好的早期教育,但是他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兜坭b圖說》雖然鮮活生動,但還是政治。一向縝密的張居正,經(jīng)常利用講課的機會,闡述自己的主張,影響皇帝的決斷。
在文華殿,皇帝不光要聽講,必要的時候他還要講課。明清兩代皇帝,每逢春分、秋分,要在文華殿舉辦講座。文華殿,可以說是紫禁城里的微型大學,皇帝學習、講課、祭拜孔子、國家科舉閱卷都在這里進行。君臣之禮,師生之誼,維護帝王千年的道統(tǒng),在這個朦朧的空間里,尤其神圣不可侵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