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骼身高管理課堂:骨量、骨齡、骨密度,你分得清嗎?
3-15歲是兒童骨骼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骨骼的發(fā)育對孩子一生都至關重要。然而,很多家長還對兒童的骨量、骨齡和骨密度的概念不太清楚:骨齡是什么?骨量和骨密度是同一種東西嗎?孩子成長要重點關注哪一個?
下面,高骼身高管理課堂將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有關骨骼健康的這幾個關鍵指標,幫助家長全面了解這些成長知識,一起為孩子的骨骼健康加把勁。
一、骨量、骨齡、骨密度,它們是什么?
①骨量:
骨量是指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骨礦物質(鈣、磷等)和骨基質(骨膠原、蛋白質、無機鹽等等)]含量,骨量的測量是通過骨密度來實現(xiàn)的,是評估骨骼健康和預防骨質疏松的重要指標。
②骨齡:
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需要借助于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骨齡反映了兒童骨骼生長的狀態(tài)和進展,通常醫(yī)生會比較兒童的骨齡與其實際年齡,來判斷孩子的骨齡是否滯后或提前,這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骨骼生長問題(如矮小癥或肥胖)非常重要。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fā)育程度,可以確定骨齡。
③骨密度: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是一個絕對值。骨密度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反映骨質疏松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jù)。骨密度測試常用于評估骨質疏松癥的風險,最常用的方法是超聲檢查法。
二、骨量、骨齡、骨密度,它們和什么有關?
遺傳:
骨量、骨齡和骨密度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孩子的家族史可能會影響他們的骨骼健康,例如骨質疏松癥、骨折和骨骼發(fā)育異常。
營養(yǎng)攝入:
鈣、維生素D和蛋白質是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yǎng)素,攝入不足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和骨骼發(fā)育問題。
激素水平:
生長激素、性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等激素對于骨骼生長和骨密度維持起著關鍵作用,激素不平衡可能會影響骨骼健康。
運動和體重:
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增加骨量和骨密度。此外,體重也對骨骼健康有影響,過輕或過重都可能導致骨骼問題。
三、如何呵護孩子的骨骼健康?
營養(yǎng)優(yōu)化:
家長應確保孩子每日能攝入足夠的鈣、維生素D和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在日常飲食中多吃奶制品、魚、堅果、綠葉蔬菜等,做到食物多樣化、均衡營養(yǎng)。
運動:
鼓勵孩子進行多樣化的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球類運動和瑜伽等。每天進行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助于增加骨量和骨密度,促進骨骼健康。
醫(yī)學監(jiān)測:
定期帶孩子進行全面的體檢,包括骨密度測試和骨齡評估,特別是對于家族史中有骨骼問題的孩子,這有助于及早發(fā)現(xiàn)并干預潛在的骨骼問題。
健康生活方式: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規(guī)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遠離不良習慣,如挑食、熬夜等,有利于孩子骨骼健康發(fā)育。
四、結語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積極參與和及時監(jiān)測是至關重要的。骨量、骨齡和骨密度是骨骼健康的關鍵指標,了解和重視有關兒童骨骼的這些基礎知識,早一點進行骨骼健康管理,孩子將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