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高中生還能選擇傳媒藝考培訓嗎
藝考不易考,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2020年,一場突入而來的疫情改變了藝考。然而,接下來藝考會更難嗎?專業(yè)紅利還存在嗎?這些專業(yè)到底還能不能選?
面對這一連串問題,答案在哪里?
疫情來襲,為何難上加難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115萬藝考生苦不堪言。
本應如期而至的??急灰咔闆_擊,變得七零八落。
延期,線上考試,甚至直接取消,繼而按照文化課高低錄取……
準備了大半年的專業(yè)課推遲考,而丟了大半年的文化課卻要提前考。
這一切,都讓各方猝不及防。
其中,家長和考生最為擔憂的是公平問題。比如,把之前的報名范圍擴大到所有藝術生,導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線上考試之前沒有參考標準,能否做到公平公正;部分專業(yè)轉為文化課錄取,部分考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消失殆盡,等等。
其實,這些擔憂都不無道理。但須知,疫情本身屬于黑天鵝事件,把整個世界都弄亂了,藝考又算什么?
不巧的是,這115萬2020屆藝考生注定要背負一些沉重的歷史記憶。
畢竟,發(fā)生在2020年春天的這一切,罪魁禍首只有一個,那就是新冠肺炎疫情。
隨著疫情的消失,短線的變化自然也會灰飛煙滅。
但疫情對藝考的改變,遠遠不止眼前的茍且,更有更長遠的影響。

預期變了,考生數(shù)量將銳減
首先,疫情改變了各界預期。
什么是預期?預期就是對某種事物的期待和看法。
有很多時候,預期比事情本身更加重要。比如說,買房子的時候不少人都有“買漲不買跌”的心態(tài),也就是說房子價格降低的時候,大家總覺得還會繼續(xù)降;而房價漲的時候,大家又怕瘋漲,于是匆忙出手。
藝考,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在之前,藝考確實經(jīng)歷過各種瘋狂。
2008年前后,藝考開始熱起來,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加入到藝考大軍中,其中既有專業(yè)愛好者,也有以此作為考大學跳板者,更甚之有迫不得已被家長老師勸入場的……
有些高中,一個年級共有2000人,其中超過1000人都是藝術生。這種情況。最為夸張的是,這些情況,在山東、河南等省份,比比皆是。
后來,雖然藝考有所降溫,但家長和考生仍對此抱有較高的熱情。
一場疫情,讓不少家長和考生認識到,藝考這種特殊類考試本身有一定風險,之前的時間投入和金錢投入,弄不好就成了泡影。
所以說,在藝考面前,更多人將以更加理性的心態(tài)面對。
疫情持續(xù)的時間越長,或許這種理性的心態(tài)就更加堅定。
因此,各省份考生人數(shù)的銳減將成為大勢所趨。不出意外,這種變化在2021年就會顯現(xiàn)出來。
市場慘烈,地方培訓機構批量死去
疫情沖擊各行各業(yè),培訓機構也難以幸免。
近年來,大量藝考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山東、河南等藝考大省,甚至每個縣城都有數(shù)十家培訓機構。
大量機構的出現(xiàn),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然而生源的數(shù)量并沒有按照同樣的比例擴張。這就造成了一些中小機構和不正規(guī)機構的生源危機。
重壓之下,必有勇夫。
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瘋狂投資校區(qū),重視校區(qū)的裝修、包裝,不惜重資產(chǎn)以獲取家長和考生的青睞。
然而,這場疫情的到來,徹底粉碎了這些生源本身不好的機構,長達七八個月,甚至有可能更長的校區(qū)空置,將讓這些機構無力負擔沉重的成本。
根據(jù)中國民辦教育協(xié)會發(fā)布的在線問卷結果顯示,對于新冠肺炎疫情,超過90%的教育機構表示會有很大影響,普遍面臨資金不足問題,“活下去”是唯一的愿望。
退去,或許是唯一的選擇!
尤其是對于地市級、縣級,甚至一些省會城市的培訓機構,或許大多數(shù)都難以逃脫這場疫情的考驗。
而另一方面,藝術教育機構的行業(yè)洗牌也會加速。真正有實力的機構將會變得更加強大,而真正的實力,一般具有專業(yè)主義精神的機構,專注于品質提升和教學研發(fā),這樣的機構在之前往往表現(xiàn)為“重教學,輕招生”,卻一直有不錯的生源,比如位于中國傳媒大學西校區(qū)內的北京中藝縱橫藝術教育,今年藝考8名學員進入中國傳媒大學專業(yè)前10名,3名學員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前10名,創(chuàng)造了傳媒藝考培訓奇跡。而商業(yè)化氣息較重的藝考機構,將會顯現(xiàn)出生存危機,而大多數(shù)藝考機構都屬于此類別。
其實,這也再次說明一個古老的道理,教育行業(yè)畢竟屬于教書育人,只有精耕細作,才能碩果累累。
政策生變,考生該何去何從
開年之初,事關高考的一次重磅改革橫空出世。
這就是,自主招生全面推出歷史舞臺。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新名詞——強基計劃。相比自主招生,強基計劃的具體專業(yè)、文化課分數(shù)、招生程序都有更為嚴格的限制。
也就是說,像藝考這種特殊類考試渠道更少了。
與此同時,新高考改革漸次推開。繼之前的上海、浙江之后,2020年又有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個省市高考施行“3+3”的新高考改革。
今年,會有更多省份推行改革。
與之相呼應的是,這幾年藝考政策一直在規(guī)范和收緊。
比如,大量普通本科院校取消??迹喑姓J統(tǒng)考成績;再比如,越來越多的院校對文化課分數(shù)明確要求,一些院校要求在二本線,甚至或者一本線以上。
這個年代,雖然考大學越來越容易了,但終究考名校越來越難。
在這種情況下,藝考還值得選擇嗎?
回答這個問題,咱們要分幾種情況:
第一,如果本身并不喜歡藝術,單純?yōu)榱丝即髮W,以后就不建議這類考生選擇藝考之路了;
第二,對藝術有較大熱情,但缺乏專業(yè)潛質和素養(yǎng),這類考生也同樣建議謹慎選擇。
第三,對藝考有興趣,又有一定的專業(yè)潛質,這類高中生在未來幾年,還將擁有“專業(yè)紅利”。
也就是說,在考生人數(shù)減少的情況下,只要你對專業(yè)是真愛,那么你就會更容易顯現(xiàn)出來,畢竟起哄的、湊熱鬧的少了,大家都安靜下來了,這樣更容易選出來真正具備專業(yè)條件的考生。
所以,藝考到底是越來越難,還是越來越容易,這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
柏拉圖說,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zhí)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所以,對于藝考,若愛,請深愛;若不愛,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