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為什么還要買佳能EOS R3
佳能EOS R3和尼康Z 9兩款全畫幅微單“方塊機”的先后登場,讓器材愛好者們有了更多討論話題。但如果只看像素和價格,就說“完爆”、“秒殺”,那我真覺得大可不必。我是在EOS R3發(fā)布會結束后第一時間進行預定的,而這個決定也沒有受到Z 9問世的影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為什么還要買佳能EOS R3,并且兌現(xiàn)承諾為兩款產(chǎn)品做一番紙上談兵。

▲沒想到這么早就讓兩臺相機同框了
先說我自己
在過去一年里,我使用最多的相機就是佳能EOS R5。無論是拍鳥、拍人、拍產(chǎn)品,它的對焦、防抖、連拍性能都沒有讓我失望過。而且EOS R5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拍攝習慣,讓我開始更多地用視頻進行記錄。正因如此,我有了繼續(xù)“發(fā)燒”的念頭,想要一臺支持4K 60p全畫幅超采樣、可以連續(xù)錄制更長時間4K高幀頻視頻同時還能兼顧拍照的相機(不能是專門的攝像機,同時像素也不能太低)—— 而EOS R3剛好就滿足了以上需求。

▲EOS R3支持全畫幅4K 60p視頻錄制
所以,我買EOS R3并不是為了替代EOS R5,而是想雙機拍鳥,更好地兼顧照片和視頻。

▲拍照+視頻、定焦+變焦,雙機拍攝是很常見的。
這里稍微多說兩句。2011年以前,旗艦相機通常是高像素(低速度)、高速度高感光(低像素)兩個型號。近幾年來,以佳能EOS R5為代表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能讓我們在靜態(tài)拍攝中兼顧高像素和高速度了,但在視頻拍攝中我們又開始面對新的“魚與熊掌” —— 想要8K就一定要有高像素傳感器,但高像素傳感器在錄制4K 60p或更高幀率視頻時又很難兼顧超采、果凍與功耗。

▲我用EOS R5、4K高幀頻模式拍攝的雕鸮(視頻轉GIF)
正因如此,我沒辦法用尼康Z 9來補足我的拍攝系統(tǒng)。(不過工作室還是會買一個做日常內容用)說到底呢,尼康Z 9和佳能EOS R5其實可以算作一類產(chǎn)品:都是約4500萬像素、20FPS RAW連拍和8K視頻錄制,也都需要切換到APS-C模式后才能錄制4K 60p超采樣視頻。對我來說,兩者的最大差別就是Z 9用更大、更沉的機身換取了長時間視頻錄制能力。至于通過固件更新支持8K 60pRAW內錄這一點*,反正我現(xiàn)在用的電腦還無福消受。
* 不是說8K 60p沒有用,而是從尼康官網(wǎng)現(xiàn)在的描述看,8K 60p只能以RAW方式記錄。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我的決定是因為已經(jīng)有了EOS R5。對沒有器材負擔的人來說,選擇肯定就不一樣了。所以,不能免俗的,我們要對佳能EOS R3和尼康Z 9做一番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
像素/連拍
尼康Z 9具有更高的有效像素,但要注意它在30FPS連拍不能保存為RAW格式,120FPS連拍也只能保存為普通質量約1100萬像素的JPG照片。而佳能EOS R3則是目前唯一能在30FPS連拍速度下依然以14bit無損壓縮RAW存儲的相機,可以提供更大的后期調整空間。
對焦(主體識別)
在對焦性能方面,我最關注的自然是動物識別,特別是鳥眼識別能力。毫不夸張地說,佳能在這方面依然是沒有對手的。EOS R6、EOS R5、EOS R3共同代表了業(yè)內最好水平。

尼康Z 9重新加入了3D追焦,并能識別最多9種拍攝對象(包括自行車、火車和飛機),相比此前產(chǎn)品有了顯著進步。但就目前工程樣機的表現(xiàn)來看,它的鳥類識別與鎖定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而且我發(fā)現(xiàn)一些Z卡口鏡頭在AF-S下的對焦速度并不算理想,需要切換到AF-C后才能達到正常性能。

防抖
Z 9是尼康第一款支持同步VR防抖的全畫幅微單,搭配Z 70-200mm f/2.8 VR S、Z 100-400mm f/4.5-5.6 VR S、Z 微距 105mm f/2.8 VR S這三款鏡頭時,機身5軸防抖可以與鏡頭2軸防抖進行協(xié)同工作,將防抖效果從約5.5擋提升至約6擋。有提升,但提升幅度有限。
佳能則從EOS R5、EOS R6開始就能與絕大多數(shù)RF鏡頭實現(xiàn)聯(lián)合防抖。EOS R3配合RF70-200mm F2.8 L IS USM時可以提供約7.5級防抖,并且在視頻拍攝(包括4K高幀頻錄制)中也能通過結合使用鏡頭防抖與“短片數(shù)碼IS”獲得更好的穩(wěn)定效果。

▲ 搭配絕大多數(shù)鏡頭時,EOS R3都可以在實現(xiàn)短片數(shù)碼IS(RAW短片除外)。
視頻
佳能EOS R3不僅支持全畫幅4K超采樣(最高60p),還能靈活選擇采樣方式(8bit 4:2:0或10bit 4:2:2)與壓縮方法(ALL-I、IPB)。包括4K 120p高幀頻視頻記錄在內,所有視頻都可以使用10bit 4:2:2進行記錄。
而尼康Z 9則能提供4K 120p的有聲錄制。但如果你想要10bit 4:2:2,目前只能以ProRes 422 HQ格式錄制最高4K 60p的視頻。ProRes 422 HQ的碼率非常高,4K 60p便可達到佳能6K 60p或8K 30p RAW(輕)水平,在存儲方面會有不小壓力。未來尼康Z 9通過固件更新支持8K 60p RAW內錄,可能也會給存儲卡提出更高要求。
取景器和液晶屏
佳能EOS R3擁有獨一無二的“眼控對焦”,在面對多個“待拍對象”時,可以更快速、更直覺地進行切換。尼康這邊雖然通過雙工作流技術讓Z 9的取景器可以顯示每一個瞬間,但取景器分辨率、幀率低于同類產(chǎn)品也是不爭的事實。

▲ 佳能EOS R3的眼控對焦相關硬件
佳能EOS R3擁有目前分辨率最高的約415萬點液晶屏,可以兼顧自拍;尼康Z 9通過四軸傾斜液晶屏解決了低角度豎拍的取景問題,但要想面對鏡頭查看取景效果,還需要借助手機遙控或其他拍攝附件。

▲ 尼康Z 9通過四軸傾斜液晶屏解決了低角度豎拍的取景問題。
附:佳能EOS R3取景器規(guī)格為1600×1200 120fps、液晶屏規(guī)格為1440×960;尼康Z 9取景器規(guī)格為1280×960 60fps,液晶屏規(guī)格大概是1024×682。
重量
不得不說,尼康Z 9真的太沉了,比尺寸相當?shù)募涯蹺OS R3重了約325g。更直觀的說,兩者相差1只佳能RF35mm F1.8 MACRO IS STM鏡頭或2只尼康Z 40mm f/2鏡頭的重量。即使是專業(yè)記者也會希望自己的背負重量能再輕一些,而且輕量化機身對于愛好者、發(fā)燒友等非職業(yè)用戶也會更有吸引力。
(有人說我找不到黑點才拿重量說事,這個大家也可以留言說說“沉”算不算短板)
其他細節(jié)
作為一個“準EOS R3”用戶,ET最羨慕的就是全尺寸HDMI接口。
佳能EOS R3:
- 兼容UHS-II SD卡
- 國行版本具有GPS功能
- 保留了機械快門
- 支持高頻防閃爍拍攝
- 擴展性更強的多功能附件靴
尼康Z 9:
- 最低ISO 64感光度
- 機身防抖鎖定機構
- 全尺寸HDMI接口
寫在最后
Z 9的核心規(guī)格與定價確實驚艷,是尼康近年來最優(yōu)秀的一款產(chǎn)品。但優(yōu)秀并不意味著完美(更談不上“完爆”和“秒殺”)。無論是機身還是鏡頭系統(tǒng),Z卡口都還沒有讓人做到讓人毫無顧慮的購買 —— 群里的一些Z 9潛在用戶就在研究怎樣轉接EF或E鏡頭。
除了有效像素外,佳能EOS R3在對焦、防抖、視頻和操控性上都具有“旗艦”水準,更輕巧的機身與獨一無二眼控對焦功能也增強了易用性。我堅持認為佳能EOS R3和尼康Z 9是同一級別的產(chǎn)品,只是兩者的側重點并不一樣。
當然,以上只是紙上談兵,想要更深度地評價一款產(chǎn)品還是得歷經(jīng)長期使用(希望訂購的相機趕緊發(fā)貨)。說到底,佳能EOS R3和尼康Z 9都是面向少數(shù)用戶的“小眾產(chǎn)品”。對于絕大多數(shù)朋友來說,肯定還是EOS R5在價格與重量上更為友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