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

它散發(fā)著誘人的色澤,彌漫著讓人沉淪的蔓香。
讓你五感升華到了極致,靈魂渴望著它交融其中。
多么純粹、而又簡單的靈魂啊 仿佛飛蛾撲火一般……
忘卻了危險的灼熱,只為了那一抹亮光。
可悲、可嘆。
一位“正巧”在此的“旁觀者”,看到了它吃下了“禁果”與“苦果”的過程。
或無視、或好奇、或觀察、或領悟、或同情……
看到了它的“過程”,卻無法“主宰”它的“宿命”。
若是這位“旁觀者”干涉了這個“過程”,那么他也只不過是“干涉”了飛蛾的“宿命”,卻無法“主宰”飛蛾的宿命,比如說:讓飛蛾知道這是送死的,沒有意義的行為……
倘若有神明的存在,并且“看”到了這一切,你會認為神明究竟是“旁觀者”、還是“主宰者”呢?
或許神明也不過是個“干涉了旁觀者的一個攪局者”、“旁觀了干涉者的攪局”、“攪局了干涉者的一個旁觀者”……這些所有可能性的其中之一而已。
但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神明也許并不是所謂能“兼顧所有的可能性”的“主宰者”……
多么奇妙和復雜的因果關系,干涉也好、無視也罷。
作為一個“人類”,一個會“思考的蘆葦”、“有思想的蘆葦”,能夠排列出無數(shù)種可能性,卻只能像個“普通生命”一樣,最終只能兼顧著“一種可能性”。
“人類”他們非常的渺小,卻嘗過物質(zhì)世界中的諸多“禁果”,他們無一例外,全都像“普通的生命”一樣沉淪在了“欲望”、“感情”、“理性”、“瘋狂”……無法自拔。
試問,他們在生命與靈魂在這世界上的最后一刻,會做出什么樣的“最終掙扎”呢?
皆有可能。
人和生物都一樣,在即將到達生命終點時,都會做出“沒意義的行為”。
一個嘗遍了世上所有“禁果”的人,最終都會變成陳述“苦果”的人。
他帶著身為一個生命、一個靈魂,作為自己最后的滿足和遺憾,離去了。
還剩下那些懵懂的新生命、新靈魂代替著他們的“基因”、他們的“靈魂”一直如此輪回下去……
可悲、可嘆。
生者說:“這都是作為一個生命、作為一個靈魂,無法逃脫的:宿命的循環(huán),誰也無法成為超脫,誰也無法成為主宰……”
“我知道最終迎接我的,將是無盡的黑暗,但我仍然逃脫不了光芒的誘惑……”
“我知道我身處于無盡的黑暗,但我仍然渴求著那一絲的光芒……”
“我們都深處于無限的光芒,卻看不到無盡的黑暗……”
我們都是嘗過禁果,陳述苦果的生命和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