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賢德:難忘布書包
吳賢德:難忘布書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難以忘卻的事,11歲那年,母親聽父親說,要把我送到大隊學校讀書,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連夜為我縫制布書包,雖然已經(jīng)過去50多年了,但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60年代初,我出生在豫南大別山下,固始縣南部山區(qū),一個貧窮落后的偏僻山村,是一個人多耕地少的地方,一年收的糧食,去掉向國家上交的公糧,就是一天三頓喝稀飯,也只能勉強半年吃,剩余靠自己東拼西湊和上級供應,全村人住的是東倒西歪和四處透風的土坯茅草房,是個窮得叮當響的地方。
??大人們穿的是補丁摞補丁粗布的衣服,父母為了讓我們這些大的孩子留在家照看弟弟、妹妹,就是到了上學年齡,也不會送到大隊學校里讀書,那時父母根本不在意和重視孩子讀書,認為孩子讀不讀書無所謂,只要長大能生產(chǎn)隊掙工分就行,父母重男輕女的家庭,根本就不讓女孩去學校讀書,村里七八歲的男孩女孩,還穿著開襠褲滿村跑。
?????????????????????????????????????????二
7歲那年,作為家里老大的我,母親勸在生產(chǎn)隊當會計的父親,把我送到大隊小學校里去讀書,而父親認為我個頭高,我們姊妹多,他和母親掙得的工分少,分得的糧食不夠吃,生產(chǎn)隊剛買回一頭黃牛,暫時還沒安排人放,晚一年上學不耽誤,本來該上學年齡,卻在當了一名放牛娃,一放就三年,直到我9歲那年生病差點丟掉性命,11歲病好后,父親才把我送到學校。
放牛,聽著是個重體力輕活,在大集體生產(chǎn)隊犁田耙地完全靠牛的年代,放牛絕對不是一件輕松活,特別是農(nóng)忙時節(jié),為了不耽誤牛在白天干活,那時沒有鬧鐘,不管刮風下雨,凌晨公雞啼叫,生產(chǎn)隊的牛管家,把放牛的都叫起床,趕到生產(chǎn)隊牛棚,把各自放的牛牽出棚,統(tǒng)一趕進山里有青草的地方。
放牛人,最怕的就是夏天,那時家家都窮買不起雨傘雨衣,夏季狂風暴雨天氣,上山放牛,只能靠在山里割的毛草,自己編的蓑衣和荷葉竹斗笠擋雨,下小雨還可以,下大雨就成了落湯雞,再加上山里蚊子、蒼蠅多,一個夏季,渾身被蚊蟲叮咬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腫塊,打瘧疾和感冒發(fā)燒是家常便飯,那時,大人和孩子生病很少找醫(yī)生,基本不服任何藥品,都是靠自己抵抗好的。
??????????????????????????????????????????三
9歲那年,一天凌晨,當我準備下床去牛棚牽牛時,突然覺得胸悶得連呼吸都困難,呼吸困難厲害時,嘴唇和渾身發(fā)紫,小便失禁,隨時都會斷氣,嚇得父親跑到大隊醫(yī)療室去請赤腳醫(yī)生,赤腳醫(yī)生來家看了看,告訴父親,他也沒有辦法治療,只能先抓點藥服,看能不能緩解一下,服完藥后,感覺呼吸好多了。
父親見我服過藥呼吸好多了,滿以為我的病有救了,可憐的父母哪會知道,第二天凌晨,基本和頭天同一時間,我的呼吸困難再次發(fā)作了,呼吸不但比頭一天更困難,厲害的時候出現(xiàn)昏厥,連父母呼喊都不知道了,躺在床上的我蘇醒時,發(fā)現(xiàn)大伯大娘和堂叔堂嬸站在我身邊,父母趴在床邊哭泣。
一天,兩天,三天……父親跑遍周邊公社醫(yī)院和大隊醫(yī)療室,醫(yī)生們來家看過我的病情后,個個都變成了搖頭的大夫,在父親四處求醫(yī)無門,在大伯大娘們的勸說和安慰下,勸父母放棄給我治療,并把我從床上抬到床下,躺在堂屋(客廳)門后地上,用竹簸簍蓋在上面,看斷氣了,讓大伯送上山埋了。
第二天,父母耳朵貼著簸簍上,聽不到我呼吸聲,叫來大伯和堂叔把我抬到山上去埋了,大伯和堂叔揭開簸簍一看,我并沒有斷氣,兩只黑眼珠還在團團轉(zhuǎn),把我地上又抱回床上,我又撿回一條命。見我沒斷氣死掉,大伯大娘們,建議父母不找醫(yī)生治了,找迷信治療試試看。
?????????????????????????????????????????四
11歲,父親見我身體基本恢復了,一天晚上,父親和母親商量后,決定把我送到大隊小學去讀書,可難壞了母親,讓母親犯愁的是,上學就要有書包,母親翻遍全家破箱爛柜,也沒找到為我縫書包的布,在母親急得愁眉苦臉找不到布時,還是父親點子多,拿出他一條補丁摞補丁不能再穿的褲子,遞給母親說,把這條褲腿剪斷,兩頭一縫,不就是一只現(xiàn)成的書包。
為了我第二天上學有書包背,母親拿出針線筐,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給我縫書包,弟弟妹妹聽父親說,明天我要去村里小學讀書了,好奇的坐在母親身邊,看著母親一針一線為我縫書包,兩人坐在凳子上瞌睡得東倒西歪,也不肯上床睡覺,仍然堅持坐在母親身旁,說等母親把我的新書包縫好,看過我的新書包后,才上床睡覺。
熬了大半夜,經(jīng)過母親剪剪裁裁和縫縫補補,終于把從父親舊褲子上剪下褲腿,拼湊成了一只漂漂亮亮的新書包,總算把書包解決了,書包解決了,還要給書包縫上背帶,要說母親修補破衣服等針線活,那可是全村有名的巧手,縫一根書包帶,對母親來說,小菜一碟,母親從父親舊褲上,剪下幾根長布條,把幾根布條連接起縫成布帶,把布帶往書包一縫,一只完整的書包,就這樣完成了。
拿著母親縫好的書包回到房間,生怕被弟弟妹妹趁我睡著了拿走,偷放房間仍不放心,最后,干脆放在自己身下,用身子壓在書包上面,躺在床上,想想村里和我同齡大的小伙,人家都上二年級了,而自己因為生病耽誤了上學,不知是因第二天上學高興,還是因為什么,越想越睡不著覺。
朦朦朧朧中,背著母親縫的新書包,和村里小伙伴們,走在上學的路上跳呀、跑呀、唱呀,突然用手一摸自己書包,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書,書被自己弄丟了,嚇得出一身冷汗,醒來清醒后,發(fā)現(xiàn)是自己在做噩夢,趕忙把書包從身下掏出來,雙手抱在胸口上,大翻兩眼盯著房頂,一直折騰到天亮。
????????????????????????????????????????五
這只母親用父親舊褲腿縫的布書包,上面被母親補得補丁摞補丁,厚得像只棉書包,一背就是5年,小畢業(yè)時,母親見我的書包補得連針都扎不透了,實在不能再補了,讀中學開學前,父母才舍得掏出5塊錢,讓我自己跑到公社街上供銷社商店里,買了只黃挎包當書包。每當回想起母親剪裁父親的舊褲腿,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連夜為我縫制布書包情景,眼睛還只想落淚。
今天孩子們背的是啥書包?雖然已今非昔比,但我仍然很懷念,身背母縫制的布書包,上學年代,這只母親一針一線縫制的布書包,雖然沒有現(xiàn)在孩子們背的書包漂亮和好看,孩子不想用了往垃圾箱里一扔,從來沒人去可惜他,更沒有人去思念他,因為這只書包上面,沒有一點讓人值得懷念的東西,更沒有讓人懷念的一點價值。
母親縫制的布書包上,上面的一針一線都充滿著母愛,值得去懷念他,懷念布書包,不僅是對布書包的懷念,更是對母愛的懷念,和對一個時代的記憶。(吳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