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與抉擇】石器運營篇(關(guān)于資源把控 科技選擇)新手必看
本文主要講述石器時代純真運營。
關(guān)于兵種,兵營,建筑學(xué),偵察兵分屬于戰(zhàn)術(shù)篇,防守篇,和視野篇,所以本文暫時不討論這些話題。
在談?wù)摼唧w開局運營之前,要先樹立兩個觀念:
1.只要工人的數(shù)量夠多,你的經(jīng)濟就不會差。
2.并不是所有關(guān)于生產(chǎn)的科技,都是正收益的。
在接受了這兩個觀念之后,想要優(yōu)化自己的開局運營。會自然而然的發(fā)現(xiàn),不卡人口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不卡人口,才能保證你的工人不斷被產(chǎn)出,數(shù)量不會低于對手,尤其是在文明分化之前。
除此之外,關(guān)于生產(chǎn)的科技。在石器時代有三種,分別是祭壇里的毛皮靴,倉庫里的捆綁木柴和漿果梳科技。
關(guān)于這三個科技,直接放結(jié)論再分析原因。
首先是祭壇里的毛皮靴科技。毛皮靴是廢科技,100%的負收益科技,除非在玩特殊戰(zhàn)術(shù)(堡壘rush或者5分鐘石頭人rush這種)的條件下才會值得點。
第二個是捆綁木柴科技,這個科技是必點的科技,不管你玩什么戰(zhàn)術(shù),什么開局這個科技都是必點的,而且要盡早的點出來。
最后一個是漿果梳科技,這個科技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在石器時代可供玩家選擇點與不點科技。是需要根據(jù)開局的環(huán)境來進行判斷的科技(如果要點的話一定要盡早點)
說完結(jié)論之后來分析一下三個科技
就按照上文的順序來分析這三個科技為什么點與不點的原因。
在前文提到毛皮靴科技的時候,專門加了一個定語,祭壇里的毛皮靴科技。在祭壇里的科技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如果選擇這里的科技,會與產(chǎn)出工人的時間沖突。也就是說如果要點這個科技,那么你的工人必定會比其他沒點科技的玩家少。其實工人少也不是不行,畢竟科技本身還是對資源有提升的。但是少多少才是關(guān)鍵。毛皮靴科技花費(30食物30木頭),30s完成,增加石器工人5點移速。毛皮靴科技30s,農(nóng)民9s一個,要點毛皮靴科技,就要少3.3個農(nóng)民。前文提到過結(jié)論毛皮靴是廢科技,為什么是廢科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毛皮靴帶來的5點移速的收益遠遠低于3.3個工人。
在這里要插入一個概念,一個工人給玩家增加資源的過程是采集完資源再把資源帶到倉庫或者其他儲存的建筑中才算完成。整個過程暫稱為獲得資源活動,后者暫稱為路程時間。
因此毛皮靴并不是提高了10%的生產(chǎn)效率(工人的初始移速為50),而是節(jié)約了10%的路程時間。工人本身的采集效率并沒有被提升。在常規(guī)的運營下,這個被節(jié)約的過程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3秒。而采集資源的時間大概9到10s之間(區(qū)別在于有沒有點另外兩個科技)。也就是說0-3s和8-10s分別對應(yīng)了路程時間和采集時間。這里為了方便計算兩者在整個獲得資源活動中的占比,分別取了2.5和9.5。也就說整個獲得資源活動中的時間是12s,而路程時間僅僅大約20%。因為毛皮靴科技節(jié)約的是10%的路程時間。因此毛皮靴在整個獲得資源活動中的提升僅僅為2%。2%收益在3.3個工人帶來的收益面前是完全無法比的。即使你出滿60人石器人口最大上限,3.3工人就占了至少5%。而且毛皮靴的收益只限于石器時代,而3.3個工人可以一直用到甚至游戲結(jié)束。
關(guān)于木柴捆綁科技,前文提到過該科技是必點科技。也就是100%正收益科技。其實說100%有點夸張,但是說99%是絕對沒問題的。捆綁木柴科技消耗200肉,30s完成,提升0.2的石器工人采集木頭效率(就是20%,石器工人采集木材的基礎(chǔ)效率是1.0)。根據(jù)前文的計算,該科技帶來的收益大概是提升16%的獲得資源活動效率。在石器時代肉資源與木頭資源的采集效率大概是1:1。也就說消耗200木材去提高16%的木材獲得活動效率。只要你在點了該科技之后用石器工人采集超過1250點木材資源,就能夠回本。也就說只有在點了該科技之后石器工人采集的木頭資源的數(shù)量低于1250才會虧本。這種情況在任何戰(zhàn)術(shù),任何開局中,幾乎都不會不會存在。
最后一個科技漿果梳科技。前文提到這是三個科技中唯一一個可供玩家選擇點與不點的科技。判斷該科技要不要點,需要對開局的環(huán)境和石器過程中其他食物(魚和肉)的來源進行把控。漿果梳科技消耗170木頭,30s完成,提高0.2的石器工人采集漿果科技(大概是18%,石器工人采集漿果的基礎(chǔ)效率是1.1)。根據(jù)前文的計算,該科技帶來的收益大概是提升14%的獲得資源活動效率。根據(jù)食物木頭1:1的換算,也就說花費170點食物去提升14的漿果活動效率。需要在點了該科技后用石器工人采集超過1215的漿果才能使該科技回本。表面上看似乎回本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由于漿果的總數(shù)只有3000個,所以對玩家點擊該科技的時機比較高。以及對漿果叢周圍的地形有要求(必須保證漿果叢周圍能夠補倉庫)。如果能滿足上述的要求,那就推薦去點。當(dāng)周圍有額外的食物來源或者點出來之后無法用石器工人采集超過相應(yīng)數(shù)量的漿果數(shù)的時候也可以不點。
以上是關(guān)于石器運營科技和運營思路的大致分析。
計算的部分可能會有誤差,但是影響不大。
下面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石器運營開局的建筑順序
? 1.開局10工人,5工人采漿果,5工人造房子,造完房子新出的第1個工人拍下一個房子,后面出的第2到5個工人去采漿果。這時候應(yīng)該是9工人漿果,5工人采木,1工人造房。之后第6個工人去采樹,第7和第8個工人去采漿果,也就是11個工人采漿果。等到漿果有60之后直接點采集木頭的科技,等到采集木頭的科技結(jié)束拉5個采漿果的工人去采木頭,接著點采漿果的科技。之后出的工人全去挖木頭,等到要上時代的時候,祭壇里剛好選擇出10個工人,再點時代,這時候出的10個工人里面的前6個工人去采漿果,剩下的4個采木頭。建筑順序是房子,房子,房子,倉庫,房子,房子,房子,倉庫,房子,房子,倉庫,基地,房子,倉庫,房子,房子,倉庫,房子,房子,倉庫,房子,房子,房子。這樣的開局運營90%的情況下適用,而且不卡資源,人口,可以很早的點出科技。(適用范圍:漿果距離和樹叢距離適中且可以貼著漿果補倉庫)

? ? 2.開局10工人,5工人采漿果,5工人造房子,造完房子新出的第1個工人拍下一個房子,后面出的第2個工人采漿果。之后第3到7個工人采木頭,拍完第二個房子之后拍倉庫貼著樹林。等到木材70左右的時候可以點采漿果科技。第8到第12個工人去采漿果,之后的工人全去采木頭。建筑順序是房子,房子,倉庫,房子,房子,房子,房子,倉庫,房子……(適用范圍:樹叢距離特別近且周圍樹木密集,且可以貼著漿果補倉庫)

?3.開局10工人,5工人采漿果,5工人造房子,造完房子之后新出的第一個工人去采集漿果。之前造房子的5個工人去貼近樹林的地方造房子。之后的第2到7個工人去采集樹木,當(dāng)?shù)?個工人被產(chǎn)出之后拉兩伐木工人拍房子。拍完房子之后其中一個接著去拍房子。大致的建筑順序是房子,倉庫,房子,房子,房子,房子,倉庫,房子,房子……(適用范圍:基地附近樹木極少,且周圍有樹叢,漿果距離基地距離適中)

關(guān)于倉庫,在進入青銅時代之前,保證4到7個倉庫的存在,即使不太會補倉庫,也不至于被拉開太大差距。具體的倉庫使用技巧暫時不做討論,以后會單獨寫一篇關(guān)于倉庫學(xué)的專欄單獨討論。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