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攝鬼畜劇場創(chuàng)作心得
一、傳統鬼畜劇場 與正常電影的制作流程:“編劇—拍戲—后期剪輯和特效”的制作流程不同,鬼畜劇場作為一種二次創(chuàng)作,省去了中間步驟(更大程度上是沒有成本支撐拍戲這一步驟),只剩編劇以及后期處理,通過對鏡頭的重構以及語音的拼接講述自己的故事。這樣有一個優(yōu)點和一個缺點:優(yōu)點是大大減少了制作成本,使得個人也可以投入到創(chuàng)作,但缺點即為所有的鏡頭和素材都只能基于現有的鏡頭進行拼接和二次創(chuàng)作。雖然,使用摳圖和特效等手段可以豐富鏡頭乃至創(chuàng)造出原版沒有的鏡頭,使用語音拼接可以創(chuàng)造出原版沒有的對話和旁白,但仍然極大程度上要受到原版素材的限制。從畫面上看,雖然二創(chuàng)可以對場景和人物進行組合重構,但不能創(chuàng)造出原版人物沒有做出的動作(不考慮三維建模這種方式的情況下)。從語音上看,語音拼接不能創(chuàng)造出原版沒有說過的字。實際上,很多人認為正是由于這種限制所以鬼畜才有趣。 二、鬼畜劇場的制作流程 1.想亮點 相對于先編劇后想怎么實現,我更傾向于先想出亮點再編劇,制作一部作品,首先想這部作品吸引觀眾的亮點是什么,然后把若干個亮點和靈感使用劇情這一條線穿起來。靈感和亮點是先于劇本的,如果沒有亮點而只是編一個和原版不一樣的劇本,那么這個劇本就可能會顯得平淡無聊。這就會導致“明明我做的很努力,但就是沒有播放”的結果。 2.制作關鍵鏡頭和關鍵對話 如果說亮點是一個視頻的核心,那么關鍵鏡頭和關鍵對話就是核心中的核心。觀眾看你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想看你那幾個關鍵的鏡頭和橋段,這些關鍵鏡頭是制作創(chuàng)意和技術力的體現。以我的《暴君佐菲》為例,大家想點進來很大程度上是想看佐菲和其他奧特曼之間的戰(zhàn)斗,那么就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做的出來這段打戲,否則編再好的劇情都是無力的。而佐菲和其他奧特曼之間的戰(zhàn)斗的核心鏡頭,就是兩個奧特曼的同框,互相之間技能的攻防。這種鏡頭難以制作,但也正因此才有含金量。如果沒有這樣的鏡頭,人們會認為你的制作水平低下。而編劇很大程度上是為這幾個鏡頭服務的,可以說是“為了這碟醋包的餃子”。下圖為《暴君佐菲》中的幾個關鍵鏡頭。在創(chuàng)作時,我是先想到了這樣的幾個鏡頭然后圍繞著這幾個鏡頭進行的編劇。
3.通過編劇將所有的小節(jié)、亮點串聯 有了亮點以及核心之后,剩下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這些精彩的部分通過編劇串聯到一起。沒有邏輯上的漏洞是首要的,如果能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有趣的對白和畫面更好。這一部分同樣重要,因為只有技術沒有劇情是不圓滿的。如果《暴君佐菲》全是打戲,而沒有劇情,沒有相互博弈的過程,那么它就只能算一個整活視頻。所以,一個好的視頻需要技術和編劇的統一。 三、鬼畜劇場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由于傳統鬼畜的一大看點就是將原版素材進行重構說出新的故事,而隨著ai配音的發(fā)展,一些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覺得傳統鬼畜劇場的末日就快到了。但我卻不這么認為。私以為,鬼畜劇場的核心并不是語音拼接而是編劇,鬼畜語音拼接只不過是完成自己劇本表現的一種手段。ai配音將逐漸打破語音的限制,而三維建模等手段也在逐漸打破畫面這個限制。從這個角度分析,技術的革新實質上是推動了鬼畜向高質量發(fā)展的,這種趨勢要求制作者既要有高創(chuàng)意,又要有高技術力。而由于失去了“對原版素材重構”這一看點,鬼畜劇場的創(chuàng)作側重點也會逐漸由“使用原版素材拼一個相反故事”轉向“講一個精彩的故事”,越來越接近自己拍一部電影,這將極其考驗創(chuàng)作者的技術力和編導基本功(這也是我接下來的努力方向)。如果不能擁抱時代的潮流繼續(xù)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術力以及編導水平,那么坐以待斃是必然的??梢哉f,技術的發(fā)展削弱了原版素材對于鬼畜劇場創(chuàng)作限制,也同時向創(chuàng)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個up主,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拋棄。up會努力學習,爭取創(chuàng)作出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不辜負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