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死后,顧命八大臣礙手礙腳,為何慈禧只殺肅順?
歷史悖論講壇,歡迎來找茬。為活躍氣氛,考驗讀者歷史知識水平,提高整體國民素養(yǎng),文章中故意漏出一些常識性錯誤,看你能找出幾處?
咸豐皇帝死后,慈禧太后為了掌控朝政,必須解決顧命八大臣這個問題。而顧命八大臣身上,有著太多的權(quán)力和影響力,是慈禧太后維穩(wěn)的重要障礙。因此,慈禧太后選擇先殺肅順,是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肅順在王爺之中是最具有聲威的一位。他具有極高的聲望,也很受士大夫和得勢官員的贊譽。如果肅順保住性命,他會繼續(xù)去支持顧命八大臣,為他們傳聲助力,嘗試削弱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掌權(quán)的難度會更加的加大。
其次,肅順的死,可以起到警戒其他顧命八大臣的意義。肅順是八大臣當(dāng)中最有權(quán)的一個,他也是最有威脅的一個,肅順之死可以向其他顧命八大臣表明,慈禧太后決心解決顧命八大臣的問題,其他人如果不服從她的意志,恐怕也會遭遇肅順類似的命運。
第三,肅順作為八大臣中的領(lǐng)袖人物,是一個重要但也是相對孤獨的存在。因為他過于壓抑其他人,導(dǎo)致了慈禧對其他人的留存。選擇殺掉肅順,最能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和震撼,同時也能夠分化八大臣的聯(lián)盟,強化慈禧的掌控力度。
最后,肅順雖然在人事和兵權(quán)上擁有過多的掌控力,但是他在財政方面的掌控只是一錘子交易。相對而言,其他大臣們在財政方面比肅順執(zhí)掌的多得多,因為肅順未能觸及根本的問題,因此無法激起其他大臣的反抗情緒。而從整體上來看,財政才是當(dāng)時維穩(wěn)的關(guān)鍵,這也是肅順被慈禧太后選為首個解決的目標(biāo)。
慈禧太后為了保護自己的權(quán)力和掌控權(quán),選擇殺掉肅順,以震懾其他顧命八大臣,擴大她自己在朝中的權(quán)力和影響。而且,慈禧太后的選擇也是成功的,他順利地解決了顧命八大臣的問題,掌控了整個大清王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