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三個斷層,為何只有中國延續(xù)至今。

歷史背景
眾所周知,世界上一共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不難發(fā)現(xiàn),除了我國之外,其他三大文明的前面都加了一個“古”字,而我國只是稱呼為古代,這是因為,我國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續(xù)至今的文明。
為什么其他三大文明都消失了呢?其實古巴比倫跟古埃及是比較倒霉的,而古印度則是少了點人為的努力,只有我國是集幸運跟自身努力于一體,尤其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這才有了延續(xù)至今的中華文明。
三大文明的消亡
除了我國之外的三大文明是怎么消亡的呢?先來說說古巴比倫跟古埃及,因為地位位置的原因,他們距離歐洲很近,在歐洲人向外擴張的時候,首先就注意到了位于非洲東北部的古埃及和東亞的古巴比倫,每次歐洲國家出征,遭殃的一定是這兩個文明,所以古埃及跟古巴比倫的消亡是必然的。
相比古埃及跟古巴比倫,印度還算好運,相對來說,古印度的地理位置還算靠東一點,印度的地理位置還還算不錯,三面環(huán)海,在那個航海技術(shù)還不夠發(fā)達的年代,大海就是最好的天然屏障,不過,古印度的東北方面還有緬甸的存在,緬甸雖然不是什么大國,但也不能忽視他的存在。
印度最不幸的就是,在西北方面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開伯爾山口,這是古印度的致命缺點,先是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從開伯爾山口入侵。
建立文明之后,向南不斷擴張,在公元前4世紀,古印度一度接近統(tǒng)一,就在這個時候,波斯帝國入侵,還是從西北方向而來,波斯人又統(tǒng)治了古印度地區(qū),再后來,亞歷山大大帝出征……
可以說,古印度一直生活在被入侵被統(tǒng)治,然后反抗,反抗之后又有新的敵人入侵統(tǒng)治這樣的循環(huán)下,這也導(dǎo)致了古印度始終無法統(tǒng)一,一個無法統(tǒng)一的文明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再加上宗教信仰等多因素影響,古印度消失在了這個世界上。
中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可以說,我國擁有最好的地理位置,從戰(zhàn)略角度來說,我國東南兩面環(huán)海,前面也說過了,在那個時代,大海就是最好的屏障,而在我國西邊和西南方向是帕米爾高原和高聳入云的喜馬拉雅山脈,這在古代是比大海更好的屏障。
我國一度認為帕米爾高原就是地球的最西邊,而當年亞歷山大大帝也認為如此,到這里就止步了,所以我國一直沒有遭受到來自西方國家的入侵。
當然,我國也有缺點,那就是北邊,其實我國在北邊的“開口”比古印度還要大,但跟古印度不同的是,我國并沒有放任不管,而是在北邊修筑起了萬里長城,在長城的抵御之下,我國可以抵擋下大部分來自北方的入侵。而古印度沒有修筑靠譜的防御設(shè)施,他們的下場就是被統(tǒng)治。
但是即便有了長城也不一定有作用。因為長城是血肉鑄成的。先輩們就是這樣身無寸縷 硬扛住飛機大炮
(川軍更是人稱叫花子軍 穿草鞋 拿著大刀 照樣奮勇殺敵。寸土不讓)
還有我國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我國屬于熱帶、亞熱帶或者溫帶季風性氣候,在這種氣候下,非常有利于農(nóng)作物和瓜果蔬菜的生長,這讓我國成為了一個糧食大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而中國人民的勤勞造就了可以在土地里面獲取食物,不存在什么不勞而獲。
萬世隆昌的國運
說完了那么多客觀原因之后,必須要承認,我國文明能夠延續(xù)至今,是有一點運氣成分的,國運昌隆,才能夠延續(xù)到今天。
前面說過,古印度沒能延續(xù)至今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古印度從來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tǒng)一,而我國就不一樣了。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
早在秦始皇的時候,“秦王掃六合”,實現(xiàn)了真正的大一統(tǒng),“書同文,車同軌”,不僅實行了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而且還一統(tǒng)了文化,雖說始皇帝有些暴虐,但從大局來說,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人。當年“焚書坑儒”毀滅了我國不少文化典故,但同時也一統(tǒng)了文化。
秦始皇還有一個偉大之處就是統(tǒng)一了文字。從秦朝開始,雖然經(jīng)歷了不少朝代更替,但我國的思想和文化始終統(tǒng)一,文字也經(jīng)歷了不少改變,始終都能保持大范圍的統(tǒng)一。
再者,中華文明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是,古代國人都認為,政權(quán)是大于神權(quán)的,雖然古人一直都生活在統(tǒng)治之下,但至少,國人的骨子里沒有依賴神明的想法。
想要什么都靠自己的雙手去做,會祈禱會上香,但最后,還是會靠自己。畢竟土地不會自己長糧食出來。
其實我國也跟古印度一樣,遭遇了多次入侵,古時候遭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不過我國難能可貴之處是,即便是“外人”入侵,我們也能很好的同化,而且,從清朝早期的版圖來看,我們所謂的“外人”入侵也不過是自家人之前的紛爭而已。自己家的事情 關(guān)起門自己解決。
在晚清以及民國時期,我國才確確實實遭到了外族的入侵,從八國聯(lián)軍到日本入侵,尤其是在抗日時期,大半個中國淪陷,眼看中華文明就要毀于一旦,可上天都站在我們這邊。
加上軍民齊心協(xié)力,最終還是守住了自己的家園,也守住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趕走了侵略者。
小結(jié):
雖然說,中文文明能夠延續(xù)至今,有一定運氣成分,但這也只能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運氣也是建立在自己足夠努力之上的。
記得早些年看過的一段很喜歡的話中,有這么一句:“斧子劈開的天地之間,到處都是不愿做奴隸的人”。當時看到這一句眼淚不知道怎么就下來了。
是啊,我華夏大地也遭到了不少外族入侵,從早清最后的昌盛到迅速下滑,淪落到接近任人宰割的困境,國人放棄了嗎?
沒有,當年日本打下了大半個中國,就如同斧子劈在了祖國母親的身上,激發(fā)了國人的團結(jié)和永不放棄的斗志,當你的敵人打算“打你娃,還要搶走你媳婦”的時候,你能怎么做,拿起身邊一切能用的武器,跟敵人干??!是??!當初國人就是這么做的,在中華最危急的時刻,到處都是不愿做奴隸的人,這句話,不用加引號,也不是引用,是事實。
我一直認為,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怕也是最難能可貴之處就是,這個民族,在和平年代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互相算計,甚至打得頭破血流,但是,無論怎么樣,這都是自家人的事情,祖國的領(lǐng)土寸土不讓。當國難臨頭之時,你再看看這個民族,將會迸發(fā)出怎么樣的凝聚力和恐怖力量。這就是,一個民族不能褻瀆的地方
犯我中華者 雖遠必誅。
我輩當自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