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你知道機制幣銀元上的“庫平”是什么意思嗎?
你知道機制幣銀元上的“庫平”是什么意思嗎??
2023-08-21 18:47?
發(fā)布于:天津市
玩銀元的朋友都知道,幾乎晚清的光緒元寶銀元或機制幣上都有“庫平七錢二分”、“庫平三錢六分”及“庫平一錢”等字樣,大家都知道這是表示面值的意思。但是大家未必知道“庫平”是什么意思。

庫平七錢二分
清代衡量銀兩重量的標準稱為平碼。那么庫平就是政府用于稅收的最主要的衡量標準的平碼,庫平又分為中央庫平、各省藩庫平、道庫平。現(xiàn)有資料記載中央庫平一兩為37.3克或37.31克。像《馬關條約》中賠款2億兩白銀的規(guī)定,中央庫平為37.31256克。除了庫平清朝民國政府還有關平、漕平、市平等。關平用于海關稅收,漕平用于漕糧折色,市平用于市場交易等。關平,是指海關征收關稅銀兩的平碼,比庫平大一些,各地海關關平也不一致。比如廣州關平37.67926克,天津為37.7993克,上海為37.6838克,一般簡略為37.68克。
像庫平七錢二分銀元一般重量在27克左右。用庫平一兩的37.3克×0.72=26.856克,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見的銀元重量,包括袁大頭,孫小頭等銀元基本上都在26.8克左右。也就是說民國銀元壹圓等于清朝銀元庫平七錢二分。


像光緒通寶背“庫平一錢”機制幣直接用銅鑄造,可見清朝末年國力是多么空虛。隨著時代發(fā)展和幣制改革,“庫平”這個詞在貨幣流通中已經(jīng)成為歷史,但作為錢幣愛好者還是要知道其原委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