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三本曲詳解 --肖乃華 (五戒居士)
虛鈴,虛空,霧海篪。是日本尺八界的三本曲。
也就是說這三首曲子是最早,最重要的曲子。其中保存著尺八的核心價值和要義。
?
虛鈴是中國唐朝人所做。宋代傳入日本后,大概日本人覺得只有一首曲子不能滿足吹奏和練習的需要,于是又寫了虛空,和霧海篪。
其實這后來發(fā)展出來的2首曲子,虛空和霧海篪是有必要的。不是日本人好事。
不過后來出現(xiàn)的很多曲子就是重復三本曲的編排了。比如很流行的阿字觀。除了部分細節(jié)。八成都很類似于曲子?虛空。?因為阿字觀,是阿字空性觀之意。
還有本調(diào),缽返,九州流等。所有的主結(jié)構(gòu)均是來自于三本曲。
因此除了三本曲,其他的曲子不過是變著花樣的讓你產(chǎn)生練習的興趣罷了。
不過在練習好了后來的曲子,打下堅實的吹奏基礎(chǔ)之后,再來演繹三本曲的確可以更加入神。
?
從佛教的角度,三本曲其實是完整的一部曲子。只有一首。別無其他。足矣。
?
請非佛教徒多多包涵。因為三本曲的產(chǎn)生就是在佛教教義內(nèi)部產(chǎn)生的。
?
首先是中國人所做的?虛鈴。
整個曲子在簡單的高音和低音之間轉(zhuǎn)換。樸實。平實。無喜無悲。笑看無常,高音直吹,上升出世。直指悟道。
實際上虛鈴是示禪。何為示禪?就是覺悟之后的人盡量讓普通求道之人明白,覺悟的道路方向和覺悟后的感觸?!按笪蛑?,吃飯睡覺。大悟之后,吃飯睡覺?!?虛鈴就是描述覺悟之后的吃飯睡覺。但是我們能明白么?不能。?沒有一個人能明白真正的含義。比如洞庭湖水里的魚兒能知道撒哈拉沙漠的干燥么?不能。但是這首曲子就像一個人用語言之外的方式告訴我們在水里的魚兒,什么是“干燥”。?由于語言完全沒有辦法表達。只剩下單純的高音。刺激耳膜。
我覺得沒有大悟的人聽虛鈴多了會是比較難受的。虛鈴不好聽。嚴格來說。
很高很尖的聲音。讓你的耳膜呼呼作響。
不過在具有一定修行基礎(chǔ)的人聽來。虛鈴妙不可言。沒有任何語言可以贊美虛鈴的狀態(tài)。它不沾因果。無有貪癡。不在乎任何的感觸。
整個曲子是極難演繹的。當然,讓尺八跟著樂譜發(fā)聲。初學者也會。但是要演繹出虛鈴真正的意境。除了需要幾十年的丹田功力來刺激高音達到一種最高臨界點的狀態(tài)以外,還需要你具備初級的禪修功力。
你在禪修上沒有任何成果。怎么能展示虛鈴的美好?
?
大概是虛鈴傳入日本以后,日本人覺得虛鈴太難了。一來就是吹覺悟后的曲子。怎么下手?高僧大德無所謂。廣大的愛好者受不了了。
于是參考虛鈴,虛空誕生了。
虛空是描述道的曲子。描述出世修行的意義。贊嘆出世的美好。放下之樂。
虛空是描寫了“法”。贊美了“法”。
你也可以認為虛空描寫了“定”和“舍”。
直接參考名稱,虛空就是看破紅塵的意思。
不是受苦以后的看破紅塵。是智慧的上升??赐噶耸篱g事物的本質(zhì)和和合現(xiàn)象。
闡述了心對空的認識后的一種安定的狀態(tài)。一身輕松。不占因果。
虛空的編曲就是圍繞這些意境來的。曲子高低搭配,相得益彰。高音穿插在中底音之中,第一句就刺破了塵世迷霧,帶來希望。帶來修行上方向的指引。
第二句音低了幾格,然而沒有到最低,保持求道。反復出現(xiàn)刺破迷霧的聲音。
同時這樣的編排是完全銜接了虛鈴。
?
然而大約是吹奏虛空的人也很難認可“道”吧。?比如有的人在世間過得很快樂,為什么要修行呢?
于是,有了三本曲之最后一首。霧海篪。
篪就是竹管樂器的意思。這個曲子名可以理解成為:迷霧,茫茫大海和竹管之音。
?
霧海篪的意境是普通人最容易理解的了。
它描述了塵世的迷茫和苦楚。掙扎,昏昏浩浩的眾生在業(yè)力的拉扯之下永無止境的輪回。永遠受苦,短暫的快樂。無盡的喜怒哀樂。人生巔峰,低谷,幼年,衰老和死亡。
?
我們看第一句,八口------??這個音是尺八管子的絕對的中音區(qū)。并且若吹滑音。不上不下,沒有低音的厚重,沒有高音的清亮。只是昏昏浩浩的開始而已。
?
接下來依然是不同指法,但是同樣音高的吹奏。?反復打手指。表達四方空間的一片迷茫。然后是高音的重復,反應內(nèi)心的掙扎和不甘。
可以說是各種的中音區(qū)的重復,最后下降到低音區(qū)的重復,反復無常,人生高低的寫照。到曲子末尾,依然回到八口------?慢慢結(jié)束。時鐘沒有跳出迷霧的大圈子。又回到最開始。讓人憋屈??鄲?。
?
這真是偉大的編排。對于人生輪回的理解相當透徹。
?
在我看來,這是虛鈴前傳之一。虛空則是虛鈴前傳之二。
所以我樂意先吹霧海篪,當你淚流滿面的時候吹虛空。會很舒服。至于虛鈴。以后再談---我真不知道覺悟后是啥狀態(tài)。請活佛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