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之國家公務(wù)員【學(xué)過石油的語文老師】

一:古代文化常識考點分類:

政治制度(職官、科舉、刑罰、地理)

二:中央官制
文官:a、老大:宰相(遼之前不是具體官職)
文官老大是不斷變化。李斯♂下場
就很慘!李斯削減車馬人數(shù)♂,漢
武帝無人想當宰相,太尉掌權(quán)。
后來出現(xiàn)“六尚”,最有文化的尚書
漸成宰相。東漢——隋尚書不斷變
化(臺革),尚書在唐朝被削成“三省
六部”,被削成“同中書門下三品”后 權(quán)又被削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朝把其當成宰相。元朝有左/右丞相(中書令)。明朱重八殺宰相,后廢了丞/宰相,親自治理國政。后有五品官員大學(xué)士(內(nèi)閣)幫皇帝理政。↘
奈何后來皇帝弱,權(quán)利落入大學(xué)士。
張居正、嚴嵩等人如滔滔江水涌出。
清朝雍老爺子設(shè)立軍機處,有軍機處大臣。



—————————————————————

遼之前宰相是對掌權(quán)人的稱呼。

唐↗

b、X
武官:
奴 隸 社 會: (老二)
夏朝:司空 商朝:尹(名人:伊尹)
西周:“三公六官”中的“冢(太)宰”
戰(zhàn)國:相、將(楚國:令尹、上柱國)
戰(zhàn)國對老大(不論文武)的敬稱:相邦

古時的首相:國家老二
封 建 社 會:
A. 早期
文:丞相(大司徒) 武:太尉(大司馬)
打小報告的:御史大夫(大司空)
※基本上帶“尉”字或?qū)④姷亩际俏鋵⒒蚋鋵⒂嘘P(guān)。“廷尉”(如下圖)卻與武將無大關(guān)聯(lián),是相當于大法官的官職。

打小報告的:
打小報告的官除御史外,還有個官叫“諫”。
※中書省下叫“補缼”,門下省下叫“拾遺”。

其他:
奴隸社會

※重點:虞人:掌管畜牧業(yè)。
商: 司徒:教化+手工
司空:建筑
司寇:刑獄
西周:“三公六官”
三公:太師/傅/保
六官:冢(太)宰、司徒、宗伯、司馬、
司寇、司空
※南北朝的北周也有以上的?!?/p>
封建社會 拓展:曹爽、博士敬酒
三公九卿:太(奉)常:掌管宗廟禮儀
治粟內(nèi)史(大農(nóng)令、大司農(nóng)):租稅賦役
廷尉:XX(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少府:宮廷總務(wù)
典客(大鴻臚):外朝朝見(外交部部長)
郎中令(光祿勛):宮廷待衛(wèi)
衛(wèi)尉:宮門近衛(wèi)
太仆:皇帝車馬
宗正:皇族事務(wù)

※漢朝有官,名曰“侍中”“羽林郎”“期門郎”。
拓展: ◇中尉(執(zhí)金吾):京師治安
◇將作少府:營建皇宮
◇大長秋:宣達皇后旨意
魏晉南北朝

五胡亂中原,拓拔家建北魏,后分裂成東西兩魏,……六部從這開始,隋沿用。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翰林院唐就有了,是皇帝的文學(xué)待從,陪皇讀書的叫“侍讀”,講課叫“侍講”。(文官)
宋:二府三司♂

參知政事:副宰相
打小報告的:御史臺(因烏臺詩案又叫烏臺)
元
中書令(一般是皇太子)下分左/右丞相
樞密院、御史臺、宣政院
明清
明:內(nèi)閣
清: 老二:軍機處
OVER. 長死了,內(nèi)容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