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第一次的攝影、光線、起飛

作者:煌言
封面:《奧特曼》
上一期: 第一回 奧特曼誕生的前一個月,在圓谷英二面前班門弄斧的夜晚
【本周的奧特系列通鑒?初代奧特曼篇】
第二回 奧特曼,第一次的攝影、光線、起飛

奧特曼40周年紀念作以2006年4月新番開播的時候,形成過一個巧合。前作《麥克斯奧特曼》在3月底放送最終回,接下來4月1日實際是前作的特別總集篇,新作的主角在這回的放送里第一次登場當作宣傳,然后4月8日是正式的新作初回。這種日子往前正好推40年,1966年4月1日是《奧特曼》第一次媒體攝影會的日子。
那時紙媒還遠遠比電視發(fā)達百倍,報紙、雜志等等各個出版社的記者都蜂擁而至,攝影師們都擠著手拿照相機嚴陣以待。這天等于是新番組《奧特曼》的第一次重大宣傳活動,是奧特曼第一次公開亮相的日子,一般會這么描述。但是說更本質(zhì)的事,這天其實是奧特曼這個角色正式誕生的日子,奧特曼的衣服這天才第一次造好,替身演員古谷敏也是才第一次穿進去扮演名為奧特曼的角色。
當時事態(tài)十萬火急,都不叫勉勉強強趕上了,是根本沒趕上。那天攝影會在下午1點鐘開始,即使分秒精確到這個時間,此刻奧特曼的衣服也仍然沒有出現(xiàn)。半個小時后終于送到了,然后匆匆忙忙第一次穿上,便立即是正式面對一大群媒體記者。穿好衣服戴好面具,古谷敏什么也看不見,由領班助監(jiān)督鈴木俊繼引導著,操演技師沼里貞重牽扶著走進會場。
導向本篇監(jiān)督飯島敏宏站在臺上,看到奧特曼入場的模樣時只有一片愕然,那完全是盲人的動作。攝影技師高野宏一也一臉尷尬,不自覺地便望向飯島的表情,他們第一反應想到的都是,這副模樣以后正式的拍攝可怎么得了。導向特技監(jiān)督的場徹反應最快,當即離場就出門去了,去找特殊美術監(jiān)督成田亨。趁著中途只有10分鐘的休息時間,成田趕到休息室來給面具開了兩個小孔,古谷這才總算擺脫完全的零視野狀態(tài)。
那張所謂圓谷英二對奧特曼訓話的照片,就拍攝于這天。以前只明說過那時英二老爹究竟講了什么話,現(xiàn)在正是表明日子的時候了,那天是1966年4月1日。老爹來到奧特曼面前把古谷嚇了一跳,這樣世界有名的大監(jiān)督平時只見過他在攝影棚里,在制作現(xiàn)場下指示的樣子很神氣,第一次突然離這么近。上來問了好多話:奧特曼,怎么樣?感覺痛不痛苦?能不能好好呼吸?悶不悶熱?看得見外面嗎?
是仰著頭說的,而且還拍了拍奧特曼的肩,這些照片都有留下來。但是古谷戴著面具本來就嚴重遮蔽了聲音,整個會場又很人多嘈雜,只回答了第一句后面老爹都又說了什么,其實幾乎聽不清楚。但是最后一句印象深刻,老爹說,夢想啊,要把夢想,子……。往下實在聽不清楚了,后年才知道了完整的,那句話是老爹的口頭禪,應該說是座右銘。

攝影會舉辦的地方就直接在《奧特曼》平時拍攝的地方,東寶的二線攝影所,東京美術中心,簡稱美中。東寶的一線攝影所是東寶砧攝影所,給了老本行電影,所以奧特系列這樣的電視節(jié)目就在二線攝影所。從1964年《奧特Q》開始制作起,美中這里就是奧特系列專用的攝影所了,到2008年拆除為止歷時44年。砧攝影所內(nèi)那個為特攝專用而建的大型人工湖,巧合壽命也是44年,1960年建成2004年拆除。在美中制作的奧特系列作品,按公開順序來說最后的作品是電影《大決戰(zhàn)!超奧特8兄弟》。本來如果按正常預定的日子發(fā)表,則今天正是這個電影首映10周年,9月13日。

接下來1966年4月8日,便是正式拍攝的第一天,奧特曼出現(xiàn)在正片攝影現(xiàn)場的第一天。不過說清楚一點,這不意味著《奧特曼》的開機日,開機日在1966年3月16日。當時制作現(xiàn)場的狀況是這樣的,從東寶系到圓谷特技制片廠凡是大規(guī)模運用特殊技術的影視=“特攝片”,已經(jīng)習慣采用本篇班和特殊技術班平行攝影的兩班體制,但《奧特曼》最初開始時有特例。
制作順的最初3本采用一班體制,就是整個劇組人員沒有分開本篇班和特殊技術班,人類又沒有分身術所以兩班平行同時攝影也就不存在。不過本篇監(jiān)督和特技監(jiān)督還是分開存在,本篇監(jiān)督把本篇部分的影像拍攝完之后,再由同樣的劇組成員受特技監(jiān)督的指揮拍攝特殊技術部分的影像。3本在同一區(qū)塊拍攝,意思就是并非一本一本地完成一個再下一個,而是比如3本中在同一取景地的場景就一次性全部攝影,再前往下一個取景地攝影。
這制作順最初的3本,分別是《向侵略者開火》《食蟲草的秘密》《科特隊出擊》,后來成為放映順的第2話、第5話、第3話。本篇監(jiān)督是飯島敏宏,特技監(jiān)督是的場徹,直接采用《奧特Q》最后一區(qū)塊的兩監(jiān)督。本篇部分的開機日在3月16日,然后4月8日便是特殊技術部分的開機日。但是本篇部分最初攝影的鏡頭是《向侵略者開火》,這也是為什么將其視為制作順第1本,而特殊技術部分最初的攝影則是《食蟲草的秘密》。
預定早上9點鐘開始,其實也沒法真的那時開始,還有很多臨場準備要當天做。奧特曼站在一片樓房街區(qū)的微縮模型群之間,這些是美術班花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造好的布景裝置設施。由于這次是一班體制,飯島身為本篇監(jiān)督也有機會來特殊技術的現(xiàn)場,參觀和把個關的作用都有?,F(xiàn)場的攝影技師是高野宏一,是跟了英二老爹已經(jīng)10年以上的親信弟子,《奧特Q》全話的特殊技術班攝影技師。這次最初的3本,高野把本篇部分和特殊技術部分的攝影技師都兼任了。再加上的場特技監(jiān)督,與高野、飯島3人一起商量著,奧特曼的面前是一條從天花板垂下來的繩子。

有奧特曼參與攝影的第一個鏡頭是這樣的,奧特曼從飛行狀態(tài)俯沖下來,在高處對怪獸一踢。又因為造好的奧特曼飛行姿勢人偶上,奧特曼正好是雙手伸直向前,所以下落變成腳朝下時,姿勢順勢看著是向上舉高。于是這個鏡頭的攝影方式便想這樣,繩子從天花板吊下,讓奧特曼抓著繩子踢過來,就像人猿泰山抓著樹藤向前那種感覺。
一切都是剛開始,奧特曼那種平俯身子雙手伸前的飛行姿勢,也是那時決定的。以后歷代延續(xù)至今,仿佛理所當然的感覺,在當時的立場則根本不會有這種當然感。其實后來飯島監(jiān)督看到放映順第1話《奧特作戰(zhàn)第一號》時,驚出一身冷汗。等等,原來奧特曼飛行起來是紅球的嗎?那是膠囊還是宇宙船亦或是什么?可是緊接著第2話我的監(jiān)督回,奧特曼用平俯手伸前的姿勢,就那樣推著巴爾坦星人的宇宙船飛走了,真心大丈夫??
監(jiān)督下指示了,古谷君,你抓住繩子懸在空中,前后搖擺然后降落到怪獸身上試試。古谷照做了,飯島也在一旁看著,全員都盯著怪獸,下一秒奧特曼即將降落到這怪獸身上?!睦頊蕚涫沁@樣的,但是過了一秒兩秒,奧特曼卻沒出現(xiàn)在眼前。回頭一看,繩子確實在搖晃,可奧特曼不見蹤影,奧特曼呢?奧特曼哪去了?就跟突然消失了一樣,仿佛真的成了奧特曼有特異功能似的。
其實古谷抓住繩子然后手滑了,他掉下去摔在地面。特殊技術班攝影的現(xiàn)場狀況是這樣的,樓房之類的布景裝置設施和演員都在一個木制臺子上,離攝影棚真正的地面是有高度有臺階的。然后離臺子不遠擺有豎起來的幕壁,就是大型壁畫似的版面,實質(zhì)也屬于布景裝置設施的一種。上面繪有天空云彩或是夜景等,應具體攝影需要而定的背景。臺子和幕壁的基本概念描述以前的連載也講過,古谷就摔在臺子和幕壁之間的攝影棚實際地面,所以連砸在臺子上的大響聲都沒有。另外奧特曼有電池裝置在背部,用來讓眼睛和彩色計時器發(fā)亮的,摔下來仰躺在地面時把背部卡得生疼。
所以這個鏡頭當然要重來,這回有手感了,戴著手套抓繩子不會滑了。但是奧特曼的眼睛部位即使開了小洞,視野當然十分狹窄,平時戴著面具的狀態(tài)即使低頭也看不到自己腳邊的。結(jié)果這回降落位置完全偏差,腳踏在預定地點旁邊,公路上護欄的微縮模型上。那一瞬間腳底特別疼,就是那種真的很疼的一刻,你其實是發(fā)不出任何聲音的程度。原來是護欄的微縮模型有用釘子,固定在布景裝置設施上,就踩在那上面了。脫下靴子能看見血已經(jīng)出來,只能現(xiàn)場采取緊急措施治療一下。
以上就是第一次的攝影,第一個鏡頭的兩回失敗。

奧特曼擺出十字手勢發(fā)出斯卑修姆光線,現(xiàn)在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地理所當然,仿佛從一開始就自然而然地存在,然而從無到有的過程還是必定要經(jīng)歷苦勞的。制作順最初的3本中,特技監(jiān)督的場徹在現(xiàn)場的時間總的來說挺少,尤其到《科特隊出擊》這本時幾乎都不在。特殊技術的現(xiàn)場的攝影,實質(zhì)指揮已經(jīng)由特殊攝影技師出身的高野宏一在大量代行了。
本來從《奧特Q》的時候起,一些簡易的鏡頭,特殊技術班都能在沒有特技監(jiān)督的情況下,擅自做主就拍好了。那時全話的特殊攝影技師都是高野,事實上《奧特曼》最初的3本后高野便正式升為特技監(jiān)督,全話的特技監(jiān)督幾乎都是高野擔當。的場演出的《奧特曼》也只有這3本,之后他的主戰(zhàn)場在1966年11月開播的圓谷特技制片廠另一作品《快獸布斯卡》,前半僅有他一個人完全負擔特殊技術的演出。
的場不在而高野代行,但本篇監(jiān)督飯島敏宏在現(xiàn)場觀戰(zhàn),所以高野也經(jīng)常在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征詢飯島的意見。尤其是光線的問題,因為第1本《向侵略者開火》的腳本也是飯島本人,斯卑修姆光線本來就是飯島設定和命名的。光線的設定描述成,含有巴爾坦星人的弱點、最害怕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叫作斯卑修姆,在火星上也存在。很多人從小就熟悉了這設定,當初只是有臨時性一回限定的作劇,所以如今再看設定,能發(fā)現(xiàn)明顯針對巴爾坦星人。但是在攝影中飯島決定了,要把這作為奧特曼標志性的必殺技,以后經(jīng)常使用的,因此第一次的演出更是件大事。
光學攝影技師中野稔平時只負責室內(nèi)合成作業(yè),不過由于關系到了光線這種關鍵環(huán)節(jié),這回也來攝影現(xiàn)場需要把握全局。所以斯卑修姆光線,是在高野、中野、飯島3人的商議中誕生的。高野給飯島看了特殊技術部分的分鏡,上面最初只是奧特曼雙手擺在胸前,從指間發(fā)出線狀、電光狀的光線。中野覺得不滿足,說這樣就跟科特隊的槍發(fā)射的那種電光狀差不多啊,需要更具備足夠魄力的。飯島同意,現(xiàn)在這樣就像魔法杖擊出的一條射線,量感不足。不要線狀的,要寬幅帶狀光線,姿勢也要一種能傳遞出勇壯感的。
這3人就在那里說開了,古谷敏可是裝扮成奧特曼在旁邊等著呢。他們想出一個姿勢就讓古谷試試,擺出來又覺得不好看再繼續(xù)想,反反復復。古谷又連話都說不出,也只能觀察3人的動作打發(fā)時間,在眼里看著就是3人在表演相聲。戴著奧特曼的面具時間長了可是很痛苦的,平時正式拍攝時一次連續(xù)的時間最長也就一刻鐘,可是站在那里要想脫下面具光一個人又辦不到。
為什么最后奧特曼擺出十字手勢,流傳很久的一個說法是因為第1本《向侵略者開火》的對手是巴爾坦星人。從小熟讀怪獸圖鑒的記得巴爾坦星人什么稱號吧,宇宙忍者,所以十字手里劍來對付。這個就帶有臆測成分了,因為特殊技術的現(xiàn)場最初的攝影,并不是對巴爾坦星人回。何況就算是吧,宇宙忍者這個別名稱號也是后來才硬加上去的,是雜志階段出版行業(yè)瞄準小朋友心理的營銷手段。研究幕后史實的時候,各種雜志圖鑒上的所謂官方設定是最需要排除的雜音,這點原則以前的連載中說到過。包括說十字手勢發(fā)光線的原理有什么正極負極,也是出版業(yè)事后添加只面向觀眾的解說設定。
但是十字手勢與忍者有關,這點的確是對的,緣由是飯島他們那代人小時候的娛樂多是玩忍者游戲。中野的要求關鍵也就兩條,第一要寬幅帶狀的光線,因為要有魄力。第二發(fā)射光線時手不要動,你瞎動那光學合成階段的作業(yè)會很麻煩的。于是飯島對古谷說了,左手橫著支撐,右手豎著用來發(fā)出光線。除了忍者之類,與開槍和照相的姿勢也有關系,需要左手形成個支撐點穩(wěn)住準心。高野追加一條要求,說你擺姿勢的時候注意,既不要遮了眼睛也不要遮住彩色計時器,因此哪怕彎腰一點也無所謂。
古谷于是在面前擺出手勢然后受他們細細糾正,最后終于塑造成一副滿意的樣子了。回家后他每天都練習斯卑修姆光線的姿勢,專門對著一副三面鏡反反復復擺,號稱每日300回。古谷是東寶的專屬演員,那三面鏡是4年前他剛出道時,用東寶第一次發(fā)的片酬買的鏡子,專門目的就是用來修行演技。斯卑修姆光線的姿勢看似無非是雙手交叉成十字,但實際手臂、手腕、手掌、手指等動作,嚴格較真那講究還不少。
可以看到最初的幾本奧特曼的姿勢確實還不熟練,如今隨便拿一張奧特曼的斯卑修姆光線圖片出來,里面的人是不是古谷,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古谷說,無論在公園或是在酒館,無論小孩還是大人,無論是誰以及在哪里,都能立刻做到的簡易而友好的手勢,這就是奧特曼的斯卑修姆光線。下回的連載,就從《初代奧特曼》這個作品的雛形和企劃開始,從最初的故事講起。

【本周的本家特攝列傳】
特攝魂~講道理的特殊技術(二十二)
就制作現(xiàn)場史實的時間順序來說,往前倒回一點,斯卑修姆光線還沒有決定的時候。那天飯島敏宏去特殊技術的現(xiàn)場觀戰(zhàn),一進門周圍響起問候聲,啊監(jiān)督,早啊。仔細一看的場徹特技監(jiān)督其實不在場,但是現(xiàn)場已經(jīng)能夠若無其事,井井有條地進行著準備工作。特殊攝影技師高野宏一,一邊窺視著攝影機的取景器一邊說:好,差不多可以正式開始了吧?特殊照明技師小林哲也的聲音響起:隨時可以開始!小林也是從《奧特Q》的現(xiàn)場一路過來的人,前半在特殊技術班擔任照明助手,后半升為特殊照明技師。
于是在沒有特技監(jiān)督的情況下,高野的聲音響徹全場:正式,準備!飯島以為是又有簡易的鏡頭,特殊技術班在自主拍攝了,但是領班助監(jiān)督鈴木俊繼緊接著喊了聲,奧特曼過來!只見奧特曼=古谷敏正坐在角落的一張折疊椅上,起身向攝影機方向走過來。幕壁前放有一個四方平臺,邊長約6尺,操演技師沼里貞重引導著他站上去。
奧特曼雙腳稍微岔開,手輕握拳擺出一個陣勢。高野通過窺視取景器看著鏡頭里的奧特曼,同時用手勢示意鈴木,鈴木看到后對古谷說,向右半步。小林發(fā)話了,說等等,稍微向上仰,OK就是這樣。這樣照明也到位了,于是沼里開始操縱開關,剛才為止奧特曼的眼球還是暗的,這才亮起來。突然,高野對飯島笑嘻嘻說,監(jiān)督,就拜托你了。飯島一臉黑人問號,原來是由于特技監(jiān)督不在場,高野的意思那干脆本篇監(jiān)督來表示一下程序好了。
鈴木馬上高喊一聲:正式!聽見這個結(jié)果飯島真就條件反射喊了:準備!STAR~T!然而飯島根本不知道是要拍什么,只見場記板打響后,奧特曼屈膝,然后兩手向上伸再站直。同一時間,奧特曼所站的那個6尺的四方平臺,原來不是平臺是塊板子,一眾職員喊著口號,一~二!一齊就把板子抬起來了,站上面的人當然不可能平穩(wěn),奧特曼失去重心摔下來。飯島見狀趕緊大喊,CUT!
在鏡頭面前明確形成升空的效果,這當然屬于一種障眼法攝影,特殊技術攝影的基本中的基本。然而還是不意味著簡單了,這個奧特曼起飛的不足1秒的鏡頭,也是想了好久試了好多。第一案,直接挑起,嗯跳又跳不高,而且也會立馬落下來,效果不好。第二案,又在天花板上吊一根繩子,向上跳時抓住那根繩子,就不會是立馬落下來了,但效果還是不好動作太刻意。第三案,一開始就抓住繩子,然后向上拉,那這玩意兒成引體向上了。
第四案,多活用一下特殊攝影技法,奧特曼向下跳,但是攝影技師使用逆回轉(zhuǎn)攝影。這個以前也提過一點,口語俗稱的倒放,那是當代儀器才會導致形成的叫法。以前可沒有,視覺上所謂倒著播放的效果,實際不是放映機多厲害,不如說是攝影階段厲害。本來就倒著攝影的,本來就是特殊攝影技法,特攝的一部分。但是這樣勢必需要從足夠高的地方向下跳,想不受傷怎么辦,拿點小蹦床之類的緩沖物,啊當時可沒這么好的東西給你玩。
最后第五案終于來了,拿個大木板讓奧特曼站上面擺好姿勢,然后其他人在周圍配合好時機,一齊把板子舉起來。奧特曼站在板子上也就隨著向上升,鏡頭對準奧特曼身體的部分,畫面上奧特曼的全身便像后世的片尾滾動字幕一樣通過了全屏幕。當然完全配合得同時舉起幾乎不可能,舉高的奧特曼必定失去平衡要摔下來,但是在鏡頭里的動作已經(jīng)完成了。
飯島喊那一聲CUT之后,高野便表示,OK!這個鏡頭之后再通過同樣是障眼法攝影的剪輯階段,與操演班控制奧特曼飛行姿勢的人偶的鏡頭接在一起,那個奧特曼向天空發(fā)進上升的場景就完成了。后來每一話都必定攝影奧特曼起飛的鏡頭,古谷也問過高野監(jiān)督,反正也算是相同的鏡頭,直接使用以前拍過的影像就行了吧。
高野說,每個作品的最后的場景都不同,要有最后一個鏡頭的臨場感,而且這是特殊技術班的大家一起來制作的,是一種團隊合作的確認。團隊合作全員制作出來的東西,不僅是職員連我這個演員也算在里面了啊,這是古谷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所以以后也每回都去摔了,就是要摔他一下。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bab5420d8968e9db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