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告】打花鼓——蔡青霖史潔華和他們的學(xué)生
上海戲曲學(xué)校昆二班的丑角演員蔡青霖、旦角演員史潔華,是舞臺上的默契搭檔,是相伴一生的賢伉儷,也是受到我們愛戴的好老師。
他們在戲校與傳字輩老師朝夕相伴,耳濡目染,得華傳浩和張傳芳、朱傳茗、方傳蕓等多位老師真?zhèn)?;劫火灰燼,他們重歸昆曲舞臺,在上海大放異彩,被譽為“七梁十柱”的十柱之二;再后來定居海外,他們又在有限的條件下,不僅堅持鉆研,不斷演出、完善乃至創(chuàng)作昆曲折子戲,還以紐約市為圓心,辛勤耕耘,向海外昆曲愛好者傳授昆曲的演唱和表演。
我輩生也晚。對我們而言,傳字輩是遙不可及的傳說,昆曲中興時代是模糊音像資料里拼不齊的幻夢,就連老師們在海外最初的一批學(xué)生,也與我們相差了不止一輩。但是因緣際會,我們因為對昆曲的熱愛,在兩位老師古稀之年,聚集在了他們身邊。他們有教無類的悉心指點,使得我們得以窺見昆曲表演的一鱗半爪。更不要提他們視我們?nèi)缱约易又叮瑢h離家鄉(xiāng)的我們關(guān)懷備至。我想,不管是作為學(xué)生,還是作為子侄輩,我們都有責任將老師們的昆曲表演藝術(shù)盡可能地記錄下來,傳播出去。
好在我們生在了信息時代,記錄與傳播的成本都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了。然而到了今天,我們的條件依然十分有限。除去場地和設(shè)備的限制,我們最惋惜的還是兩位老師年事漸高,難以重現(xiàn)當年風采,尤其是蔡青霖老師,近年兩次中風,很多拿手劇目都無法再演。又值庚子疫癘,至今仍在全球肆虐,我們在無奈之余,更覺無?!雽W(xué)的很多,能做的有限,計劃很難順利執(zhí)行。
希冀與遺憾并存,現(xiàn)在也不太晚。我們決定用短視頻的形式,從示范片段開始,后續(xù)可能有教學(xué)、講解、采訪等等片段,以期能夠較為全面地展示和記錄蔡青霖、史潔華兩位老師的昆曲藝術(shù)和人格魅力。兩位老師力有不逮之處,也會邀請他們的學(xué)生參與示范——昆曲這樣一門需要口傳心授的藝術(shù),在海外亦有所傳承。
《打花鼓》是一折時劇,兩位老師曾經(jīng)專程前往武漢,向傳字輩劉傳蘅老師習(xí)得,自他們定居海外,國內(nèi)無人再能演傳字輩這一路子。故此我們將這一劇目借來,作為短視頻系列的名稱。最終定名為“打花鼓——蔡青霖史潔華和他們的學(xu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