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王朝世系:新羅(上)
? ? ? ?公元668年,新羅聯(lián)合唐朝滅亡高句麗,成為第一個統(tǒng)一三韓的封建王朝,公元935年亡于高麗王朝,以下就是統(tǒng)一后的歷任武烈王系新羅君主(至780年)

1、文武王金法敏(661—681在位)

新羅太宗(武烈王)金春秋之子,完成了朝鮮半島中南部區(qū)域的統(tǒng)一,朝鮮半島歷史由此進(jìn)入了統(tǒng)一新羅時代,謚號文武王,火化后葬于東海(日本海)中的大王巖。

2、神文王金正明(681—692在位)
文武王長子,進(jìn)一步加強(qiáng)了中央集權(quán),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七月初二日薨逝,葬于狼山東。

3、孝昭王金理洪(692—702在位)
垂拱三年(687年)二月生,在位期間由母后金氏(神穆王后)攝政,政局大體穩(wěn)定,武周長安二年(702年)七月二十七日薨,年僅15歲,謚號孝昭(又作孝照),葬于望德寺東。

4、圣德王金隆基(702—737在位)
【注:為避唐玄宗諱,后改名為金興光】
691年生,神文王金政明之子,孝昭王金理洪同母弟,在位35年是新羅的全盛時期

5、孝成王金承慶(737—742在位)
722年生,737年繼位,遣使赴唐告哀。
唐玄宗派左贊善大夫邢璹攝鴻臚少卿,往新羅吊祭,并冊封金承慶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臨行前玄宗對邢璹說:“新羅號為君子之國,頗知書記,有類中華。以卿學(xué)術(shù),善與講論,故選使充此。到彼宜闡揚(yáng)經(jīng)典,使知大國儒教之盛?!?/p>
739年冊立金順元另一女即自己的姨母為王妃,是為惠明王后(一說真宗角干之女),翌年獲唐冊封為王妃,此為新羅王妃受唐冊封之始。然而金承慶寵幸波珍湌永宗之女,受到王妃妒忌,與娘家族人謀殺了永宗之女,永宗遂于740年造反,但被鎮(zhèn)壓處死。742年五月去世,謚號孝成,以遺命燒柩于法流寺南,散骨東海。

6、景德王金憲英(742—765在位)
723年生,孝成王之弟,對內(nèi)進(jìn)行漢化改革,對外親近唐朝,在唐遭遇安史之亂、玄宗幸蜀之際還遣使到成都慰問玄宗,得玄宗賜詩(“四維分景緯,萬象含中樞。玉帛遍天下,梯航歸上都。緬懷阻青陸,歲月勤黃圖。漫漫窮地際,蒼蒼連海隅。興言名義國,豈謂山河殊?使去傳風(fēng)教,人來習(xí)典謨。衣冠知奉禮,忠信識尊儒。誠矣天其鑒,賢哉德不孤。擁旄同作牧,厚貺比生蒭,益重青青志,風(fēng)霜恒不渝。”)

7、惠恭王金乾運(yùn)(765—780)
乾元元年(758年)七月二十三日生,永泰元年(765年)六月繼位,時年八歲,由母后滿月太后攝政,長大親政后“淫于聲色,巡游不度,綱紀(jì)紊亂,災(zāi)異屢見,人心反側(cè),社稷杌隉”,建中元年(780年)死于金志貞之亂,標(biāo)志著武烈王統(tǒng)的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