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雷雨》
說教材 《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4)第一單元的第二 篇課文。這個單元是高中唯一的戲劇單元,構成本單元的4部劇作兼及古今中外。學 習重點是戲劇沖突、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通過學習,將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培養(yǎng) 戲劇意識,解讀名家名劇,同時,可以借此機會體會、比較、鑒別不同風格、不同時 期劇作的特色,步入戲劇殿堂的瑰麗之門。 (一)對教材的理解 四幕話劇《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作,更是中國現(xiàn)當代戲劇扛鼎之作。1932 年它一經(jīng)問世,就轟動了整個文壇,成為中國戲劇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跡。文本節(jié)選的 是《雷雨》的第二幕,共有兩場戲:第一場,周樸園同魯侍萍的再次相見,主要寫周 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第二場,周樸園與魯大海、侍萍與周萍相見,寫周樸園與 魯大海的矛盾沖突。文本以1925年前后的中國社會為背景,通過周、魯兩家之間復 雜的倫理關系和尖銳的階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上層社會腐朽罪惡的生活,反映了舊 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 在各類文學作品中,戲劇的矛盾沖突最為集中。因為戲劇表現(xiàn)的時間和空間有 限,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集中起來,才能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戲劇塑造的人物 形象應該是活靈活現(xiàn)的,具有鮮明個性。戲劇沖突、戲劇人物都是通過一定的戲劇語 言表現(xiàn)的,其中戲劇人物的語言(臺詞)對展開戲劇沖突、塑造人物形象、表現(xiàn)主題 思想起重要作用。 基于此,在教學教程中擬重點考慮這樣一些方面的問題: 1.初學戲劇,應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戲劇的基礎知識。 2.《雷雨》是部現(xiàn)代劇、話劇、多幕劇 (四幕) 、悲劇,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醞釀 一場大變動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老師要從歷史和文學的角度簡介當時社會現(xiàn)狀和社會矛 盾。 3.戲劇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尖銳而集中的矛盾沖突來刻畫人物形象,揭示人物。 因此,學習本文要認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復雜矛盾,通過人物語言和舞 臺說明來分析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 4.戲劇中人物語言常常有潛臺詞,要認真分析矛盾沖突過程中人物語言的潛臺 詞,便于把握人物個性。 5.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把握全局,即把大的背景材料(比如社會背景、本文前后 的情節(jié)背景)向學生作必要的交代后,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逐層分析人物性格和矛 盾沖突。特別是對典型化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深入挖掘,這個挖掘的過程,就是對人物形 象的分析過程。 (二)教學目標 《雷雨》是最能體現(xiàn)作者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的一部作品,因此,學習本課應緊 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仔細體味作者是如何通過個性化的對話,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從而真正把握劇本人物性格沖突及表現(xiàn)技巧。本著“依據(jù)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 則,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眼于語文素質的提高,體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結合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戲劇常識、作者及作品梗概,走進作品,走進大師。 2. 弄清節(jié)選部分的主要劇情,把握其中的矛盾沖突,了解沖突的發(fā)展過程。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朗讀,進入角色,揣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征及其豐富的潛臺 詞。 2. 體會戲劇通過激烈的矛盾沖突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特點,初步培養(yǎng)戲劇意識 和鑒賞戲劇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舊倫理的窒息人性的特征以及官僚資產(chǎn)階級的剝削本 質,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人倫親情。 (三)重難點確立及解決辦法 《雷雨》一經(jīng)問世,就以其激烈尖銳的矛盾沖突、精彩紛呈的戲劇語言和個性鮮 明的人物形象飲譽文壇。《雷雨》的人物形象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矛盾沖突中逐漸被 推至讀者面前的。因此,我將“體會戲劇通過激烈的矛盾沖突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 特點,初步培養(yǎng)戲劇意識和鑒賞戲劇的能力”作為教學重點。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 分析劇情的發(fā)展,把握矛盾沖突,了解劇本中有哪些沖突,主要矛盾沖突是什么,沖 突的實質是什么,為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主題思想做準備。 文學作品的魅力來自語言,品讀語言是開啟人物心靈的一把鑰匙。劇作家通過人 物語言來展開戲劇沖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戲劇主題?!独子辍分忻總€人物的語言 都各有特色,周樸園的盛氣凌人、魯侍萍的抑郁平緩,魯大海的直截了當,都真實而 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出身、經(jīng)歷、地位和個性。而且,《雷雨》中看起來直白明了的 人物對話,其實隱含著豐富的潛臺詞,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內(nèi)心世界。所 以,本課的教學難點擬定為“揣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征及其豐富的潛臺 詞”。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品味人物語言的深層內(nèi)涵,挖掘其中的隱性意義,提高 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三)課時安排 本課擬用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走近作者:簡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戲劇的一般常識,理解舞臺說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節(jié)選)的戲劇沖突,結構布局特點。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1.分析第一場戲的矛盾沖突,使學生認識周樸園冷酷、自私和虛偽的思想本質; 魯侍萍正直、善良和倔強的性格特征。 2.分析第二場戲的矛盾沖突,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周樸園的殘忍、冷酷和狡猾的階 級本性;了解以魯大海為代表的工人階級的大公無私和英勇、頑強的反抗精神。 第三課時教學要點: 1.反復朗讀,進入角色,揣摩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動作性特征。 來源:易/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