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八年級上冊物理 人教版 2021新版 初中物理8年級上冊物理八年級物理上

第一章復習清單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常用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1km=1000m ;1m=100cm;1μm=10的-6次方m;1nm=10的-9次方根m
2.測量長度常用到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2)"放":測量時刻度尺要沿著所測長度,盡可能靠近測量物體。(3)“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制度尺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單位。(4)“記":記錄測量值時數(shù)字后必須帶單位
3.常用時間單位間的換算:1h=60min=3600s
4.停表的讀數(shù)=大表盤讀數(shù)+小表盤讀數(shù)
5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的差異叫誤差。誤差不是錯誤,只能減小,不能消除,減小誤差的常用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二,運動的描述
6.機械話動:在物理學中,將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最簡單的一種運動形式
7.參照物的選取原則:(1)參照物的選擇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將研究的物體本身作為參照物:(2)參照物一且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靜止的;(3)為了方便研究問題,一般選擇地面或地面上靜止不動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8如果一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了變化,就說它是運動的;如果沒有變化,就說它是靜止的
9.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我們在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時,首先要選定參照物,參照物可以根據(jù)需要來選擇。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時,結(jié)論一般也不同
三,運動的快慢
110.判斷運動快慢的幾種方法:(1)路程相等,所用時間越短,運動得越快;(2)運動時間相等,通過的路程越長,運動得越快;(3)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即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來表示運動的快慢。
11.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S/t。變形式有S=vt,t=S/v。速度的國際單位m/s和常用單位km/h的換算關(guān)系是1m/s=3.6km/h
12.(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
四,測量平均速度
13.實驗原理:v=S/t:;測量工具:刻度尺,停表。
14.實驗步驟:用刻度尺測出物體運動的路程,用停表測出物體運動的時間,利用公式。求出物體的平均速度。
都是自己碼的字。求贊
新的筆記
第二章復習清單
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zhì).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zhì)叫做介質(zhì);傳聲的介質(zhì)既可以是氣體,固體,也可以是液體。真空不能傳聲,。
3.聲速:聲速的大小跟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guān),還跟介質(zhì)的溫度有關(guān)。15C的空氣中的聲速為是340m/。一般情況下,由固體傳聲最快,液體傳聲較快,氣體傳聲最慢
二,聲音的特性
4.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它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guān);頻率指物體每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
5響度;指聲音的強弱,它與發(fā)聲體報動的幅度有關(guān),還與人與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guān)。
6.音色:指聲音的特色。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與發(fā)聲體的材料,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利用音色可以辨別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7.頻率高于20000的聲叫做超聲波;頻事低于的20的聲叫做次聲波。人耳能聽到聲音的條件:(1)物體振動發(fā)聲:(2)有傳播聲音的介質(zhì):(3)聲音的頻率在人耳能聽到的頻率范圍之內(nèi);(4)響度不能太小。
三,聲的利用
8,聲與信息:蝙蝠捕食,聲吶。倒車雷達。“B超"等利用了超聲波;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接收地震,臺風.核爆炸等產(chǎn)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情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
9,聲與能量:利用次聲波產(chǎn)生的振動可以清洗物體,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等。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0.(1)物理學角度: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環(huán)境保護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體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聽到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那屬于噪聲。
11.噪聲強弱的等級:單位是分貝,符號為dB。噪聲強弱的等級反映了聲音的響度
12.控制噪聲的途徑:防止噪聲產(chǎn)生,阻斷噪聲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