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蝦醬蒸五花肉的另類解讀

識字以后,知道的第一個形容生活美好的詞組就是吃香喝辣。
那時候住胡同,每每夜幕時分,隔壁高年級大哥經(jīng)過我家門口的那兩長一短的口哨聲就猶如發(fā)令槍聲般,都會將我瞬間拉出房門,胡同盡頭的公共廁所即是目的地,那時候蹲個茅廁都帶拉幫結(jié)派的,不管有沒有需求,大哥要去,必將跟隨,正如大哥所說,跟著我以后包你吃香喝辣。
在臭氣熏天的地方談?wù)摮院?,其實根本就與吃喝無關(guān),正如大人們?nèi)鐜靡?,也是開口就是一句“吃了嘛”的問候,別開生面。
如今“大哥”過得如何不得而知,但每到如廁之時,“吃香喝辣”這個詞必先會在腦海里泛起,想想也是引得一聲嘆息。
其實對于食物而言,香和臭我是一直無法準確界定的。奶酪、臭豆腐、咸魚、納豆、榴蓮、螺螄粉、鯡魚罐頭、蝦醬等等,每一樣被非愛之人退避三舍的食物我都覺得明明香氣四溢啊,絲毫get不到臭點何在。
尤其是最近“害口”,對蝦醬炒空心菜到了瘋魔的地步,以至于家人發(fā)出了“要吃請到廁所去”的最后通牒……
當(dāng)然,把廁所“搬至”書房進食這些“香物”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吃東西要是沒人搶著吃吧,“香氣”還真是略差一丟丟。遂把書房門偷開一絲縫隙,我相信循序漸進。
第一次吃蝦醬烹炒的菜式還是從廚時的蝦醬炒鮮魷,蒜蓉、姜絲、紅椒絲作料頭,鮮魷呈麥穗花刀、滑油備用,蝦醬與料頭入鍋爆香,投入鮮魷,烹料酒,快速翻炒兩下,入芡汁、明油出鍋。兩碗米飯起步。
當(dāng)時蝦醬的品牌實在記不清了,但肯定不是李錦記,好像是新加坡產(chǎn)的。后來我在天津、山東、廣東都買過蝦醬,總體上個人認為,廣東沿海地區(qū)的蝦醬是最地道的,成品也更細滑,廣東講話:幼滑。他們把“細”稱為“幼”,想想也挺生動。
上好的蝦醬顏色呈醬紫色,粘稠狀,氣味鮮香,無腥味。亦有將蝦醬干燥成塊狀出售,稱為蝦膏,味道較蝦醬更濃郁。
上次去澳門,在官也街附近見到了做蝦醬的小作坊,持續(xù)發(fā)酵中的蝦醬盛在一個個大缸中在陽光下暴曬,遺憾的是之前的加工工藝沒有得見,估計人家也是不讓看制作過程的吧。拍照我都是偷拍的,在這說句抱歉啦。
相對來說,我認為天津的蝦醬最差,反正我買到的都是相對顆粒較粗的,顏色更深,味道上也更咸。不知道是不是和加工工藝以及蝦的選擇有關(guān)。這種蝦醬炒熟之后配上大蔥蘸食也還是不錯的。
蝦醬作為調(diào)味料,可烹制的菜肴很多,像我蝦醬炒空心菜、蝦醬炒鮮魷、蝦醬燜豆腐,最常見的自然是蝦醬炒雞蛋了。
目前來說,市場上能買到在所有的蝦醬里,李錦記的幼滑蝦醬必須要推薦一下,細膩、潤滑,咸度適中,甚至還有調(diào)味的空間,并且真的沒有“臭味”。這段真不是給它做廣告哈,是真的好。
借著這股勁,我再推薦一道我較比中意的蝦醬菜肴——蝦醬蒸五花肉。這是那年去陽江,到閘坡玩耍,中午定了當(dāng)?shù)刂摹澳酂h雞”,誰想到,慕名來吃雞的,竟然被店家無意間的這道配菜搶了風(fēng)頭。當(dāng)然,雞也好吃的沒話說,只是同行十幾人,評選最受歡迎的菜的時候,蝦醬蒸五花肉名列第一,雞只能屈居次席了。
說了這么多,大家該知道我下一道菜式該分享什么了吧?沒錯,就是:蝦醬蒸五花肉。
期待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