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多一點儀式感!

——儀式感猶如一粒選擇器,它讓潦草的生活變得精致,它讓平庸的生命更顯莊重。
一覺醒來,已是2018年了!
汽車收音機里,主持人開玩笑說,跨年夜有人喝酒從2017年喝到了2018年,有人一覺睡到了2018年。雖是玩笑,但也是事實。細想想來,這個夜晚跟********個夜晚也沒什么區(qū)別,就像那部電影名字明天《太陽照常升起》。日子,在這平淡如水的歲月中悄無聲息的度過。

跨年夜的晚上,為了哄孩子睡覺,我和媳婦兒費盡周折,等孩子熟睡時,已是凌晨。就這樣,我們跨入了2018年,簡直不能再平凡的一個夜晚。結(jié)婚兩年多,孩子一歲多,日子竟過的如此平淡。每天忙碌于生活和工作的瑣碎之中,沒有一絲波瀾和期盼。生活似乎少了點兒什么,缺了點兒調(diào)味劑,少了點兒儀式感。我們太多時候,選擇潦草度日。什么結(jié)婚紀念日,生日,中秋節(jié),情人節(jié),新年......總以“那有啥可過的!”、“都是些形式”、“別整那些沒用的”等理由,加以推脫,選擇無視。
前些日子看《快樂大本營》,里面有一環(huán)節(jié),是曬曬自己收藏的小物件。其中一位嘉賓拿出來的是一個類似于紅色開關(guān)按鈕的東西。所有人都很好奇,這樣是什么鬼?接著這位嘉賓解釋說“這是為了讓生活更有儀式感,當你作出選擇時,或者在某些重大的時刻,摁下這個按鈕,以示鄭重”。聽起來很有趣,不是嗎?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太需要這樣的儀式感了。亦如2018年1月1日早上,天安門廣場全新的升旗儀式,這樣的儀式,每天都要舉行。但新年的第一天,卻有著別樣的意味,新年第一天,莊重而神圣的升旗式,昭示著新時代,新氣象。這樣的儀式感賦予這一天更為深刻的含義。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年春節(jié),人們都會不辭辛勞的不遠千里回家過年,為了年三十能夠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大家舉杯共?!靶履昕鞓贰?,訴說過去一年的辛勞和收獲,展望來年的美好和愿景。這種生活的儀式感讓平淡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

元宵佳節(jié)的燈火輝煌,清明祭祖的慎終追遠,中秋月圓的千里相思,重陽登高的健康企盼,守歲祈福的拜年團圓。
年年歲歲,慶祝的形式雖然變了,但儀式感不曾改變。正是有了這些儀式的存在,才有了節(jié)日里不同尋常的意義,才能成為我們復(fù)蘇文化記憶、確認精神歸屬的重要時刻。

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匆忙,生命中越來越缺乏儀式感。我們忙于工作、升職、帶孩子、做家務(wù),卻忽視了給自己一點喘息的時間,所以我們焦慮、壓力、迷茫、無助?;蛟S一些小的舉動,會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情人節(jié)的一支玫瑰,結(jié)婚紀念日的一封情書,生日宴的一個蛋糕,教師節(jié)的一束盆栽......這些都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

學(xué)會善待自己,看似“浪費”時間,實際是對生命的滋養(yǎng)和內(nèi)心質(zhì)地的柔軟。比如陽光的午后,沖一杯咖啡,聽一首老歌,讀一本自己一直沒有時間讀完的書;閑暇時用心記錄下寶貝的成長日記;和孩子做一樣小手工,署上自己的名字,把它裝裱起來;偶爾下班后路過花店買回來的一捧新鮮花束。 簡單的小小的儀式感,就足以讓我們緊繃的神經(jīng)松一松,滿足內(nèi)心的一點點成就感。
——生活本就一地雞毛,我們才更應(yīng)該好好收拾,用心點綴才是。
本期的評論,就到這里。如果您喜歡本文的話,那就動動手指,把他轉(zhuǎn)發(fā)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果您想持續(xù)關(guān)注筆者的作品的話,那就在微信里搜索游戲理想國關(guān)注吧。
您的關(guān)注和持續(xù)閱讀是筆者繼續(xù)下去的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