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個月親子互動活動教案(1—90套)
分?水?果
編 ???號:點A00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 初步學習將熟悉的物品分類。
2. 繼續(xù)學習認識大、小。
活動材料:蘋果、桔子若干,大、小兩個果盤。
活動過程:?
1.?家長帶孩子圍成半圓坐在地毯上,在教師一側有堆混在一起的蘋果、桔子,另一側有一大一小兩個果盤。
2.?激發(fā)興趣,樂于參與活動。
教師說:“寶寶,老師這里有蘋果、桔子,它們混在一起了,請你們來分分開,把蘋果放到這個大盤子里,把桔子放到這個小盤子里?!苯處熯呎f邊演示。
3.?孩子玩游戲。
“來,寶寶,把蘋果放到大盤子里?!奔议L不動,讓孩子自己來做。教師、家長觀察每個孩子,隨時幫助做錯的孩子,“寶寶,你把蘋果放大盤里?!薄皩α?,蘋果放在了大盤子里。”接著讓孩子把桔子放到小盤子里,“寶寶,我們把桔子放到小盤子里去。”教師、家長共同觀察每一個孩子,隨時幫助做錯的孩子糾正過來,“寶寶,桔子放在哪里呀?”“對,桔子放在小盤子里?!?/span>
注意事項: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決定反復練習的次數(shù),也可換其它孩子熟悉的物品分類。
根據(jù)用途找物品
編 ???號:點A00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學習了解日常用品(杯子、筆、手絹、勺子等)的用途。
活動材料:1. 已會認常見物品。
2. 杯子、勺子、筆、手絹、每人各一件。
活動過程:
1. 教師與孩子一同復習已認識過的物品。
教師掀開遮布,對孩子說:“寶寶,瞧,老師這里有什么?”老師舉起每件物品,與孩子同時說出物品名稱,“這是杯子”“這是筆”,……。
2. 了解日常用品的用途。
接著老師問孩子,“哪個寶寶知道,我們用什么喝水?”讓孩子指認,或說出“杯子”,用“什么吃東西?”,“勺子”,“用什么擦鼻涕、擦汗呢?”“手絹,”用什么寫字、畫畫?“筆”,也可以讓寶寶說出物品用途。教師舉茶杯,問孩子,“寶寶,茶杯可干什么?”“茶杯可喝水”,“筆可以做什么?”“筆可以寫字、畫畫?”“勺子可以干什么?”“勺子可以舀東西吃?!薄笆纸伩梢愿墒裁??”“手絹可以擦鼻涕、擦汗?!?/span>
3. 游戲。
家長說物品的用途,讓孩子把物品拿起來。
注意事項:
1. 所認之物和所要完成的任務,可根據(jù)孩子的水平作適當調整。
2. 應該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指認或回答。
3. 視孩子興趣,也可說些其它孩子熟悉的物品用途,讓孩子說說是什么。
用棍取物
編 ???號:點A00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學習使用工具將物品取出來,鍛煉情境思維的能力。
活動材料:孩子每人一根紙棍,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 將玩具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如:窗臺上、玩具柜底下、桌子上等。
2. 引發(fā)興趣,教師與孩子一同游戲。
????????家長帶孩子圍坐成半圓,教師手指窗臺上對寶寶說:“寶寶,你看窗臺上有一只可愛的熊貓,你想跟它玩嗎?”“來,你去把它抱過來?!闭堃挥變喝ツ?,結果,孩子夠不到?!皩殞?,你想想,怎樣才能拿到它呢?”如孩子想用小椅子墊高后去拿,應告訴孩子,爬上椅去取物不安全。教師看到孩子無奈時,可遞給他一根紙棍,看孩子怎樣做,接著教師可用紙棍將熊貓撥弄過來。教師接著說:“寶寶,你們看,玩具柜底下還有皮球呢?那邊桌子上有娃娃,來,我們去把它們拿過來?!?/span>
3. 家長協(xié)助孩子玩游戲。
家長跟著自己的孩子,走向某一處,看孩子是怎樣想辦法去拿到玩具的,在孩子感到為難時,家長遞給孩子紙棍,并教他用紙棍將玩具拿到手。
注意事項:
1. 紙棍不要太長。
2. 回家后,也可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孩子想辦法,將想要的東西取到。
可愛的小貓
編 ???號:點A00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喜歡聽成人唱歌。
2. 唱到“喵喵叫”時能模仿成人做小貓摸胡子的動作。
活動材料:1. 木偶小貓一只。
2. 錄有《可愛的小貓》的音樂盒帶。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木偶小貓,以小貓的口氣問孩子:“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怎么叫的?對了,我是小貓,我會喵喵叫?!苯處熣f喵喵叫的同時,兩手放在嘴邊,向兩側拉開,做摸胡子狀。引導孩子跟著模仿。接著教師說:“我還會唱歌呢!你們想聽嗎?”邊演示木偶,邊唱歌,邊做動作。
2. 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家長和孩子一起隨著節(jié)奏拍拍手,唱到“喵喵叫”時家長握著孩子的手一起做摸胡子的動作。教師表揚聽得認真、愿意模仿的孩子。
3.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家長在演唱之前告訴孩子:“現(xiàn)在我們一起表演,看看誰像小貓?”然后,家長放慢速度邊唱邊做動作,看孩子是否能跟著一起哼唱并模仿動作。此時,教師手上拿著木偶小貓巡回指導進行觀察,如發(fā)現(xiàn)積極參與的孩子,教師以小貓的口氣表揚孩子,并摸摸孩子的頭以示鼓勵。
注意事項:成人還可替換歌詞,如將小貓換成小鳥,歌詞變成:可愛的小雞嘰嘰叫,可愛的小雞嘰嘰嘰。
附:歌曲 ??????????????????可愛的小貓 ???????????????????????
?1=D 4/4 ????????????????????????︵
??3 –?1 ?1 | 3 –?1 - | 2 - ?4 5 | 3 - - - |
??????????可 ?愛 的 ?小 ?貓 ???喵 ??喵 ??叫,
??3 –??1 ?1 | ?3 –?1 –??| ?2 –??2 –??| ??1- - -‖
??可 ?愛 的 ?小 ?貓 ???喵 ??喵 ???叫。
欣賞成人畫畫
編 ???號:點A00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喜歡看成人畫畫。
2. 能指認或說出成人所畫的物體名稱。
活動材料:1. 黑板、黑板擦各一塊,彩色粉筆若干。
2. 每人一盒油畫棒,每人一張大掛歷紙。
活動過程:
1.教師邊畫邊說:“小朋友,看看老師畫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教師畫出太陽、月亮、小貓、小兔等,讓孩子說出名稱,不會說的可讓指認。如:太陽在哪兒?說對或指對的大家給他鼓掌。
2.看家長畫畫:
(1)?教師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會畫,畫得可好看呢?”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家長一邊畫一邊把畫給孩子看:“寶寶,看爸爸畫的是什么呀?”“對,是小汽車,是一輛紅色的小汽車?!?/span>
(2)?家長問孩子:“你喜歡什么?讓爸爸畫給你看。”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所說的名稱畫出該物體,也可以畫好后問孩子:“小兔呢?月亮呢?”畫完后問孩子:“爸爸畫得像不像?”也可以點頭回答。
3.如果孩子有興趣,家長可將筆交給孩子,讓孩子也涂上兩筆。
注意事項:
1.教師、家長所畫的東西,如果要求孩子說出名稱,那么必須是孩子認識的,反之,應將名稱告訴孩子。
2. 家長應多用幾種色彩畫畫,讓孩子感受。
和成人碰一碰
編 ???號:點A00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能聽指令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去碰成人的相同部位。
2. 能積極愉快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過程:
1. 教師對家長和孩子說:“我們來做‘碰一碰’的游戲,請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好。我說碰哪兒,你們就碰哪兒?!苯又?,家長帶著孩子跟隨著教師的指令做動作,教師可依次引導做如下動作:大手碰小手、大腳碰小腳,鼻子碰鼻子,頭碰頭等。
2. 教師問家長和孩子:“你們還想碰碰什么地方?”讓母子隨意碰碰。
3. 教師說:“小朋友們,你們還想不想去和別的小朋友碰碰小手?”家長可帶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碰一碰。
注意事項:
1. 家長和孩子相碰時動作應輕巧一些。
2. 1.5歲以后可以站著玩。
拖拉玩具
編 ???號:點A00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3個月—1歲4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能拉著玩具慢慢走。
2. 能初步知道玩過以后應把玩具還給成人。
活動材料:每人一個拖拉玩具。
活動過程:
教師拿出一個拖拉玩具,邊拖拉邊說:“多好玩呀!玩具跟我跑了。誰想玩,就到老師這里來拿?!卑l(fā)給孩子一個玩具。
孩子拿到玩具后,家長和孩子一起拖拉玩具朝前走,并保護孩子不摔跤。當玩具翻倒時,家長及時幫助扶正。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拖著玩具慢慢走。
玩過片刻,孩子坐下休息時,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玩具,告知玩具的名稱。休息后,可繼續(xù)讓孩子玩。
游戲結束,請孩子將玩具交給老師。
注意事項:
1.游戲中,注意孩子間不要相互碰撞,防止玩具拉線相互纏繞。
2. 如玩具規(guī)格和種類不統(tǒng)一,應允許孩子交換。
3. 教師在孩子玩耍時,應隨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醒家長。
等一等
編 ???號:點A008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3個月—1歲4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學習安靜地等待,感受1、2、3的數(shù)字。
活動材料:電動汽車、小貓各一個。
活動過程:
1. 教師將小貓藏在背后說:“這里有一只小貓,我數(shù)到2,小貓就會出來了,你們不要動?!苯處熡每鋸埖恼Z氣數(shù)到1—2,如果孩子表現(xiàn)好,就將小貓拿出來給他們看。教師表揚會等待的孩子:“小明真能干,我數(shù)數(shù)的時候沒有動?!?/span>
2. 接著提出新的要求:“這次有一個好玩的玩具,我數(shù)到3你們不動就會出來了?!苯處煿室馔祥L聲音,慢慢數(shù)到3,再將電動汽車拿出來,并打開開關讓孩子看一會兒。
3. 教師請家長帶孩子玩游戲。家長說:“我數(shù)到3,小狗就會出來,你不要動。”然后慢慢地數(shù)到3,將小狗拿出來,表揚孩子等得好,并將小狗給孩子玩一會兒。以后家長可逐漸放慢速度數(shù)數(shù)。以延長孩子等待的時間,鍛煉耐心。
我想玩(選擇玩具)
編 ???號:點A009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3個月—1歲4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能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玩具,鍛煉自主精神。
2. 玩喜歡的玩具時能堅持一會兒,不亂扔玩具。
活動材料:材料五種不同類型的玩具。如:汽車、積木、布娃娃、小兔、小熊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五種類型玩具。一一給孩子介紹玩具的名稱和玩法,引起孩子玩玩具的興趣,然后教師請孩子說或指了自己喜歡玩哪一種玩具,再提出玩玩具的要求:“小朋友,你喜歡哪一種玩具,自己來選吧,要好好玩,不亂扔,看誰玩得好?!?/span>
2. 當孩子選擇到一種喜歡的玩具后,家長應尊重并啟發(fā)孩子玩出各種花樣或搭出各種東西:“寶寶,我們一起玩積木吧?!苯處熀图议L也可示范幾種玩的方法,如:將積木一塊塊壘高、一塊塊接長、將紅色玩具挑選出來等。提高孩子玩的興趣,豐富玩的內容。
3. 孩子要進行更換,家長應要求孩子將玩過的玩具收好再選擇其它玩具。如果孩子玩得好,教師應該在集體面前表揚他。游戲中教師要指導家長不讓孩子亂扔玩具,養(yǎng)成良好的玩玩具習慣。
注意事項:如果在選擇玩具時有很多孩子選擇同一種玩具,那么教師和家長應采取協(xié)商或轉移注意等方法,引導孩子改變選擇的對象,等人少時再去玩。
奇妙的口袋——日常用品類
編 ???號:點A010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5個月—1歲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鞏固對日常生活用品認識。
活動材料:每位家長手里有一個大口袋,口袋里裝有小茶杯,小勺、小碗、梳子、鏡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1. 教師交待本次活動的內容。
教師手拿大口袋對孩子說:“寶寶,看,老師手里拿了一個大口袋,它可不是一般的口袋,它很神奇,你的手伸進去就能拿出一個你需要用的東西。”“看,老師拿了一個什么出來?”“鏡子。教師手拿鏡子,對著小朋友照,說:“瞧,鏡子里有一個小朋友?!?/span>
2. 家長與孩子一塊游戲。
“爸爸、媽媽手上也有一個大口袋,請寶寶在口袋里拿一個茶杯出來?!苯處熝不乜纯?,哪個寶寶拿的對,對于拿對的孩子,給予鼓勵?!皩殞氄婀裕隳玫氖鞘裁??”“茶杯?!睂τ谀缅e的孩子,給以提示,“寶寶,你拿的是什么?“聽清楚,教師說的是喝水的茶杯。”依次類推,小碗、小勺、梳子、鏡子等的玩法同上。
注意事項:這些物品是孩子熟悉的。
把糖果分開
編 ???號:點A01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5個月—1歲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學習抓握物品。
2. 能把一樣的物品放在一起。
活動材料:糖果、小餅干(獨立包裝)各若干,兩個大盒子。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興趣,樂于參與活動。
教師兩手分別拿著糖和餅干,對孩子說:“寶寶,看老師手上有糖和餅干?!薄翱纯矗闹皇稚夏玫氖翘?,哪只手上拿的是餅干?”讓孩子用手一一指出,接著教師舉起糖問孩子:“這是什么?”讓孩子說:“糖。”“這是什么?”“餅干。”
1.?教師舉起一盒混在一起的餅干和糖,對孩子說:“寶寶看,老師這里有好多糖和餅干,混在一起了,我們來把它們分開放。”
2.?家長幫助孩子參與活動。
教師說:“寶寶,看,把餅干放在這個盒子里,把糖放在那個盒子里?!闭?-4名孩子上來做做,教師給予評價,對與否,請全體孩子來把糖和餅干分開放。家長在一邊幫助,觀察每個孩子是否做對,做對的給予鼓勵,做錯的給予幫助。
注意事項:練習分類,是為學數(shù)做材料,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
娃娃分瓶子
編 ???號:點A01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5個月—1歲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繼續(xù)感知物體的大和小,能初步將大、小分開。
活動材料:大、小娃娃各一個,大、小瓶子(較明顯的)若干,塑料筐子一大一小,另再材料兩個一樣大的筐子放瓶子用,蓋布兩塊。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樂于參與活動。
教師說:“寶寶看,老師這里有兩個娃娃,哪個大,哪個?。俊弊尯⒆又刚J或說出來?!敖裉?,我們就和這大娃娃、小娃娃做游戲?!?/span>
2. 掀開蓋布,游戲開始。
教師說:“寶寶,看,這里有什么?”家長可代替回答:“有大瓶子和小瓶子?!苯處熣f:“現(xiàn)在請寶寶找出大瓶子給大娃娃送來?!苯處熛饶靡粋€大瓶子給大娃娃。家長與教師一同注視孩子,看看拿的是否大瓶子,給拿對的孩子對鼓勵。
教師說:“小娃娃說,我也要瓶子,寶寶把小瓶送給小娃娃?!币贿叿?,一邊說:“大娃娃要大瓶子,小娃娃要小瓶子。”一直把瓶子分光。
注意事項:
1.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讓孩子辨認大、小。如:媽媽的鞋子大,寶寶的鞋子小。
2. 瓶子要選擇大、小差別明顯的,當孩子熟悉后,逐漸縮小瓶子大、小的差別。
奇妙的口袋——水果類
編 ???號:點A01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鞏固對蘋果、香蕉、桔子、梨子的再認識。
活動材料:每位家長手里有一個口袋,里面裝有蘋果、香蕉、桔子、梨子等水果,可用實物,也可用裝飾性水果。
活動過程:
1. 教師示范。
教師手拿一個大口袋,對孩子說:“寶寶,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布口袋?!薄斑@可是一個神奇的口袋,老師手伸進去,就能摸出一個甜甜香香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蘋果?!崩蠋熓帜锰O果,走到每一個孩子面前,讓孩子學說:“蘋果”。
2. 孩子玩游戲
教師說:“寶寶,爸爸、媽媽手里也有一個口袋,來,把你的小手伸進去,摸一個彎彎長長的水果是什么?”教師指著拿對的孩子問:“你拿出來的是什么?”“香蕉?!睂δ玫牟粚Φ暮⒆?,教師提示:“寶寶,香蕉是什么樣的,你再到口袋里去摸一摸?!逼渌愅啤?/span>
注意事項:口袋里裝的水果應是孩子熟悉的。
認識青菜
編 ???號:點A01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常見的蔬菜――青菜。
2. 能從兩種蔬菜里找出青菜。
活動材料:1.圖片,小白兔吃青菜的掛圖。
2.實物青菜.芹菜每人一棵。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
老師揭開蓋布露出掛圖,問孩子:“寶寶,這里有許多菜,看哪個寶寶的眼睛好,小手能干,找出青菜給媽媽?!?/span>
教師.家長觀察孩子是否拿對了,如不對,可揭示“上面葉綠的.大大的,下面是白白的“,寶寶再去找一找。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有意識地給孩子觀察買的蔬菜,并告知,各種蔬菜都有營養(yǎng),寶寶吃了才能長得好.
注意事項:青菜.芹菜應事先洗干凈晾干。
?
?
?
認識蘿卜
編 ???號:點A01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初步感受常見蔬菜-蘿卜。
2. 能分辨紅和綠兩種顏色。
活動材料:1. 洗干凈的實物青菜.紅羅卜,每人一種。
2. 紅房子.綠房子各一個。
3. 削好皮,切成塊的蘿卜一盤,每人有一塊略多點。
活動過程:
1. 感受蘿卜外形.顏色,每人發(fā)一個蘿卜。
教師問孩子:“寶寶,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家長可隨同孩子一塊回答:“蘿卜。”教師說:“看看,蘿卜是什么顏色的?”“紅的?!薄澳笠荒螅€是硬硬的呢!”教師接著說:“寶寶吃過蘿卜沒有?蘿卜可以炒或煮了吃,還可生的吃,來,請寶寶嘗嘗,是什么味道?”用牙簽給每個孩子和家長一塊,讓孩子嘗嘗,孩子邊嘗,老師邊說:“大蘿卜,真可受,寶寶吃了長得快。”
2. 分辨綠青菜和紅蘿卜。
老師兩手分別拿著青菜和蘿卜問:“寶寶,看看,蘿卜在哪里?”讓孩子指認?!扒嗖嗽谀睦??”同上?!皩殞殻纯辞嗖撕吞}卜有什么不一樣?”家長可和孩子一塊回答?!扒嗖耸蔷G的,蘿卜是紅的。”
3.游戲“送青菜.蘿卜回家”。
老師說:“寶寶來,把綠青菜送到綠房子里,把紅蘿卜送到紅房子里?!闭埣议L觀察孩子送對了沒有。可提示但不要動手幫忙,反復2-3次。
注意事項:
1.如選不到甜味生吃的蘿卜,可燒熟后發(fā)給孩子每人1-2塊。
2.如一次完不成,可分2-3次完成。
?
認識西認紅柿
編 ???號:點A01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西紅柿的外形.顏色。
2. 能從兩種菜里找出西紅柿。
活動材料:西紅柿.紅羅卜,人手一個,另有洗凈切好片的西紅柿,人手一片。
活動過程:
1. 感受西紅柿的外形與顏色
教師手指桌上一盤西紅柿,對孩子說:“寶寶,這是什么?”家長可代答,教師說:“寶寶,看,西紅柿是什么顏色的?”(紅色)“寶寶來摸摸西紅柿的皮?!苯處熯呎f邊給每一個孩子發(fā)一個西紅柿,讓孩子摸摸.聞聞。
教師小結,“西紅柿紅紅的,圓圓的,摸一摸滑滑的,捏一捏有點軟,西紅柿可以生吃,也可以燒菜吃。
收回西紅柿,請家長叉一片西紅柿給孩子嘗嘗,教師問:“好吃嗎?”
2. 從兩種蔬菜中找出西紅柿。
將西紅柿和紅蘿卜放在一起,請孩子把西紅柿找出來。教師、家長觀察孩子是否拿對了,如不對,可提示:“圓圓的、紅紅的、滑滑的,有點軟的是西紅柿。”讓孩子再來找一找,找對了要給予鼓勵。
注意事項:選擇較熟的西紅柿,外表光滑,顏色紅紅的,選擇的蘿卜,最好是長圓的,好讓孩子區(qū)分。
?
認識器官
編 ???號:點A01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發(fā)展孩子的自我意識。
2. 能聽成人指令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去碰同伴的相同部位。
3. 愿意和同伴合作玩游戲。
活動材料:初步知道自己身體的主要外部器官的名稱,已經和父母做過這一游戲。
活動過程:
1. 教師請兩個孩子示范游戲,兩個孩子面對面站好,兩位家長坐在旁邊協(xié)助游戲。教師說:“我說碰哪兒,你們就碰哪兒。小手碰小手。”兩孩子互伸出小手碰一碰。如果孩子做得對,教師引導其他孩子一起為他們鼓掌,然后再發(fā)出下一個指令。
2. 教師請孩子自己找一個朋友面對面站好,接著教師問:“材料好了嗎?好,開始,肚子碰肚子。”孩子根據(jù)教師的指令互相碰相應的部位。一個指令,教師至少要說兩遍。教師在發(fā)指令時可以講一些孩子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器官名稱,如:屁股碰屁股等。
3. 家長組織孩子玩游戲。家長根據(jù)孩子的意愿找同伴玩游戲。“你想找誰一起玩?”“頭碰頭”,碰對了,家長表揚:“碰得好,再來碰一個?!?/span>
4. 交換同伴玩游戲。
注意事項:
1. 孩子在聽到指令后,不一定能馬上反應過來,因此教師發(fā)指令時語速要慢,可多說幾遍,讓孩子聽清楚。
2. 在游戲時,家長可適當進行指導,提醒孩子碰的時候動作要輕一些。
3. 如果總數(shù)成單,找不到伴的可與教師碰。
?
?
他們是誰
編 ???號:點A018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能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外形特征,能根據(jù)特征正確稱呼他們。
活動材料:
1. 40厘米×40厘米的圖片六張: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2. 10厘米×10厘米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小卡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1. 教師先介紹教室內的家長:“這是叔叔,這是阿姨,這是爺爺,這是奶奶……”
2. 教師分別出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圖片,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并說出正確的稱呼。
3. 家長將六張圖片整齊地排列在地板上,然后家長說出稱呼,讓孩子根據(jù)指令,從圖片中找出要找的人交給家長,家長應盡量讓孩子自己找,如果實在不會,再給予幫助。
注意事項:
1. 每次來訓練中心參加活動碰面時,就可以讓孩子學習稱呼。
2. 也可以先看圖,再引導孩子指認身邊的人。
?
?
給娃娃洗澡
編 ???號:點A019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學習為娃娃脫衣服和鞋子。
2. 能較耐心地學習簡單的生活技能。
活動材料:每人一個穿著衣服、褲子、鞋子的布娃娃,一條小毛巾。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娃娃對孩子們說:“哎呀,娃娃呀有很長時間沒有洗澡了,身上很臟,今天請小朋友幫他們把衣服、褲子、鞋子脫下來,然后給他們洗個澡。
2. 教師示范做一遍,最后用毛巾給娃娃身上擦一擦,表示洗澡。洗完后,教師以娃娃的口吻說:“哎呀,洗過澡真舒服,小朋友,快幫其他娃娃也洗干凈吧!”激發(fā)孩子給娃娃洗澡的愿望。
3. 教師請家長協(xié)助孩子,給娃娃洗澡。家長坐在孩子的旁邊,指導孩子:“先給娃娃脫衣服、脫褲子、脫鞋子?!惫膭詈⒆幼鍪乱心托?,孩子每給娃娃脫下一樣東西,家長都應表揚他,使孩子對后面的活動更有信心。全部脫完、洗好以后,家長應贊美孩子:“哎呀,娃娃洗得真干凈?!弊詈笥杉议L協(xié)助孩子一起將娃娃的衣服穿好,并抱著娃娃玩一玩。
注意事項:
1. 如果娃娃穿的衣服上有扣子,成人應先將其解開,再交給孩子。
2. 如孩子有困難,家長給予提示幫助,不要包辦代替,2歲以后可由孩子獨立操作“脫去”過程,并可逐漸學習“穿上?!?/span>
?
?
把東西端過來
編 ???號:點A020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發(fā)展孩子的生活技能。
2. 獲得小心、認真、有耐心做事的初步感受。
3. 學習等待,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材料:每人兩個小碗,碗內裝小半碗水。
活動過程:
1. 教師要手捧著裝水的小碗,告訴孩子這里有水,兩只手要捧好,走路時要慢慢走,不要讓水潑出來,然后教師捧著碗走幾步,并讓孩子判斷有沒有將水潑出來。
2. “小朋友也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干?”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好,距離為2米左右,教師讓孩子兩個兩個排好隊,一對一對地將小碗送到家長的手中,看哪個孩子能干,碗里的水不能溢出來。做得好的孩子應表揚他能干;拿不穩(wěn)和做事著急的孩子,教師給予幫助并提醒孩子不著急,慢慢走。并多給幾次練習的機會。
注意事項:
1. 剛開始練習時,碗里可裝一些不易溢出的東西,如積木、乒乓球之類東西;走的距離也可短一些;等孩子熟練之后再用水,水也可從少到多,距離也可從短到長。
2. 孩子平端一樣東西,慢慢走,提一桶水、端一杯水,培養(yǎng)孩子做事耐心認真。
3. 這一活動在兩歲以后還可以繼續(xù)做。
?
?
認識蘋果和香蕉
編 ???號:點A02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9個月—1歲10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能積極主動地觀察兩種水果。
2. 學習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香蕉。
活動材料:1. 蘋果若干,香蕉一掛(每人各一個)
2. 削好皮切成塊的蘋果,香蕉每人各一塊并用牙簽叉好。
3. 另材料少許桔子和梨子。
活動過程:
1. 說說、指指
教師手指果盤里的蘋果、香蕉對孩子說:“寶寶,看看這是什么?”家長可隨同孩子一塊回答,并讓孩子用手分別指出,這是蘋果,那是香蕉。
2.多種感官感知蘋果、香蕉。
給每個孩子一個蘋果,教師說:“寶寶,手里拿的是什么?”“蘋果。”“用鼻子聞一聞蘋果香不香?”“用手摸摸看看,蘋果是圓圓的,紅紅的。收回蘋果,換上香蕉,教師說:“寶寶,現(xiàn)在手里拿的是什么?”“香蕉”。“用鼻子聞一聞一香蕉香不香?”“用手摸摸看看,香蕉是長長彎彎的,黃黃的?!?/span>
3.給孩子品嘗蘋果、香蕉的味道。
教師給每位家長一塊蘋果,一塊香蕉,讓家長拿牙簽給孩子分別嘗嘗蘋果香蕉的味道。教師說:“寶寶吃的蘋果、香蕉甜不甜,香不香?”
注意事項: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用同樣的方法給孩子觀察桔子、梨子和其它水果。
?
?
認識衣服和褲子
編 ???號:點A02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9個月—1歲10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知道爸爸、媽媽和寶寶都要穿衣服和褲子。
2. 能將衣服和褲子分類。
活動材料:1. 大小衣服和褲子各一套。
2. 衣服、褲子、卡片、每人3—4張。
活動過程:
1.認識衣服和褲子。
教師手拿一件大衣服問:“寶寶,這是什么?”家長可一同說(衣服),“這是誰穿的衣服?”“爸爸的。”“噢,這是一件爸爸穿的大衣服?!苯處熓峙e一件小衣服說:“這件給誰穿的?”“寶寶?!?/span>
用相同的方法認識褲子。
2.游戲。
教師將衣服和褲子分別放在兩張椅子上,然后將衣服和褲子的卡片發(fā)給家長,每人手上3—4張,請家長一張一張給孩子。教師說:“寶寶,我們來玩?zhèn)€找朋友的游戲,從媽媽手上拿一張卡片,看看,是衣服還是褲子,是衣服的放在衣服這邊,是褲子的放在褲子那邊,看看哪個寶寶的眼睛看得清楚,放得對”。
游戲開始時,教師可請幾個寶寶先送,然后大家一起送,教師說:“請寶寶把衣服卡片送過來。”“請把褲子卡片送過來。”這期間,教師和家長觀察孩子送對了沒有,給送對了的鼓勵,給送錯了的幫助、提示,反復幾次,直到送完。
注意事項: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據(jù)季節(jié)告訴孩子,這是什么季節(jié),應該穿什么衣服,讓孩子不斷積累經驗。
?
?
開開停停
編 ???號:點A02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9個月—1歲10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 能和成人合作玩游戲,了解簡單的交通規(guī)則。
2. 能積極參與游戲。
活動材料:1. 兩塊硬紙板剪成直徑20厘米的圓形,上面分別貼上紅、綠色的蠟光紙,做紅燈與綠燈。
2. 一套警報。
3. 每人一個用硬紙板做成的汽車方向盤。
活動過程:
1.?教師穿上警報,拿起紅綠燈,做幾個指揮交通的動作,引起孩子的注意和興趣。
2.?教師進行自我介紹:“小朋友,我是警察阿姨,我在這里指揮交通,這是紅燈,紅燈亮了,汽車要停下來;這是綠燈,綠燈亮了,汽車才能開?!?/span>
3. 教師請兩位家長上來兩手握好方向盤汽車,由教師指揮,當教師說“綠燈亮”家長握好方向盤,慢慢往前走,當教師說“紅燈亮”家長停下來。
4. 教師請家長將方向盤發(fā)給每個孩子,教孩子兩手握好方向盤,家長站在孩子的身后,兩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眼睛看著“警察”,當看到綠燈、聽到“綠燈亮”時,孩子和家長一起往前走;當看到紅燈、聽到“紅燈亮”時,孩子和家長一起停下來,游戲中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看信號燈,不要違反交通規(guī)則,另外要注意不和別的“汽車”相撞。
?
?
小豬生病了
編 ???號:點A02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懂得臟東西不能吃,吃了會生病。
2. 喜歡回答問題。
活動材料:圖片畫面:1、小豬坐在地上吃爛西瓜;2、小豬躺在病床上,山羊醫(yī)生用聽診器在聽;3、豬媽媽抱著小豬在打針;4、小豬自己在吃藥。
活動過程:
1.出示圖(2)問:它是誰?怎么啦?醫(yī)生為它做什么?小豬為什么會生病的?(盡量讓孩子猜)
2.教師說:小豬是怎么生病的呢?出示圖①問豬吃什么東西。讓孩子指。原來是一個爛西瓜。爛西瓜能吃嗎?教師講故事,邊講邊出示圖(1)—圖(4),根據(jù)故事內容提問:小豬吃什么?西瓜都爛了,壞了,蟲子都飛來了。小豬吃了臟東西,肚子疼了,媽媽把小豬送到哪里?(醫(yī)院)誰在給小豬看病,山羊醫(yī)生用什么給小豬看?。浚犜\器)山羊醫(yī)生說:因為吃了臟東西,所以會肚子疼。媽媽抱著小豬在干什么呢?(打針)小豬生病了要打針,還要吃藥,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豬,亂吃臟東西。
3.家長和孩子繼續(xù)問問說說:自已生過病沒有?打針吃藥哭不哭等。
附:故事
啊呀,西瓜都爛了,小豬還叭嗒叭嗒吃得真高興。小豬肚子痛得哇哇叫,豬媽媽趕快送它去醫(yī)院。醫(yī)生說:“不干凈的東西不能吃,下次可別再吃了?!毙∝i打針不哭也不叫。小豬自己乖乖地吃藥,它的病很快就好了。
?
?
買東西
編 ???號:點A02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鞏固已認識的常見水果和蔬菜。
活動材料:蘋果、香蕉、西紅柿、青菜、蘿卜各一份。
活動過程:
1. 引起活動興趣,交待活動要求。
教師說:“這兒有許多好吃的東西,寶寶看這是什么呀?”請孩子說出名字,家長也可以一起回答?!艾F(xiàn)在這兒開了一個商店,我要來買東西了?!闭堃粋€孩子和老師共同示范游戲,教師說:“我買一個蘋果。”孩子就拿一個蘋果給教師。
2. 家長和孩子共同玩游戲。
家長說出食物名稱,請孩子拿。拿對了,家長說:“謝謝?!蹦缅e了家長重復說一遍食物名稱。
注意事項:
1. 孩子如果拿錯了,家長不要責怪,鼓勵孩子再仔細看。
2. 根據(jù)孩子情況,食物數(shù)量可改變。
?
?
危險的東西不能玩
編 ???號:點A02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1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通過看圖,知道有些東西是危險的,不能隨便亂摸。
2. 能從幾張圖片中找出危險物品的圖片。
3. 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材料:1. 開水瓶、剪刀、電風扇、刀子各一。
2. 黑板。
3. 每人一套10厘米×10厘米的小卡片:開水瓶、剪刀、電風扇、刀子、球和書。
活動過程:
1. 教師一一出示危險物品實物,并進行提問:“這是什么?”家長可以先回答,然后讓孩子模仿,可能孩子發(fā)不全音,但應盡量讓孩子發(fā)出一個詞中的某一兩個音。
2. 教師介紹這些物品的危險之處,講解時語調盡量夸張些,讓孩子從聲音上體驗危險的感覺。使孩子初步懂得危險的東西不能拿?!斑@是開水瓶,里面裝的是很燙很燙的開水,如果打翻了,水燙到小朋友的身上,皮會燙爛掉,可痛了?!?/span>
3. 孩子和家長坐在一起,家長將六張圖片排列整齊,然后由家長說出圖片中物品的名稱,讓孩子指認?!皩殞殻膫€是剪刀?對,這個是剪刀?!苯又尯⒆訌牧鶑垐D片中找出四張危險物品的圖片,一一拿給家長:“寶寶,把危險的圖片拿給媽媽?!比绻⒆幽缅e了,家長應多啟發(fā)孩子,直到孩子全部拿對為止。教師要巡回觀察,了解孩子對游戲的掌握情況,再進行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注意事項:認識危險的物品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觸面的擴大逐步增多。另外有些東西可從日常生活中進行認識、教育。
?
?
告訴老師
編 ???號:點A02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1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認真聽教師講故事,理解故事的內容。
2. 愿意將自己的生理需要告知成人。
活動材料:木偶女教師一位,穿著紅、藍、黃衣服的塑料小娃娃各一個。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木偶,對孩子們說:“今天給小朋友講個故事,名字叫《告訴老師》?!?/span>
2.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 故事講完后,教師再次出示教具并提問:“紅紅要喝水,她告訴誰了?蘭蘭要小便,她告訴誰了?黃黃熱了,他告訴誰了?”家長引導孩子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使孩子知道,有事情要告訴教師,并讓孩子說說喜不喜歡紅紅、蘭蘭、黃黃。
4. 最后家長針對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孩子進行一些對話練習?!凹t紅要喝水,她告訴誰了?小朋友要喝水,要告訴誰?對,應該告訴老師或媽媽?!焙⒆诱f得對,應給予表揚。
注意事項:一歲以后家長應培養(yǎng)孩子,將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以此培養(yǎng)孩子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
附:故事《告訴老師》
一天,陸老師帶小朋友在兒童樂園里玩,玩了一會兒,紅紅對老師說:“老師,我要喝水?!崩蠋熅徒o紅紅倒了一杯子。過了一會兒,蘭蘭對老師說:“老師,我要小便了?!崩蠋熅蛶m蘭去坐痰盂。又過了一會兒,黃黃對老師說:“老師,我熱了。”老師就給黃黃脫了一件衣服。教師表揚紅紅、蘭蘭、黃黃真能干,有事情會告訴老師,小朋友在兒童樂園玩得很開心。
?
?
汽車比賽
編 ???號:點A028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學習安靜地等待。
2、喜歡和成人、同伴玩開汽車游戲。
活動材料:家長和孩子每人一輛小汽車。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汽車,引起孩子的注意,將汽車放在地上用手一推說:“開汽車了?!苯又议L將小汽車拿給孩子,教師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學汽車。
2、?教師和一家長示范游戲的玩法:教師和家長將汽車放在地上,教師說:“我和××爸爸比賽開汽車,等我數(shù)好一二三說開的時候才能開汽車?!笔痉秲纱?。
3、?家長與孩子玩游戲。剛開始時,家長扶好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開汽車,幫助孩子理解游戲的規(guī)則,等孩子基本掌握方法,再松手由家長喊口令,孩子單獨開。
4、?最后,孩子就可以和家長比賽開汽車,數(shù)數(shù)時,家長還可能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數(shù),提高孩子的興趣。孩子和家長玩過以后,再讓孩子和同伴比賽開汽車。
?
?
跑過去拿玩具
編 ???號:點A029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練習向指定方向跑。
2. 能從許多玩具中拿出一個玩具。
3. 能認真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材料:每人一輛玩具汽車并放在筐里。
活動過程:
請家長將筐內汽車放在活動室另一邊有間隔地排一排。將全體孩子分成兩組,每組排成一列橫隊。教師指著前方的汽車說:“請小朋友跑過去拿汽車,記住,每人只能拿一輛。拿到后再跑回來。”說完,教師發(fā)出口令,第一組先跑。等第一組孩子跑過去分別拿到汽車返回原地后,第二組接著跑。全體孩子拿到汽車后,和家長一起玩開汽車游戲。
注意事項:孩子跑步時,家長在旁邊提示孩子朝有汽車的地方跑,只拿一輛汽車。孩子跑偏時,可帶著孩子往前跑。
?
?
多?與?少
編 ???號:點A030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繼續(xù)學習感知物品的多和少。
活動材料:蘋果、糖若干。
活動過程:家長與孩子圍坐一圈。
1. 教師指導游戲。
教師先將一個蘋果放在桌上,告訴孩子:“這是一個蘋果?!苯又倌贸?個蘋果,將它們堆在一起,告訴孩子:“這些是許多蘋果?!崩蠋熼_始提問:“寶寶仔細看看,這兩邊蘋果哪邊是多的,哪邊是少的?”讓孩子自己指認,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家長可拉著孩子的手,邊指邊說:“這是多的,那是少的。”
2. 家長和孩子一起玩游戲。
家長孩子面對面坐,每個家長的一只手里有一顆糖,另一只手里有許多糖,問孩子哪只手里的糖多?哪只手里的糖少?(兩只手可交換反復讓孩子比較,激發(fā)孩子比較的興趣。)
注意事項:平時家長在家中可按物體的多和少布置家庭的物品,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多和少的概念。
?
?
“一”和“許多”
編 ???號:點A03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初步學習并能區(qū)分“一”和“許多”。
活動材料:每人一面自制的小三角旗。
活動過程:
1. 感知“一”和“許多”。
教師先出示一面小旗問孩子:“這是什么?”“有幾面小旗?”可以用語言回答,也可以伸出一個手指表示。再出示所有小旗問孩子:“這是什么?”“有多少小旗?幫助孩子說出有”許多“小旗。
2. 感知“一”和“許多”的變化。
老師問:“你們想玩小旗嗎?我把許多小旗發(fā)給小朋友?!苯又叞l(fā)邊問孩子,“你拿幾面小旗?”“一面”,將旗一一發(fā)給每個孩子。
3. 舉著小旗走一走。
教師請孩子起立,家長幫助孩子把拿紅旗的手舉高,成人攙著孩子有節(jié)奏的走路。
4. 教師請孩子把小旗還給教師,并說:“一面小旗”,全體孩子將小旗交給教師后,非常高興地說:“每個孩子給了我們一面小旗,老師現(xiàn)在又有‘許多’小旗了,謝謝大家?!边呎f邊把旗子舉給大家看。
注意事項:還可以運用同樣的方法玩其它玩具,如“許多”汽車,分給每人一輛,玩過后又變成“許多”了。
?
?
認識小白兔
編 ???號:點A03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感知小白兔的外形特征,知道小白兔愛吃青菜和蘿卜。
2. 學講詞:小白兔、青菜、蘿卜等。
活動材料:裝在籠子里的小白兔(也可以是玩具小白兔)一只,青菜、蘿卜若干。
活動過程:全體孩子圍坐成半圓,家長坐在孩子身后。
1. 出示兔子,引發(fā)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想不想和它一起玩?”出示兔子?!八钦l呀?”“對了,它是小白兔?!贝蠹遗氖謿g迎,集體學講“小白兔”。
2. 觀察兔子,感知外形。
孩子觀看片刻后,教師指著兔子的耳朵問孩子:“這是兔子的什么呀?”“它的兩只耳朵長不長?”“摸摸你們的耳朵有沒有小白兔長?!苯處熤钢“淄玫难劬枺骸斑@是小白兔的什么?它的兩只眼睛是什么顏色的?”教師抱起小白兔請孩子摸摸小白兔的毛,看看短尾巴,同時對孩子說:“小白兔的毛多軟多白呀!摸上去真舒服,它身體后面的尾巴短短的,小小的。放下兔子觀察兔子走路。”教師又說:“小兔子一蹦一跳走得多高興呀!”
3. 喂小白兔吃東西。
教師將兔子放回籠子后問孩子:“你們知道小白兔愛吃什么嗎?”出示青菜問:“這是什么?集體學講“青菜”,出示蘿卜,學講“蘿卜”。教師:“小白兔最愛吃青菜和蘿卜?!闭埲w孩子拿著青菜和蘿卜葉子喂小白兔,觀察小白兔吃東西。
4. 學小白兔跳。
教師:“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邊問邊做跳的動作,“對!它是一蹦一跳的。我們一起來學小白兔跳?!闭埣议L拉住孩子雙手,鼓勵孩子學習雙腳離地跳和慢慢往前跳。
注意事項:孩子因害怕并不愿意摸小白兔時不應強求。
吃?蘋?果
編 ???號:點A03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喜歡和成人一起唱歌。
2. 感覺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
活動材料:1. 兩個蘋果,一個完整的,一個已削成小塊放在盤子里。
2. 印有蘋果的小卡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教師將蘋果藏在身后,對孩子說:“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想不想吃蘋果?”引導孩子說出“蘋果”,當孩子回答“想”,教師將削好的蘋果分發(fā)給孩子吃,然后再問孩子:“蘋果好吃嗎?”當孩子回答說“好吃”,教師開始演唱歌曲,同時,兩拍一次拍手。
2.教師說:“蘋果真好吃,小朋友和教師一起來唱《吃蘋果》的歌。聽一聽誰唱得更好聽?!遍_始時孩子可能還不會唱歌詞,家長可以邊唱邊扶著孩子的手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拍手,讓孩子進一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然后再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唱歌詞,演唱時,家長可以唱前半句,孩子唱后半句,如家長唱“吃”,孩子唱“蘋果”,教師唱“蘋果”,孩子唱“真好吃”。如孩子還不會唱就由家長代孩子唱。
3.以家庭為演唱單位,一一在集體前演唱,演唱完后教師將印有紅蘋果的卡片送給孩子,以示獎勵。
注意事項:學唱此歌時,“蘋果”兩字也可改成“梨子、香蕉、桔子”等。
附:歌曲
??????????????吃 蘋 果 ??????
?????1=C ?4/4
??????3 ?5 ?5 - | 3 ?5 ?5 - | 3 ?3 ?2 ?2 | 1 - - - ‖
??????吃 蘋 果, ?吃 蘋 果, ?蘋 果 真 好 ?吃。
?
團?紙?球
編 ???號:點A03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學習用手捏和手掌搓的方法團紙球。
2. 感知色彩。
3. 能將團好的紙球放進簍子里。
活動材料:1. 每人數(shù)張5厘米×5厘米的各色皺紋紙放在小簍內。
2. 玩具手槍一把。
活動過程:
1.教師頭戴軍帽,手拿玩具手槍說:“你們知道我是誰?對,我是解放軍,我正在打壞人。”邊開槍嘴里邊發(fā)出:“嘣、嘣、嘣”、“打壞人呀”的聲音,過了一會兒說:“哎呀,糟了,子彈沒有了,怎么辦?”
2.教師東張西望,作想辦法狀,當看到擺在不遠處的小簍子后說:“有了,我用皺紋紙做子彈?!比缓髮⑿『t子拿到面前,從中拿出一張皺紋紙,放在一只手掌心里,握緊、放開,再握緊、再放開,反復多次,然后放在兩只手掌心里像繞圈似地搓,搓成球狀后,教師說:“一顆子彈搓好了,哎呀,我一個人搓太慢了,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幫我一起做好嗎?”家長和孩子一起回答:“好?!?/span>
3.教師請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小簍子放在兩人的中間。家長自己拿一張,再給孩子一張:“寶寶,我們一起幫解放軍做子彈。”家長邊做邊講解動作和過程,孩子跟著模仿學習,孩子會模仿,做得好,家長要表揚:“寶寶子彈做得真好,來,把子彈放在簍子里,我們再多做一些送給解放軍打壞人?!?/span>
4.家長和孩子將子彈全部做好后,和孩子一起數(shù)子彈、說顏色:“寶寶,我們數(shù)一數(shù)做了幾顆子彈,看看這是什么顏色的,有紅顏色,寶寶也找一顆紅顏色的子彈,和媽媽手上的子彈一樣的顏色。寶寶拿好了,真能干?!?/span>
5.教師走到孩子們面前,以解放軍的口吻說:“小朋友,子彈作好了嗎?謝謝你們,我又可以去打壞人了?!比缓蠹议L和孩子一起將子彈放進教師的簍子里。
注意事項:如果孩子不會做捏和搓的動作,家長可和孩子先空手做動作,等掌握動作要領后再做。
滾球過桌子
編 ???號:點A03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1. 練習雙手用力向前推球。
1.?鍛煉初步的目測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能力。
活動材料:1. 每兩人一個兒童球。
2. 小桌子五張。
活動過程:
將桌子分別放在活動室內便于孩子活動的位置。將全體孩子分成兩人一組,每組拿一個球。由家長將孩子帶到桌子兩邊,兩個孩子面對面坐在桌前,家長坐在桌后,先拿球的孩子由家長手把手指導孩子將球滾過桌子,對面的孩子接球后也在家長幫助下將球滾過桌子。家長指導過幾次后,就讓孩子自己獨立滾。滾過去后,家長拍手鼓勵。
注意事項:
1. 活動中,教師要來回巡視,孩子有困難時應及時給予指導。
2. 孩子離桌子的遠近可根據(jù)孩子滾球的情況靈活調整,隨著球滾遠,距離的增加,可逐漸移遠。
?
?
認?識?手
編 ???號:點A03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手,大人手大,寶寶手小。
活動材料:
1. 知道每人都有兩只手。
教師舉起一只手問孩子:“寶寶,看!這是什么?”“手”,“寶寶的手在哪里,舉起來?!弊尯⒆优e起手,“澳,這是寶寶的手?!薄翱纯矗稚嫌惺裁??”(有手指頭)“寶寶有幾只手?”教師邊說邊向前一只只伸出手,并嘴里數(shù)著“一、二”,“老師有兩只手,寶寶也有兩只手?!?/span>
2. 知道大人手大,寶寶手小。
“寶寶的手和媽媽的手比一比,看看哪個手大,哪個手小。”媽媽手大,寶寶手小,反復說兩遍,強化大小。
3. 讓寶寶與同伴比一比,誰的手大。
寶寶,找一個朋友來比比誰的手大“,爸爸媽媽在一旁幫忙,并說:“兩個寶寶的手一樣大”。
4. 用手做游戲。
寶寶小手拍一拍,寶寶小手舉起來,寶寶小手轉一轉,寶寶小手藏起來。
注意事項:寶寶與同伴比手時,可以和幾個孩子一一比比,這要看看孩子是否有興趣。
?
?
天、地、鼻
編 ???號:點A03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反應能力。
活動材料:圖片三幅(天空.草地.鼻子)。
活動過程:
1、爸爸或媽媽分別出示三幅圖片,要求孩子看圖片做手勢;看到天空,手指天;看到草地,手指地;看到鼻子,用手點自己的鼻子。
2、爸爸或媽媽用不同速度和順序說出“天—地—鼻”這三個字并加上手勢,說的話和動作可以不一致,如說“天”時手朝下指,孩子要按爸爸媽媽的話來做動作(不能跟動作)。
?
?
認?圖?形
編 ???號:點A038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過程:和小朋友一起看圖片,邊指畫面邊說:“這是一個方盒子,那是一個圓皮球?!狈磸徒陶J后,找實物辯認,如圓氣球、方面包。
?
?
藏貓貓
編 ???號:點A039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辨別媽媽和爸爸的聲音,并通過聲音進行找尋。
2.?加深寶寶與父母的情感,培養(yǎng)愉快情緒。
活動過程:
1.?寶寶與爸爸面對面,媽媽躲在爸爸身后叫“寶寶”,爸爸抱著寶寶找媽媽。也可以在媽媽頭上蒙一塊紗巾逗逗寶寶:“媽媽在這兒呢”!
2.?為了使活動增添情趣,父母雙方可以在屋里進行追逐藏貓貓游戲。如:轉轉圈,藏到另一間屋子里等,讓寶寶找尋。
3.?將紗巾蒙在寶寶頭上,讓寶寶自己將頭巾拉下來,成人發(fā)出聲音“喵”,“寶寶在這么?”的游戲。
?
?
捉迷藏
編 ???號:點A040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學習理解疑問詞。
活動材料:寶寶熟悉的物品或是玩具(2-3件)
活動過程:將寶寶熟悉的物品散放在房間里,擺放的位置要讓寶寶能較容易找到,提問寶寶:“某某在哪里?”寶寶尋找到后說:“在這里”
?
?
指五官
編 ???號:點A04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學說五官的名稱。
活動過程:成人和寶寶面對面坐著。成人說出五官的名稱,寶寶用手指出來的同時,成人要重復說一遍名稱,增強寶寶的記憶。
注意事項:
1.?玩耍時,成人要投入到游戲中去,和寶寶成為好伙伴。
2.?寶寶自己會說時,可以讓他說五官的名稱,成人做動作,有時可以故意做錯,請寶寶糾正,使寶寶更有信心。
?
?
頂門兒
編 ???號:點A04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配合動作學說簡單的話。
活動過程:一個成人抱著寶寶,另一成人和寶寶面對面。成人鼓勵寶寶和自己頭頂頭。成人和寶寶頂著頭時發(fā)出:“門兒”的聲音。在頂門兒前要鼓勵寶寶說“頂!”或“好”“哎”
注意事項:成人和寶寶頂時要輕。有時要讓著寶寶。
?
我要看書
編 ???號:點A04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培養(yǎng)看圖識物能力,能一次多頁的翻看圖書。
活動材料:嬰兒圖書若干本
活動過程:
1.?教師提供圖書若干本。種類分為:無官,身體,水果,蔬菜,小動物,野獸等。發(fā)書時要與寶寶對話,引起他們對圖書的興趣,“寶寶,看看書上有什么呀?”
2.?家長和寶寶一起看書時,要反復的說出圖書上的圖畫是何物,還要用手不段的指點相應的圖畫。啟發(fā)寶寶從模仿動作中開始認識圖畫。
3.?在寶寶熟悉后,家長只拿著書,問寶寶:“小兔子在哪???”“這是什么”
注意事項:對寶寶做出的反應,要不斷的鼓勵。當寶寶不熟悉圖書上的內容時,為加強寶寶的認識,也可以握住寶寶的手指點圖畫。
?
?
給玩具配對
編 ???號:點A04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練習向指定方向走。
2、發(fā)展匹配能力。
活動材料:每人兩個動物玩具:小狗、小貓、小兔、小鴨、小象。
活動過程:
1、將全體孩子分成兩組站在活動室的一邊,請家長站在活動室的另一邊。
2、教師發(fā)給第一組孩子和家長各一個動物玩具,逐一詢問孩子手里拿的是什么動物,并請孩子走到場地另一邊在家長手中找到和自己手中相同的玩具,找到后,與家長手拉手一起說:“我們是好朋友?!闭f,與家長一起拉手走回原地并將玩具分別交給第二組孩子和家長。游戲重新開始。
注意事項:
1、游戲中如孩子找錯了朋友,家長要說:“我不是你的朋友?!眴l(fā)孩子重新找。
2、游戲中還可匹配其它玩具和物品。
3、游戲中不比賽快慢,完成任務即可。
4、家長所拿玩具不必與自己孩子的玩具相同。
?
?
出來進去
編 ???號:點A04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辨認圓形、方形、三角形。
??????????2. 學習聽口令踩圖形。
活動材料:1. 在活動室的地毯上布置3—4個大圓圈。
??????????2. 圓形、方形、三角形硬板若干。
活動過程:
1 .教師示范講解。
家長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毯上的大圓圈內,教師也坐在一個大圓圈內,問:“老師坐在什么圖形里?”(圓形),教師拿出圓形、方形、三角形的硬板,邊給孩子認邊將圖形擺放在大圓圈外圍,擺放完后告訴孩子:“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出來進去的游戲,聽口令踩圖形出來、進去,先看教師是怎樣的?!苯處熓痉蹲鲇螒?,教師先發(fā)出口令,“踩了圓形走出來”。并照著做,出來后,再發(fā)口令:“踩了三角形走進去?!边呑鲞吔o孩子講解。
1.?家長和孩子游戲。
全體分成3—4個組,每三個或四個家長帶孩子為一組坐在一個圓圈內,由一位家擺放圖形和發(fā)口令,圈內的人聽口令做游戲,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也可以看孩子做,在旁邊指導,孩子踩對圖形,家長可為其鼓掌。
注意事項:
1. 這一活動必須在孩子認識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
2. 這一活動在孩子玩了幾遍后,可增加一些難度,如“踩踩圓形,再踩踩方形走進去?!?/span>
?
?
他是誰
編 ???號:點A04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能識別并較正確地稱呼穿各種服裝的人。
活動材料:1. 警察、醫(yī)生、解放軍的服裝各一套。
2. 兩位男家長分別飾警察和解放軍,一位女家長飾醫(yī)生。
活動過程:
1.?從穿著上分辨警察、醫(yī)生、解放軍。
教師分別請穿著警察、醫(yī)生、解放軍服裝的家長一一從門外走進來,讓孩子說出他們是誰,教師說:“你們看,誰來了?”穿著警察服裝的男家長從門外走進來,站到孩子們的面前:“小朋友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然后讓孩子們從他穿著的服裝說出他是誰,引導孩子們有禮貌地說:“警察叔叔好!”依次類推分辨醫(yī)生和解放軍,并能正確稱呼。
2.?游戲藏貓貓。
警察、醫(yī)生、解放軍排成一橫排,教師對孩子說:“請小朋友注意,我們來玩?zhèn)€‘藏貓貓’的游戲,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等我請你們睜開的時候,才能睜開眼睛。”說完以后,教師請他們三人中的一人躲起來,然后讓孩子們說出是誰藏起來了。
注意事項:
1.一次分辨的人不要太多,要慢慢地增多。
2.教師必須用孩子在生活中接觸較多的人作為分辨對象
?
?
小青蛙
編 ???號:點A04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理解歌詞,會唱歌曲,并愿意在集體面前表演。
2. 知道青蛙是吃害蟲的,要保護青蛙。
活動材料:1. 布袋木偶:青蛙一個
2. 桌面教具:貓、雞、狗、鴨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出示小動物,問:“他們是誰呀?他們是怎樣叫的?我們一起來唱《我愛我的小動物》。”再出示木偶,引起幼兒興趣?!斑@是誰呀?它會怎樣叫?我們一起唱《我愛我的小青蛙》,好嗎?”
2.“小青蛙馬上要做一件事,聽聽它做了什么?”教師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然后家長與幼兒一起跟念歌詞。
3. 教師范唱歌曲一遍,提問:“小青蛙做了什么?我們一起來唱《小青蛙》吧?!?/span>
4.教師彈琴,家長帶孩子邊唱邊表演?!斑@一次請大家起立,請小青蛙和爸爸、媽媽面對面找空地方站了,聽琴唱歌?!?/span>
5.“請孩子到前面表演,請爸爸、媽媽做觀眾?!奔议L要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只要幼兒愿意表演,都應表揚。
注意事項:活動結束后,家長可利用休息時間向孩子介紹關于青蛙的一些知識。
附歌曲:《小青蛙》
???????????????1=F ?2/4
?????1 ?3??5 ?3?| 5 - | 5 ?3??1 ?2?| 3 - |
?????一 只 小 青 ?蛙, ?呱 呱 呱 呱 ?呱,
?????5 ?5??4 ?3?| 2 - | 5 ?4??3 ?2?| 1 - ‖
?????害 蟲 飛 來 ?了, ?一 口 吃 掉 ?它。
?
紅旗紅旗在哪里
編 ???號:點A048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學習唱歌,理解歌詞內容,樂意參與游戲。
2. 學習跟著音樂節(jié)奏踏步走。
活動材料:小紅旗若干,與孩子人數(shù)相等。解放軍拿紅旗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 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皥D上是誰?他在干什么?”
2. 學習唱歌及游戲。
①?家長表演游戲。教師說:“看,爸爸媽媽也變成了解放軍,看看他們說了什么,做了什么?!苯處煆椙伲瑤讉€家長排隊有節(jié)奏地邊走邊唱,做動作。
②?家長帶孩子學唱。教師說:“你們想學解放軍嗎?現(xiàn)在誰學會唱這首歌,我就請他來當解放軍?!苯處煆椙伲议L帶孩子原地作動作學唱。
③?集體游戲,全體圍成一圈?!罢埿∨笥迅谧约焊改干砗螅覀兊年犖橐霭l(fā)了,看誰最有精神?!卑错槙r針方向邊走邊唱,做動作。要求盡量跟音樂踏步走。
3. 孩子單獨游戲,家長在旁拍節(jié)奏。
注意事項:由于年齡特征,開始不要強求孩子一定按節(jié)奏走,等熟悉歌曲后,再進一步學習。
附歌曲:《紅旗紅旗在哪里》
1=F ?2/4
3 ?1??3 ?1?| 3 ?5??5 | 3 ?1??3 ?1?| 3 ?2??2 |
紅 旗 紅 旗 ?在 哪 里,紅 旗 紅 旗 ?在 這 里。
3 ?1??3 ?1?| 3 ?5??6 | 2 ?3 | 1 - ‖
紅 旗 紅 旗 ?舉 起 來,走 一 ?走。
?
送小狗回家
編 ???號:點A049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練習按要求走不規(guī)則曲線,發(fā)展觀察和識別能力。
2. 通過活動,能有愛護、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3. 初步學習遵守規(guī)則。
活動材料:1. 每人一只(塑膠)小狗,一只(絨毛)大狗。
2. 小狗回家線路圖。
活動過程:
1. 引出情景,激發(fā)情感。
在活動室中間的地上畫一個小狗回家線路圖,將小狗放在圖中央,用布蓋住。請一名家長抱著大狗坐在門口假裝傷心地哭泣:“汪!汪!汪!我的孩子找不到了。他們到哪兒去了呢?我找來找去找不著,真是急死人?!苯處煱参抗穻寢?,并對孩子說:“小狗媽媽那么傷心著急,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忙找小狗好嗎?”教師又轉身對大狗說:“狗媽媽,我們會把小狗找到,送它回家的,你在家等著,別著急。
2. 教師找小狗,送小狗回家。
教師站在小狗家門口,東看看,西看看,忽然叫起來:“小朋友,前面有一條路,讓我去找找看。”教師沿著彎曲的小路走到中間,從蓋布下拿起一只小狗說:“小狗找到了!”說完,從原路返回將小狗交給狗媽媽,并說:“給你小狗!”狗媽媽說聲“謝謝!”
3. 孩子玩游戲。
教師打開蓋布并提醒孩子一定要順著路往里走,走錯了路,就找不著小狗了。找到了小狗要從原路返回,每人只能抱一只小狗。第一個孩子送回小狗,返回原地。第二個接著送,直到全部送完。
4. 和狗媽媽、小狗道別。待全部孩子送完后,教師帶領全體孩子講“狗媽媽、小狗,再見!”對方回謝:“小朋友再見!”
注意事項:
1.?游戲中教師要反復提醒孩子遵守規(guī)則,應從兩曲線中間走,拿一只小狗回家
2.?活動中,游戲的對話要給予提供、指導,教師忙不過來,可請家長協(xié)助。
小 貓 走
編 ???號:點A050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 練習前傾和手腳較協(xié)調地輕走.
2. 練習隨音樂做動作。
3. 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材料:機動小貓一只。
活動過程:
1. 出示小貓,示范小貓走。
“喵,喵!誰來了(出示小貓)?”“小朋友好!今天小貓要到我們這里來做客,和我們一起玩游戲。小貓先給我們表演節(jié)目。”教師說完,打開開關,小貓走。觀看片刻問:“小貓怎么走的?”教師邊說邊學貓走,小貓走路是輕輕地,稍前傾,走過去抓老鼠。抓到老鼠小貓就高興地“喵,喵”地叫。
2. 學小貓走、小貓叫。
教師示范后對全體孩子說:“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學小貓走、小貓捉老鼠和小貓叫。”全體孩子跟教師一起做動作。家長可參與活動,同時指導自己的孩子。
3. 聽音樂做動作。
教師放錄音,全體孩子跟著音樂在教師帶領下手腳較一致地輕輕地學小貓走,音樂結束,伸出雙手,做抓老鼠動作,并發(fā)出“喵”的叫聲。
4. 與小貓道別。
注意事項:孩子開始學走時,手腳動作不夠協(xié)調,教師和家長要多加鼓勵,不予指責,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
附音樂 ??????1=D??2/4 ?????????小 貓 走
?
3 ?5??1 ?1?︱?3 ?5??1 ?1?︱?6 ?6??i ?6?︱ 6????5 ︱?3 ?5??1 ?1?︱?3 ?5??1 ?1?︱
2 ?3??4 ?3︱2???1 ︱ ×??×‖
喵??嗚!
卷白菜
編 ???號:點A05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培養(yǎng)幼兒大膽開口說話的能力,鍛煉幼兒的自轉平衡能力。
活動材料:每人一條長圍巾或繩子。
活動過程:家長抓住圍巾一頭,幼兒抓住圍巾另一頭。家長說兒歌“卷卷卷,卷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幼兒跟著家長一起說,幼兒自轉把圍巾或繩子卷在自己的腰部。然后在說兒歌:切切切,切白菜,切完一棵大白菜,幼兒在自轉回來,放開圍巾或繩子。
建議:1.開始時,家長可幫助幼兒自轉,反復練習后,幼兒可自轉做游戲。2.家長給寶寶用的圍巾,繩子不要過長。
?
?
玩 米
編 ???號:點A05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通過活動,知道米也是可以玩的。
??????????2. 知道要愛惜米,不把米灑在地上。
活動材料:大型容器,各式小器皿。
活動過程:
1. 教師演示、講解。
????????教師把孩子帶到大型容器前,請他們觀察里面是什么?米是什么樣的?摸上去是怎么樣的?米有什么用處?
????????教師小結:米是一粒一粒的,摸上去硬硬的,可以做飯吃,還可以玩一玩。教師示范用各種小器皿玩米,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用手去抓米,用勺子、碗舀米往下倒……
2. 孩子親自感受玩米的樂趣。
孩子玩米,教師指導,提醒孩子只能在容器里玩,不能把米灑在地上。
注意事項:
1.玩米時,最好有成人在旁邊指導,以防止孩子把米往鼻子耳朵里放。
2.如不方便玩米,也可以到戶外玩沙。
?
?
認識葡萄
編 ???號:點A05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的:1. 知道葡萄的名稱,主要外表特征及味道。
2. 學詞匯:一串串,紫紅色。
活動材料:實物葡萄若干。
活動過程:
1. 觀察葡萄外形。
教師出示?葡萄問是什么?長在什么地方?拿起一串葡萄告訴孩子葡萄是一串串的,每串上有許多一顆顆的葡萄。摘下一顆葡萄給孩子觀察:葡萄是圓圓的,是紫紅色的。
2. 孩子吃葡萄。
教師問:怎么吃?提醒孩子要先洗一洗,然后才能吃。
孩子在吃時,教師提醒孩子要把皮剝掉,肉里有核子,要吐出來,吃完后教師問是什么味道的。
3.?教師總結。
葡萄是長在葡萄架上的,是一串串的,每串上有許多顆葡萄。葡萄是圓圓的,紫紅色的,吃之前要先洗一下,要把皮剝掉,把核子吐出來;它的味道是甜甜的,有許多水。
注意事項:家長可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多帶孩子觀察一些事物,豐富知識。
?
?
給娃娃送禮物
編 ???號:點A05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幫助孩子區(qū)別紅、黃、藍三種顏色。
2. 學會熱情、友愛對待客人。
活動材料:1. 穿紅、黃、藍三種顏色衣服的娃娃各一個。
2. 紅、黃、藍三色物品各若干件,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 出示娃娃,孩子鞏固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演示如何送禮物。
家長與孩子共同坐在地毯上,教師出示三個娃娃問:“誰來了?”“來了幾個娃娃?”孩子回答后,教師小結:“對了,來了三個娃娃,他們是紅娃娃、黃娃娃、藍娃娃,他們是老師請來的小客人?!苯處煶鍪疚锲罚嬷⒆舆@是給小客人材料的禮物,可提問物品的顏色,并告訴孩子,紅娃娃喜歡紅顏色的禮物、黃娃娃喜歡黃顏色的禮物、藍娃娃喜歡藍顏色的禮物;然后教師演示送禮物:“我拿一個紅顏色的糖送給紅娃娃,”并把它放在紅娃娃面前的紅筐里?!拔夷靡粋€黃色的糖送給黃娃娃,”放在黃娃娃面前的黃筐里。藍同上。
2. 家長和孩子做游戲。
教師發(fā)給每個家庭紅、黃、藍三色禮物若干,孩子從家長手里拿出一種顏色的物品送給相應的娃娃,送對了,家長給孩子鼓掌,直到把禮物送完為止。
注意事項:1. 這一活動必須在孩子認識紅、黃、藍三色的基礎上進行。
2. 孩子送禮物時,教師應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
?
他在干什么
編 ???號:點A05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能從動作中判斷所做的事情。
2. 初步學習從動作中判斷人的職業(yè),并初步學習模仿各種動作。
活動材料:對各種職業(yè)的特點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1.?教師、家長做出各種職業(yè)的動作,讓孩子說出是在干什么。
教師請孩子注意看教師和家長的表演:“小朋友,看看老師干什么?”然后由一家長做一個炒菜的動作,接著再由其他家長做出找針、賣東西、開汽車等動作,讓孩子依次說出了們在干什么。
2.?從動作中判斷人的職業(yè)。
教師用語言幫助孩子回憶剛才所看到的動作:“剛才小朋友看到指揮交通的人叫什么?”引導孩子說出指揮交通的人叫警察。依次說出廚師、醫(yī)生、售貨員、駕駛員等職業(yè)。
3.?模仿游戲。
由剛才表演動作的家長做出剛才表演的動作,然后讓孩子模仿,看孩子是否能正確模仿:“現(xiàn)在請小朋友仔細看,叔叔(阿姨)做什么動作,我們也做什么動作,看誰做得跟他(她)一樣。比比看,誰做得象?!苯處煄椭鷤€別孩子糾正動作。
4. 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家長做孩子猜,還可以孩子做家長猜。
注意事項:教師和家長所模仿的動作必須是該職業(yè)具有典型性的動作。
?
?
是誰不見了
編 ???號:點A05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1個月—3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的:1. 能說出自己及同伴的名字,熟悉教室內所有的人。
2. 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
活動材料:一塊能蒙住孩子和家長身體的大蓋布。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一作自我介紹,說出自己的名字。
家長、孩子面向教師坐成半圓形,教師告訴孩子:“今天我們要玩?zhèn)€好玩的游戲,名字叫‘是誰不見了’。每位家長及小朋友先要把自己的名字告訴大家?!比绾⒆诱f“我是×××”這位孩子的家長說“我是×××的爸爸?!?/span>
2.?哪個家長不見了。
教師請孩子用雙手將眼睛蒙起來,教師任意走到某孩子家長面前,用布將他蓋起來,接著教師說:“大家睜開眼睛看一看,是誰不見了?”讓孩子們說出被布蓋住的家長的名字。猜對后繼續(xù)游戲。如孩子猜不出,教師可給予一定的的暗示:“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爸爸不見了?”
3.?哪個小朋友不見了。
教師請孩子用雙手將眼睛蒙起,任意將一孩子蓋住,然后讓其他孩子猜。
注意事項:游戲時,家長不能將答案告訴孩子,應讓孩子自己觀察,否則孩子會依賴家長,自己就不動腦筋了。
?
?
我上親子班
編 ???號:點A05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的:1. 換方向和繞物走,鍛煉動作控制能力。
2. 極參加親子班的活動。
活動材料:1. 木搭成的親子班標志物拱形門一座。
2. 4張(代表樹)
活動過程:
1. 要求并示范。
全體家長和孩子圍坐活動室一邊,教師指著小椅子和拱形門告訴全體家長和孩子:“這是一排樹,這是親子班標志。家長必須帶領孩子繞著走?!边呎f邊進行示范?!白叩接H子班前,看到老師應講一聲‘老師早’!”
2. 玩游戲。
全體孩子分別由家長帶領依次參加游戲。孩子在前,家長在后指導、幫助。每個孩子必須繞過4棵樹才能到達親子班門口。教師站在親子班門口看到孩子到達時,講聲“小朋友早”,孩子必須學講“老師早!”家長要及時提醒。待全體孩子到達終點后,教師問孩子:“還想玩嗎?”可重走1-2次。玩畢,圍成一圈休息片刻,教師說:“媽媽來接你們回家了。小朋友再見!”全體小朋友回答:“教師再見!”然后由家長帶領,依次從原路返回。
注意事項:本游戲難度較大,孩子不會繞著走時,可讓家長走在前,孩子跟在后。
?
?
小鴨、小雞
編 ???號:點A058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認識小鴨、小雞,知道它們的主要特征。
2. 初步學會比較事物的不同點。
活動材料:1. 小鴨、小雞的圖片一張。
2. 小鴨、小雞的胸飾各一半,數(shù)量與孩子和家長人數(shù)相等 。
3. 在場地一端布置一個池塘和一塊草地。
活動過程:
1. 出示圖片引導孩子觀察小鴨、小雞的主要特征。
教師出示圖片讓孩子觀察并提出問題:“圖上有誰?”“小雞的嘴巴是什么樣的?”“小鴨的嘴巴是什么樣的?”“小雞怎樣叫的?”“小鴨是怎樣叫的?”孩子回答后可學學小雞和小鴨的叫聲,“小雞喜歡吃什么?”“小鴨在池塘里會捉什么?”讓孩子自由回答,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說對了,教師應給予肯定。
2. 家長與孩子做游戲。
將在座的家庭分成兩半,一半家庭做小雞,戴上小雞的胸飾(家長與孩子都戴),另一半家庭做小鴨,戴上小鴨的胸飾,分別站在活動室的兩邊,請一位扮小雞的家長念:“小雞,小雞走走走,走到‘草地’捉蟲子。”家長帶著孩子走到‘草地‘時,可引導孩子蹲到地上捉 蟲;同時,扮小鴨的家長念:“小鴨,小鴨走走走,走到‘池塘’捉小魚?!奔议L帶著孩子走到“池塘”時,家長可教小孩游水,捉小魚等動作。家長在游戲中鼓勵愿意參與游戲的孩子,并帶領不愛動的孩子動起來,參與到活動中去。
注意事項:小雞、小鴨的角色可交換進行。
?
?
手心手背
編 ???號:點A059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的:1. 能跟琴有節(jié)奏的唱歌、做動作。
2. 通過聽家長變換唱歌做動作,訓練反應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手心、手背,告訴幼兒名稱。“這是什么?(手)手的這邊叫什么?手翻過來叫什么?”
2.孩子學唱。
①教學范唱,并提問:“剛才歌里唱了什么?”
②教師彈唱,家長與孩子面對面坐著,家長帶孩子按歌詞內容做動作?!罢埿∨笥押桶职謰寢屢黄鹇犚魳纷鰟幼?。”
③幼兒與家長一起邊唱歌邊做動作?!拔覀円瞾沓怀中氖直车墓适掳伞!?/span>
3.游戲:家長唱歌,不做動作,孩子根據(jù)唱歌做動作。
1—4節(jié)按固定動作,5—6節(jié)家長可變化歌詞。要求孩子按唱詞變化伸出手心或手背?!罢埿∨笥押桶职謰寢屢黄鹜?,爸爸媽媽的歌詞可以變一變,請小朋友認真聽并把手心手背伸出來,看你們伸得對不對?!?/span>
注意事項:游戲熟悉后,可讓幼兒唱,家長或其他同伴做動作。
附:歌曲《手心手背》
??????1=D ?2/4
1 ?3 | 2 ?2 | 1 ?3 | 2 ?2 | 1 2??3 4?| 5 - |
手 心 ?手 背,手 心 ?手 背,伸出 手心 ?來。
1?3 | 2 ?2 | 1 ?1 | 2 ?2 | 5 4??3 2?| 1 - ‖
手 ?心 ?手 背, 手 ?心 ??手 背, 大家 ?拍 拍 ?手。
?
?
小貓捉魚
編 ???號:點A060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的:?1. 練習走、平衡、下蹲動作。 ??????????????
??????????2. 初步獲得“貓吃魚”的經驗。
3. 能認真參與活動。
活動材料:1. 每人一條小魚。(自制)
2. 玩具小貓一只,小貓頭飾一個。
3. 走板一塊。
活動過程:
1. 出示小貓。
教師拿出玩具貓問孩子:“它是誰?小貓怎么叫的?”請孩子學小貓叫?!靶∝垚鄢允裁??”拿出小魚讓孩子回答?!靶∝堊钕矚g吃魚,他還會自己去捉魚呢?
2. 教師示范捉魚。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小貓去捉魚時,要走過小橋,走到池塘邊,伸手到池塘里捉一條魚。腳不能踩到水里去。捉到魚以后就直接走回家。
3. 孩子玩游戲。
教師戴上頭飾對孩子說:“我是貓媽媽,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到河邊去捉魚,每個孩子都要捉一條魚回來當晚飯吃?!闭f完,帶領孩子走過小橋,走到池塘邊,提醒孩子捉魚時,腳不要踩到水里,捉一條魚就可以。待全部小貓捉到魚以后,帶領孩子從原路返家,將魚交給教師。
4. 吃小魚。
?????“孩子們真能干,你們都捉到了小魚,媽媽把你們捉的魚燒好。“孩子們,魚好吃嗎??!睂⒑⒆邮种械聂~收起來,游戲結束。
注意事項:
1. 放魚的池塘里應有與孩子人數(shù)相等的魚放置在邊上,魚和魚之間應間隔一定距離。
2. 吃魚時,教師應提醒孩子不能真的放嘴里吃,只能放嘴旁做吃魚動作。
捉?泡?泡
編 ???號:點A061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練習四散走和跑,不碰撞。
2. 發(fā)展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
3. 有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材料:吹泡泡工具兩套。
活動過程:
1. 吹泡泡,引發(fā)興趣。
教師拿出吹泡泡工具吹出一串一串泡泡,邊走邊吹,片刻后問孩子,“好玩嗎?下面,老師吹泡泡,請小朋友去追泡泡,捉泡泡。好嗎?”
2. 孩子捉泡泡。
請一名家長和老師一起吹泡泡.兩人在場地上邊走邊吹,孩子跟著泡泡跑,用手捉,在捉泡泡時,提醒孩子別撞倒同伴.游戲玩過一段時間以后,孩子坐下休息,老師問孩子:“你們捉到泡泡了嗎?”說完,老師坐在孩子對面邊吹邊問孩子:“老師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圓 圓 的)?這些泡泡有什么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它有多少(許多)?”休息片刻后,游戲可繼續(xù)進行.
注意事項:
1. 該游戲不能讓孩子吹泡泡,以防肥皂水入口中.
2. 在活動時,請家長協(xié)助老師提醒孩子間不碰撞,保護孩子的安全.
?
?
小熊請客
編 ???號:點A062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初步理解日常生活中事物的一一對應性,培養(yǎng)觀察力和判斷力。
活動材料:毛絨玩具小熊,動物匹配玩具-----小貓,小狗,小兔,青蛙和它們愛吃的東西。
活動過程:教師引導“小熊要請他的動物朋友們到他家里玩,有小貓,小狗,小兔,青蛙(邊說邊演示),小熊為他們的朋友材料了最好吃的東西”“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家長與寶寶一起看,寶寶不知道的,家長可以告訴寶寶,讓寶寶重復。家長引導“這些小動物們愛吃什么呢”讓寶寶送動物喜歡吃的東西。每次只能拿一種食物放到小動物的嘴里。
注意事項:在活動過程中,家長反復引導寶寶說出手里拿的是什么,要給誰吃,幫助寶寶理解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
?
?
看看少了什么
編 ???號:點A063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的:1. 鞏固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學句子“×××不見了”。
2. 發(fā)展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
活動材料:實物——蘋果、梨、桃、香蕉、桔子各若干。
活動過程:
1. 引出內容,介紹玩法。
教師介紹班上開了一個水果店,一起去看看水果店里都有些什么水果。教師帶孩子去觀察,讓孩子自己說說、看看,加深印象。
教師說:“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先請一個小朋友到水果店里拿一樣最愛吃的水果,其他小朋友把眼睛蒙上,然后小朋友想一想剛剛他拿走的是什么水果,并說“××不見了”
2. 孩子玩游戲。
孩子進行游戲,教師引導孩子說句子“××不見了”。游戲可反復進行,這時家長可加入到游戲中來。
注意事項:
1.“水果店“中的水果應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
2.?游戲最后也可以請孩子吃吃自己愛吃的水果,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
?
收?玩?具
編 ???號:點A064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學習和同伴合作收玩具。
2. 知道玩具要放整齊,并擺放在固定位置上。
活動材料:1. 玩具都玩過,已知道這些玩具的擺放位置。
2. 積木兩盒,拼圖兩盒,寶高一筐。
活動過程:
1. 教師將積木、拼圖、寶高等玩具都擺在地板上,讓孩子說出名稱和收的方法:“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玩具叫什么名字嗎?怎么把它們收起來?收好以后放在什么地方嗎?”
2. 教師告訴孩子收及擺的要求:“積木要一塊塊按順序擺放到盒子里;拼圖要一塊塊按圖的順序放進盒子里;寶高要輕輕地放進筐子里,兩個人要一起收,收好以后兩個人一起抬,把玩具放到原來放玩具的地方?!?/span>
3. 孩子兩兩收玩具?!艾F(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個朋友一起收玩具,看誰收得好,放得對。”教師發(fā)現(xiàn)擺放不正確隨時給予孩子指導。
4. 教師把孩子收三種玩具時出現(xiàn)的比較大的問題再講解一遍。游戲可重新開始,孩子交換品種收,表揚收得好、擺得對、合作好的孩子。
注意事項:平時玩玩具時盡量讓孩子自己收,自己放,養(yǎng)成習慣。
?
?
樣樣菜都要吃
編 ???號:點A065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的:知道吃東西不挑食,樣樣菜都要吃。
活動材料:1. 兩只玩具小豬,一只胖,一只瘦。
2. 事先向家長了解平時孩子吃飯的情況。
活動過程:
1. 教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兩個小客人,看看是誰呢?”
2. 出示小胖豬和小瘦豬進行比較?!斑@兩只豬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3. 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只豬那么胖?那只豬那么瘦?讓孩子充分講自己的經驗。
4. 教師請數(shù)名孩子的分別回答?!啊痢?,你知道這只小豬為什么這么胖?那只小豬長得那么瘦?你們喜歡哪只小豬?”
5. 表揚吃飯不挑食的孩子?!啊痢?、×××小朋友吃飯好,魚、肉、豬肝、青菜、蘿卜、香菇什么菜都吃,所以他們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其他小朋友要象他們學習。
6. 教師朗誦《有營養(yǎng)》的兒歌給孩子欣賞:“老師念一首《有營養(yǎng)》兒歌給小朋友聽。”
注意事項:
1. 沒有玩具小豬可以畫圖。
2.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挑食,其次孩子不愛吃的菜可以將它剁碎和其它愛吃的菜放在一起燒,這樣孩子就會吃了。
自編兒歌《有營養(yǎng)》
有營養(yǎng)
青菜,蘿卜有營養(yǎng),
魚兒、蝦兒有營養(yǎng),
香菇、木耳有營養(yǎng),
小朋友呀都要嘗,
吃了身體快快長。
認識耳朵
編 ???號:點A066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知耳朵的用處,注意耳朵的衛(wèi)生。
活動材料:“耳朵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 引發(fā)興趣。(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成半圓形,和教師面對面坐)
①出示耳朵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耳朵)
②“耳朵有什么用處呢?”老師問,請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用雙手按住教師唱一首歌,之后請大家把手放下來,問:“老師唱什么歌?”孩子答不出來,老師說:“耳朵的用處是聽聲音的,因為你們捂著耳朵,所以教師唱歌就聽不見了,耳朵用處這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要愛清潔,講衛(wèi)生,不用手指挖耳朵,不大聲喊叫。”
2. 家長和孩子共同玩游戲。
①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好,家長說“耳朵”孩子馬上把手指點在耳朵上,也可以讓孩子說耳朵,讓家長指,看誰找得快。
② 家長帶孩子找空處坐下,家長坐在孩子的后面,在孩子的左耳邊或右耳邊拍手,孩子不能轉頭看,憑聽覺指出拍手聲音在哪邊,先靠到耳朵輕輕拍兩下,逐漸拉開一定距離,如孩子第一次聽不清楚,可再重復一次。
?
認識眼睛
編 ???號:點A067
類 ???別:智能訓練
適用年齡:2歲4個月—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的:1. 知道眼睛的用處。
2. 懂得愛護自己的眼睛。
3. 學說:“我用眼睛看到××。”
活動材料: 1.玩具一個(動物);面罩一個;鼓和鼓槌各一個。
2.圖片兩幅(一幅上有一個小朋友,一只眼睛用紗布包著;另一幅上有一個小朋友戴著眼鏡)。
3.為每個家庭材料一套水果和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說:“小朋友,我們來玩躲貓貓的游戲。”請孩子把眼睛閉起來,教師拿一個玩具問:“你們看,我手上有什么?”請孩子睜開眼睛問:“我手上有什么?閉上眼睛后能不能看到東西?眼睛是干什么用的呢?”引導孩子說出眼睛是看東西的。
3.?進一步體驗眼睛的作用,請孩子蒙眼敲敲。
教師說:“我這里有一只鼓和一個鼓槌,你們想敲嗎?”先請孩子戴上面罩去敲敲,再請孩子拿掉面罩敲敲,請孩子用兩種方法敲鼓后問:“戴了面罩有沒有敲到鼓?”“為什么敲不到鼓?”“不戴面罩有沒有敲到?”“怎么樣才會敲到鼓呢?”“眼睛有什么用呢?”
3. 保護眼睛教育。
教師說:“有了眼睛可以看許多好看的東西,可以看電視、看書。但眼睛也會生病,小朋友用臟手揉眼睛,看很長時間的電視,用硬東西碰眼睛,它都會得病,那就會看不見東西,小朋友都要愛護自己的眼睛?!?/span>
出示一幅圖,圖中畫有一個孩子的一只眼睛用沙布包著,提問:“這個小朋友的眼睛怎么啦?”再出示一幅一位孩子戴眼鏡的圖片問:“這個小朋友的眼睛上有什么?”“為什么要戴眼鏡?”同時引導孩子說出保護眼睛的辦法:看電視時間不能太長;不用臟手揉眼睛等。
4. 家長和孩子做游戲。
教師發(fā)給每個家長一套圖片,先讓孩子蒙上眼睛,體驗蒙上眼睛的感受,家長拿出一張圖片,再讓孩子睜開眼睛,問:“你用眼睛看到什么?”當孩子把這句話說得很完整,家長應給予鼓勵:親一親,抱一抱等,如孩子沒把句子說完整,家長可鼓勵他把話說完整。
注意事項:圖片上的動物、水果應是孩子熟悉的。
劃 船
編 ???號:點A068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練習坐著做雙手劃槳動作。
2. 愿意與家長一起參加活動。
活動材料:1. 兩塊長方積木拼搭成與孩子人數(shù)相等的船頭。
2. 紙折船每人4只(自制)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
教師將兩塊積木呈人字形擺放船頭,請一名孩子坐在船前,教師坐在孩子的后面。教師:“我們要劃船到湖里去玩了。”說完,教師雙手扶住孩子兩手做手臂屈伸的劃漿動作,邊劃身體隨劃漿動作前傾后仰。
2.?孩子和家長共同活動。
請每個家長拿兩塊積木找空地方與孩子一起搭船頭,然后與家長一起做劃漿動作。動作先慢后稍快些,待孩子熟練后,家長可放開孩子雙手讓其自己劃。劃時提醒孩子身體要跟著一起動,孩子在劃漿時,教師邊觀察邊表揚。
3. 游戲結束,發(fā)給每個孩子一只紙船玩。
注意事項:為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家長可邊帶孩子劃邊念兒歌:“劃呀劃,劃小船,用力劃,劃小船,小朋友真快樂”。
?
好看的線團
編 ???號:點A069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能模仿成人繞線團。
2. 對色彩鮮艷的線團感興趣。
3. 喜歡和成人一起玩線團。
活動材料:家長從家中帶一團大一團小的兩團色彩鮮艷的晴綸線團。將每團線留一個頭。
活動過程:
1.出示許多線團,告訴名稱。老師出示許多線團:“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好看嗎?你們喜歡嗎?”
2.教師繞線。
“今天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叫繞線,要把小的線團變成大的線團,看我是怎么繞的?!苯處熯呏v解邊示范,將一團留有很長一截的小線團拿給孩子看:“這是小線團,一手拿好小線團,一手拿好線,一圈一圈慢慢往上繞。來,小朋友空手跟我學一學。”教師鼓勵,家長督促,大家都動手。繞完后,問孩子:“現(xiàn)在的線團大不大?”
3.繞線團。
教師請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好,家長拿一團大線,孩子拿一團小線,家長說:“來我們把小線團變大線團?!奔议L慢慢繞,讓孩子自己模仿著繞。
4.滾滾玩玩。
線團繞好后,家長將線團的線頭塞進去,然后對孩子說:“我們一起把線團放在地板上滾一滾好嗎?” 家長可以變化著滾:慢慢滾、快快滾、滾遠些、滾近些等。滾的時候,家長說:“我的紅線團滾遠了,寶寶的黃線團在地板上滾一滾去追紅線團?!?/span>
注意事項:
1. 觀察模仿是繪畫的基本要求,畫東西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多看、多玩。
2. 也可以用塑料繩、布帶等能繞的物品代替。
?
爬?山?坡
編 ???號:點A070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能在積木上爬上爬下。
2. 鍛煉膽量,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
活動材料:大方型積木八塊。
活動過程:
用積木搭成兩個山坡,在教師指導和保護下,請一名膽大的孩子爬上去再爬下來。“××真能干,大家一起拍手。你們想不想玩呀?”教師說完,將愿意爬的孩子分成兩組,在家長保護下爬上去再爬下來。
教師和家長應幫助、鼓勵個別膽小的孩子嘗試著做,逐漸使其消除恐懼心理而擺脫依靠。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
?
?
爬過隧道
編 ???號:點A07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練習爬過拱形鐵圈。
2. 鍛煉膽量,滿足躲藏的好奇心。
活動材料:將四個拱形鐵圈按前后次序擺成一豎排,將材料好的蓋布兩邊各釘四條帶子(兩邊各一條,中間釘兩條,)分別系在鐵圈上,使蓋布不會掉下來。
活動過程:
教師將一個孩子抱到洞口,家長蹲在另一個洞口說:“××,爬到媽媽這里來!”家長說完,邊拍手邊喊:“來,快來,快來!”當?shù)谝粋€孩子爬過去以后,第二個接著爬,直至全部爬完。如孩子愿意繼續(xù)玩,家長可引導孩子自己從洞中爬進爬出。
注意事項:
1. 爬行時,不能從蓋布中間爬出來。
2. 游戲結束,應允許孩子躲在洞里玩。教師和家長要隨時防止運動器材倒塌,以免砸傷孩子。
?
?
過?地?道
編 ???號:點A072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練習爬過四面圍合的紙箱。
2. 鍛煉膽量,滿足好奇心。
活動材料:長1米左右,寬50厘米,高60厘米左右的長方形空紙箱兩個。
活動過程:
游戲開始前,家長帶孩子看一下紙箱的洞。
游戲開始,教師指著紙箱對孩子說:“這是一個地道。你們的媽媽在那邊等著你呢!”教師將一名孩子攙到洞口。家長跟著在另一洞口說:“媽媽在這兒呢!”教師鼓勵孩子爬過去找媽媽。
找到后,教師表揚該孩子:“××小朋友真能干,他很快就爬到地道找到媽媽了?!比w孩子在教師引導和家長配合下,逐一爬過地道,回到家長的身邊。
注意事項:
1. 孩子爬的紙箱可以就地取材。規(guī)格沒有嚴格的限制,只要合適就行了。
2. 孩子在過地道時,必須等前面的小朋友爬出去以后,后面的才能接著爬。
?
?
蓋蓋,配蓋
編 ???號:點A073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過程:
將用過的盒子、瓶子、杯子當玩具。家長先示范打開一個瓶蓋,再蓋上。然后讓寶寶模仿。寶寶打開一個,再蓋上,家長再給他另一個不同的,他又打開,蓋上,練得熟練后,再練習給不同大小形狀的瓶子配蓋。寶寶在這種開開、蓋上、配蓋的簡單游戲中,大大促進了動作智商的發(fā)展。
?
?
倒豆,撿豆
編 ???號:點A074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過程:
備兩個廣口瓶子,其中一個放上豆子數(shù)粒,讓寶寶練習倒豆,從一個瓶子倒到另一個瓶子,開始時,家長扶住瓶,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對準瓶口往里倒,慢慢就不往地上灑了。
備兩個小盤和兩個瓶子,讓寶寶把盤子的豆子撿到瓶子里,親自同檢,看誰快,寶寶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勵,或發(fā)小紅五星以示獎勵。
?
?
?
彩?色?路
編 ???號:點A075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能在指定范圍內較協(xié)調地爬行。
2. 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材料:兩根3米長的彩帶和鈴鼓一只。
活動過程:
教師將兩根彩帶平行地貼在相距約2米左右的活動室中間的地毯上。教師指著彩帶說:“這是一條漂亮的彩色路,小朋友就在彩帶里面爬。教師在路的另一邊搖鈴鼓,全體孩子從路一邊往教師那里爬,快爬到時,教師搖動鈴鼓說“快爬到爸爸、媽媽那里去。加油!加油!孩子爬到后,家長抱起孩子親一親。游戲可繼續(xù)玩。
注意事項:如有孩子爬到彩帶外面,家長及時提醒孩子爬到彩帶里面去。
?
?
撿 ??豆
編 ???號:點A076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學習用拇指和食指對捏,能認真地將蠶豆撿起來,積累操作經驗,感受物品的性質。
活動材料:每個孩子一個小塑料筐子,蠶豆若干。
活動過程:
1. 教室的地毯上,散亂的撒了蠶豆。游戲開始時,家長帶孩子手拿小筐走到有蠶豆的地方,蹲下來撿蠶豆(用拇指和食指對捏)。
2. 教師說:“寶寶,你們看,地毯上有什么?——蠶豆。”反復說兩遍,讓孩子學說“蠶豆”一詞。教師接著說:“寶寶,我們今天就把掉在地上的蠶豆撿起來,看老師怎么撿的。”教師蹲下,用拇指食指對捏,撿起一粒蠶豆,舉起給孩子看,“寶寶,老師把蠶豆撿起來了,來,你們也去把蠶豆一粒一粒撿起來,放在小筐里,看看,哪個寶寶撿的多。”這時,家長攙著孩子,拿起一個小筐,走到撒著蠶豆的地方,拾蠶豆,如孩子用手抓,家長要指導,是用拇指食指捏蠶豆,孩子撿,家長說:“一粒豆、二粒豆、三粒豆,好多好多豆。”
3. 孩子在撿豆時,老師巡回指導,并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孩子,“這個寶寶的小手真靈巧,撿的豆子真多?!薄皩殞?,你撿得真好,來,舉起來給小朋友看看,你是怎么撿的?!?/span>
注意事項: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動作,不要讓孩子把豆子放到嘴里。
?
穿項鏈
編 ???號:點A077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學習手眼協(xié)調地將木珠一粒一粒地撿在小筐里,能有興趣地看成人穿木珠。
活動材料:每個孩子有15—20粒木珠,放在一個小筐里,另備有一根玻璃絲繩。
活動過程:
家長抱孩子散坐在教室的地毯上。
1. 給孩子欣賞,激發(fā)興趣。
教師手拿一串事先串好的木珠,舉起來給孩子看,并說:“寶寶,你看這是一串項鏈,好看嗎?”教師邊說邊將項鏈帶在脖子上,“今天,寶寶也來學穿項鏈”。
2. 看成人穿木珠。
教師穿給家長和孩子看?!皩殞毧?,一手拿住玻璃繩,一手拿一粒木珠,將繩子從這個小洞里穿過去,拉出來,再拿一粒木珠,一粒一粒串在一起,項鏈就做好了?!?/span>
3. 孩子玩木珠。
把小筐發(fā)給每個孩子,請家長讓孩子隨意玩筐里的木珠。玩一會之后,把木珠拿到地毯上,再讓孩子學著家長把木珠一粒粒地撿到小筐里。
4. 家長穿珠給孩子看。
家長邊用夸張的動作穿珠,邊用語言解釋動作,穿好后,給孩子戴在脖子上,增進興趣。
5. 家長問孩子是否也想穿?可讓孩子隨意操作一下。
注意事項:
1. 不要讓孩子將木珠放在嘴里。
2. 不要手把手地教孩子穿珠,當孩子有穿珠需要時,成人可進行示范和幫助,讓孩子自己實踐成功,會獲得更多的樂趣。
做糖果
編 ???號:點A078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學習包“糖”,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
活動材料:洗干凈的糖紙、石子若干。
活動過程:
1. 引發(fā)興趣,交待活動內容。
教師手舉一粒糖對孩子說:“寶寶,這是什么?”“糖”,“對,這個糖是工人叔叔、阿姨做的,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做糖,好嗎?”。
2. 教師示范。
“寶寶看,先把糖紙鋪開來,拿一粒石子放在糖紙上,看,用糖紙把石子包起來,兩頭卷一卷,糖就包好了”。
3. 家長協(xié)助孩子做糖果。
把糖紙和石子發(fā)給家長,家長放慢動作再示范給孩子看,當孩子看清楚后,就讓孩子自己做,家長在旁可說一些鼓勵話。教師巡回指導,對能獨立操作的孩子要給予鼓勵,“這個寶寶的手真能干,他做的糖和叔叔阿姨做的一模一樣”,“這個寶寶做了這么多的糖”。對動作慢的孩子請家長回去后,再給孩子練習。
注意事項:也可用小紙團代替石子作糖。
?
?
照鏡子,做怪樣
編 ???號:點A079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能模仿成人做動作。
2. 喜歡對鏡子做出各種好玩的動作。
活動材料:兩面穿衣鏡。
活動過程:
1.?教師先做一個瞇眼睛、擠鼻子的動作給孩子看,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后說:“讓我來照照鏡子?!苯又鴮χR子做出各種怪樣。邊做邊說:“咦,真好玩。”
2.?教師請家長帶著孩子輪流去照鏡子,做怪樣。家長說:“寶寶,我們一起去照鏡子?!奔议L對鏡子做伸舌頭、單手捏鼻子、扭屁股等動作,看孩子是否會模仿。家長可用語言進行提示:“寶寶,和爸爸一樣伸伸舌頭,捏捏鼻子,扭扭屁股?!焙⒆幽7碌煤媒o予表揚。
3. 家長模仿孩子的動作。家長說:“寶寶,你來做動作,爸爸跟你學。”其他家長要引導孩子仔細看別人“表演”,也可鼓勵孩子跟著模仿。
注意事項:家長的動作應簡單些,便于孩子模仿。
?
?
我做你也做
編 ???號:點A080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能注意觀察成人的動作。
2. 喜歡模仿簡單的動作,游戲情緒愉快。
活動材料:教師預先請一位家長上課時配合教師做示范。
活動過程:
1. 教師和一位家長示范游戲的玩法。游戲前教師用語言引導孩子注意觀看:“小朋友,看老師和叔叔表演,老師做什么,叔叔也要做什么?!苯又龊煤髥柡⒆樱骸笆迨遄龅氖遣皇呛屠蠋熥龅囊粯??”引導其他家長和孩子一起鼓掌。教師做用手抓癢動作,家長跟著做用手抓癢的動作,教師換做搖頭動作,家長也跟著做搖頭動作。
2. 教師和孩子玩游戲。教師說:“小朋友,老師做什么,你們也做什么?!苯處煆牡偷礁咴俚降妥鰟幼鳎缱鰟幼?、站著做動作,讓孩子充分感受模仿游戲的樂趣。游戲中,家長可適當幫助感到困難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3. 教師把孩子分成兩組,每組由家長輪流做示范動作。
注意事項:動作的幅度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避免孩子過度興奮和疲勞;動作不要太難,否則孩子不易模仿,會使孩子失去興趣。
?
?
用勺舀東西玩
編 ???號:點A081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個月—1歲2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初步學習使用調羹,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
2. 喜歡用調羹舀東西玩。
活動材料:1. 每人一把較大的調羹。
2. 十個大簍子,里面裝有用彩色皺紋紙搓成的許多小紙團。
活動過程:
1. 教師將裝小紙團的簍子放在孩子面前,然后用調羹舀起簍子里的紙團一一倒進另一簍子里,再舀起,再倒進原來的簍子里,反復做這幾個動作,并告訴孩子:“真好玩,你們想不想玩呀?和我一起玩嗎!”引發(fā)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2. 教師將兩個孩子分為一組,舀舀玩玩:“小朋友,你們也用調羹來舀舀看。”家長要不斷鼓勵孩子表揚他們調羹用得好,并提醒孩子將舀起的紙團倒進簍子里,督促孩子將已經倒在外面的紙團撿進簍子里。教師重點指導不會使用調羹和不按規(guī)則玩的孩子。
3. 教師請一名舀得好的孩子示范給其他孩子看,孩子舀的時候教師用語言進行評價:“小明舀的時候慢慢地,再把它送到另外一個簍子,真能干,一個也沒有掉在地上?!薄靶∨笥?,你們說小明玩得好不好?”
4. 家長指導孩子繼續(xù)游戲。
注意事項:剛開始使用調羹,可用稍大一些的東西給孩子舀,熟悉以后,再舀細小的東西。
?
走獨木橋
編 ???號:點A082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3個月—1歲4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1. 練習雙手分別抓竹竿在兩竿中間一個跟著一個走。
2. 能和同伴友好地在一起玩。
活動材料:1. 兩根長1.5-2米的竹竿。
2. 一塊與竹竿同樣長的走板。
活動過程:
請四名家長各自拿竹竿的兩頭坐在地毯上,在兩根竹竿中間的地上放一塊走板。請家長將一名膽大的孩子抱到走板上,并幫助孩子兩手各抓一根竹竿。
教師站在竹竿的另一頭拍手說:“來來來,扶住竹竿,慢慢走到老師這里來?!逼渌暮⒆釉敢飧叩目呻p手扶竹竿跟在第一個孩子后面走。膽小的孩子由家長保護著往前走,走完后,引導孩子返回起點繼續(xù)一個跟著一個走。
注意事項:孩子走橋時,家長要提醒孩子抓住竹竿走,并在旁邊注意保護。
?
?
喂娃娃吃東西
編 ???號:點A083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3個月—1歲4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
活動目標:學習拿勺給動物娃娃喂食,練習手眼協(xié)調地操作經驗。
活動材料:每人一個動物娃娃(雪碧瓶裝飾的動物娃娃、白臉譜,嘴巴處剪開,可以喂食),一把勺子,一碗木珠或雪花片。
活動過程:
1. 激發(fā)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
教師桌上一字排開由雪碧瓶裝飾的娃娃,教師說:“寶寶,看看老師這里是什么呀?”“小娃娃?!薄靶⊥尥抻写蟠蟮难劬?,一張紅紅的嘴巴,聽娃娃在說肚子餓了,要吃飯,來,寶寶,我們來喂它們?!?/span>
2. 教師示范。
教師邊說邊手拿勺子,從小碗里舀上木珠對準娃娃的嘴巴喂進去,還說:“娃娃吃飯?!?/span>
3. 孩子給娃娃喂東西。
接著,教師就把這些“娃娃”一一發(fā)人每個孩子并說:“寶寶,一手拿勺,慢慢地舀飯,喂進娃娃的嘴里,不要掉出來?!?/span>
這時家長在旁觀察孩子,是否能用勺舀,如方法不當,家長可再示范一下,讓孩子仔細看清楚怎樣舀東西.如孩子好不容易把“食物”喂進娃娃的嘴里,家長要給予鼓勵,夸夸他,可提高孩子的興趣,鼓勵他接著做。
注意事項:不要讓孩子把勺子放進自己的嘴里,特別是食物不要情不自禁地喂到自己的嘴里。
?
?
喂小動物
編 ???號:點A084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5個月—1歲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學習使用調羹舀東西,能用調羹將東西放進“小動物”的嘴里。
活動材料:1. 每人一把塑料調羹、小簍內裝一些彩色木珠。
2. 每人一個用雪碧瓶制成的小動物:用蠟光紙剪出動物的頭,貼在雪碧瓶上,然后在嘴部剪出一個較大的嘴形。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雪碧瓶制成的小狗、小兔、小貓等,引起孩子的興趣,接著再出示調羹和小簍子?!靶游飩兌亲羽I了,要吃東西,請小朋友用調羹喂他們吃飯?!?/span>
2. 接著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玩法:一手扶瓶,一手拿調羹舀起木珠,喂進動物的嘴里,直到簍子里的木珠全部舀進瓶里為止。
3. 請一位膽子較大、動作較好的孩子示范:“請小明來喂小動物吃東西?!蔽雇旰蟊頁P:“小明喂得真好,都喂到小動物的嘴里,真能干。”
4. 教師請孩子和家長面對面坐,孩子剛開始喂時,家長可以幫孩子扶好瓶子,邊指導孩子喂小動物:“寶寶,拿調羹舀木珠,好,喂到小動物嘴巴里?!比绻⒆佑檬治?,家長一方面可以親切的口吻說:“我不喜歡手抓的,我要吃調羹喂的?!绷硪环矫?,可以轉換角色:“啊,你要用調羹喂,好,我就用調羹來喂?!比缓?,讓孩子模仿嘗試,家長在一旁鼓勵提醒。
注意事項:
1. 家長應注意避免孩子將木珠放進嘴、鼻、耳中。
2. 若孩子因多次嘗試失敗不愿玩時,家長應給予幫助,使其成功,但不要手把手地教。
?
?
包餃子
編 ???號:點A085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5個月—1歲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喜歡看成人做餃子,對粘貼活動感興趣。
2. 愿意協(xié)助成人做餃子。
活動材料:
1. 用白紙剪成圓形的餃皮每人五張,用若干黃色餐巾紙剪成的細長條紙。
2. 每人一個小簍子。
3. 一只玩具小熊。
活動過程:
1. 小熊肚子餓了,想吃餃子:“小朋友,我的肚子好餓呀,怎么辦呢?”
2.教師說:“小熊不能急,做餃子給你吃。”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白白的是餃子皮,黃色是餡。把餡放在餃皮中間,再用漿糊涂在圓紙半周邊。粘上做成餃子后,放在小簍子里,送給小熊吃?!?/span>
3.教師請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家長把餃皮放在手心上,然后讓孩子把黃色餐巾紙放在皮中間,放好后,家長要夸獎:“寶寶真能干?!痹儆杉议L用漿糊將餃子皮粘上,讓孩子把做好的餃子放在簍子里。
4.做好后,教師帶著小熊走到孩子面前,家長讓孩子把簍子舉起來,送到小熊面前,小熊吃餃子并謝謝孩子。
注意事項:注意不要讓孩子把“餃子”放進自己的嘴里,告訴孩子這是假的,是給小熊吃的,寶寶不能吃。
?
?
包包子
編 ???號:點A086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5個月—1歲6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愿意協(xié)助成人共同包包子。
2. 對泥工活動感興趣。
活動材料:每人一盒油泥,一塊泥工板,一個布娃娃,五顆扁木珠。
活動過程:
1. 教師手抱布娃娃說:“哎呀,娃娃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了?!苯處煂χ尥迒枺骸巴尥?,你要吃什么東西?哦,娃娃說要吃包子?!?/span>
2.教師邊示范邊說:“用油泥做包子皮,先把油泥搓圓、壓扁,包子皮做好了,用木珠做餡,請一個小朋友來幫我把餡放在包子皮上。”教師請一名家長扶孩子上來把木珠放在教師手上拿的油泥上。放好后,教師說:“謝謝你幫我?!比缓蠼處煱扬溩悠に闹芎显谝黄?、捏緊。包子做好后,拿到娃娃嘴邊:“娃娃,包子做好了,你吃吧!”
3.教師對孩子說:“小寶寶,請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包子給你娃娃吃?!奔议L搓好包子皮后對孩子說:“寶寶,幫我把餡放進去?!奔议L將包子捏緊后說:“一個包子做好了,寶寶幫我把泥工板拿來放包子?!?/span>
4.全部做好后,家長抓著孩子的手指一起數(shù)包子:“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包子,一、二、三、四、五,有五個包子,我們把包子送給娃娃吃吧!”孩子抱娃娃,家長把油泥放進娃娃的小嘴邊說:“娃娃吃包子吧!”
注意事項:家長注意,要教育孩子不要把油泥放進嘴里,告訴孩子油泥不能吃。
?
?
好吃的芝麻餅
編 ???號:點A087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7個月—1歲8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活動目標:1. 學習在圓圈內畫點,練習手眼協(xié)調能力。
2. 能積極主動地畫點。
活動材料:1. 每人一盒筆。中間畫上圓圈輪廓線的紙,每人兩張。
2. 玩具大象一只。
3. 一芝麻餅。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大象說:“大象肚子很大,一頓要吃許多餅,它最愛吃芝麻餅,但是老師只有一張芝麻餅,我們一起多畫一些芝麻餅送給大象,好不好?”
2.教師說:“請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畫芝麻。”家長先拿出一張“餅”,邊畫邊說:“爸爸先畫一些芝麻,寶寶也在大餅上畫一些芝麻吧?!比绻⒆觿邮衷陲炆宵c畫芝麻,家長給予表揚:“寶寶畫的芝麻餅真好,大家肯定喜歡吃。來,我們再畫一個芝麻餅?!比缓笤倌靡粡埑鰜斫o大家畫。
3.最后,教師帶著大象觀看每個孩子畫的芝麻餅,對積極參與繪畫的孩子,教師就說:“大象喜歡××畫的芝麻餅,來,大象嘗一口吧!”然后假裝吃餅,吃過后說:“嗯,真好吃,謝謝××?!?/span>
注意事項:畫畫時,家長要引導孩子點畫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
?
?
?
?
吃糖(剝糖紙)
編 ???號:點A088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9個月—1歲10個月
組織形式:集體游戲、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初步學習剝糖紙的方法,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
2. 愿意自己剝糖紙,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材料一斤五顏六色的比較容易剝開糖紙的糖果。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糖果,讓孩子說出是什么,然后詢問孩子有關吃糖的經驗:“你們有沒有吃過糖?好不好吃?誰幫你們剝的糖紙?”“老師這里也有許多好吃的糖,你們想不想吃?今天請小朋友自己剝糖紙,不能讓爸爸媽媽剝?!?/span>
2. 將糖發(fā)給孩子,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自己嘗試將糖紙剝開:“寶寶能干,自已剝糖吃?!苯處熤攸c指導依賴性強的孩子,要求家長配合不要幫孩子剝,當孩子有了一點點進步時就及時表揚,讓孩子感受到通過自已的勞動獲得成功的快樂。
3. 家長與孩子換吃糖,家長剝糖給孩子吃,然后孩子剝糖給家長吃。家長問孩子:“糖好吃嗎?寶寶,剝一顆糖給媽媽吃。”孩子為家長剝糖,家長應對孩子表示感謝,并表揚他聰明、能干。
注意事項:吃玩糖后,家長應教孩子將糖紙扔進廢紙簍里,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習慣,保持訓練中心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
?
認識手和腳
編 ???號:點A089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初步知道手和腳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可以做很多事情。
活動材料:小椅子、紙、筆、碗、勺、娃娃各一個,積木若干。(每人 4—5塊)。
活動過程:
1. 教師和孩子玩游戲:小手拍拍、小腳踏踏。
全體孩子和家長圍在教師周圍,教師說:“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老師講,你們跟著一起學?!闭f完教師帶領孩子做動作。(內容附后)
2. 初步感知手的功能?!拔覀兂藭氖滞?,兩只手還會干什么呢?”
教師做搬椅子動作并問:“我在干什么?”“我用什么搬椅子的?”教師用紙筆作畫后問:“我在干什么?”“我用什么來作畫的?”以同樣方式用碗勺喂娃娃吃飯并提問。教師小結:我們的手能做許多事情,本領可大啦!
3.?初步感知腳的功能。
請全體孩子和家長起立,教師和家長帶領孩子一起在活動室內自由走動,片刻后教師問孩子“你們用什么走路的?”以同樣方式帶領孩子慢跑并問:“你們用什么跑步的?”請家長拉住孩子雙手,請孩子跟教師學跳并問:“你們是用什么跳的?”教師小結:我們的腳會走、會跑、會跳,用處可大啦!
4. 家長和孩子共同搭積木。
發(fā)給每個孩子4—5塊積木,家長問孩子:“你是用什么來搭積木的?”
注意事項:如本活動內容太多,可分兩次進行,一次認識手,一次認識腳。
附:?????????????????小手拍拍,小腳踏踏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雙手上舉)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來。(雙手相抱)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雙手藏身后)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走起來。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跑起來。
小腳小腳踏踏,我的小腳跳起來。
剝雞蛋
編 ???號:點A090
類 ???別:感統(tǒng)訓練
適用年齡:1歲11個月—2歲
組織形式:集體教學、親子活動
活動目標:1. 初步學習剝雞蛋的方法,掌握簡單的生活技能。
2. 愿意自己剝雞蛋,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1. 家長自備一個煮熟的雞蛋,教師也材料一個。
2. 每人一個盤子。
活動過程:
1. 家長和孩子圍繞教師坐成一圈,教師出示雞蛋,引導孩子說出名稱。教師告訴孩子雞蛋已經煮熟了,請小朋友自己把蛋殼剝開,剝下來的蛋殼要放在小簍子里,看誰最能干。
2. 教師示范剝雞蛋的方法:“先把雞蛋放在盤子邊上用勁敲幾下,敲破以后,從破的地方將蛋殼剝開,剝下的蛋殼放在盤子里?!?/span>
3. 教師請家長將雞蛋給孩子,家長可用語言指導孩子:“先把雞蛋放在盤子邊上將蛋殼敲破,然后慢慢將蛋殼剝下放進盤子里。孩子感到困難時,家長再給予一定的幫助,剝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使孩子對剝雞蛋充滿信心。
4. 剝完后表揚孩子能干:“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剝雞蛋了,現(xiàn)在我們來吃雞蛋吧!“讓孩子品嘗自己剝的雞蛋。
注意事項:吃完雞蛋后,家長應帶著孩子將東西收拾干凈,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