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百年家書》作者:瘋丟子

個人觀感8/10,民國文。
這本書……應當算是個不錯的故事。
憑心而論,這個故事我看著還是很開心的,大部分內容的節(jié)奏看著都十分愉悅,也有很多其他小說沒有的但是我認為十分突出的亮點。
但是,在有些時候,我依舊會對主角的某些選擇百思不得其解,十分困惑并且覺得這算是一個十足的勸退點了。
所以……應當吧,畢竟這個故事對我而言十分矛盾。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有三次熱淚盈眶。
第一次是……哦,我不記得是在哪了。只記得作者在文中寫著,在多年之后,我們國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航母,并且用那個最初淪陷的省份來命名。
我并不知道這個邏輯關系是否正確,但是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那份從九一八就埋藏至今的情緒居然一瞬間爆發(fā)了起來,無可抑制地熱淚盈眶。
如果是真的,那這真的是一場響徹百年的浪漫,是一次刻在骨子里的蕩氣回腸,是一份讓人情不自禁的體驗。
如果不是真的,那也是一場絕妙的巧合,是冥冥之中的一種天意,是天道輪回。
而第二次,則是那場江上的送葬。
看完這本書也有幾天了,我居然已經不記得張將軍的姓名了,但是還是對那場江上的送葬記憶猶新。
我不知道這段劇情是否是真實的史實,也不知道對事實真相的解讀是否是作者描述的那般。
但是……這件事情真的是震驚到我了。
第一次,我看那群人的眼光不再充滿仇恨,而是一種奇妙的惺惺相惜?
畢竟,他們也是第一次放下那種奇怪的殺戮欲望,使用在當時看著不小的代價,對那個長久以來的勁敵,第一次展現(xiàn)出了屬于他們的敬意。
我說不清自己當時是什么想法,但是在看到“送葬”的兩個字,反復看了幾遍那段劇情之后,居然就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了。
至于第三次,那就是結尾了。
對于故事末尾,主角費盡心機地去尋找自己外公的那段劇情,我雖然不理解,但是也十分尊重她的選擇。
但是在結尾之后的那個番外中,我看到了主角這一場穿越的前生今世,看到了百年之后的后人尋找回來……
這真的是一份百年家書啊,綿延了百年的孤獨和牽掛,主角在海外的時候究竟是如何忍得住不回來找自己的家人的?
而這份牽掛又何止她一人,那個思念著親人的少年,面對神似卻變成少女了的太婆的時候,鼓起勇氣對剛剛認識的人提出抱抱的請求的時候,他真的是一個思念親人的孩子啊。
我喜歡這個結尾,感覺這一切畫成了一個圓。
這個故事中還有很多我覺得很美妙的地方。
比如主角真的十分普通人,她甚至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對民國的歷史并不了解,提前了一年在九一八當天瑟瑟發(fā)抖,到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是虛驚一場,看著讓人發(fā)笑又心疼。
比如主角在故事的閑暇時期,各種興致勃勃地去找那些名人進行合影,對偶遇各種大佬十分忐忑和興奮……真是個很生動活潑的人啊。
我還很喜歡這個故事中描繪的那些細節(jié),比如主角的那個同學和她的校長丈夫,我真心期盼那個路上的學校能夠一直延續(xù)下去。
比如對搬到重慶的那些大學的描述,那一群熱血沸騰積極向上的青年們啊,我真的很想去感受一下他們的風采。
我還很喜歡作者在章節(jié)末尾的絮絮叨叨,用她的筆觸來為我們講述一個個民國的故事,對于我這種歷史白癡而言著實是一個十分美妙的體驗。
但是,我還是很不理解主角的某種行為。
比如,我真的不理解她為何要如此強烈地作死。我真的真的無法理解,她一次又一次地前往戰(zhàn)斗前線,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送入險境,一次又一次地逃脫卻背負著更多的責任。
我不理解,我真的不理解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如果說她純粹地作死,那為何不在那年留在南京?也有幸存者嘛,呵。
如果說她沒那么想死,但是為何拼死拼活地要去張將軍最后的戰(zhàn)場?她明明知道那是九死一生的結局。
我同樣不理解的,還有在抗日勝利了之后,她十分堅決地逃到了國外……是的我用了逃這個字,我真的真的對這個決定一個字也不理解,并且覺得十分奇怪、突兀、心情復雜。
不過,故事本身還是很棒的。
這個故事的愛情描繪地十分微妙,同時作者的文筆看著十分舒服,對于人物的塑造也十分生動。
所以,我可以確定這是個好故事,雖然我個人沒那么喜歡吧,但著實是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