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孩子說“媽媽我害怕”時,掌握3點,幫孩子克服恐懼
牛爺爺:“我就是大名鼎鼎的牛魔王,這下你跑不了了”。
好吧!牛爺爺從來沒這么說過,而牛魔王也只是圖圖的臆想。
圖片來源:大耳朵圖圖
圖圖、壯壯和小美三個人在小區(qū)公園里玩警察抓壞人的游戲,碰巧遇上了正在小區(qū)散步的牛爺爺。由于牛爺爺長得和傳說中慈眉善目的老爺爺差別太大,導(dǎo)致三個小朋友誤認為牛爺爺是大壞蛋,從而在圖圖的心理留下了牛爺爺是大壞蛋的形象,進而對牛爺爺產(chǎn)生了恐懼。
當(dāng)然事情到這里還沒有結(jié)束,當(dāng)牛爺爺和圖圖媽、圖圖在電梯里偶遇的時候,讓圖圖媽明白了一件事,圖圖害怕牛爺爺,從此牛爺爺成了圖圖媽嘴里制服熊孩子的不二法寶。
圖片來源:《大耳朵圖圖》
直到,那次圖圖因為看到牛爺爺嚇得跑走,不敢回家,一切才得以改變。
如果人不知道害怕,就容易讓自己身處險境?!獌和睦韺W(xué)家Tamar Chansky博士
其實害怕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他們害怕燈,害怕門,害怕黑暗,害怕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圖片來源《大耳朵圖圖》
在我看來,害怕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不信你在評論區(qū)留下你害怕的東西,看看有多少人和你一樣害怕同樣的東西。
那么問題來了,作為家長當(dāng)孩子和我們說“我害怕”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我相信你的辦法一定比我好,不如在評論區(qū)告訴我。如果你不是很清楚那么我們接下去看。
孩子:媽媽我害怕!父母該怎么辦?
1: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當(dāng)孩子產(chǎn)生害怕情緒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永遠是爸爸媽媽,當(dāng)孩子和你說他害怕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千萬不能去嘲笑孩子,走過去輕輕地抱著孩子,輕輕撫孩子的背,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2: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
等孩子情緒安定下來了,我們就要弄清楚孩子恐懼的原因,孩子在害怕什么?為什么會害怕?每一種害怕都有不同的原因,每一種害怕都有不同的克服方法。
3:陪孩子直面恐懼
如果你已經(jīng)找到孩子恐懼的原因,那么我們可以試著陪孩子面對恐懼。面對恐懼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一步一步來的,不是讓你直接把孩子帶到恐懼面前說,看其實這沒什么,有啥好害怕的。
幫助孩子面對害怕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點是不要對孩子撒謊,更不要去告訴孩子他害怕的事情是不存在。用一種很平靜的情緒去告訴孩子,孩子恐懼的事情或者事物是什么。
當(dāng)孩子知道恐懼的事情或者東西是什么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嘗試著帶孩子去面對恐懼,如果孩子害怕的是蟲子我們可以先帶孩子遠遠地觀察,并給孩子科普些昆蟲的小知識。
講個我生活中發(fā)生的小趣事吧!或許能給帶來更生動的啟發(fā)與靈感。
那天,我讓孩子把衣服丟到洗衣機里??粗谀睦锬ツゲ洳浒胩觳豢先?,后來問明原因才知道。原來是白天看到洗衣機旁邊有一個綠頭蒼蠅,因為之前沒見過這么大的蒼蠅,擔(dān)心哪是怪物,怕它突然活過來把她吃掉。后來我陪著她去放衣服,把客廳的燈都打開,告訴她那那就是一只蒼蠅,已經(jīng)被打死扔到垃圾桶里了不會亂飛了。
回到臥室,讓她自己出去喝水,把燈關(guān)掉回臥室,一切都那么自然,既沒有逼著她去面對恐懼,又幫她克服了恐懼。
如果說幫孩子克服恐懼最難的是什么?那么第一是找到孩子恐懼害怕的原因,第二就是家長的耐心。
“我越掙扎,心中越害怕。”——老舍 《月牙兒》
當(dāng)孩子說:媽媽我怕!家長千萬不要做這2件事
第一:嘲笑
因為孩子的天真與無知,有時候害怕的東西會讓家長感到好笑或者不屑。這個時候切記不要嘲笑孩子,你的嘲笑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與不堪給孩子未來的成長帶來心理陰影;時間久了還會造成親子關(guān)系的疏遠與破裂。
第二:人為加深恐懼
有些家長為了教育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孩子恐懼害怕的東西去嚇孩子,已達到讓孩子聽話乖巧的目的。
我不想去和你爭論這樣做有沒有效果,或許真的有效果。就像圖圖一樣,圖圖媽一拿牛爺爺嚇圖圖,圖圖就乖巧的狠,可是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圖圖因為媽媽對牛爺爺不斷地抹黑而變得愈加害怕牛爺爺,導(dǎo)致看到牛爺爺就跑,差點走丟。
胡圖道理:親愛的大人們 你們知道不知道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有個特別怕的人或特別怕的東西。 我們小孩最相信大人的話了 所以你們千萬不要辜負我們的信任,隨便嚇唬小孩哦。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孩子總會面臨這樣或者那樣的恐懼,讓我正確的引導(dǎo)孩子認識恐懼、面對恐懼、戰(zhàn)勝恐懼。
互動話題: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特別害怕的事情或者東西?歡迎大家積極回答。
本文由瑤爸有話說原創(chuàng),讓我們跟著動畫學(xué)育兒,寓教于樂更快樂。圖片源于《大耳朵圖圖》和網(wǎng)絡(luò),侵刪。